第三课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建议授课2课时 第一课时 话 题 1、不同肤色的居民 2、人种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在世界上、地球村的人是由怎样的居民构成的。 2、了解这些地球村的居民在外貌、形体、语言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它们来自哪里,分别居住在什么地域。 教学准备: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世界地图、代表不同人种的标示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认识人种 1、说说自己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种?他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从长相、头发、皮肤、身材等角度描述人种。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对人种获得一个基本认识。 活动二 小讨论 1、提问:世界上哪些国家的篮球、足球、体操等体育项目的成绩比较好?(引出国家和人种) 2、播放国际体育运动会片段,讨论体成绩育与人种的关系。 活动三 人种分布 1、教师选择不同国家,让学生判断这些国家主要是什么人种,了解人种的基本分布。 2、将学生达成共识的、较为确切的人种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3、结合教材108页,引导学生认识大洲和人种分布的关系和基本规律。 活动四 认识多人种国家 1、阅读教材109页。 2、尝试判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种类别,发现困惑。 3、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 话题 有趣的文化现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要尊重、欣赏、接纳这种不同。 教学准备 插图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99109-1-1.html) 学生查找资料 教学建议 活动一 我所知道的语言 1、导入课题: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的语言有哪些? (如:汉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2、进入新课 (1)指导学生看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图中各国小朋友,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提问:语言表达不一样,人们怎么进行交流呢?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出来? (3)进一步提出问题:除了书上介绍的几种语言,你还知道哪些语言?地球村的人们除了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沟通? (4)师述小资料内容 3、课外拓展:请同学们找找汉语中的外来语。(可以向大人采访、到街上实地考察) 活动二 文化交流中的碰撞 1、师出示插图,同学们,图中的现象如果发生了,会带给大家什么误会? 2、进一步引导思考,怎样可以避免误会和笑话的发生?怎样面对与我们国家不一样的现象和行为?当误解和笑话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 3、表演小品 ——望文生义 师小结: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习惯上有哪些不同?让我们进入活动三。 活动三 人名中的文化 1、学生交流查阅到的资料中的人名,说说这些不同国家的人名有什么不同?都是怎样构成的? 2、分组列出不同国家的人,按该国家的习惯给他们起名字。 3、以不同国家的人,介绍本国的语言、文字及特点。 4、从有趣的姓名差异中,你发现了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是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介绍人种及人种的分布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许多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教学交流活动,目的不仅仅了解地理方面的常识,更应注重通过语言、活动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懂得,要广泛地了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要对差异保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和谐幸福地生活在地球村这个共同的家园。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所赋予的教学活动的空间,在尊重教科书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教材,将教材展示的学习内容大胆地进行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的利用信息技术充实教材内容。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教学效果。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利用网络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查阅的资料,在小组汇报时学生们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和感受。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合作潜能;为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在教学时,有些活动设计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所以个别教学环节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人第一年从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对教材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