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的“巡抚·总督”制

 太阳初照 2012-06-28

明清时期的“巡抚·总督”制

  夏 吟

  巡抚,古代官名,明代称临时派遣到地方巡视和监督地方民政、军政的大臣,清代称掌管一省民政、军政的常设长官。总督,是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朝开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一般是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也有管辖三省“或”只管一省的。总督的地位声望略高于巡抚,但就其设置而言,先有巡抚,后有总督。

  巡抚,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后来,每年都派中央官员巡抚地方。当时,巡抚的性质同于“钦差”,本身不是官号,没有品级,例兼中央监察、组织部门的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侍郎等官衔,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军民安抚。因为属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毕回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后,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设巡抚,并开始了以省为管辖单位的巡抚制。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地方军政事务。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后,全国除直隶、四川外,每省都设一员巡抚,规定了巡抚品级。至此,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官,但仍遵行旧的兼衔制。

   战乱时期,各地巡抚互不统属,往往贻误军机。为统一调度,就设置了专管军事的总督。总督性质同于前期的巡抚,兼衔一样,也不常置。至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才开始了正规的跨省总督制。从此,总督职权日益扩大,兼掌民政,实际上也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获得品级,正式成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后的事。其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我国封建官制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中央监察官容易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封建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经常派出中央监察官巡视地方,代表皇帝挟制地方,逐渐夺取地方军政大权。如汉代刺史、魏晋都督、唐代节度使等,都是由中央监察官演变成地方军政首长的。巡抚、总督由中央监察官演变成地方军政首长,则是封建官制发展特点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清朝的地方官当中,要讲乌纱帽最大,还得数总督。总督这个官职,比巡抚还要大,巡抚是各个行省的行政长官,类似现在的省长,而总督呢,一般管着好几个省,而且一手抓民政,一手抓军政,相当于几个省的“共同省长”兼大军区司令员。

清朝常设八个总督,计有:直隶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湖南湖北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其中直隶总督主要管辖河南、河北(也有说:河北全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应是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辽宁——应是盛京将军管辖)四川总督主要管辖四川、重庆,闽浙总督管辖福建、浙江和台湾,云贵总督管辖云南、贵州,陕甘总督管辖陕西、甘肃和新疆(新疆应是伊犁将军管辖),湖广总督管辖湖南、湖北,两江总督管辖江苏、江西和安徽(清初,安徽和江苏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两江总督管辖江南和江西,故名两江总督)(也有说:江苏、安徽、江西、上海)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和南海诸岛。

清朝地方行政机构:总督、巡抚、五大将军辖区(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吉林将军——吉林、盛京将军——辽宁、伊犁将军——新疆、乌里雅苏台将军——蒙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