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新父亲

 津张先生书馆 2012-06-29

 

有一拨站在孩子教育“第一线”的新新父亲正逐渐浮出水面。“他们视野开阔,意识鲜活。从年龄上来看,集中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

 

一直以来,“子不教,父之过”统治了传统中国家教的主流思想,父亲的形象是对权威、严厉的家庭化诠释,“过去的父权在家庭中的体现,所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孙云晓研究家庭教育多年,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严父更多是严厉和专制的混合物。

而最近三十年来,中国父亲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主外”的爸爸忙于在外打拼,将更多的家庭责任交予妈妈,“形成了一种消极的‘慈父严母’的角色分配。”

东子,著书《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一直关注并倡导父亲教育。他认为,“家庭关系是调节性平衡的。随着严母的出现,慈父也就产生了。”

最近,他观察到一个新现象:父亲在参与亲子教育讲座的比例在缓慢提升,“15年前是1:9,10年前是2:8,现在有3:7了。”

他看到,有一拨站在孩子教育“第一线”的新新父亲正逐渐浮出水面。“他们视野开阔,意识鲜活。从年龄上来看,集中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

无独有偶,这个“新新父亲”的形象,在温志刚这里也得到佐证。他领衔的“父亲参与力促进中心”接触了500多个家庭,对这个新新父亲群体出现有更深入的分析:38-42岁事业上比较稳定的男人,走过了人生的上半场,正经历一个价值观、个人需求发生改变的阶段,他们开始觉得家庭重要,对孩子的教育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这当中有1%-2%的父亲一早就自主学习,在育儿技术层面的问题上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太太。”温志刚说。

而身为一个8岁半孩子的父亲,温志刚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新新父亲”。

记者_黄晶晶 实习生_杨涵、林羽丰  北京、广州、上海报道功利心这些事儿一开始,温志刚是有功利心的。

2008年,女儿4岁的时候,正逢整个经济环境不太景气,创业了10年的温志刚,进入了事业瓶颈期。

家里请的阿姨要走了,妻子上班,需要有个人做饭接送孩子。“正巧都赶上了,那我就试试呗。”

如何打发女儿从幼儿园回家以后、妻子下班之前这段父女单独相处的时间,是温志刚琢磨得最多的事。

安排周一到周五的菜谱,每天不重样;上网查资料,看各种游戏书,变着法儿地设计各种玩法儿,“总想通过这个游戏能培养什么能力,让孩子认为跟爸爸在一起很好玩儿”,结果,女儿的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要么不参与,要么不理我。”

女儿4岁前,温志刚最大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事儿上,晚回家是常态,虽然也会陪女儿玩,但要么是“人在心不在”,要么情绪也不稳定,忽冷忽热,高兴时哄一哄,不高兴了就借题发脾气,“孩子拿不准我这爸爸是不是真的喜欢她。”所以当爸爸突然一反常态地跟她热络起来,“她会先观察我到底想要干什么。”

看过一些育儿书,温志刚才明白,4岁的女儿刚到建构安全感的阶段,而之前自己的陪伴不够甚至是缺失的。“只能往回找补,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但哪有那么多花样儿想啊?那段时间,温志刚经常会觉得每天的那一个小时过得特别慢,“还差一小时,孩子妈才下班,怎么办呢?”“基本上每20分钟看一下手机”。

直到一年后,女儿才会很自然地搂着他的脖子跟他亲昵。“她明白了爸爸每天都会接送她、给她做饭、陪她玩儿,即便有时候我臭脸嚷嚷两声,她也不再担心爸爸是不是不爱她。”

温志刚也跟着慢慢“松”下来。早上送完女儿,还会在小区里溜达一圈,“我笑自己过上了老年生活。”

在与女儿互动过程中,温志刚敏锐地感受到“妈妈”与“爸爸”角色的不同:妈妈们喜欢比较,而爸爸追求结果。

2004年,女儿温可心出生之后,温志刚的妻子就开始看育儿书,起初还会因温志刚晚回家念叨几句,后来连这几句也没有了。

“我反而觉得不对劲了,生活中有我没我都不重要了。”他知道妻子不止看了育儿书,还在看一些心理学、佛学、哲学方面的书,“她在进步,不再像以前会无助、焦虑,内心变强大了,却也离我越来越远。”

温志刚跟妻子感情一直很好,“我们对对方的满意度能达到90%”,他认为夫妻关系其实比父女关系更重要,“女儿不能陪你一辈子,但老婆以后就是老来伴儿。”

育儿肯定是个共同话题,为了合上妻子的“节拍”,他开始看妻子向他推荐的育儿书,跟她探讨育儿理念,照着两人认可的方法去处理一些具体问题。

比如孩子爱哭、发脾气,他们总是不作声等她闹完了,再来平静地跟她处理问题。

“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要尊重她有表达情绪的权利,但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别哭了”“别闹了”是轻,性格急躁点的可能伸手就上去了。温志刚认为,自己能接受认可这些理念,这背后跟个人价值观的转变有关。“我们的父母从来就没有给我们输出过这些观念,那一辈的中国人都没有自我。”

将育儿当事业

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温志刚觉得可以把这件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得成为那样的人,育儿先育己”。当了父亲后,温志刚最大的成就感是“把自己活明白了,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也知道自己肯定能做好什么事。”

半年前,温志刚创办了一个名为“父亲参与力促进中心”的公益组织,旨在呼吁社会关注并认识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意义。

操作这个公益组织,既能保持、跟进与女儿与妻子的现有状态,又能将自己这些年积累的关于当父亲的个人经验和知识储备,转化为一份对社会有益的事业,“我想明白了,这就是我的一个使命”。

在育儿战场上,养而优则教的,并不只是温志刚一人。

“我们养育孩子,教化孩子,其实只是借助孩子完成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拥有10万粉丝的育儿微博@巴学园,其主人就是一个父亲——王人平。除了要应付一份工作、一个两岁大的儿子之外,每天早上六七点,王人平都会在微博上面分享自己或名家的育儿理念。

这项“事业”自去年4月开始后,马上招徕了很多面对膝下满地打滚、张牙舞爪的“小怪兽”而束手无策的父母;他们关注这个叫“巴学园”的微博账户,向他咨询各式各样“怪兽们”造成的麻烦和问题。

现在,在“巴学园”的带领下,网友们组成了一个微群,就像十几年前夏夜里父母们凑在一块时的情形一样,大家谈论自家带小孩的苦与甜。王人平在一篇文章中说,为人父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至于最终是否真能完成救赎,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都一直走在路上,一直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老爸,朋友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温志刚和他的“父亲参与力`促进中心”接触了500多个家庭个案,之后,他对父亲这个新群体出现做出了这样的分析:38-42岁事业上比较稳定的男人,走过了人生的上半场,正经历一个价值观、个人需求发生改变的阶段,他们开始觉得家庭重要,对孩子的教育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这当中有1%-2%的父亲一早就自主学习,在育儿技术层面的问题上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太太。”

“他们的思维模式非常先进,只是需要掌握方法。”温志刚认为,真正意识到父亲对孩子重在影响而非教育的人,他是多种角色共存的,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他的角色是有侧重的:孩子小的时候是玩伴,青春期的时候可以交心做朋友,18岁以后发挥榜样的作用。

“你如果再这样子,我就不把你当朋友了哦。”周可,这位《新周刊》副主编、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提起这句某次父女起冲突后女儿周君也说的话,总是很开心,因为他知道女儿是打心底把他当成朋友的。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我都不希望给予孩子强制性的具体管制。我希望孩子是在一个无约束的环境中成长,能按照和坚持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周可总结和孩子相处的最大原则就是“放养”,一种自由放任的方式。即使在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女儿偶尔上网、看电视,他也选择了不干涉。

当大多数同学都陷在水深火热的题海战术里时,周君也却可以轻松背起旅行包,四处走走看看。

由于妻子过世早,周可在家里既当爸爸又是妈。他每天坚持早起做早餐,和女儿一起吃。这种“一起”的状态,对于这对父女来说尤为微妙。

周君也说,每当这个时候,那种“家人在旁边”的感觉尤为强烈,“我们在饭桌上偶尔会谈谈新近发生的社会新闻,观点相近时特别开心。印象中别人的爸爸总是特别威严,可是我觉得我和爸爸之间蛮容易交心的,对于我,他是父亲更是朋友。”

“其实看到外界带给她的压力时,我心里也蛮难过的,这是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周可承认,他的这样一种“放养式教育”,和整个社会环境是有点格格不入的。

去年高考时,虽然身边很多人都说学语言将来找工作没优势,但上了重本线的君也最后还是选择了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专业。“我支持她的选择。我个人觉得,读大学最重要的是选城市,要呆在一个你喜欢的环境,然后才是选学校和专业。她之前去过大连旅游,觉得对那个城市很有感觉,所以希望能在那边生活。”

周可觉得自己本身是一个比较散淡的人,对现在社会上所谓的成功标准更是不屑一顾,无论是自己还是女儿,他都不希望盲目地随大流。

收敛大男子主义

大体上,人们对父亲角色的描述无外乎这几种:经济提供者、老师、导师、玩伴、朋友、榜样。

这些年,尽管严父如狼爸也有不少“信徒”,但“慈父”仍然逐渐获得仍同。“由严父到慈父是一个去专制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的变化发展使得很多普通父亲都在朝‘慈父’的方向发展。”多年研究家庭教育的孙云晓说。

不久前,一份对上海部分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三成家庭,父亲基本不参与孩子的教育,而在父母共同参与教育的家庭中,又有七成家庭以母亲教育为主,父亲只是辅助角色。

但与此相对的是,著书《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一直关注并倡导父亲教育的东子也观察到一个现象:最近三五年,无论是在自己书的签售还是关于亲子教育的讲座现场,父亲参与的比例在缓慢提升:15年前,父亲与母亲的到场比例是1:9,10年前是2:8,现在则有3:7了。

他看到,有一拨站在孩子教育“第一线”的新新父亲正渐渐“浮出水面”。“他们视野开阔,意识鲜活,年龄大多为70年代末80初,他们中8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私企业主成军也是这“第一线”父亲的一员。最近,他在手臂和小腿处做了两个文身。令他那当了几十年小学校长的妈妈首先在QQ上“发难”。

为此,成军发了一条短信说服妈妈,还转给两个儿子看,儿子们竖起大拇指说:“天哪,你做得太好了!”

“我妈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对方,她对于孙子的教育也是这样。”为此,成军通常跟上高中的儿子们站在一边,跟母亲“唱反调”。

两个儿子是孖胎,兄弟俩在去年下半年以超过重点高中线的分数分别考进广州的广铁一中和华师附中。

成军坦言自己从没看过育儿方面的书,听说狼爸的打人理论后很不认同,“不是进了北大就是成功了,孩子从小挨打心理会有影响的。”

小时候,成军因为调皮经常挨父母打,10岁时甚至想到跳楼自杀。“没自信、怕出头、没有快活的基因”。因为跟妻子关系一度恶劣,还去学校专门学过三年心理。

“脾气不那么暴躁了,特别是对孖仔,大男子主义那套收敛了很多。” 孩子的妈妈看到了成军这些年的变化。她每年有一半时间在美国,孖仔基本上是成军带大的。

儿子学校让家长写信给孩子,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他就写:都是平凡人,最重要开心。升入高中后,两兄弟进了不同学校。哥哥学校是军事化管理,常跟爷爷奶奶抱怨。二老就会说:“老师为你好才会这样。”

成军却帮着大儿子说话。“孩子到了青春期,很需要认同的。我再用我父母那种观点来说教,就变成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上了。”

两个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没怎么分开过,两人都把对方当成可以讲心事的朋友。哥哥相对敏感细腻,弟弟有些大大咧咧。

“两个人该分开了。”成军打算明年把哥哥转到美国去读书,“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之所以要等到明年,是想多留他在身边一年。”

每次回首自己的育儿之路时,温志刚总是说,从原来“尽义务”变成享受做爸爸,他用了2年的时间。现在,他彻底辞掉了生意上的事,做起了全职父亲:他热心于研究菜谱做拿手菜;独自带女儿旅行;成为小区里十几个孩子的孩子王;并在努力运营那个叫“父亲参与力促进中心”的公益组织。

“一个男人如果决定把一件事情做好,他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把用在工作上的状态拿出来带孩子,还是比较厉害的。”温志刚说总结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