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专家:好的家庭教育=妈妈打鸡血 爸爸“拖后腿”?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8-28 发布于上海

作者:芒果小姐

来源:孩子教育(haizijiaoyu001)

理论上多完美的育儿模式,最终都要适应现实生活。只要意识到慈爱和权威缺一不可,就能够为孩子打造出成长的沃土。

严父慈母是全球新趋势?

前几天,朋友分享了一件童年趣事。

妈妈想把她培养成下一任“朗朗”,每周末送她去学钢琴,然后坐在培训班门口,一等就是两小时。

但某一天,她突然不想练了。无奈妈妈一贯很严厉,逼着她坐在钢琴前面,于是她故意弹错,气得妈妈直跺脚。

眼看母女就要爆发冲突,突然,爸爸从门后探出头来:“听说你不想练琴啦?那正好,咱们现在去二手钢琴市场,看咱家的琴能卖多少钱。”

爸爸笑嘻嘻地带她去了二手市场,还拉上了不情不愿的妈妈。

她看到二手市场上有很多小孩,眼巴巴看着二手钢琴,央求自家父母:“买嘛!买嘛!”

朋友那时只有7岁,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有优越感:我家的钢琴可是新的!你们想要二手的,都还没有呢!

爸爸转头对她说:“既然你不想练琴,那咱们今天就把琴卖掉吧!”

朋友吓得一个激灵:“不好不好!我不要卖琴!”

妈妈说:“不想卖啊?那你就必须坚持练琴,知道吗?”

朋友点头如捣蒜,当晚就开始自觉练琴。

长大后她才知道,那是爸爸故意使的“诡计”。效果绝佳,堪称“一箭双雕”:让她知道钢琴有多珍贵,也减轻了妈妈的压力。

“我妈很严厉,但她真生气时,我爸总会出面打圆场,两人像唱双簧似的,可逗了。”

朋友的话,让我深受触动。

原来,她成为本地知名的钢琴教师、创办自己的培训班,经历了这样的成长过程。

朋友的学习提升之路中,“慈父”与“严母”轮流上场。

一边是妈妈“打鸡血”,负责规劝、约束,树立权威感;一边是爸爸“拖后腿”,负责陪伴、安抚,与孩子做朋友。

传统育儿模式中,每个家庭总有一位不苟言笑的父亲,一位慈眉善目的妈妈。但随着时代变迁,父母的分工逐渐产生变化。

《严母慈父:家庭教育中的夫妻权利与合作关系研究》显示,240名父母样本中,75.83%的女性对孩子严格要求、紧抓紧盯,男性的比例只有35.4%。

拿我身边的父母举例:

同样是陪孩子写作业,“严母”们会花几小时,细致入微的检查孩子每一处错误,帮助孩子改正;

“慈父”们却比较佛系,会让孩子休息一会儿大脑,作业做完就好,不要求尽善尽美。

如今这个时代,“严父慈母”和“慈父严母”划分鲜明。像朋友这样“严母慈父”家庭出身的孩子,不在少数。而“严父慈母”家庭出身的孩子,数量也相当庞大。

然而,到底是严父对孩子助力更大,还是严母让孩子受益更多?

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字字笃定地说:

“父亲要慈,特别重要,因为父亲是有力量的,父亲讲道理会让孩子觉得“天塌下来有人撑着”。

而孩子如果和妈妈关系太亲近,就容易娇纵任性,跟谁都不闹,就跟慈母闹。所以母亲要干脆果敢,说一不二。

过去我们老讲慈母严父,其实现代社会最好的教育模式是严母慈父。”

父亲的慈爱,成为孩子的力量

心理学温尼科特认为:父亲与母亲在教育中担任不同功能。父亲的功能,是安全与自信;母亲的功能,是关爱与支持。

父亲的慈爱,如同托底的臂弯,让孩子无论何时跌倒,都不担心摔疼自己。

作家刘墉就有一位“慈父”。刘墉小时候,父亲为了不伤害他幼嫩的皮肤,总是专程给他买纯丝的汗衫。

刘墉长到5、6岁,开始穿棉质的汗衫,父亲看到后心疼地问:扎不扎?

汗衫只是件小事,却让我们看到父爱也可以非常细致。

刘墉结婚生子后,儿子考上哈佛,人人都夸赞他是一位好父亲,但他说:我只是效仿了我父亲的“慈”。

家有男孩,父亲如果慈祥随和,孩子会感到自己被支持,充满力量。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父亲参与照料程度高,男孩抗压性更强,更有好奇心,能更好的与陌生人相处,学业上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果家有女孩呢?

父亲尽职尽责,女孩会感到自己被保护,更有安全感。

育儿书籍《父亲塑造女儿的未来》中写道:父亲树立了一个男人呵护女人的标准。

父亲对待女儿的方式,会成为女儿寻找伴侣的模版,长大成人后,女孩会下意识爱上和父亲相似的男人。

吴尊和儿女一起参加综艺,随身携带矿泉水、风扇、驱蚊,确保孩子不会受苦。女儿遇到困难时,他温柔地说:遇到困难就找爸爸来扛。

鲁豫问他对“花心”的看法,他说:“我不想让女儿长大后难堪……我希望我女儿可以很骄傲的说,你看我爸爸妈妈感情多好。而且对女儿以后找男朋友,也是个很好的榜样。”

“慈父”能帮助女儿确认什么是“好男人”,更能帮助女儿正确恰当地爱自己。

如同李玫瑾教授说的:“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他的慈爱、随和会在女儿心里建立十足的安全感。”

母亲的权威,滋养了孩子的心智

在这里,“严母”不是强势苛刻,而是恰到好处的约束。

有研究表明:婴幼儿天生依恋母亲,但母亲过度爱护孩子,会让孩子自我为中心,变得骄纵自大。

女性天性的细腻感性,在亲子关系里如同调味剂,适量就好,不宜太多。

母亲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孩子坐在椅子上翘脚玩手机,对下跪的母亲熟视无睹,还发朋友圈“开心每一天”。

这张照片背后,是一个可怜的母亲,为了说服孩子上学,毫无节制地降低自尊。

她或许认为自己用心良苦,但在孩子看来,连“下跪”都能做出来的母亲,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

母亲细致的爱是双刃剑,多了,惯坏孩子;不够,又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比较适宜的模式,是母亲用更理性、克制、有力量的方式表达爱。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母亲不溺爱孩子,立规矩并严格遵守,孩子会更成熟,更自律。”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有一种恐怖,叫做你妈叫了你的全名。

不用打不用骂,母亲喊名那一刻,我就把自己调皮捣蛋的事情全交代了,生怕说漏。

对他们来说,被母亲喊全名就要“绷紧皮”,稳重起来,因为这背后有母亲传递的信号:你某些方面让我不够满意。

母亲太懂孩子,严厉时字字诛心,温柔时也字字珠玑,她说的每个字都不是多余的。

如同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的:最好的母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

一个合格的妈妈,不必总是和孩子站在同一边,当一个“严母”,就是在和娇纵划清界限。

写在最后

到底“严父慈母”好,还是“严母慈父”好?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父爱和母爱,如同两种截然不同的营养。想让孩子营养均衡地长大,既需要慈爱的部分,也需要严格的部分。

只是,母亲的严厉,能补偿女性天性中柔弱的部分,让她在育儿中更有力量;

父亲的慈爱,能完善男性天性中坚硬的部分,让他给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

因此,“慈母严父”的教育模式更贴近孩子。

但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位父母都是严母、慈父。有些母亲天性温和,有些父亲天性果断。

这时候,重要的就不是谁唱白脸、谁唱黑脸,而是谁更适合发挥“慈爱”的功能,谁更适合发挥“权威”的功能。

比如:

爸爸不苟言笑,妈妈就补充温柔;妈妈过度严厉,爸爸就补充慈爱。

或者:

爸爸时而严厉,时而慈祥宽容;妈妈时而权威,时而温柔呵护。

要记住:理论上多完美的育儿模式,最终都要适应现实生活,让孩子健康积极的长大。

因此,父母不必对模式太在意。与队友默契配合,发挥出父母的功能,只要意识到慈爱和权威缺一不可,就能够为孩子打造出成长的沃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