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握时机的艺术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6-30
 

    时机,就是领导活动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机遇、机会、契机、玄机、机缘、转机等的总称。机遇,就是许多有利情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要综合利用;机会,就是这些时机稍纵即逝,要及时“投机”;契机,就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一个切入点,必须及时介入;玄机,就是事物发展还不明晰时的多种可能性,要加以动态把握;机缘,就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机使原本相向或不同向的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科学利用;转机,就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要及时抓住。
    那么,怎样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好时机呢?
    审时待机,蓄势而发。时机的特点在于变,这种变是有规律的,因为时机也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可知的。所以,领导的艺术在于研究时机、等待时机的到来。当时机还不成熟时,要善于蓄势以待。蓄势以待是在自己力量不足,或竞争对手力量正处于高峰时期,或自己虽有一定实力但时机尚未成熟等情况下采取的策略。蓄势以待并非守株待兔,消极等待,而是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领导者要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基础性工作,做好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培养士气的工作,甚至埋头苦干,加紧进行诸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工作。这时,表面上虽处于平静状态,但实际上工作在加紧进行,所以是一种临战前的平静,是两个战役间的间歇,一旦形势发生有利变化,或机会来,领导者就要敏捷地抓住。
    择机而行,乘势而下。领导者要具备很强的“时机”敏感性,才能有“择机”的自觉性。时机是一种客观存在,时时处处都存在。领导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蕴藏着各种各样的机遇。缺乏时机意识的领导者,在问题面前看不到机遇;而时机意识敏锐的领导者,当别人还没有发现时机的时候,他已意识到发展的时机即将到来,就会善于化问题为机遇,从方方面面做好择机乘势的准备工作。乘势是最好的利用时机的形式。古语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乘势是把本组织的工作同国家、社会的大形势结合起来,化大形势的力量为推动工作营造时机。这种做法,动力大,阻力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择机、乘势还要同自己的努力结合起来,如果要完成某项重要的任务,当士气已鼓起来时,要立即行动。打了“胜仗”要再接再厉,乘势而进,形成“破竹”之势。乘势同样要观察竞争对手的情势,寻找可乘之机,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甚至可以兼并他方,壮大自己。
    随机应变,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就是要根据时机的变化,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因势利导就是要通过领导者的努力,积极地促进情况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因势利导是随机应变的策略,在客观形势面前,领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如客观潮流已经形成,但其方向性同本组织既定方针不完全一致,则应调整组织战略,使之与大形势相符。但如果自己力量充沛,也可对形势施加一定影响,甚至领导“新潮流”。因势利导要注意对方的情势,如看到对方错失的机会,即“乘虚而入”,看到对方作出客观上有利于我的行为,则“顺水推舟”。总之,要千方百计使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悬机权变,任势而定。悬机是指有利时机尚未出现和明确时的情形,是引而不发的一种状态,所以悬机必须权变。任势是指我们虽然不能左右时机的变化,但是仍可依靠形势把不利变为有利。任势而定就是根据形势来决定怎样使“悬机”正确权变,或快人半拍,占得先机,形成先发优势;或迟人半步,后发制人,再行超越。机不可失,并不是机不可“设”。迟人半步,让人家先行就是一种“设机”。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可以借用别人开拓的思路,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利用这半步的时间差积蓄力量,寻找超越的时机,发挥后发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