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体诗词写作(谭步云)??讲座笔记

 弱者的书屋 2012-06-30

旧体诗词写作(谭步云)  讲座笔记

 谭步云:中山大学教授

 

 

诗人是天生的,培养不出来的。
张若虚在全唐诗只存两首
试帖诗,自有科举来就要写诗

格--格式    律--韵律,节奏
要不要用平水韵,现代的概念如何在诗歌中体现?
平水韵既然是一种古体的东西、是一种旧体的形式,那么我们就要恪守它的旧的形式。
新诗韵的推行,好多体裁就不能用了。有许多词牌是押入声韵,《满江红》、《念奴娇》,会被淘汰。
在古体诗中,如果把入声韵取消,那么韵部肯能就会乱套。
徐晋如:青年诗人,“要有敬畏的精神。”
能否用白话入诗?除非必要,否则不用白话。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诗语可以入词,词语不可入诗。”
词--诗之余。
雅,正也。如果以词入诗,则是不正。
唯有三多,才能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多阅读,多练习,多切磋。
掌握语言的方法:文法,词汇量
切磋:别人批评你就是把钱放在你的口袋里。
推荐书目:谢天瑞《诗法》,叶葆《应试诗法浅说》,揭傒斯《诗法正宗》(字字珠玑),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舒梦兰《白香词谱》
中国书店《曲谱》,王力《汉语诗律学》(琐碎,粗),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郭芹纳《诗律》(有对入声字的归纳),胡马《禅心剑气相思骨》。
乾隆:十万多首诗
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南宋末年到元,入声消失。周德清《中原音韵》,入声已消失)
入声的特点很短促,这个短促是有一个塞音(闭止音)的音尾。
用方言分辨入声字是最有效的方法。
sonnet的最后两句是对仗的。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ree."(第十八首)
sonnet是格律诗,每行有十个音节,有十四行,分成三节,最后两节单独成一节,最后两句对仗。
许浑《咸阳城东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对仗的练习非常重要,字数由少到多
鼎足对: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如《天净沙.秋思》,《水仙子.讥时》“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
扇对:“隔对”,两联中,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苏轼《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着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轩辕弥明,复姓轩辕,貌丑,多才。定远,定远侯班超。)
折腰体:诗的首联能守平仄规则,但第二联却不能守平仄相粘之规。
五律学杜甫
杜诗出对情况  例《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林塘幽是三平声,拗句。
李白失粘《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二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理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二四六为平仄平,相反,为折腰体。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古诗很流行,李白的集子里,古诗为多。谭步云先生认为:折腰,拗句不救,都是古体。
西方的blank verse是无韵诗,无韵诗是格律诗。中国《江南》(江南可采莲)
北岛的诗《生活》内容就一个字“网”
没有韵的东西称之为诗是比较勉强的。
罗长培“例不十法不立”“例外不十法不破”
平头:五言 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子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上尾: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排除韵在内的情况。“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鹤膝:第五字不能与第十五字同声
大韵:重叠相犯,邻部的韵
小韵:除本韵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
正纽:两句中不能杂用声母及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
《诗法醒言》五律正格仄起。
五绝的正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侧格: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平起为正格,首句入韵为通例。仄起为侧格。

 

拗救:

      孤平  孟浩然《送张祥之房陵》“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当句救:我家南渡头。仄平平仄平。对句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四六  张籍《征西将》“黄沙北风起,夜半又离营。战马雪中立,探人冰上行。”柳宗元《梅雨》“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苏轼《饮湖上初晴复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张宪《留别赛景初》“自笑穷途不归去,空怀漫刺阖闾城。”

李白《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欧阳修《晚过水北》“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截取首尾二联,通篇不对仗:王禹偁《泛吴松江》“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樱处,沧浪无限情。”
折腰体:杜牧《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尘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杨衡《题花树》:“都无看花意,偶到树边来。可怜枝上色,一一为愁开。”
排律:始于唐取士。五言,六韵,十二句。除了首联尾联,中间全部对仗。

初学作对,先以工稳为贵。
白居易《窗中列远岫》“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碧爱开帘后,明宜返照中。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1,立意:“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概,要沉着,忌卑弱浅陋”---《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2,炼句:最好是作对子
3,琢对:“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忌野俗。”---《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4,写景:“景中含意,景中瞰景,要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5,写意:“要意中带景,议论发明”---《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6,书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诗法家数.作诗准绳》(不能无病呻吟)
7,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着迹。只使影子可也,虽死事亦当活用。”---《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8,押韵:“押韵稳健,则一句有精神。如柱磉欲,其坚牢也。”---《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9,下字:“或在腰,或在膝,或在足,最要精思,宜得当。”---《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狼,势欲滔天。”---《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诗法家数.作诗准绳》(欲离不离)
颈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尾联:“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法家数.作诗准绳》

七言:声响 雄浑 铿锵 伟健 高远
五言:沉静 深远 细嫩

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七言若可截作五言,便不成诗。须字去不得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珠联不断方妙---《诗要法杂论》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拒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诗要法杂论》
“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诗要法杂论》
首句切题。唐,景云,全唐诗收诗三首。《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王安石《金陵即事》“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王安石《初夏即事》“石梁茅屋有弯,流水渐渐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宋 陈与义《清明》“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顺去”:贾岛《寻隐者不遇》,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中断别意”:前二句说本题,后二句写题外意。陈与义《入山》“都迷去时路,策杖烟漫漫。微雨洗春色,诸峰生晚寒。”
“四句不联”: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迟日江山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练习诗)
“借喻”:“云想衣裳花想容”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金针诗格》
“诗有四炼”:练字 炼句 炼意 炼格

 

句法:
“问答”:王禹偁《日长简仲咸》“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就一尊。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当对”:杜甫“白狐跳梁黄狐立”,“妇女行泣夫走藏。”
“上三下三”:“凤凰月奏钧天曲”“乌鹊桥通织女河”
“上四下三”:“金马朝回门似水,碧鸡人去路如天。”
“上三下四”(折腰句):江西诗派,黄庭坚《题竹石牧羊》“石吾甚爱之”白居易《答客问杭州》“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上应下呼”:“素练抹林云气薄,明珠穿草露华新。”把两个句子颠倒过来,
“先呼后应”
“行云流水”:杜甫《胜王亭子二首》“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颠倒错乱”:“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会造成比较突兀的感觉。
“言倒理顺”:唐 方干“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远鸡方报晨。古树含风长带雨,寒岩四月始知春。”
“议论语”:刘敞《蝉》“屈宋悲秋苦,夷齐卧隐高。”
“直抒句”:杜甫《题郑县亭子》“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并两句为一句”:“屡将心上事,相与梦中论。”“萧萧千里马,个个五花文。”
三种句子,自然句,容易句,苦求句。
自然句---命题属意,如有神助,归于自然。
容易句---命题率意,遂成一章,归于容易也。
苦求句---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于苦求也。

 

字法:
不能用今典;不能用俚语;
诗有六对----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双生对;叠韵对;双拟对;
诗有五忌----格弱;字俗;才浮;理短;意杂;
五理-----美;刺;规;箴;诲
刺:杜荀鹤《山中寡妇》“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规:裴说《中秋月》“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箴: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期不来。”(佳人喻贤人)
诲:戴叔伦《早行寄朱山人放》“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