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入门  (四)

 鱼乐哟哟 2012-07-01

 

中医入门  (四)

切  诊

切诊寸关尺之部位

手腕之高骨处定为关,关前至鱼际(大指下之白肉有鱼际穴)约为一寸,因名为寸。自关后至尺泽(肘弯有尺泽穴)约为一尺,因名为尺。高骨位于尺寸之间,因名为关。以中指按定关部,前指为寸部,后指为尺部,此寸关尺三部之诊法也。如下图。

寸 关 尺 部 位 图 

 

切脉分配各脏腑

关于切脉所分配之各脏腑,内经及各先贤于寸关尺之部位大同而小异。考内经与王叔和、李濒湖、张景岳诸贤,对于大小肠所配之部位各有不同,如李氏将小肠列于左尺,将大肠列于右尺。而张氏则反之。王叔和以小肠列于左寸,大肠列于右寸,取心与小肠及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之义也。内经云,左右两尺列于肾与腹中。并未指明大小肠之部位。各说纷纭,莫衷一是。余以为内经尺部只列肾与腹中,虽未将大小肠明确分配,似形含混,臆其尺部均可候大小肠也。夫脉只血管一条而以寸关尺分配五脏六腑,于意义上颇为费解,而于临床上每多有据,缘以古人所称某脏某腑之病,只就某种症候群之代表而言,并非专指某脏某腑之实质而言也,故无须过于穿鉴。普遍之分配,左寸配心,左关配肝胆,左尺配肾膀胱小肠,右寸配肺,右关配脾胃,右尺配肾膀胱大肠。

脉之常变

体瘦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肥胖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性急之人,脉行似数。性缓之人,脉行如迟。少壮之脉多大,老年之人多虚。身高者下指时宜疏,身短者下指要密。北方之人,每见强实。南方之人,每多柔弱。婴儿之脉常七至,酒后之脉多数,饭后之脉多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空。女子两尺常旺于寸,右手之脉常大,男子两寸常旺于尺,左手之脉常大。又有反关脉,脉在关后,必反其手诊之始得,此为脉之常变,切脉时应留意之。

诊脉三要

滑伯仁曰,诊脉之要有三:一曰举,二曰按,三曰寻。轻手得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毛之间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三部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现,则阴阳伏匿之脉也。

五脏之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脾脉缓大而敦,肝脉弦长而和,肾脉沉软而滑。

脉之生死

王叔和曰:“寸脉虽无,尺犹不绝,谓脉尚有根而无妨。若尺脉已败,如树木之根已腐,虽叶绿枝青,何能持久。六脉浮候属肺,沉候属肾也。故沉候无脉,断为肾气已绝,诸脉浮而无根者死”。

怪脉歌

雀啄连来三五啄(脾绝)屋漏半日一点落(胃绝),鱼翔似有又如无(心绝),虾遊静中忽一跃(大肠绝),弹石硬来寻即散(肾绝),搭指散乱如解索(精绝),更有釜沸如涌汤(肺绝),七脉一见休下药。

妊娠脉

三部浮沉正等,脉来均匀和平,无他病而月经停止者,孕也。尺内按之不绝,便是有子,月断病多六脉不病,亦为有子。

尺中脉滑而旺者胎脉,手少阴(左寸)脉动甚者妊子也,脉滑而疾重手按之散者,三月胎候也。滑而代二月也。重手按之,但疾而不散者五月也。

浮 脉

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兼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浮而盛大为洪,浮而软大为虚,浮而柔细为濡,浮而无根为散,浮而弦芤为革,浮而中空为芤。

沉 脉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兼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痛,沉缓寒湿。

沉而细软为弱脉,沉而弦劲为牢脉,沉而着骨为伏脉。

迟 脉

迟脉属阴,病主在脏,三至一息,其病为寒。

兼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迟而不流利为涩脉,迟而有歇止为结脉,迟而浮大且软为虚脉。

数 脉

数脉属阳,病多在腑,一息六至,其病为热。

兼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数而弦急为紧脉,数而流利为滑脉,数而有止为促脉,数而过极为疾脉,数如豆粒为动脉。

滑 脉

滑脉应指,往来流利,如盘中珠,多主痰逆。

兼脉: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散,中风痈缓,滑而冲和,娠孕可决,血盛亦滑,肾脉宜之。

涩 脉

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极软似有若无为微脉,浮而且细且软为濡脉,沉而且细且软为弱脉。以上三脉,指下模糊而不清爽,有似乎涩,确有分别也。

虚 脉

中空不足,软而无力,虚合四形,浮大迟软,虚主血虚,又主伤暑。

虚则迟大而无力,濡则细小而无力,虚则愈按愈软,芤则重按而仍见。

实 脉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血实脉实,火热壅结。

邪气盛满,坚劲有余之象。见此脉者,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也。

长 脉

长脉迢迢,如循长竿,首尾相称,往来端直。

凡实、牢、弦、紧皆兼长脉,故称长脉主有余之疾。

短 脉

短脉涩小,短至不及,不能满部,气为虚疾。两头沉下而中间独浮。

李时珍曰∶“长脉属肝,宜于春;短脉属肺,宜于秋。”但诊肺肝,则长短自见。故知非其时、非其部,即为病脉也。

洪 脉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洪为盛满,气壅火亢。失血下利。久嗽久病之人均忌洪脉。

微 脉

微脉极细,模糊而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模糊,气血大衰。 

张仲景曰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萦萦如蛛丝,状其细而难见也。

李时珍曰微主久虚血弱之病,阳微则恶寒,阴微则发热,自非峻补,难可挽回。”    

细 脉

细直而软,状如丝线,较强于微,明显易见。

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状若细丝。微脉则模糊而难见,极细是微。大抵细脉微脉,俱为气血衰残之候。峻补不能重其元也。    

濡 脉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濡主阴虚,髓绝精伤。 

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类;但虚脉形大,而濡脉形小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濡脉之无根与散脉相类;散脉从浮大而渐至于沉绝,濡脉从浮小而渐至于不见也。

弱 脉

 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弱为阳陷,真气衰弱。           

柳氏曰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关弱胃虚。

紧 脉

紧脉有力,如切紧绳, 紧主寒邪,亦主诸痛。    

兼脉:浮紧伤寒,沉紧伤食。

缓 脉

 缓脉四至,不主于病,如兼他脉,方可断症 

兼脉: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弱,缓弱气虚。  

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此真胃气脉也。

弦 脉

  弦脉端直,犹如弓弦,痰饮诸痛,弦脉主肝。    
       
兼脉: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寸弦头痛,尺弦腹痛。   

戴同父曰弦而软,其病轻,弦而硬,其病重。

动 脉

 动无头尾,其动如豆;短而动摇,必兼滑数。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短脉相类;惟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

内经云:“妇人手少阴心脉动甚者,为妊子也。”    

促 脉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厥,脏气乖违。

 即急促之中,时见一歇止。病主气滞,血凝,食壅,或外因六,或内因七情,皆能阻遏血液之运行。

结 脉

 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寒则停滞。

主肾火衰弱,中气虚寒,浮结者外有痛积,伏结者内有积聚。结而有力者为积聚,结而无力者为真气衰弱。        

代 脉

 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主脏衰,危恶之候。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内经以代脉一见,为脏气衰微,脾气脱绝之诊也。惟伤寒心悸,怀胎三月,跌打重伤,风家痛症,俱不忌代脉。

革 脉

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严如鼓革。浮举之而弦大,沉按之而豁然中空也。

表有寒邪,中亏气血,男子亡血失精,女人半产漏下。多见革脉。
 
  牢 脉

牢在沉分,大而弦实;牢主坚积,病多内寒。若失血亡精内虚者如得牢脉,是脉症相反,可卜死期。革浮牢沉,革虚牢实此二脉之别也。

散 脉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浮候大而成脉;中候顿觉无力;沉候则不见矣。即渐重渐无,渐轻渐有。

  戴同父云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皆平脉也。

芤 脉

 芤乃草名,其类慈如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脱血之象也。”

伏 脉

  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乃得其形。伏脉为阴,受病入深。

若火邪内郁,不得发越,而得伏脉者,乃阳极似阴必有大汗而解。

疾 脉

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

疾脉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名离经,命将殒灭。疾脉亦称极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