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超人化”未来

 潇湘居士 2012-07-02

【注:人工智能、植入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来源:华尔街日报

 

人类的鈥湷嘶澪蠢
图为去年,南非短跑运动员皮斯托瑞斯在一次比赛中蹬离起跑器。 2008年,皮斯托瑞斯被禁赛。科学家们令人信服地证明,皮斯托瑞斯借助“猎豹刀片”假肢所获得的优势会被其双腿截肢的劣势所抵消。而现在,他只要再赢一场比赛,就能参加伦敦奥运会了。

 

  2023年的全美拼字比赛(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一如既往地揭开帷幕,但随着俄克拉何马州图尔萨市(Tulsa)的八岁女孩苏西?哈密尔顿(Suzy Hamilton)的夺冠,争议也纷至沓来。多年来,拼字比赛的参赛者年龄不断下降,八岁女孩成为冠军不足为奇。然而,在比赛中途,人们发现苏西──用一位评论员的话来说──“超人化”了。苏西在四岁时患上癫痫症,有严重的关注力障碍和行为问题,因此接受一项试验性的治疗方法:植入一个中枢神经装置,以防止癫痫发作,帮助苏西提高注意力。结果,苏西的父母和老师很快发现,这个装置还让她成为了记忆力方面的神童。

  作为该项比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苏西到底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类,还是部分意义上的机器?她与完全由血肉构成的人类同场竞技是否公平?围绕这些问题的纠纷很快就走上法庭,一场围绕人权的新战役──即如何准确定义“人权”中的“人”──随之打响。

  这个故事听上去过于虚幻?其实并非如此。未来十年内,全新的植入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我们正在快速接近一个里程碑,打破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与技术进步之间亦步亦趋的稳固关系。曾有一度,美国家庭围坐在收音机前,彷佛它就是温暖的壁炉。接着,人们肩上扛着音响设备边走边听,索尼随身听(Sony Walkman)被装入口袋,黑色的耳机线像触角一样伸入我们的耳朵。现在,最先进的工具正在悄悄接近我们,不久将进入人类身体,舒舒服服地呆在我们的皮表底下──有些甚至已经发生。

  这类工具并不邪恶,而是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简单来说,假肢能帮助残疾人行走,植入式神经中枢能帮助人们思考。不过,现如今的植入技术还能解决人类遇到的其他一些问题,这些解决方案不但能去除人类身体或精神上的一些缺陷,还可能导致病人恢复后比“正常人”的能力更强。现在的残疾人也许会成为未来的“超常人士”。

  在我的新小说《超人化》(Amped)中,这种植入形成一群“超人化”的新人类,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并点燃一场全方位的人权运动。这本书的灵感来自对一些人体修复技术的观察;在截肢者、盲人、聋哑人或脑部严重受创者的强烈需求的推动下,这种技术正悄无声息地在人类社会蔓延开来。然而,身体强化技术将几乎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选择,而我们将面临很多艰难的决定。人类是否应该不受制约地享受升级自己身体的权利,还是应该对这类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管?

  也许,这种争议今年夏天就会在万众瞩目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上凸现出来。“超人化”未来的现实代表是名气日盛的南非短跑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瑞斯(Oscar Pistorius),他的双腿自膝盖之下被截肢,并用一种名为“猎豹刀片”(Cheetah blades)的倒问号形碳纤维假肢做了修复术。皮斯托瑞斯能够挑战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短跑选手,目前只要再赢一场比赛,就能代表南非参加伦敦奥运会。

  是否允许皮斯托瑞斯参赛已经毫无悬念。2008年,国际田径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对皮斯托瑞斯发出禁赛通知,但他组成了一个全明星阵容的科学家游说团,成功推翻了该项决议。如果皮斯托瑞斯此次能获得参赛资格(目前他是唯一打破奥林匹克400米短跑资格赛45.30秒入围成绩的南非运动员),他将成为奥运会上第一个以截肢残疾人身份参赛的赛跑运动员。

  科学家们令人信服地证明,皮斯托瑞斯借助“猎豹刀片”假肢所获得的优势会被其双腿截肢的劣势所抵消。然而,修复技术的进步将很快打破这种平衡。未来的修复术将采取碳纤维、钛金属等先进材料,并通过脑部植入的芯片实现无障碍的中枢神经控制。这种假肢具有完全的触觉感知能力,以及针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智能反应的能力,甚至可以与活生生的肢体相提并论。在最高层级的体育赛事中,“正常肢体”的运动员可能再也无法与“超人化”的残疾运动员一较高下。

  这种情况还会在不少领域上演。有些人觉得“超常人士”有利用科技手段违反比赛规则的作弊嫌疑,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意志坚定的参赛者,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巨大的身体障碍。无论如何,全世界很快就能看到对“残疾人”和“正常人”界限的重新划分,而这种改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这一事件对成千上万个军属家庭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有很多受伤截肢的军人从阿富汗和伊朗战场返回家乡。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年轻且体格强健的复员军人不会满足于得过且过,而是考虑如何利用诸多为特殊用途(如跑步和冰上攀岩等)设计的身体修复工具,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价值。

  很多截肢残疾人不再把目标定为肢体功能的恢复,而是想利用现有的高科技手段,超越普通的人体机能水平。在新一代的残疾人看来,既然这些工具能让身体超越极限,那为什么还要自我局限呢?

  在写这本书时,我研究了不少截肢残疾人的生活,其中一位名叫德瓦特?米克斯(DeWalt Mix),今年27岁,经历过一次严重的摩托车事故。事故发生的两年后,他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受伤严重的左腿自膝盖之下截去,换上碳纤维和钢架做成的假肢。想到自己再也不能体会那种用双腿爬山的自如感觉,米克斯说,“既然没办法恢复原先的功能,那就不如尝试更好的功能。”

  相关行业也注意到了这种需求。2012年2月,耐克公司(Nike)与矫形鞋厂商Ossur公司合作,推出其第一款名为“Nike Sole”的短跑假肢。该产品请来从事铁人三项赛的截肢运动员莎拉?赖纳特森(Sarah Reinertsen)做代言,在广告中大力宣传这种碳纤维假肢应对各种复杂地形的能力。赖纳特森在一个镜头中这样说道,“我根本没意识到假肢的存在,我只是在不断奔跑。”其他主流的体育和时尚用品公司肯定会纷纷跟进。

  假肢并非唯一发生重大变化的恢复技术──植入式中枢神经也在快速发展之中,用于提供精神上而非身体上的矫正

  植入式中枢神经也叫脑部植入电极,是一种放置在颅骨下方、脑部表层的医学仪器。这种装置往往只有阿司匹林药片大小,利用很薄的金属电极来“监听”脑部活动,有时还会刺激脑部从事某些活动。植入式中枢神经可以察觉到神经元之间的交流,从而“听到”你的脑部活动,然后直接向脑部“说话”。

  如果这种描述让你感觉不太舒服,那有件事还会让你更惊讶:植入式中枢神经的安装相对来说简单便捷,医生把病人麻醉后,在其头皮上开个口子,给颅骨钻孔,将电极安放在脑部表层。与植入式电极之间的诊断通讯将通过无线讯号完成;虽然这是个住院手术,但病人一般只要在医院观察一个晚上就能出院。

  目前,植入式中枢神经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病症。植入式耳蜗能通过一个外置话筒来收集声音,并直接传递给听觉神经和脑部区域。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统计,全球已有超过20万人使用植入式耳蜗。还有一些植入式神经中枢扮演着“脑部起搏器”的角色,用于刺激帕金森综合症(Parkinson)患者的脑部深处区域。还有一些植入式神经中枢能预判癫痫即将发作,并刺激脑部特定区域,以防止病人发生狂乱症状。

  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并未止步于此。

  未来,植入式中枢神经将能够识别几乎任何东西。举例而言,它能监测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并作出反应,刺激脑部以提升专注程度。最近,为帮助帕金森症患者的康复,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神经病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eurology)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试验,通过植入式神经中枢刺激受研究对象的脑部,使其脑波频率趋向于跟注意力相关β段频率,从而研究其对大脑运动控制能力的作用。在特定情况下,植入这种神经中枢的人可以持续刺激脑部掌管注意力的区域,主动选择是否要集中注意力,

  未来的植入式中枢神经还能增强与身体动作有关的信号传导,识别某项“练习”的具体动作,向相关的神经元传递刺激信号,帮助脑部更快学习。这种技术的最初使用者可以是那些中风后重新学习走路的病人,但也能同样用于学习如何挥动网球拍或棒球棍,或做出一个完美的篮球跳投动作。在植入式中枢神经的帮助下,运动员甚至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相关的动作技巧。

  也许每周都会有新一代的人体辅助技术登上媒体头条。《自然》(Nature)杂志近期报道,有两名全身瘫痪的病人仅仅在做过一次Braingate中枢神经植入手术后,就能通过脑部思维来指挥一个机械臂做出抓和握的动作。其中一名女子指挥机械臂的灵活度非常高,甚至能用机械臂抓起一个杯子,并通过吸管喝上一口杯中的咖啡。波士顿的一名盲人最近在麻省眼耳科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接受一项手术,将一个透镜与视觉神经直接连起来,现在已经能够看到颜色,并阅读大字体的文章。2012年5月,一名下半身瘫痪的女子穿上ReWalk机械裤,用17天时间走完了“伦敦马拉松赛”(London Marathon)。

  新技术能让人类的脑部和体魄焕发新的生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装置植入到皮表之下。那么,谁将是受益者呢?乍一看来,有钱人似乎又能捷足先登;但即便如此,残疾人依然是最早的一批受益者,这并非因为他们有钱,而是因为他们从中获得的好处很多,因此愿意承担风险,尝试新的医学技术。对重症患者来说,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或缓和抽搐程度并非得寸进尺的痴心妄想,而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

  然而,一旦这些重症患者得到治疗,这种技术的下一步将走向何方?美国人口调查局(Census Bureau)估计美国有13%的人口在65岁以上,其中约有4000万人因年岁渐长而行动不便或患有精神病症。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他们都迫切希望恢复昔日的生机。

  在未来,这种先进的人体修复技术将会像它所对付的病症一样大众化。也就是说,过不了多久,人类社会就可能出现一个新的群体,他们曾经是残疾人和老年人,但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变得非常聪明,非常强壮。

  这些“超常人士”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新而不可预估的压力。举例而言,如果有几百万的退休老人重新变得身强力壮、头脑敏锐,并打算回到职场继续工作,那会发生什么?如果学校里就你孩子没做过植入手术,而其成绩最差,你会不会改变主意?职业运动赛事是否允许“超常人士”参加,还是把他们视为作弊者?公司将倾向于雇佣“超常人士”而非普通人吗?是否应该要求一个人透露其是否做过植入手术?这样做会不会为歧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过去十万年来,人类一直在与技术一起进化和发展。现在,人类手握最新的工具,正处在一个跨时代的宏大演变轨道上。无论喜欢与否,这场进化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Daniel H. Wils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