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夜里的鸡蛋面

 梦舞幻兮 2012-07-02
雨夜里的鸡蛋面
<%IMAGE%>
    “小胡,算了,不要再敲门了。这么晚了,又下雨,咱们就在这家老乡的屋檐下蹲一晚吧!”6月12日晚11时, 川庆物探公司255队测量班GPS组组长胡宇想再一次叩门借宿,同行的组员老姚阻止了他。

    “你要再敲门,我们恐怕连蹲屋檐的机会都没有了。”听到老姚的提醒,胡宇的手指硬生生地停住了。对于5名陌生的青壮年男子,许多老乡有着本能的警惕,对于他们的话半信半疑。这天晚上,他的手指触碰过11扇门,求宿、解释、被拒绝、不许在屋檐下蹲的过程一再重复。想起那一连串的失望与无奈,胡宇敲门的勇气慢慢消失了。

    胡宇没有言语,转头内疚地看了看身后的组员。大家的衣服早已湿透,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下来。观音场项目启动以来,他们跟随自己一起穿梭在崇山峻岭间,饿了啃干粮,困了打个盹,风餐露宿,毫无怨言。今天,连个避风挡雨的地方都找不到。想起这些,他心里有些难受。

    雨越下越大,一行5人在一座土坯房的房檐下安顿下来。山区的夜晚,经过几天连绵细雨的洗礼,寒气袭人。拧一下湿透的衣服,大家挤在一起,相互取暖。胡宇这才感到阵阵寒意慢慢侵透全身,牙齿不停地打颤。偏偏这个时候,肚子 “咕咕”唱起“空城计”。

    “咋的,小胡,肚子抗议了?”一旁的老姚打趣道。

    “饿倒是习惯了,就是觉得对不住你们。”胡宇有些哽咽。

    “呵呵,瞧你那出息,这么多年的兄弟,还这么客气。”老姚拍了拍胡宇的肩膀。

    “谁在外面?”屋内,一个苍老的声音问。胡宇感到空气瞬间凝固了:“糟了!恐怕还得搬家。”

    随着“吱呀”的开门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探出头来,打量着眼前这群疲惫不堪的红衣人。

    “奶奶,我们是石油队的,晚上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在您屋檐下避避雨。刚才说话影响了您休息,真是对不起。”胡宇急忙解释。

    “哦,是找石油的,来了怎么不敲门呀?外面下这么大的雨,天又冷,快进屋!”老奶奶热情地招呼。

    胡宇他们随老奶奶走进屋内。

    借着昏黄的灯光,胡宇环视了一下屋内:狭小的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台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是唯一值点钱的东西;墙壁上挂着一位老者和一位年轻人的遗像,让人有些心惊。

    “那个没良心的老头子,十几年前自己生病走了不说,前几年把我唯一的孩子也带走了,如今就剩下我这个孤老婆子了。家里穷,别见笑哟。”老奶奶一边向胡宇解释,一边摸摸索索地向厨房走去。

    眼前的一切,让胡宇心里有些酸楚。“唉,这老太婆,心好,命苦啊!”老姚在一边叹息。

    “来,吃点热的,暖暖身子,奶奶没有什么好吃的,只有点自家鸡下的蛋,就煮了一盆鸡蛋面。”不一会儿,老奶奶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走了出来。

    “奶奶,给您添麻烦了……”胡宇哽咽着不知道说什么好,两行热泪顺着眼角滑落。

    第二天清晨,老奶奶又煮了同样一盆鸡蛋面,胡宇感动得又滚落了两行泪珠子:“奶奶,有机会我们还来吃您煮的鸡蛋面!”“要得,奶奶这里随时欢迎你们这些石油娃娃。”

    出门时,胡宇掏出身上仅有的600元钱,悄悄放在了老奶奶的枕头底下。
通讯员 李娓 屠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