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明公交的十大硬伤

  2012-07-03

         在昆明生活,经常出行乘坐公交的人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等半小时不来一趟车,一来就同一路车来两三辆?有没有时候一趟公汽有时候三五分钟一趟,有时候十多分钟甚至半小时才来一趟?还有有时候等了两三趟车都因为车太满有车不能做?还有没有经常在车上听见不绝于耳的“爱心卡”的声音。。。笔者曾经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经常乘坐公汽,相比最近三个多月在昆明乘坐公汽的体验,说说自己感受昆明公交存在的一些硬伤——

  1、站点设置不合理
  首先说站与站之间的距离,有的站与站之间只有两三百米,而有的有一公里多,这样的坏处不用我多说。个人觉得500米左右一站是比较合理的,没有站的地方也不用走太远就可以到达,偶尔为了照顾有些人流度,可以400-600米。其次说起点站和终点点,昆明公交的起点终点站过于集中,基本上都是各大车场,这样的设置,严重限制了线路的安排,导致车场附近车流过于密集影响交通,而车场不容易到达的路段线路稀少甚至做不到车。第三站台经常设在行车道的中间,还有大量的电动车自行车,乘坐公交的时候真是要提心吊胆。第四,一些较为拥挤的车场附近,人流密集而没有人行天桥,人和车抢行严重,既阻碍交通也影响安全。
  2、线路设置有待改善
  首先就是上一条说的起点终点站过于集中导致路线设置受限,尤其设在二环以内的车场,对昆明原本就拥挤的交通无异于雪上加霜。其次很多路线的起点终点站设在市区繁华地域,个人认为这样的路线完全可以延长,对昆明相比其他省会城市本来就渺小的主城区,每路公汽都完全可以做到横穿整个城区,以减少转乘的麻烦。第三,路线太过曲折迂回,有的站于站之间,完全一两个站就可以达到,但是非要转五六个站,并且是大量的车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照顾有些路段,可以适当绕行,但是不需要那么多车都绕吧?还有的车站路两边的站坐车都可以达到同一个地方(不是环线),真让我感觉到,地球是圆的。。
  3、发车时间不固定
  给我的感觉,昆明的公交完全没有固定的发车时间,比如多长时间发一班车这样的计划。别跟我说全是堵车的缘故,就算在同一个时间段在起点站附近坐车时间也不准。有时候三五分钟,有时候十多分钟,有时候可以半小时以上。。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该科学管理,比如对没个路线的车按照路线长短和人流量,设计一个合理的发车间隔,高峰期适当缩短,再加上两三辆机动车辆,以确定线路需要的总车数,如果线路长期处于到了发车的时间而没有车可发的时候,就该考虑增加车次了。固定发车时间的好处还可以让坐车的人也有个心理到底等多长时间可以坐到车,如果急事就可以做别的车换车,而不需要像傻子一样遥遥无期的傻等。
  公交车可以,也应该有准点率!其实有的城市公交已经在试点电子站牌,可以播报下一趟车到站的距离和预计时间。。
  4、公交卡充值难
  2010年之前七个充值点的可悲可笑,那已成过去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好像号称有125个充值点,但是说实话我觉得充值还是不方便,两个方面,时间和地点。目前的充值点基本都行政上班时间才能充值,朝九晚五,多少上班族要等到周末才能充值!还有充值点大部分都集中中市中心,对稍微偏远的三环附近,想找个充值点都难啊!我不知道为什么昆明公交的充值这么麻烦,很多城市随便一个报亭,超市都可以充值,还没有时间限制,那才叫方便!
  5、没有公交路线图
  先说车上,大部分城市公交都在上车门的地方和车上明显的位置安装了公交路线,并且还有图片,方便乘客随时查看。昆明公交车上很少看见有沿途站点。然后说公交网上,打开昆明公交网,想看看路线的具体通行路段,就显示一个完整的昆明市区地图,别的什么都没有。害的要查还的跑到百度地图上看下那个站的位置在哪里。我不觉得这是多高级的东西,作为专门为昆明市民出行的公交,在自己的网站上都查不到路线电子图,更别说车上路线图,而要我们借助别的网站,这。。。。
  6、座位少
  每次看见公交车上孤零零的两排作为,中间一大排空白地,我就想起运猪肉的车上挂着猪肉的样子。。。不知道是厂家出厂的时候车上就只有两排作为还是公交公司拆了,或者是订做的时候就只要两排座位,那么宽的车就两排作为看起来真冷清。。我们是去冲着做公交去了,而不是站公交,不能为了让车上多几个人就那样吧?!最少三排作为,中间还可以站四排人也够挤的了,非要做两排站五六排连手扶的地方才满意啊?!
  7、上下车难
  这个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最明显,上车门的地方窄的要死,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想想拿着一个大点的箱子,再稍微重那么一点,要挪上去真是要废九牛二虎之力啊。。下车门也是一样。。现在一些新车好了一点,但是还有大量的上下车门两台阶的车,是不是需要改善下?还有过于严格的前上后下,拿东西多的人前门挤不了后门上一下怎么了?还有有时候明明车的后半截空的,前面人都挤前门,就直接不开车门走了,这算什么?!
  8、“爱心卡”的尴尬
  才回来昆明就几个朋友跟我说,在昆明做公交不用给老人让座。想我一开始还有意见,觉得咱一大好青年,尊老爱幼还是要做到的吧。经常坐车的时候,不绝于耳都是“爱心卡”的声音,一车甚至一大半都是爱心卡,还有个别老人因为空调车要求投币破口大骂十多分钟。。。设置免费的公交爱心卡是应该的,但是公交公司是不是该事先做下调查?我觉得昆明老年人的比例比其他城市并没有高多少,那为什么只在昆明有那么多的老人挤公交呢?免费爱心卡在很多程度上鼓励了老年人出行,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事先调查发现可能因为爱心卡使过多的老年人挤公交,是不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高办爱心卡的人的年龄等方法减轻乘车的压力?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爱心卡应该作为宣扬社会爱心的方式,但是过多的爱心卡,直接打击了年轻人主动让座的积极性,尤其我很少看见穿校服的初中高中生让座,甚至还有抢座的。。偶尔看见一个校服的让座都可以让我激动一下。反而辛苦工作的上班族让座还比较多。可以想见,长此下去,昆明的未来不给老人让座要成主流了。。这个问题公交公司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点责任?
  9、空调车
  这个问题应该算是全国的通病,空调车不开空调照收两块钱,并且天气稍微热点的时候,不开空调的空调车做起来比不是空调车的不知道差了多远。。对于昆明唯一的好处就是空调车没那么多的爱心卡一起挤了。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也许不会觉得,但是在从外地回来的人眼里,四季如春的春城,是否需要空调车?窗户吹来的凉风就是最好的空调了。。
  10、速度慢
  我承认,说速度,纯属为了凑足十个。除了站点之间距离短使车速加不起来,感觉昆明的公交就是限速行驶的,至于限多少,那要问各位公交司机了。曾经有一次,明明边上的电动车速度都比公交快,边上的警车还广播在那喊让公交车开慢点。。还有同一路线车是不是不允许相互超车?(更早的时候感觉是所有公交车都不许相互超车的),所以才会不来半小时不来,一来一起两三辆?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给司机自主权,适当调节车速,尽量拉开几辆车的间隔。等车的时间比坐车的时间长,甚至是坐车时间的几倍。这种状况,我们的公交公司人员,是不是应该感觉到羞愧?!

  当然了,昆明公交也让我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司机的态度是我见过最好的,还有公交一小时内转乘免费也应该算是昆明公交特有的,公交专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车的安全和速度。
  作为一个打算以后在昆明定居的人,写了以上这些完全是希望昆明公交能够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公交作为广大市民出行的主要工具,我觉得完全应该以方便市民乘坐为目的和标准,也应该是城市形象的代表,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效益,而该增加的车辆不增加,该增加的公交车场不增加,该也投入的站点改造和维护人员不投入。当然了,这不仅仅是公交公司的事,公交公司跟政府应该有直接的交流渠道的, 必要的时候需要政府财政的支出,作为公共事业的公交,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的
  在此,还要呼吁那些每天出进做私家车,每天蹲办公室的领导们,是不是也来做几次公交感受一下(就像我们每天做公交一样,别提前通知作秀),我们的公交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可以让我们奋战在一线的公交司机,去其他城市的公交体验交流一下,各自城市公交的状况。

  最后跟大话分享两次我做昆明公交的真实体验:
  第一次是我外出办事,本来应该说85路直达的,我先在车站登了十多分钟,来了第一辆车,满的,司机没开门车直接开走了,然后又等了十多分钟,来了第二辆,依然是满的,依旧不开门直接开走。我耐心到极限,走了七八分钟去做83路了。。
  第二次是下班回家做180,五点半下班,收拾下到坐车的地方差不多五点四十五,然后开始等。。。等。。等。。等到差不多六点三十多,来了一辆——实习车,上面两司机,空车,呼啸而过,继续等。。终于来了一辆,司机还不想开门,死活挤上车,看了下时间,六点四十三!我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做了不到十五分钟到站下车(180全程跑完半小时应该够了吧?)——还没完,有了头天的经历,我不做180了,五点四十五左右坐上了56路,然后三站路之后下车走一段,去换乘83路,到站的时候六点不到,83路一般来说算是车比较多的,我等了20多分钟,终于来了一辆,也是拼死拼活挤上车,做十五分钟不到下车。。一般83路应该五分钟左右就有一躺的。

  我想昆明那么多人骑电动车、自行车上下班出行,不是真的电动车或者自行车有多舒服,有多实惠,除了跟大部分中国城市一样的交通拥堵之外,是不是我们的公交实在乘坐起来让人有多不爽!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鲜花或者烂鸡蛋,但请勿人身攻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