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言诗

 遗韵斋 2012-07-04
九言体诗系继二言、三言至五言、七言诗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中国传统诗体。一般说来,全诗每句九字,句数不限,以偶数句式为主,节奏均依传统体式。

分类

  具体可以分为九言古风、古言格律诗与新九言诗以及变体九言诗四种。

九言古风

  其中仿古风的九言诗可称为九言古风,简称九古。九言古风中还可分为普通九古(纯九言)与杂言体九古等。前者如上文所举的《九字梅花》,后者如本人近作《粤女谣》。《粤女谣》这首仿古九言与传统以来杂言诗的特点是相应的,并且在语言节奏用韵等均依传统体式,因此称之为杂言体九古。前人将篇中夹有九言句的杂言诗也称为七言古风,那是因为当时九言出现的诗例太少(几乎没有)。而我们现在杂言诗篇中凡以九言居多者,应当也划入九古的范畴。

古言格律诗

  九言格律诗简称九律,不论新韵旧韵,凡依律诗体式写九言诗者均可称之,如本人创作的《岳王墓》。具体写法:在七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双音词节奏点,但要避免失粘失对,如七律前两字为平平的,九律前就要加仄仄,反之则然。当然与七律一样,首字平仄不拘。九律再依用韵细分,当然也可以分为旧韵九律与新韵九律。

新九言诗

  古汉语发展以来一直在不断变化,现代语言对古代语言也具有一定继承性。今人写传统诗,不可能一概搬用文言句式,文白相杂则属难免。以现代语言写传统诗,赋予传统诗以新的血液,这也正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否则,传统诗的发展只能是陷于一潭死水。所以另一种依新韵、入新风、使用新语言,但仍遵循传统道路的九言诗,如我的《乡思》、《悔之情》等等,其实与元明时代的九言诗已有所不同,不便袭称古风,或者称之为新九言诗也无不可。
  现在诗坛上提倡声韵改革,律绝不用说了,只要符合格律,何拘新旧之韵。但古风若不依旧韵,还是称之为新五言、新七言等为好,这样才能放开手脚大胆植入新风貌新语言。

变体九言诗

  另外还有一种变体九言诗。其特点为:仍旧每句九言,依传统语言而不遵循传统节奏,每句字数相同但节奏点位置不一,以表达恣意纵横的情感。可以在句中穿插仿骚体的煞尾字。此体目前尚未发现,有待充实。

历史起源

  历史上的九言诗据说为三国时魏主曹髦所创。曹髦(241-260),字彦士,谯(今安徽毫县)人。曹丕孙。初封高贵乡公。嘉平六年(254)为司马师立为皇帝。但他一直不甘心做司马氏的傀儡,力图有所作为。甘露五年(260),率宿卫数百攻司马昭,为司马氏部将所杀。曹髦"少好学,夙成"③,时人多以为望,钟会认为他“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可惜以此早卒,而他的“九言诗”也并没有流传下来。
  曹髦之后,九言诗亦有人为之。据萧统《文选序》载:“自炎汉中叶,厥途渐异。退傅有在邹之作,降将著河梁之篇,四言、五言区以别矣。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并驱”。南朝宋谢庄有《明堂歌》九首,依五行数,或三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其中《歌白帝》为九言,这可能是现在流传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诗。
  其诗曰:
  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
  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
  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发展历程

  历史上的九言诗据说为三国时魏主曹髦所创。
  曹髦(241-260),字彦士,曹丕孙。初封高贵乡公。嘉平六年(254)为司马师立为皇帝。但他一直不甘心做司马氏的傀儡,力图有所作为。甘露五年(260),率宿卫数百攻司马昭,为司马氏部将所杀。
  曹髦“少好学,夙成”,时人多以为望,钟会认为他“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可惜以此早卒,而他的“九言诗”也并没有流传下来。
  曹髦之后,九言诗亦有人为之。据萧统《文选序》载:“自炎汉中叶,厥途渐异。退傅有在邹之作,降将著河梁之篇,四言、五言区以别矣。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并驱”。
  南朝宋谢庄有《明堂歌》九首,依五行数,或三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其中《歌白帝》为九言,这可能是现在流传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诗。其诗曰:
  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
  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
  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但这首诗虽称九言,实际上每句九言都可以分为四五两句读的,如“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这样读还顺口些。所以从形式上来说,还算不上一首成功的九言诗。
  谢庄之后,谢朓等人亦偶有为之,但多存此弊,反映初期九言诗创作的不成熟。
  形式上较为成功的九言诗,要数元天目山僧人明本的《九字梅花》:
  昨夜西风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但此诗手法较为笨拙,境界不高。是故明人杨慎乃以同题作九言诗曰:
  玄冬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
  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另明卢赞元亦有九言《酴醿花》诗云:
  天将花王国艳殿春色,酴醿洗妆素颊相追陪。
  绝胜浓英缀枝不韵李,堪友横斜照水搀先梅。
  瑶池董双成浴香肌露,竹林嵇叔夜醉玉山颓。
  风流何事不入锦囊句,清和天气直拘青阳回。
  其诗虽略嫌于冗沓,但颇有诗味。可见以九言诗只要语言驾驭得当,并非象一些人所说那样高不可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