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罗马尼亚军服图册

 皖林 2012-07-05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246号:二战罗马尼亚军队-The Romanian Army of World War II。原作者Mark Axworthy和Horia Serbanescu,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1:罗马尼亚元帅扬?安东内斯库

扬?安东内斯库元帅原来是名骑兵军官,这时却很爱在他的制服上炫耀他的元帅徽章。军官们的制服多出自于自己的私人裁缝之手,他们很沉迷于这些毫无规范,变化多样的制服款式,在翻领、肩章和口袋盖的设计方面尤其如此。安东内斯库从来都是一身笔挺,他戴M1941式军官帽,与以前的款式相比,帽盖更大底部的帽墙更窄。帽墙的樱桃红色代表骑兵,帽徽的图案骑兵徽章中间加上将官的五角星形花饰,帽檐上还有高级将官用的双层的金色橡叶装饰。M1934式束腰外衣显现英国风格,但是胸前的口袋样式则毫无规矩可言。正式场合佩戴的矩形硬肩章上固定着代表元帅的交叉的权杖徽章。在1941年8月被晋升之前,安东内斯库还佩戴代表他军衔的四颗星加上他最初所在部队标志(第1罗肖里团,标志为交叉点上带马蹄铁图案的交叉的长矛)的徽章。他的翻领上配戴着M1930式红底金色刺绣将官领章。另外,非常规但很时髦的一点是,这位元帅还穿了骑兵马裤而不是正式的浅棕色马裤或裤线带红色滚边再加上两条暗红色宽条的裤子。他身上还佩戴了所有三个级别的“勇敢的米哈伊”奖章——罗马尼亚的最高军事奖章,二级奖章在脖子上,一级奖章在胸前的口袋上,三级奖章加绶带也别在胸前——这是一战时他作为年轻的参谋军官所获得的。左胸上方的德国金色联合侦察飞行员徽章则是格林在1941年6月初赠给他的,作为报答,格林得到一枚勇敢的米哈伊奖章。他的靴子是标准的骑兵军官版本,在顶部装饰有小铜扣。由于安东内斯库个子矮,所以传说他加厚自己的鞋跟以提高形象。

A2:上尉,总参谋部,1942年

参谋军官们都穿带有金色刺绣领章和金色右肩饰带的标准军服。这名上尉穿M1934式礼服,配M1930式军刀,右胸上方用与肩章垂直的时髦方式佩戴着M1930参谋学院徽章。总参某部军官使用的肩部饰带采用金色或黄色丝织物,但是战争部、陆军和兵团的副官们采用的是银色或白色丝织物。

A3:陆军上将彼得?杜米特雷斯库,斯大林格勒,1942-43年冬

杜米特雷斯库将军是大战时罗马尼亚野战指挥官中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一个,几乎整个战役中他都指挥着第3军对抗苏军。图中他戴羊羔毛的“caciula筒帽”,帽子上有代表将军的星形帽徽。caciula帽子传统上是农夫使用的,颜色变化多样,可以是白色、黑色、棕色或这几种颜色的混合。但它不能保护耳朵和脖子的温暖所以经常与围巾搭配使用。杜米特雷斯库穿的M1934式将官用军大衣带有深红色翻领,团级军官们经常在大衣里加衬,而另一些军官则用上好的苏联冬装温暖自己,其中就包括了图中所表现的velenki雪地靴和手套。

A4:少尉,第20步兵师,斯大林格勒,1942-43年冬

这名少尉在大衣外面还套了被每支站岗小队的成员有限使用的带有厚重羊毛加衬的执勤大衣。钢盔下面则肯定有一顶帽子,caciula筒帽、boneta式野战帽、教堂顶式军帽或者贝雷帽都有可能。

 

B1:一等兵,第13步兵师,敖德萨,1941年

这名班用轻机枪的操作手穿1941年广泛使用的标准M1939式步兵制服。钢盔则是罗马尼亚在经过广泛测试后在1939年开始采用的荷兰M23/27式。图中这种战前版本还有浮雕式的帽徽,上面的正反交叉的字母C代表国王卡洛尔(King Carol)。到了战时,这种帽徽就被取消了。同样图案的绿黄色标记也被涂在了罗马尼亚陆军的车辆上。战争爆发时这种头盔还没有普遍装备,炮兵,后勤和预备部队仍在使用土黄色艾德里安式头盔。士兵用制服的简单而实用的设计在后期因翻上的袖口被取消而变得更加简化。图中士兵穿棉制夏装(毛料冬装的剪裁和夏装一样),暴露在阳光下和反复地洗涤通常会让它发白,反之毛料上衣和裤子就不会这样。二等兵、一等兵、下士和中士都没有领章,二等兵以上的军衔都配有肩章。这名一等兵就佩戴着可拆卸的黄色棉肩章,并装饰蓝边(步兵兵种色),这种滚边在和平时期使用,战时则会逐渐减少,那时只有臂章能显示他们的身份。1939年的一项命令要求军人们要把笔直的土黄色裤子如图中所示裹在皮绑腿里,到1941年4月,马裤和布绑腿则再次被采用。

作为轻机枪手所应拥有的装备包括:腰带上放着防空瞄准附件的小包和弹药包、斜肩背的手枪套里放的Steyr M1912式9毫米自动手枪、通常会被塞满额外弹药的2号帆布干粮包以及装在背包里的备用枪管。其他的配备包括了用帆布带固定在干粮包上的标准深绿色搪瓷餐盒,右肩斜背的橄榄绿色帆布包里放的M1932式或M1939式防毒面具,旁边是土色毡布包裹的搪瓷水壶,壶盖上的链子与腰带相连。胸前斜背的卷起来的铺盖卷是一顶俩人帐篷一半部分,同样也可以作为雨披使用,它里面通常还会卷着一条毯子。此外看不见的是,右后胯部应该有把ZB24步枪刺刀,左后胯部应该有支Inemann版挖壕铲。图中的主要武器是许可生产的ZB30 7.92毫米口径轻机枪,它在整个战争中都是罗军的标准班用武器。

B2:少尉,第10步兵师,1943年夏

在库班河桥头堡出现的这名排长头戴非常法国式的“boneta”野战帽,这种帽子1940年7月开始采用,它代替了原来传统的“capela”式野战帽。按规定,军官在“boneta”式帽子前方或左侧以及肩章上应该佩戴代表军衔的金色织物制成的横杠,士兵则采用较粗糙的材料。他的武器是军官标配的Beretta M1934式9毫米自动手枪,以及1943年开始装备的罗马尼亚造奥里塔(Orita)M41式9毫米口径冲锋枪。奥里塔冲锋枪的出现解决了战争中罗马尼亚军队一直没有冲锋枪的问题。这款制造相当精良的先进武器到1944年已经成为罗军中最普遍的冲锋枪类武器。

B3:中校,第7山地步兵营,1942年

山地步兵都戴浅棕色法式轻步兵山地贝雷帽。军官的贝雷帽上都带有绿色椭圆形轻步兵帽徽,帽徽上刺绣着和步枪团类似的狩猎号角图案,但是没有松针树冠的图案。在作战时,团级军官趋向于戴有松针树冠和字母VM(Vanatori de Munte山地步兵)组成图案的帽徽,而将军们的帽徽在中心还加上了五角星。这名中校穿M1941式军官上衣,袖子上自上而下有德国克里米亚盾形徽章(在罗马尼亚军队中,这种徽章也可能是库班盾形,两者可居其一)、M1920式滑雪专家徽章和金色的倒V字型负伤章。德国山地部队的雪绒花臂章偶尔也能看到,在高加索的德国第49山地兵团的下属部队军官会佩戴它。在他胸前除了佩戴“勇敢的米哈伊”三级勋章和铁十字勋章外,还佩戴了第7营的徽章,很多部队在1940年都丢弃了这类徽章,因为它上面包含了名声很差的卡罗尔国王的标志和缩写。第4版军裤、绑腿、白色短袜和山地靴则是所有军衔的军人都会穿的,但军官们也经常穿标准军官用军靴,手枪则是Beretta M1934式。

 

C1:一等兵,第1骑兵旅,敖德萨,1941年

骑兵上衣和步兵上衣相似,但浅棕色的毛料骑兵马裤则在臀部和大腿内侧有加厚设计。黄色的军衔肩章可拆卸,带马刺的高筒黑皮靴上部的铜花饰也可以拆卸,这两者在战时通常会被撤掉。摩托化骑兵团的出现让骑兵们放弃了多余的马刺,而在战争的最后一个冬天由于许多骑兵需要步行使得步兵靴和绑腿日趋普遍。骑兵和炮兵用背囊带有Y形背带,在罗马尼亚,背带常采用天然的棕皮材料,背部背带交汇处采用黑色金属环连接。骑兵的步枪是和步兵一样的ZB24式,但战争初期一些部队还在使用老式的曼里夏(Mannlicher)M1893式6.5毫米口径卡宾枪。剑架在当时已不再流行,但在1941年的时候,许多骑兵仍然如图中一样炫耀般地配备着M1906式骑兵军刀。

C2:摩托车手,第3克勒拉希团,1942年夏

罗马尼亚骑兵历史上被分为作为正规军的罗肖里团和作为地方部队的克勒拉希团。战争爆发后,他们的区别就只存在于他们的名称上了。克勒拉希团传统上被认为是志愿兵部队,他们驾驭自己的马匹作战,但在1940年这些部队被扩充,接纳了摩托车部队,以便提高部队的机动性,而这些新人驾驶的都是私人的超过250cc的摩托车或者超过600cc的挎斗摩托车。摩托车志愿兵拥有自己的徽章,就像图中这名军人左胸前佩戴的那样。他们的制服本质上还是属于骑兵制服,而风镜则是他们的传统装束。摩托车部队准尉以上的军官佩戴灰色领章,但新成立的摩托化骑兵团则偏好保留他们骑兵的樱桃红色领章。蓝底带白色锯齿纹样的可拆卸肩章代表佩戴它的人是中学毕业生、特种预备军官或者士官。图中这名军人背老式的曼里夏(Mannlicher)M1893式6.5毫米口径卡宾枪,不久它将被ZB24步枪所取代。志愿兵们的摩托车型号各异,其中大多数是德国造,而军队的标准车型是宝马R35式摩托车和尊达普(Zundapp)KS600型挎斗摩托车。白底U字头(U代表Uscat,陆地之意)车牌是所有陆军车辆通用的。

摩托车手分散在各个兵团和师的侦查中队中。1942年夏天,两支侦查中队所组成的兵团在16天中俘虏了苏军的一个师指挥部,俘虏人数共计3100人,外加14门火炮和4辆坦克。

C3:坦克手,第1装甲师,1943年

从1940年9月开始土黄色的棉制连体外套作为杂役服开始在各兵种中使用。实践中只有技术兵种接受它,并在穿它的同时戴小的民用版贝雷帽以保持头部的清洁。一些人会在他们的非官方帽子上佩戴自己的军衔章。有报告说1943年之前大部分罗马尼亚坦克部队很有可能是在使用捷克造的土黄色连体外套。然而在1941年的战场上,大部分的坦克手开始穿M1939式步兵版制服,随后的战争中则穿M1941式步兵制服。能分辨他们身份的只有他们的类似山地部队款式的黑色坦克兵贝雷帽。银色坦克部队贝雷帽徽上描绘了一辆雷诺FT17式坦克,左胸口袋上方的银色坦克驾驶员徽章(年轻的坦克兵并不佩戴)也描绘了被月桂枝环绕的这种坦克的形象,而灰色领章则是机械化部队都佩戴的。罗马尼亚的老资格士官所系的腰带不搭配斜背的肩带。另外,1944年4月的条令规定使用一种新的德国式坦克手服装,但由于和轴心国的决裂,这种服装并没有通行。

 

D1:士兵,第19步兵师,布达佩斯,1945年

1942-43年冬天出现的帽子不相配的问题在1944年得到改变,基于俄国毛皮帽子设计的白色毛料帽子开始广泛装备。与俄国版本不同的是它通常是圆形的,帽顶为圆弧型,大小与头部的尺寸非常相近。士兵们还会把帽耳朵拉下来,这样还可以戴上钢盔。图中的大衣也是士兵用标准版,而当时装备的严重短缺使得缴获的匈牙利军大衣和其他版本冬装也经常出现。老朽的罗马尼亚装备这时也再次出现,这包括了图中所示的老式1939年版短袜和奥地利造弹药包。这名军人在腰带上别着可折叠的挖壕铲,也可作为临时的盾牌使用,而铲套上还按着一把匕首。他的捷克造7.92毫米口径ZB M1924式步枪是毛瑟步枪的衍生型号,1935年开始装备。虽然在战争的自始至终都是标准的步兵武器,但它在1941年时还不普及。墙根戳着的德国造手持火箭筒则很可能是1944年8月之前的进口货。

D2:士兵,第1山地师,塞瓦斯托波尔,1942年

从1941年开始,山地步兵的宽松灯笼裤就被普通的步兵裤子加绑腿或图中所示的长裤取代。头盔背面上的宽白条利于夜间识别和炮兵的观察。轻装的山地步兵不背背包,Y字形的棕皮武装带和骑兵用的相似,水壶则是德国造。骡子是山地部队机动力的基础,它驮着的武器架是骑兵和山地部队所通用的。武器架上的ZB54 M1937式重机枪是各兵种的标准武器,也是罗马尼亚的R-1和R-2坦克上的辅助机枪武器。

D3:士兵,第25滑雪营,1942年-43年

滑雪训练在4只山地师的24个山地营中非常普遍,但是独立的第25和第26滑雪营所组成的第10山地步兵团则是唯一受过专门滑雪训练并拥有专门的滑雪工具的部队。两支滑雪营转战于克里米亚、高加索和科尔巴阡山,并在1944年末组成了第103特别山地师。全白的雪地服(其中一些有棉絮加厚)也是这两支部队所独有。图中的Beretta M34冲锋枪被白色绷带包裹起来以便伪装。

 

E1:坦克杀手,第10步兵师,克里米亚,1943年-44年

和德国步兵不同,罗马尼亚步兵没有反坦克步枪,所以连摧毁苏联的轻型坦克都有困难。而且,罗马尼亚的轻型反坦克炮也难以对抗苏联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这些原因导致了步兵和骑兵部队的特殊两人坦克摧毁组的创立。在1944年Panzcrfaust反坦克火箭筒装备之前,这类小组的成效非常有限,因为它要求小组的组长尽可能接近或爬到坦克上才能完成任务。执行任务时他们尽可能减少自己身上的负重以利于机动,当然,钢盔还是必须戴的。这些精挑细选的战士有权佩戴特殊的坦克摧毁徽章(左臂上)。小组长只携带一把护身的自动手枪,并掩护小组携带冲锋枪的2号队员。最后在坦克的薄弱位置引爆一捆德国的手榴弹。在图中的M1937式帐篷片断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绳子穿过,那是它作为士兵斗篷时当脖带使的。在平铺的帐篷片断/斗篷上还能看到MAN式突击爆破手雷,两支CIAG式烟雾棒,一个MAN式地雷以及提它的把手,雷管以及三颗捷克造Kyser G-34手榴弹。此外,这名军人脖子上戴的是罗马尼亚军队的身份识别牌。

E2:少尉,第4伞兵营,1944年8月

空军伞兵营成立于1941年6月,到了1944年,它由第8和第9步兵连、第10支援武器连、第11指挥连和一个新兵训练连组成。每个步兵连有三个步枪排(很高比率装备着Schmeisser MP40冲锋枪)、一个装备ZB53重机枪的机枪排、一个装备60毫米口径勃兰特迫击炮的迫击炮连和一个装配火焰喷射器的先锋突击排。支援武器连装备Bohler 4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和勃兰特81.4毫米口径迫击炮。指挥连则包括一个摩托车侦察排。装配JU52s运输机的第105和第107中队负责空投这个营。重装备和没接受过伞降训练的人员则由德国的DFS230滑翔机空运,滑翔机则由罗马尼亚第109中队的IAR 39S飞机拖曳。

1944年8月23日的反水之后,这些伞兵成立突击队并很快摧毁了在布加勒斯特的重要机场布防的德军。德国勃兰登堡团的武器被没收,一个营的4架巨大Me323s式飞机在试图着陆时被击落。但是没多久之后,这个营出人意料的遭到了美国飞机的轰炸从而造成了惨重伤亡。

这幅图描绘了一名参加了1944年8月战斗的伞兵,标准军官版本的船形帽和小的黑色贝雷帽都可以选择佩戴,灰蓝色德国式伞兵头盔本来是作战时使用的,但当市民们看到这种头盔误把他们当成德国人并向他们扔石头,之后,伞兵们大多将它们扔掉。1941年采用的跳伞服搭配空军军衔袖章(士兵则使用军衔肩章),军官的领子上镶有浅蓝色滚边。带有金色飞翼、降落伞和米哈伊国王代号的伞兵徽章在他的左胸前,如果是士兵的话则是银翼徽章。

E3:士兵,海军步兵团,1941年

第15、16和17海军步兵营、4支海岸机动炮兵连以及一个巡逻艇班共同组成了第1海军分遣队。1941年时,他们还得益于多瑙河三角洲独一无二的环境,然而深陷苏联前线后,他们就只剩下二线部队和装备了。海军同样有自己的岸炮团和工兵团,1944年9月,可移动的岸炮部队为特兰西瓦尼亚的陆军提供了支援。

这名海军穿左臂上带有发污的红色海锚徽章的M1940式蓝灰色毛料制服(全皮制服则是黑色)。和陆军一样,夏季上衣采用棉制,并会逐渐褪色。同样是蓝灰色的海军帽采用黑色帽墙,并带有黄色丝织“Infanteria Marina”(海军步兵)字样。作战时戴的蓝灰色艾德里安式头盔最初配有带代表卡洛尔国王的双C字样的椭圆形帽徽,但在后期被去掉了。军官则穿陆军版M1934式上衣,但颜色是蓝灰色,并配陆军军衔标,领章则是淡蓝色并配有海锚图案的黄铜扣。军官帽是蓝灰色的M1940式陆军版本,帽墙为淡蓝色,配战列步兵帽徽。图中这名海军士兵还背着陈旧的M1893式曼里夏(Mannlicher)6.5毫米口径步枪及刺刀,并装备与之对应的弹药包。

E4:战斗机飞行员,第3航空兵团,1944年

采用深棕皮面料带有假领的飞行员服装据说是保加利亚制造的。这种一体式全皮飞行服在战争初期非常普通。

 

F1:少校,第1骑兵师,1944年

有倒V字型军衔标的教堂顶式军官帽在1943年-44年期间完全取代了boneta式军帽。骑兵军官通常改良他们的这种军帽,在帽墙上装饰编织的饰带。而在骑兵靴子前部扣上和肩章扣大小类似的扣饰也是他们的特有做法。教堂顶式军帽的样式五花八门,但大多数都是折出两个尖的类似德国Feldmutze式野战军帽的样式。和许多军官一样,图中这名军官穿更舒适的士兵上衣,兵种和军衔徽章则是另加上去的,领章的樱桃红色代表骑兵,手枪则是瓦泽尔P38式。

F2:突击先锋队员,1944年-45年

兵团、步兵和山地师都配备有突击先锋营,每个骑兵师也都有一支突击先锋连。这类部队通常由训练有素的步兵组成,执行像河流强渡、破坏固定工事或摧毁坦克这类的特殊任务。他们装备火焰喷射器和类型齐全的炸药,甚至拥有自己的架桥列车。图中这名突击队员用金属网伪装自己的头盔。他的武器是标准意大利造M1935式火焰喷射器——通常每个突击先锋连装备6套,而1943年-44年间德国和缴获的苏联的火焰喷射器也同时在被使用。背着这么消耗体力的装备的这名士兵还会装备一把手枪,手枪套上会接出链子和他的脖子上的套环连接,这是因为他无法系腰带造成的。防毒面具也是在使用火焰喷射器的同时使用的。

F3:炮手,第5防空旅,普洛耶什蒂,1944年

1944年,第1,第2和第3防空旅分别保护着这个国家的西部、东部和首都的领空,第4防空旅则在东线作战。他们都装备有出色的罗马尼亚造维克尔斯(Vickers)75毫米口径高射炮和莱茵金属(Rheinmetall)37毫米口径高射炮,以及缴获自苏军或者老式的进口高射炮。罗马尼亚的几百部德国造克虏伯88毫米高射炮和Gustloff 20毫米口径高射炮则全部装备给了防守战略要地普洛耶什蒂油田——轴心国在欧洲的第3大重点防卫目标的第5防空旅。油田的重要意义迫使德国以高标准武装和训练了36741名强壮的罗马尼亚放空炮兵。接下来的一个夏天,他们独自在普洛耶什蒂上空击落了超过一百架美国陆军航空队和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因为当地其他的罗马尼亚和德国驻防军全专心于1944年8月罗马尼亚基层军队的反水所引发的繁重地面战斗。

1939年空军的命令规定高射炮部队、地面安全连和航空机械人员要穿和1939年版陆军制服剪裁一样的灰蓝色制服,这一做法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军官的帽墙和领章的颜色可以显示他们的兵种:黑色代表高射炮部队,黑色带红边的则是机械工程部队。高射炮部队军官的刺绣帽徽上有交叉的加农炮拱卫燃烧的炮弹图案,机械工程部队的工兵们则佩戴有古代头盔图案的圆形胸牌。士兵的肩章扣和陆军的类似,袖标则和空军军官的一致。他们的帽子包括灰蓝色野战帽、小的巴斯克式贝雷帽和德国的M1935式钢盔,当然还有图中的M1939式大盖帽和艾德里安式钢盔。左肩头的天蓝色穗带和带绶带的银色航空优异奖章则为这名军人添彩。由于所有部队都获得过“勇敢的米哈伊”、“罗马尼亚之星”、“罗马尼亚闪电”或“军事航空优异”的嘉奖,所以士兵们都会佩戴与这些嘉奖令对应颜色的绶带。

F4:士兵,第9骑兵师,1944-45年冬

1942年,罗马尼亚从德国订购了80万顶钢盔,它们在1944年中期被分派给了精锐骑兵和山地部队,但在1945年早期被收回。钢盔的颜色是当时罗军常用的橄榄色或土黄色。1943年末采用的白色单面穿冬季雪地斗篷带着套帽,它在1944-45年的冬天被广泛使用。施迈瑟MP41式冲锋枪也是1943年-44年登场的。实际上,第9骑兵师在反轴心国的战役中是徒步的,所以步兵靴和绑腿也在图中出现。

 

G1:中士,王宫卫队营,1941年6月

卫队师是卡罗尔二世国王在1930年嘉奖给当年协助他重登王位的那些布加勒斯特兵团的称号。它的编成和普通步兵师类似,但招募的士兵素质更高,装备也是一流的。它的实战表现和它作为精锐部队的称号相称——1941年,他们成为跨越普鲁特河的先头部队,并承担了在敖德萨的大多数进攻任务,但这也消耗了他们几乎所有的力量。1942年和43年它们作为第1军的一部分去留意匈牙利人的动向,但到了1944年他们又回到了前线。苏联人证实这支政治上并不敌对的部队在当年8月就撤离了自己的防线,甚至连它的仓库营都跑去布加勒斯特同德国人作战了。1945年4月,重建的卫队师到达捷克前线,之后的焦点就是同军中的保皇分子的战斗了。当时,这个卫队师拥有一个骑兵护卫团、一个宫殿护卫营、第2个护卫先锋团和第3、第4护卫炮兵团。

图中这名中士穿基本型步兵制服,但佩带卫队的装饰。1941年10月卫队师的服装变地和其他步兵没什么区别,只有腰带扣上的王冠图案以及白领章和穗带能透露出他们的身份。ZB24步强和刺刀也出现在图中。他胸前佩戴的军事优异奖章则是士官以下级别军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G2:一等兵狙击手,边防卫队,匈牙利边境,1944年

罗马尼亚拥有一支庞大的边防部队守卫它的广大而频繁多变的边境。作为长期服役的部队,军人们接受有重点的野战训练和射击技术的训练,因此,他们和山地步兵一起被视作是最好的步兵。1941年6月时该国拥有8个边防卫队团,其中三个团和第1、第2边防卫队炮兵团一起组成了边防卫队精锐师。战时,该师的主要攻击点位于敖德萨,并由此造成惨重的损失。1942年它被派到泰梅什堡部署,监视敏感的罗匈边境。在补充了2个边防卫队团之后的1943年,这个师被解散并重新编成5支拥有两个团的旅,总兵力达到43849人。44年的八九月份,边防卫队越过与德国和匈牙利接壤的边境,参加了夺回北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行动。

这名狙击手穿整个战争期间巴尔干地区边防部队都穿的陈旧的M1930式制服。肩部穗带和领章都是代表边防卫队的石灰绿色。ZB24式步枪在1943年得到并安装上了来自德国的瞄准镜。ZB24标准步枪和德国的毛瑟98k式步枪的最大不同是枪托上的圆形盖盘和竖直的枪栓。

G3:工兵,奥德萨,1941年

这名工兵穿M1939式制服,携带罗马尼亚造MAN M41式便携探雷器。他肩上的长型帆布袋是用来装探雷器的可拆卸为两截的握柄的,探雷器的探头则装在他身背后的背包里。这种探雷器只对金属地雷有效,所以一般在他身后还会有一名破拆木质地雷的工兵。如果清除成功,工兵会延伸他脚下的白色带子以作为安全路径的标识。除了腰带上的剪钳之外,在他左胯部还应有一把匕首,那是清除地雷最有效的工具,尤其是在敌人观察范围内匍匐前进时。奥德萨的保卫战让罗马尼亚在地雷战对策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H1:中士,领袖护卫团,1944年夏

作为镇压钢铁卫队政变的有效力量之一,这支摩托化步兵营作为骑兵师的一部分成立于1934年。1941年开始它成为安东内斯库的贴身护卫队,并拥有标准的步兵营编制,即由3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组成。随着战争的进展这支部队被扩编为团的建制,并在1943年接受了作为官方卫队的身份。1944年8月时,它新增的第2营下辖5个步兵连,此外还有第6装甲连,它拥有一个迫击炮排并装备6辆陈旧的雷诺FT17坦克;第7坦克和防空连,拥有至少4台Schneider 47毫米口径炮和4门德国5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以及11门20毫米口径放空炮;最后是第8特种连,由突击先锋队员和火焰喷射器手所组成。增编的第3营则由3个军校生连和3个新兵连组成。这个团的训练内容包括如何应对任何对领袖不利的活动。当安东内斯库在1944年8月23日被国王逮捕时他竟没有护卫队,因为他的护卫团宣誓效忠国王,结果这个团被立即改名为第115步兵团,并取消了与这位独裁元帅有关的所有徽章。

这个团的制服和皇家卫队的制服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白领章换成了红领章。袖标,肩章和穗带也有所不同。他的士兵一直使用步兵用贝雷帽,军官帽徽则是标准版的,但是帽徽中心带有安东内斯库的名字缩写“I.A”。军官和高级士官的肩章上也佩戴这种缩写字母。图中的迫击炮手扛着罗马尼亚造勃兰特60毫米口径迫击炮,这是整个战争期间标准的连级支援武器。他手里提着弹药箱,腰间的小皮包上附着着一把小铲,在固定迫击炮座时使用,而小皮包里则装着迫击炮的感光瞄准器。

H2:司令官,钢铁卫队。1941年1月

极端民族主义的钢体卫队成立于1927年,本质上它是罗马尼亚法西斯运动的产物,模仿意大利和德国的法西斯准军事组织模式。公众支持有限的它在德国力量崛起后影响力得到了加强。1940年9月,作为联合政府的一员,安东内斯库对它加以利用直到这支力量在1941年1月的政变中失败。这支军团的卫队制服公众认知率很高,其中包括了带4个骨质纽扣,两个胸前口袋,没有肩章扣的翻领绿衬衫。在脖领子上还系有细黑绳。武装带则展示着他们的军纪。裤子只要求是黑的就行,所以出现了很多民用的版本,甚至是用其他深色的裤子来凑和。他的成员通常不戴帽子,并且不像正规部队那样留短发。1940年末,一套安东内斯库指定的并不舒适的制服开始使用,其中包括了类似于军队版本的土黄色军帽,帽子左前方佩戴钢铁卫队的三十字帽徽。拥有自己的等级系统的这支军事组织,指挥官这一级别会在左前胸的口袋上佩戴金色V字型等级章和五角星。图中这名指挥官使用施迈瑟MP28/II式冲锋枪,这是希姆莱的帝国保安局大量秘密提供的。在他脚下的钢铁卫队旗子上绘有钢铁卫队的三十字标志。希特勒后来将钢铁卫队的领袖Haria Sima和300名老资格的队员带到德国保护起来直到战争结束,以作为日后可能扶持的傀儡。1944年8月罗马尼亚反水之后,他们在维也纳成立了流亡政府,并网络了德国俘获的罗马尼亚劳工和新兵成立了两个人员严重不足的党卫军团,而在1945年2月的一些行动中,他们证明了自己是如何地不堪用。

H3:下士,都铎?弗拉迪米雷斯库-德布勒森志愿师,1944年秋

1943年10月,都铎?弗拉迪米雷斯库师在苏联的支持下成立。它的成员多半来自没有死在囚禁过程中的战俘,而部分指挥员则是被流放的共产党的政工人员。其组织和装备都相当于一支苏联步兵师。该师第一次有迹可查的行动是1944年8月29日引领苏军进入布加勒斯特的仓促行动。当这座城市已经完全掌握在罗马尼亚军队手里的时候,这支部队作为解放者显然现象大过实际。这个师后来继续在特兰西瓦尼亚、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执行繁重的战斗任务,并在德布勒森赢得了他们的战斗荣誉。出于政治原因,这支部队更多的是在苏军的指挥下行动。第2支类似的师——“Horia、Closca和Crisan”志愿师到了战争尾声才具备了实战能力,并在1945年8月22日整编入罗马尼亚军队中。

该师的军人原来穿着可以利用的罗马尼亚军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服装的比例逐渐增加,但罗马尼亚的领章和军衔章还保留着。图中这名下士佩戴步兵领章,服装则都是苏联的。苏联的船形帽也优先于罗马尼亚的军帽被使用。这个师的白色金属帽徽出现在军帽的正前方,同样的师徽也佩戴在左上臂上。因为在作战中要与红军完全协同,所以他们的武器全是苏联货,这之中就包括了图中的PPSh M1941式冲锋枪和三连装的弹药包。

H4:劳工,劳工军,德涅斯特,1943年

劳工军1942年末在德涅斯特成立,归德涅斯特政府直接管理,成员包括罗马尼亚的伤残军人和预备役人员。它的编制、训练和纪律规定都是军事化的,但是没有自己的军衔和武装,其制服色彩也受到托德组织(Todt Organisation)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