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建构思想品德课知识树教学模式初探

 bxqwk 2012-07-05

建构思想品德课知识树教学模式初探

我们通常把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称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通过课堂的主导者即教师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又渗透了许多教师的个性化的操作,如情感、意志、语言、动作等。这些实践的结果形成了风格迥异、各有特色、效果不一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试就如何用知识树探索和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知识树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什么是知识树?,就是用树干的形式  体现整册,整个单元或每课的知识点内在联系,其要领就是用树干,树枝,树叶,果实等元素将识记材料,依据其从属关系反映出整个知识系统,学生只要看出或识别出单元或每课的知识点内在联系与树的各个元素关系的同构。便能通过填树自主完成每课的知识点或单元复习知识点。

知识树的主要特征是,有深厚的文化理论的底蕴,有严密的逻辑推导,有关注现实的材料,有思维训练的分析,有“根”,有“干”,有“花”,有“果”。它的借鉴意义在于,既遵循思想品德课堂的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的原则,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做到“上课有趣,应试有效”。

二、构建知识树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1、捕捉信息,夯实知识树之根。

根深才能叶茂。思想品德课之根在于坚实的理论、翔实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之时,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探索。首先,要通读、精读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是我们上课的“源”和“本”。其次,要参考正式出版的各类教案,通过知识树这些教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占领思想品德教学的制高点。第三,要捕捉信息,上网,阅读各类报刊,如《半月谈》、《时事》、《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将各种信息内化,与思想品德教学交融。第四,解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中考的命题特点、信息动向、分值分配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加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2、理论疏导,建构知识树之干。

“树干”是树的根本。知识树之干建构基于对理论的分析和研究。理论是思想品德课的特色,要解决理论问题,必须要善于疏导,重于内化。一是通过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既注重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也注意本课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模块的联系,做到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与国情教育的综合。二是将疑点、难点问题列出,与其他教师进行充分的讨论,得出一般的科学性结论。三是研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理论动向,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3、关注现实,绽放知识树之花。

没有“花”的树是缺少观赏性的。思想品德课“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事、故事、俚语、谚语都可以成为“花”。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的“花”,在课堂中最具有观赏性和穿透力。一是让“天下事”及时走进课堂。在全球化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必须关注世界、关注国际。二是让“国事”快速融入课堂,提高时政评析能力。通过讲课将天宫一号和之神八月对接等国事知识融入课堂。三是让“家事”适时地进入课堂。“解惑”是教学功能之一,把学生身边的事以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把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如“疯狂追星”“成长烦恼”的讨论成为学生受欢迎的内容。

4、思维训练,分享知识树之果

叶是树生命的象征。知识树模式需要大量的思维训练来丰满和充实。思维训练的直接方式是要以巧妙的、多层次的设问交流来完成。一是教科书已有现成观点的再现型的问题不作训练,多问为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意义。二是进行的思维训练必须要体现学生思维的迁移,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目的。,也关照了学生关注自身的现实思考。三是进行的思维训练必须多层次,同一种训练,让每个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程度出发,进行不同的交流。在教师的引领下认真研读、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三、构建知识树课堂教学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新编的初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传授文化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据此,构建知识树课堂教学模式还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思想品德课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品德课大厦的基石。任何科学性的偏差都会让一节思想品德课黯然失色。遵循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对新事物的观察力、判断力,力求使自己在讲解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时做到准确、深刻、合时。二是必须了解初中学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以及个体生活经验,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总之,要让学生听过课后,有一点理论武装,有一点理性认识,留下一点“真理的痕迹”。

2、愉悦性原则。对学生而言,快乐的体验能让教学生命更长远。无论是感官的愉悦还是思维的快乐,都是思想品德课必需的。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政治口号式的说教和板着面孔的训导,而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耐人寻味的笑话和故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师生开心一笑、会心一笑,能使大家心情愉悦,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3、实效性原则。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考得满意。即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可以用“考得满意”来体现实效性。因为,从最终评价看,脱离应考的思想品德课,是不能让学生得到最终认可的。二是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有感触,有触动,即强调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思想品德课是引发人的‘思想风暴’的课程,不能触及人的思想,不是优质的思想品德课。”为此,教师要重视活动、重视体验、重视探究,多开展课内讨论、辩论等形式,多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让学生真正实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课程理念。

教育实践中表明,知识树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符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规律的,当然,这一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既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断转变的过程,也是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课型的研究和实践,能够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