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庭园概说

 曾阳漾溪花书院 2012-07-05

本文选自《莫伯治文集

岭南庭园概说

一. 缘起
  1960年代初期,我与夏昌世教授合作对岭南庭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于1963年发表《漫谈岭南庭园》一文。⑴迄今已38年。其间又合作撰写《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图艺术》的专题论述。⑵ 此后我因从事一些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庭园与建筑文化内涵同构处理,对纯庭园的设计与理论无暇进一步探索,已停止多时。

二. 古史钩沉
  1995年,广州考古部门人员在广州市中心区发掘出2100年前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并认为是南越国宫苑所在。发掘发现一个初步估计为4000m2的水池,池中有散落的石柱、石门楣和一些砖石建筑构件。考古和发掘人员指出,南越国宫苑的发现,首次在考古学上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宫苑实例,而且在时间上它比汉武帝的建章宫太液池早六、七十年。
  关于古代宫苑形制,从《诗经》中可知西周文王时代其宫苑中已有池沼、园圃之设。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差异和发展,至汉武帝建章宫太液池,已形成为池沼、一池三山的结构布局。南越国宫苑在时间上与汉武帝建章宫太液池相距不远,其形制与后者可能较为接近。正如考古专家的意见,目前已发掘的南越国宫苑遗址,包括水池遗迹在内,还不是宫苑的全部。所以,要全面认识和评价南越国宫苑遗迹,尚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
已发掘水池池底东北角处,"有一条导水的木质暗槽","这条木质暗槽是将石池之水向南导入曲流石渠的"。这曲流石渠位于水池之南,已属于另一个院落、空间。(图1,图2)它自北而南并逶迤向西,由于地势东高西低,渠水成东西流向,同时"渠陂"高出渠底21cm,起阻限作用,令渠中蓄留浅水而不至干涸。(图3)渠底清理出少量龟鳖残骸。"渠中又有三个'斜口',因渠旁发现有'沙池',故'斜口'可能是专为龟鳖爬行进出而专设。"在东头有一"弯月形水池","平、立面均呈弯月形,凹入地下如水池状,南北宽7.9m,两头均向西开口。(图4)此池底比曲渠的底要低出1.5m,两开口处的底部弯斜与曲渠相连,东壁和西壁的石墙均用条石累砌,平面呈圆弧形,池中还有两列直竖的大石板(高1.9m)紧贴东壁作隔墙,把石池分隔成3间","其中的正间较宽,两次间较窄,次间的当中又各竖一根八棱形石柱(径23cm),柱头尚见一个高出7cm的凸榫位于柱心,可见其上部原来还有构筑物连接的。""清理时发现近底处有几百个龟鳖残骸"。此处似是蓄驻龟鳖之处,而整个曲渠则是龟鳖活动游息的场所。整个曲渠和弯月形水池构成了一个供龟鳖蓄驻和游息的饲养龟鳖的整体环境。关于食用龟鳖,史书上已有具体记载。⑶ 但关于饲养龟鳖的设施,则未见史书文字记录,也未有考古出土实物展现。广州考古人员发掘并展现出的饲养龟鳖设施结构,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⑷因此,我在这里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三. 庭园概况
  秦汉以后的岭南园林,目前尚留遗迹的,有五代南汉时(917-971)刘垄在广州开挖的仙湖。湖广五百丈,其南界约在今广州之惠福路、西湖路,北界今之中山路、黄坭巷,东界流水井、大马站,西界起义路。湖上筑石洲,绕洲罗崎九巨石,象征天上九曜星宿。传刘垄聚方士于此炼丹,又名药洲。宋元之际,仙湖仍为都人文士清游胜景。宋代题刻甚多,其中有米芾所书刻石"药洲" 碑,至今犹存。明清以降,日渐淤积,或辟作官衙,庭园范围,已不足四公顷。但药洲与九曜石一景,遗迹尚存。咸丰年间,顺德画家苏六朋作"药洲品石图",其构图意境,仍能于现有残迹中,仿佛得之。(图5)据《广东新语》谓,在广州,除城东之东皋别业(见后文)外,在城西、城北还有西畴、显德园、花坞、华林苑、望春园、芳华苑、斐园、甘泉苑诸胜,其中一部分是南汉时物。⑸
  岭南庭园是泛指散处于五岭以南的粤、桂庭园而言,比较集中于粤中、潮汕和桂林等处。这些庭园,是中国传统庭园艺术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发展历程,各有不同的因素,因而各自形成本地庭园艺术的一些地方特色。潮汕一带造园艺术,远源江浙,近接闽南,庭园多"水石园"之作,如潮阳的"西园",澄海的"西塘",是该地区"水石园"的代表作。(图6)桂林的"雁山园",是岭南庭园中的"山庄"佳构。(图7)粤中河网平原地区,地腴民富,筑园多"池馆"精品,如顺德的"清晖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素称岭南名园。至于粤中的"山庄"结构,则有西樵"云泉仙馆"的"一棹入云深",广州河南漱珠岗的纯阳观(该观已为庸工修毁,历劫不复了)。佛山梁园内的"群星草堂"高爽清雅,为岭南"水石园"之冠,惜因废弃多年,古松名石,荡然无存,修复工作未如理想,仍有待于复原优化。广州逢源大街8号陈宅后园,为"水石园"的精品,石景筑山用"包镶"之法,造型拳曲飞舞,剔透玲珑,在国内筑山艺术中别具一种风格,为岭南筑山的佳作。

四. 石景筑山
  岭南石山构筑,由于就地采料不同,运用不同工艺,形成不同风格。

1,潮汕地区"水石园"筑山结构,以石景壁山为多,所用石料主要为大块花岗顽石,圆滑而无纹理,体大笨重,只能用起重堆垒之法。垒筑起来的石景,披以苍苔薜荔,另有一种古拙浑厚之态。其中西园与西塘的水石布势,尤为出色:

(1) 西园壁山布势,采取李笠翁所谓"壁代照墙"的手法,增高照墙壁山的高度,缩短山与视点的距离(壁山与对岸书斋隔水距离仅3-4m),其端点斜接书斋,结构成"庵",使"客座仰视,不能穷其颠末,斯有万丈悬崖之势,而绝壁之危为不虚矣。"(李笠翁语)
(2) 西塘壁山,采用前山后壁的布势,面临庭院的壁山临溪,隔水为"六角拉长亭",由于山高3米余,亭的构筑采压低檐口板的办法(仅2.45m),坐亭望山,正是"目与檐齐,不见石大人之脱巾露顶。"(李笠翁语)。北面临园外大水塘,悬崖峭壁,隔岸远眺,山浮水面,老树盘根,危楼枕石,深得李笠翁前山后壁的意境。

2,粤中庭园石景筑山,着重于意境的表达,着墨不多,在一定范围空间中,运用天然山势的片断,而能诱致人们的联想,所谓"片山多致,寸石生情",正是人们在观赏石景时,就能对景物感情移入,在物意之间,产生无限的意境。石景的造型根据石山匠师的品题(匠师们称为"喝景"),名堂繁多,如"夜游赤壁"、"风云际会"、"狮子滚球"等等。(图8)而这些石景造型的名堂,均由"三峰"石组演变而来。广州逢源大街8号花园,有"三峰"石一组。所谓"三峰"石的结构,居中为玄母主峰,劈峰居左为青龙,居右为白虎。下面是几个"名堂"之石景造型的例释:

(1) 夜游赤壁 顺德清晖园的"斗洞", (图9)广州泮溪酒家的楼前壁山(图10)(1960年完成),均属此类型,由几组峰石逶迤相连,虽无显著的主峰,但仍具峰峦起伏之势。

(2) 风云际会 造型挺拔峻秀,逢源大街8号后园的"风云际会"石景,是这一类型的典型。其特点是三条登山蹬道,互相交会,组合而成主峰,取意几条巨龙交相缠绕,会合于峰顶,上落盘旋,忽散忽聚,其西蹬道沿西壁攀登峰顶,其余东、南两蹬道,分别由山麓入口,盘旋洞内至半途会合,继续上升至顶与西梯交会。(图11)

(3) 狮子滚球 在逢源大街8号后园有一组石景,其形态比较平缓,无峻峭之势。主峰石狮子回头,其下有洞,加强其活泼动态,左右劈峰较平矮,像征狮子的肢爪和绣球,有蹬道盘旋而上,可攀至上面的山洞。石景的"包镶"筑山法,是按石景的造型要求,以顽石块裹铁筋为坯,然后用有自然纹理的英石片,顺着纹理包在坯外,构成具有整体性的自然石景。用"包镶"法筑山,可以构筑任何形态的石景。在《扬州画舫录》中曾有过此种筑山方法的名称,但扬州现存石景的构筑,多为"叠山"之法,还未发现过"包镶"之法筑成者。总之,用"包镶"法可以构成大小、虚实、动静等多种变化的体型。但所谓"喝景"之"名堂",只可作为创造时的初步构思参考,不应为程式所限,是其要着,并须因应环境要求,师法自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引起人们的联想,最忌追求形似,缺乏自然生态,产生庸俗的低级趣味。

五.粤中"池馆"庭园
1,水型
  采用池塘驳岸形式,其平面以方塘为主,间亦有八角形者。绕塘筑花几,上置盆景摆设。顺德大良清晖园的主庭水塘为长方形,规模也较大(约30余米x15米),绕塘布设楼堂馆舍,为"池馆"结构的典型模式。番禺的余荫山房的池塘则分成一方形、一八角形两处。其间联以小涌,两池塘本身则各形成一个庭园空间,构图较为丰富。东莞的可园、广州芳村的杏林庄的池塘以荷花池为主题,规模较小,均为方塘驳岸结构。



2,池塘庭院的空间布局
  结合池塘的平面几何图形,布设楼堂馆榭,桥廊苑路,平顺自然,不故作曲折起伏,便利起居。以清晖园主庭水院为例:池塘为长方形,平远开阔,绕塘建筑群以体量的大小,体形的多样,位置的参差,高低错落,构成带有间歇性韵律变化的序列,使人游息其间,既有舒徐闲逸的感受,又觉得楼台倒影,摇曳生姿。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疏朗平阔,因而造园设计辅以人为意识,丰富其序列变化的韵律感,自然美与人工美交溶,渗入起居生活中。因此,"池馆"的庭园风格,是比较入世的,较易融合于世俗的起居生活,与侧重于模仿自然美,作遁世隐居生活的"水石""山庄"的庭园风格有所不同。下表是清晖园池馆建筑空间分析:

  整个庭院建筑群虽变化多样,但以池塘水面连结成为有机的整体。

3,粤中"池馆"建筑的装修
(1)格调
  "池馆"建筑装修,因应不同部位,不同的建筑类
型而有所不同。在一些亭、馆、廊道、隐僻的过厅等次要地方,以自然简朴为主,但要能在平凡而不着迹之处,着墨不多,略施人巧,便成雅观,出人意想。如余荫山房的游廊拱架,采用卷草构图;群星草堂的前出一步廊拱架,采用博古构图,均结合结构部件的需要,略加调整,便成外檐装修的精品,是庭园建筑装修中"简而文"的佳例。(图12)另外在一些花厅、楼堂的处所,需要有宏敞精丽的格调,如余荫山房的深柳堂、清晖园的船楼,为园中装修重点,其间木作雕刻,着意求精,特别是深柳堂的碧纱橱和厅房隔断,均用原色楠木通雕,淡雅玲珑,是"华而雅"的佳作。

(2)装修与陈设的结合
  室内装修往往结合陈设考虑其分位、尺度比例,如在厅室分隔处所用屏门格扇,用书画条幅的分位比例,格心是画,而其花边及上下束腰则相当于条幅衬托,一组屏门则相当一组书画条幅。又如一组满洲窗是由9-15窗扇组成,相当于一组斗方合锦的画组的构图,窗心相当一幅斗方画,而心外又相当于画外的绫裱。这些屏门、窗页,既是装修又是工艺画(或直接用画作格心或窗心),兼有装修与陈设的功能。

  晚清以来,由于套色玻璃的引进,将套色玻璃加工成格心或窗心的彩色玻璃画(这些玻璃画有脱地和留地两种做法)。将玻璃画镶在明暗光度之间,玻璃彩画颜色的明度和彩度都得到极好的发挥,晶莹通透,富于"华而雅"的色与光的效果。(图13)邱园(光绪年间顺德龙山)的绛雪楼题咏,对彩色玻璃窗的色光效果,曾有极好的描述:"招得紫云片,来嵌绛雪楼。朝晖看万变,雾月散千愁。绚灿新裁锦,聪明净涤瓯。文心传曲曲,传遍画阑收。"




六.花木栽植
1,景栽
  庭园栽植花木,要须结合具体环境,以一定诗情画意
为蓝本,经过构图组织,表达其意境,比一般绿化栽植的概念,更富于人们的感情移入。这就是我们所谓景栽的含义。景栽的结构组成,除了必不可少的花木主题以外,还有水石、廊道、庭院空间等,有些甚或借助于自然景象,如风晨、月夕,借以构成具有诗情画意的所谓"景栽"。如顺德邱园"淡白迳"一景,是"由梅迳而往,右通香国分区处,迳中旁植梨花,隔岸又多杨柳,晏同叔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若为此地咏者……"。显然,"淡白迳"一景的景栽是以上述两句诗情为蓝本,它的景物构件包括梨花、院落、苑道、池塘,对岸的杨柳还要结合溶溶月色、淡淡柔风,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表达这一景栽的意境。

2,格调
  岭南庭园景栽,在明末已有一定水平。据屈大均《广
东新语》的描述,当时陈大令在广州城东筑"东皋别业",将全园花木分成五个区,"其花不杂植,各为曹族,以五色区分,林中亭榭则以其花为名,器皿几案窗棂,各肖其花形象为之,花有专司,灌溉不摄,司梅者则处梅中,客至梅中,司梅者供其茗果,而以梅之利输主人,他所有花木皆然。"⑹这种以花色分区,并以该区所植花作命题,区中建筑装修陈设以至服务供应等审美形象,均以突出命题的内涵为构图依据,在诗情画意之外,更着重于人为意志的表达。

  在筑园期间,其弟陈子壮曾参与策划,子壮为明末抗清烈士,在此表达其英烈之气,或有可能。子壮曾于白云山筑云淙别墅,内有无畏岩、清泠庵诸胜,并以少陵名句榜于门外:"天下何曾有山水,老夫不出长蓬蒿"。⑺身在园墅,心怀时疾,其造园格调,应与一般士大夫寄情遁世的有所不同。诗中陆游,词中辛弃疾,多忧时伤国之调。在庭园格调中,子壮占此一席,庶几无愧。

3,景栽与环境特征
  岭南庭园隙地不广,只能运用间接联想的手法,突出庭园环境的特征,表达某些具体自然风景的意境。自然界中往往有些花木品种,适应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某些特定环境中常见花木,当人们看到时,便会联想到与此相适应的环境,领悟其特定的诗情画意。如《园冶》所云:"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便说明景栽与特定建筑环境的关系。至于本地特有的花木,更宜移植庭园中,为岭南庭园不可或缺的品种:

(1)水松
  最具岭南庭园景栽特色的首推水松,《粤东笔记》
有云:"广中凡平堤曲岸,皆列植以为美观"。水松形态清疏挺劲,多见于河网地区(惜近年伐者多,栽者少,已日渐凋零)。佛山的群星草堂,大良的清晖园、楚香园以及近期广州的兰圃等池边曲岸,均有栽植,是岭南庭园常栽的品种。(图14)清中叶许多行商筑园多植水松以为美景,伍家花园题为"万松园",潘家花园内有"六松园"、"义松园"等。清末诗人张维屏在芳村筑"听松园"并以园名为主题作诗云:"水松排列落江村,风起涛生籁自喧,也与山松同一听,此园名唤听松园。"

(2) 榕
  粤中村前村后,多植巨榕,塘边水次,浓阴覆地,为
村民叙谈休息佳处。庭园中有此一景,令人联想到粤中村野的岭南风光。泮溪酒家有巨榕一株,枝干横空怒出,满院生阴。梁园的汾江草庐东侧亦有巨榕一株(已毁),其侧筑小阁,题为榕阁。清中叶广州河南龙溪乡潘正亨之潘园内,有榕阴小榭一景。

(3)岭南佳果异地所无,植作庭园景栽,更显本地风光:如可园于园中植荔枝,筑小榭于前,题为"擘红小榭"。汾江草庐在池东岸构"水翁坞"一景(已毁),水翁为岭南塘边水岸常见风景树,枝干横斜水边,探水而生,极为茂盛。与此相类似的探水而生的果树还有蒲桃、红蒲桃等。泮溪酒家沿湖植红蒲桃甚多,前庭所植两株,秋冬前后,红果压枝,掩映堂前,洋溢着与客共乐的气氛。

(4)竹
  栽竹为园林常局,南北皆然,岭南庭园因应环境空间
关系,亦多以竹组景手法,如:

手法一,沿墙列植:增加墙面的层次感,如云泉仙馆内庭水池西侧。

手法二,夹墙种竹:与邻园界墙之间种竹,互相资借,园景更为深远,如余荫山房与瑜园相邻,各留墙界,墙间隙地种竹,竹势甚茂,高出墙头之上而不觉其有一墙之隔。

手法三,竹迳:如广州南园,从入口处右转,渡小桥沿竹迳进入小院餐厅,竹迳由沿小迳两傍参差栽植的几丛金丝竹构成。广州兰圃入口前院植竹林,沿竹林边铺迳直通二度园门。

手法四,运用竹林与建筑的位置关系,构成建筑与竹林掩映之容:"掩"可以理解为建筑为竹所遮掩,藏于竹林之内。广州花地"杏林庄"内,有"竹亭烟雨"一景,翠竹满庭,结亭林下,幽静深邃。《杏林庄题咏》有云:"结构深篁处,亭开竹万竿,淡烟笼叶底,疏雨出林端",正好说明这种空间关系和意境。西樵云泉仙馆山庄内,就山筑亭于上,亭下栽竹成林,题为"唾绿亭"。《园冶》中所谓"花映木承",又云"架屋蜿蜒于木末",正是"承"和"末"的空间关系,而"唾绿"的命题,亦是亭居竹林之上的意境。

七.粤中庭园艺术风格与国外的交流

1,对国外的影响
  16世纪初期葡人占澳门,约在1557年间,由CAMOCNS在DR DRUM花园中以大块卵石在小丘上筑石窟,并筑亭于其顶。石窟(洞)上筑亭,颇具中国园亭趣味,是最早的外国人在中国所筑的石景。

  1655年荷兰人纽浩夫(J.Nieuhof)由广州前往北京途中,在广东境内的一个村庄,见到一座叠石假山,"进村之前很远,就见到一些悬岩,它们被艺术和劳作雕琢和叠落得如此精彩,以致远远的见到它们就使我充满了钦羡之忱,可惜新近的战争破坏了它们的美,现在只有从留下的残迹去判断它们曾经是多么富有创造性的装饰品。……为了对这座人造的悬岩峭壁的异乎寻常的奇妙表示敬意,我测量一下其中一个破坏得比较轻的,它至少还有四十尺高。"⑻另据包乐史(L.Blusse,荷兰学者)和庄国士(中国学者)的研究,认为纽浩夫(又译尼霍夫)所经过的地方,为江西省万安县之彭家凹(Peckinson):1655年随荷使访华的尼霍夫于次年4月18日经过江西万安,在彭家凹见到一座假山:"在该地的入口处有几座人工造成的式样古朴的假山,但是非常可惜,大部分都毁于战争了,其中最大的一座约有40多尺高,上下二层,各有四米宽,人可沿圆梯登上。这些假山都是用粘土和类似粘土的材料堆积而成,其形状自然逼真,体现的艺术性和创作性令人惊叹不已。"⑼(图15)我还没有机会去考证实在的地点,但从假山造型的玲珑通透,飞岩悬壁,洞穴生奇,有可能是运用"包镶"的筑山方法,才能这样的挥洒自如。这可以说是早期的西方来客,受到中国庭园艺术风格的吸引,发出了认同的赞赏和回响。

  在1742-1744年间,英国建筑师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两次来过广州,由于他具备建筑和园林的系统专业知识,无疑对岭南庭园艺术风格,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1757年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庭园布局》一文,开头就说他在广州所见的都是规模较小的庭园。另外他曾多次向当地著名画家"李瓜"(当时是李官人之意)请教有关中国庭园艺术的问题,所以自信对这一课题有充分的知识。他首先认定中国的庭园艺术,自然是追求的榜样,而其目的则是模仿自然的美的不规则性。他认为庭园布局首先要考察园址的地形和环境,选择那些与自然地貌相协调的布局。在园址内布设几个不同的景,沿着迂回曲径,到每个赏景点;又指出中国庭园完善之处,在于这些景之多之美和千变万化。……从大自然收集赏心悦目的景物,致力于最佳的组景方法,这还不仅表现各处组景的本身,同时要组成一个美丽而完美的庭园风景线的整体。这些理论在《园冶》中的"相地"一篇,早已论述得更深刻和更有系统。不过在18世纪中期,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庭园艺术风格理论有了这样的体会,实在很不容易。在18世纪后期,钱伯斯在伦敦附近设计了一座庭园"丘园",园内筑了一幢"中国式"砖塔,由于砖塔的设计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建筑风格,一时推动了仿"中国式"花园的高潮。

  在18-19世纪初期,正是广州行商垄断中国贸易的盛期。当时来广州贸易的外商,只能按官方规定,在十三行的商馆内活动。每星期的假期,允许这些外商到有关系的行商的公馆别墅里,放假休闲一天。因此,当时行商在附城郊区,筑园设馆,盛极一时。其中潘启官花园、伍浩官花园尤为著名。(图16)潘启官⑽花园建在河南的龙溪乡内,中有秋红池馆、清华池馆等。(图17,18,19)伍浩官⑾花园建在河南的万松园,内有清晖池馆诸胜。(图20)潘仕诚⑿所建海山仙馆则在西关泮塘。(图21)此前,潘长耀⒀也在西关建有花园别墅。(图22)19世纪中期之后美国人威廉·亨特所著《旧中国杂记》中介绍,"外国朋友们认为得到许可到潘启在Pun Tong的美丽住宅去游玩和野餐是一种宠遇"。对潘启的这个花园,该书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到处分布着美丽的古树,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果树。像柑桔、荔枝,以及其他一些在欧洲见不到的果树,如金桔、黄皮、龙眼,还有一株蟠桃。花卉当中有白的、红的和杂色的茶花、菊花、吊钟、紫菀和夹竹桃。跟西方世界不同,这里的花种在花盆里,花盆被很有情调地放在一圈一圈的架子上,形成一个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碎石铺就的道路。大块石头砌成的岩洞上边盖着亭子。花岗石砌成的小桥跨过一个个小湖和一道道流水。其间还有鹿、孔雀、鹳鸟,还有羽毛很美丽的鸳鸯,这些都使园林更添魅力。"⒁该书还写道:"《法兰西公报》(Gazette de France)1860年4月11日登载一封寄自广州的信,该信称:'我最近参观了广州一位中国商人的房产。……一位管家接待了我们,领我们参观了房屋和园子。房屋的前边是一个广阔的花园,有着极稀有的花卉……。这花园和房子可以容得下整整一个军的人。房子的四周有流水,水上有描金的中国帆船。流水汇聚处是一个个水潭,水潭里有天鹅、朱鹭以及各种各样的鸟类。园里还有九层的宝塔,非常好看。有些塔是用大理石建造的,有的是用檀木精工雕刻出来的。花园里有宽大的鸟舍,鸟舍里有最美丽的鸟类。"⒂外商们对岭南庭园可以亲历其境,而且采购许多有岭南庭园风景建筑的外销画,使外商对岭南庭园艺术风格的认识更加形象化,使岭南庭园艺术风格对外的影响更加深刻扩大。在这期间,是"中国式"庭园风格在欧洲传播的极盛时期。




2,中国园林和岭南庭园对西方庭园艺术风格的吸收
(1)清乾隆末年成书的《扬州画舫录》中所记扬州瘦西湖"荷蒲薰风"中之怡性堂:"敞厅五楹,上赐名怡性堂,堂左构子舍,仿泰西营造法"。"仿效西洋人制法,前设栏盾,构深屋,望之为数什百千层,一旋一折,目炫足惧,惟闻钟声,令人依声而转。盖室之中设自鸣钟,屋一折则钟一鸣,关捩与折相应。外画山河海屿,海洋道路。对面设影灯,用玻璃镜取屋内所画影,上开天窗盈尺,令天光云影相摩荡,兼以明之光射之,晶耀绝伦。"⒃从构造、用料到环境气氛,都反映了外来的影响。扬州现存的何园和个园也是以楼房为主体的"连房广厦"建筑的庭园风格,东莞"可园"的透视空间轮廓比起何园和个园起伏更大,楼房的组合体形更丰富,可以说是吸收广州十三行建筑的"连房广厦"建筑风格而有所发展的庭园的典型。

(2)余荫山房的布局,很明显地是受到西洋庭园的均齐划一,轴线对称的格局的影响,全园由两水庭组成,连以一条小涌,以轴线贯穿东西两庭,东庭为八角形池塘,西庭则为方形池塘,沿水岸为石砌驳岸,其上筑花几,庭园布局以至廊道花几走向均由两庭池塘的几何图形控制着,构成如此的轴线对称和严谨的几何图形的庭园布局,与中国传统的蜿转随意,崇尚自然的庭园格局,大异其趣。这可能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受西方园林风格之影响,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3)广州逢源大街8号后花园"风云际会"石景,其西为石景主峰的回龙石组,上筑一西洋式小阁,与主峰相呼应,小阁简朴明快,溶合在石景中构成有机的整体。

(4)清末光绪年间,华人卢廉仲在澳门建筑一座中国风格的"水石园",其厅堂"春草堂"采用西洋古典柱式,在"中国风"的庭园中,未见其格格难合。又园中有曲桥,其桥阑设计,婉转随意,活泼有动态,明显带有西方新艺术运动或有机建筑的影响。

八.新风格的探索

  上节所列举关于岭南庭园风格中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资料,可以说是岭南庭园新风格的孕生期。解放以来,本人在建筑创作中,对新的建筑与庭园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在广州1957-1960年期间,建筑了北园、泮溪、南园三座园林酒家(或如齐康教授所说"酒家园林"),致力探索现代功能与古典地方风格庭园的结合,将酒家的大小厅堂、体型的变化、风格的华丽或清雅,相对应于岭南庭园中的厅、堂、楼、馆、亭、榭来考虑,而以桥、廊联通其供应与人流的要求,这仅仅是跨出探索的第一步,易于为当时各层次人士所认同。(图23)

2, 在1963-1973期间,致力于寻求现代建筑与传统岭南庭园建筑的共性,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导入传统岭南庭园建筑的性格特征,如单一的功能、小体量、突出性格的体型,庭院建筑群体变化灵活而有韵律等。在这期间,广州白云山的双溪别墅,山庄旅舍,三元里的矿泉别墅,桂林的伏波楼、南溪公园茶舍等作品中,既保持了古典庭园清新高雅的神韵,又赋予简洁明朗的时代气息。(图24,图25,图26)人们到此,会感觉到似曾相识而无古典庭园消极、遁世的压抑的感受。英国SIR BANISTER FLETCHER所著《世界建筑史》曾对广州三元里之矿泉别墅作出评价,认为这是将传统与现代风格揉合的新思路。

3, 在1973-1983期间,探索岭南庭园与高层建筑的结合。如白云宾馆的前庭和中庭,飞楼越水,巨榕枕石;(图27)白天鹅宾馆的中庭,厅堂均敞向庭园,溪水绕流,悬岩飞瀑,茑萝掩石,疏榈倚楼。(图28)这两处大型高层建筑与岭南庭园景观,成为客人和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是广州城市与市民联系,中外朋友交往的理想环境。特别是白天鹅宾馆中庭"故乡水"一景,更能激发归侨热爱祖国的热情。正如曾昭奋教授所指出:"这是一种全新的境界。面积空间大,明媚和畅;容纳活动的人多,有新的活动内容,具有很高的民主性。这种情况说明,新的岭南庭园,完全能够适应新的公共建筑和多数人游憩活动的需求。"⒄另外,我愿意摘录陈开庆教授对于"故乡水"所体现的岭南庭园新意境的评述:"你看!中庭纳千顷汪洋,气魄何等宏伟,峭壁、飞瀑、山溪、蕨丛,洋溢着一派生机,恰是'南岭山川秀,祖国正风流'的时代写照。寓意神州的金亭,饱含乡情的'故乡水',令多少'海外思乡客,来此顿忘忧'!这样,一下子就把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⒅这与仅仅限于思古幽情,避俗遁世的限于个人感受的意境有所区别。

4,在2000年建成的广州博物院中,安排了一个大面积的庭院。观众在博物院各个馆舍内部的厅堂和敞廊上,处处可俯视庭院景色。整个博物院的室内空间与庭院景观浑然一体。庭院被馆舍所包围,呈不规则形。以部分馆舍外墙为边界,安排了一个"八"字形水池。水滨红砂岩廊柱上镶嵌着十二花神雕像,代表一年中的十二番花信。水池中有她们的倒影。这些雕像、倒影和水池一端的风姨(风神)雕像一起,组成了庭院的主景,给人以丰富清新的感受。庭院中心利用原有地形高差,形成一个以假山瀑布为背景的下沉式花园。十二花神主景、下沉式花园和遍布整个庭院的树木花卉,组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庭园,为观众欣赏、品评、休息提供了一个祥和明朗,生机勃勃的庭院空间,体现了岭南庭园在新建筑、新环境中的适应性及其活力。⒆(图29,30)

5,对中国庭园新风格的探索,国外也不无有志之士。英《建筑设计》(A.D.)杂志1987年1/2期上,有由C. Jencks与M. Keswick领衔设计的方案,总平面是中国庭园的布局,绕池布设厅、亭单体建筑,并以曲折长廊相连接。廊或临池或跨水,象征中国古代涉洋贸易通道。曲廊对岸为崎岖山迳,象征古代通西域丝绸之路。大厅位于池之南岸,命题"中国在西方",厅前有平台临水。建筑外檐处理,采取唐代建筑与古罗马建筑混合的格调。池北端为重屋,象征唐代西安的大雁塔。入口处附近的塔楼(四层),称希腊塔,用了一些希腊式方窗,整个形象却有如东莞可园中之可楼。其他一些小建筑的砖砌挑檐与上述外檐作法相同,但又在若干建筑内部采用一些不同风格的装修,并以埃及、约旦等命名。整个方案的风格是中国古代、东方古代形式的混合。这是当今的洋人从西洋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园林新风格的一种尝试。(图31,32)

九.结束语

  最后,我想借彭一刚教授几句话作本文的结束语:"我国传统园林,堪称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到了近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几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他又指出,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令岭南园林艺术"重新获得了生机"。⒇过去的工作,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应该继续探求,使我国传统庭园风格的精华,能跟上时代精神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1年12月




附注:

⑴ 夏昌世、莫伯治:《漫谈岭南庭园》,载《建筑学报》1963年第3期。
⑵ 夏昌世、莫伯治:《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图艺术》,载《园艺学报》1964年第2期。
⑶ 放养龟鳖,历史悠久,龟鳖可供食用及药用。可参阅《太平御览》所辑《周礼》志怪及《左传》上的记述。《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六十一:楚献鼋于郑灵公宋子公与子相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去。又,卷第九百三十二:昔有人与奴俱得心腹病治不能愈奴死仍刳腹视之提一白鳖赤眼甚鲜净以诸药内鳖口中终不死后有人乘白马来者马溺溅鳖缩头藏脚乃试取马溺灌之豁然消成水病者顿饮一升即愈。
⑷ 《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出版社,1999年。
⑸ 《广东新语》,清·屈大均(1630-1696)著,中华书局,1985年。卷十七,第471页。
⑹ 同上书,卷十七,第470页。
⑺ 同上书,卷四,第151页。
⑻ 窦武:《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
⑼ 《约翰·尼霍夫原著<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第61页,包乐史(荷)、
庄国士(中)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注⑻和注⑼所引文字,应出于同一著作。据研究者指出,尼霍夫原著在出版时,其内容经别人及出版者作过随意修改以迎合当时的读者。
⑽ 潘启官,Puan Khequa,即潘启,1714-1788,时为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
⑾ 伍浩官,Woo Howqua,即伍秉鉴,乳名阿浩,1765-1843,时为广州十
三行行商之一。
⑿ 潘仕诚,1804-1873,是官僚兼富商。海山仙馆是清道光十年(1830)
以后逐步修建的。
⒀ 潘长耀,?-1823,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起在广州经商,为广州十
三行行商之一。
⒁ 《旧中国杂记》,美国威廉·亨特著,沈正邦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87页。(William C·Hunter: Bits of old China,1885)亨特,1812-1891,在中国生活的时间有40多年,是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仅有的几个懂中文的外国侨民之一。
⒂ 同上书,第89-90页。
⒃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
⒄ 曾昭奋:《云归岭南--莫伯治与岭南佳构》,载《建筑学报》1993年
第9 期。另见《莫伯治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⒅ 陈开庆:《现代岭南建筑的理论基础》,《莫伯治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版社,1994。
⒆ 莫伯治,《百花齐放的艺术殿堂--广州艺术博物院笔记》,《建筑学
报》2001年第11期。
⒇ 彭一刚:《超越自我,思变求新》,《莫伯治集》,华南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4。


另外,本文的部分插图取自下列各书:

1,《约翰·尼霍夫原著<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包乐史(荷)、庄国士(中)
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2,《海山仙馆名园拾萃》,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局、广州美术馆合编,花城出
版社,1999。
3,《广东十三行考》,梁嘉彬著,国立编译馆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1937。
4,《旧中国杂记》,亨特著,沈正邦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5,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China Trade,Carl L. Crossman, Antique Collectors'club, 19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