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建设“文化之都”的若干思考

 天府通 2012-07-06

文化是社会习俗、知识、有形物质和社会行为的统称。《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

  建设“文化之都”,我们的发展和创新基础是什么?在文化发展的平台建设上,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群众是建设“文化之都”的社会基础

  文化发展的主体是谁?为谁发展?城市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社会基础是什么?是群众生活在成都每个城市角落里的每一个社会成员。

  然而,依照上述事实考量,就会发现:我们现实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离主流社会群体对文化的感受,还有一定的距离。

  根据笔者调查,对今天成都文化发展感受最深和参与度最高的群体是退休后的社会成员,感受和参与度最差的群体是30岁至50岁左右的中青年成员。而根据成都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30岁至59岁的中青年人口总数为558.84万,约占成都总人口的50%,60岁至74岁的社会人口为103.21万。从上述数据可知,我市的文化发展满意度取决于中青年社会群体。

  他们中间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农民、社会闲杂人员等等,不一而足。然而,细究其归属不外乎三个方面:工作单位、社区街道和农村村落。而且这三个方面都有着共同的形态特征每一个个体单位不是“大”而是“小”。

  反观,我市目前的个别文化发展平台却在一定程度上过度集中在“大”上做文章。大投入、大产业和大园区建设带来的是形态的更新。但我们上述的这些社会群体,他们在工作单位中,当他们回到城市的社区街道中,回到各自的农村村落中,能感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快意吗?

  一个城市的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必须找到准确的发展平台。而这个平台一定是建立在贴近社会群体基础之上的,否则就会陷入文化事业发展群众不认同,文化产业发展无消费支撑的怪圈。

  文化平台的建设要贴近群众生活

  近年来,我市在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投入上有极大突破,无论从各类场馆建设、文化园区建设,还是从各类文化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笔者调查发现:我市市民自费观看大型歌舞剧《金沙》的观众,占受访对象的比例不足10;同样,按照自愿原则,自费参观成都熊猫基地的市民,仅占受访对象的3%。

  为什么这些高投入的文化精品项目,成都市民的参与度如此低?不是这些文化项目本身不够好。看过这些项目的市民大都一致认同其精致和品位。可见,影响市民参与度的不是项目本身而是市民的心理。

  笔者研究发现,离目标社会群体越近的载体越具备群体感召力。古蜀文明的金沙文化离今天的社会群体太远,同样,熊猫的生活也与一般市民阶层联系甚少。所以,一个成功文化平台的建设,首先就要确定目标,要确定由谁来感知文化事业的发展?谁为文化消费买单?

  由是观之,我市锦里和宽窄巷子文化项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横向对比同类文化旅游项目可以发现,项目规模和项目投入不是决定因素,文脉清晰又贴近市民生活认知、社会基础好的项目,相较于无源之水的单纯形态打造成功几率更大。

  中小街道在“文化之都”建设中具有独特地位

  历史上的成都有着“扬一益二”的美誉。栖居在无数中小街道的美景、美食,曾受到热烈追捧。然而,城市发展到今天,我们还能找出几条清雅幽静的街道?还能顺利找到几间特色名优的传统店铺?

  城市形态在不断更新,寄居在中心城区的文化价值却在不断消减。

  能否再现成都本底,将我市中心城区激活,将中心城区的传统城市发展优势放大,巩固和强化中心城区中小街道的特色消费和服务业,展现宜居的城市风貌,让市民真正参与并感受到“文化之都”建设的魅力?

  能否牺牲一点容积率,选择文态或社会基础好的街道和社区,多建几条干净清幽的特色步行街,步行街的周边多建一些配套停车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城市交通组织形式的变化往往关系到一个产业的兴衰,尤其是对文化统领的服务业影响巨大。

  总之,城市品质、社区建设和群众满意度在中小街道,特色服务业发展在中小街道,城市形态的优化在中小街道,国际化城市的多元化特征也依赖中小街道的表现……中小街道的提升改造,是“文化之都”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是从形态和业态上疏导社会心理、创造特色业态的大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