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女经期、胎前、产后咳嗽

 淄水渔夫 2012-07-06
妇女之咳嗽与男子同,惟行经期中与胎前、产后,因其生理之异而有差别,故与普通咳嗽之治疗,略有不同,兹分别叙述如下。
       妇女在经期中之咳嗽,应辩明其属阳虚阴虚,对证施治,姑能无误。因阴虚者,为气有余之候,经水多先期而至,或亦能对期,其人必精神健旺,忧郁易怒,起居动静,一切有神。舌苔红润而燥。脉多洪大而数。宜郁金散加减治之。如兼见小腹胀痛,加赤芍、腹皮、血余、木通治之。如腰痛,再加续断。因阳虚者,阳虚则气不足,经水多后期而至,其人身重畏寒,困倦懒言,喜眠踡卧,饮食减少,面色苍白无神,喜吃酸辣热物,冷食全然不受,频发咳嗽,但痰不易出,多白泡沫涎痰,肚痛,经水来量少而色淡,或乌黯色,或成小块小坨。舌苔白润而滑,或带乌白。脉沉细。法当扶阳以生血,宜加味咐子理中汤治之。 ’
       胎前咳嗽,亦称妊娠咳嗽,或称子嗽。世之医者,多宗四物汤治胎前诸证,有护胎之功,安胎之能,率以四物汤为主,酌加治咳药味,药中有犯胎者,相戒不敢用。张洁古治妊娠中杂证,虽硝、黄、柱、附之类无所不用,然必合四物汤以护胎。清张石顽谓:“举世皆以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半夏、桂、附为陨胎峻药,熟知反安胎妙药哉!盖子气之安危系乎母气之有偏盛与否,若母气多火,得芩、连则安,得挂、附则危。母气多痰,得芩、半则安,得归、地则危。母气多寒,得桂、附则安,得芩、连则危。务在调其偏盛,适其寒温,世未有母气逆而胎得安者,亦未有母气安而胎反堕者,所以《金匱要略》有怀孕六、七月,胎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用附子汤温其脏者,不可不知。”个人在临证中,对胎前咳嗽与普通咳嗽治法基本相同,外感,则按定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为准;内伤,则按定阳虚、阴虚之别;对症下药,有是证即投是药,不必顾忌某药动胎,某药堕胎,疑而不用。《内经》所谓有故无陨,即此意也。胎前咳嗽常见者,大多由中气不足,而兼外感咳嗽;其证见头痛身疼,恶寒发热,或有汗,或无汗。舌苔白润。脉现浮缓。宜辛散而略兼润养方治之,六君子汤加剂芥、防风为宜。如兼肚痛,加椒目、艾叶。呕吐加砂仁、生姜。其因气虚,无外感可征之咳嗽,致影响胎气者,证见困倦懒言,四肢无力,贪眠喜睡,唇色青淡而喜热饮,食少心烦。舌苔白润而滑。脉洪大而迟缓。宜六君子汤加砂仁、白蔻以补胃气而安胎。其由阴虚火旺,灼肺而咳者,大多咽痛,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咳痰难出,稠粘带微黄色,口中津液少。舌苔干黄。脉洪大而数。以致胎动不安者,宜润燥滋阴以安胎,新订参
麦安胎汤治之。
        产后咳嗽,由瘀血上冲,而兼见气虚所致者。舌苔白腻而厚,或见紫点。脉浮大无力而空虚。甘草于姜汤加血余治之。如兼腹痛,则加秋石,或童便。如瘀血已尽,仍然咳嗽,全身酸痛,吐风泡沫痰。此外感寒邪,新订麻黄附子细辛汤去干姜而易炮姜治之。因偶感风寒而咳嗽不已者,兼见气喘四肢浮肿,胸膈不利,痰不易出,吐痰稠粘,多冒酸水,两胁疼痛,往来寒热,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产妇新产后,气血虚衰,偶或摄养不慎,最易遭受风寒侵袭而咳嗽,从现象看,本不应用此峻剂,正因产妇气血俱虚,若以荆芥、防风、牛劳、紫苏、前胡等味治之,不易立将风寒之邪祛之外出,愈疾之功不易见,而拖延时日,致令产妇经久不愈,则必更虚,正宜用此峻剂,一服而驱邪外出,肌表两解,一汗而愈。如无外感,由于气血虚哀而咳嗽不已,脉浮大无力。法当补其气血,当归补血汤治之,气血
既旺,不治咳嗽而咳嗽自愈。
       妇女因生理关系之咳嗽,其护理最关重要。在经期中,忌吃生冷瓜果及用冷水洗衣浆裳,恐寒凉伤及经络,因而停经闭经,久咳不愈,成为痨症。胎前产后,避风寒,节饮食,知所保养,尤其产后,气血虚衰,最易遭受风寒侵袭,治之不当,多有后遗症,为终身之痼疾,如产后寒等。
方解:
(一)郁金散加减 郁金 枳壳 莱菔子 丹参当归 马兜铃 茺蔚子 甘草
         本方乃养阴清热,生血活血之方也。郁金辛苦气寒,入心及包包,兼入肺金,凉心热,散肝郁、下气、破疲血而生新血。治妇人经脉逆行,气血诸痛。茺蔚子辛微苦寒,入心包络及肤肝,能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为经产良药。积壳苦酸微寒,功能破血,治咳嗽水肿,宽肠胃。兜铃清肺热,降肺气,治痰嗽喘促。莱菔子长于利气,宽中化痰,散瘀消食,治咳嗽吞酸。当归苦温,主咳嗽上气。叶天士谓:“其主咳逆上气者,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上刑肺金而咳逆上气也。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凡妇人诸不足,一切血证,阴虚而阳无所附者,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使气调而血和也。丹参气寒而降,入心与包络血分药也,破宿血,生新血,调经脉,功兼四物,为女 科要药。甘草协和诸药,泻邪热而养阴血。本证为妇女经期中咳嗽不已,经水不调,先期而至,所现证候,多属阴虚,为气有余,故养其阴,清其热,去瘀血,生新血,经调则百病散,咳嗽随诸证自愈。
(二)加味附子理巾汤 附片 党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茯苓 当归 木通 血余 肉桂 吴茱萸
附子理中汤方解,参见肺咳。本方加苓、归、吴萸、木通、血余、肉桂而成,用治经期咳嗽中偏于阳虚者。肉桂辛甘大热,气厚纯阳,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治沉寒痼冷,疏通血脉。吴萸辛温,主温中下气,咳逆寒热。叶天士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下降,咳逆寒热之证生焉。吴茱萸辛温暖肺,肺气下降,咳逆寒热之证自平也。”茯苓助阳益脾,淡渗利窍,主咳逆,逐痰水。但恐阳过旺,反伤阴血,则又用当归和血、生血。血余即人头发之经煅者,补阴生血。陶弘景《名医别录》谓其主治咳嗽。木通甘淡,世人皆知其通水道,导诸湿热从小便出,而没其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之功,亦即湮没其主治瘀血及调经之功。故阳虚月经不调者,必当扶阳以生血、和血、行血,经调而咳嗽自愈。
(三)六君子汤 方解参见百日咳。
胎前咳嗽常见者,大多由于中气衰弱,故以六君子汤阴阳兼调之,而随证加减。
(四)新订参麦安胎汤 党参 麦冬 白芍 黄芩 甘草
本方为妊娠期中阴虚咳嗽而订定。党参主补五脏,五脏属阴,故大补元阴,养阴所以泻火,生津除烦渴,治虚咳喘促。麦冬清心润肺,泻肺火,火退则金清,金旺则水生,阴得水养则火降而心宁,消痰止嗽。黄芩、白芍苦平,甘草味甘,苦与甘化合以化阴。汪昂渭: “黄芩安胎,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则胎安,养阴退阳,补膀胱水。”“白芍和血脉,敛汗安胎。”甘草入凉剂润剂,则泻邪热,养阴血,并协和诸药。以治妊娠期中,阴虚咳嗽,胎动不安为有效。
(五)甘草干姜汤 方解参见肺咳。加血余补阴生血,止血化瘀血。陶弘景谓其主治咳嗽。合之治产后瘀血上冲而兼气虚咳嗽者有效。
(六)新订麻黄附于细辛汤 方解见伤寒咳嗽。
(七)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解见伤风咳嗽。
(八)当归补血汤 当归 黄芪
本方为补气血之剂。当归味苦入心能补心,心为生血之源,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上刑肺金而咳逆上气,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能润能清,咳逆上气自愈。黄芪甘温补肺,肺为正气之宗,当归得黄芪而血有所附,黄芪得当归而气有所依,可名补血汤,亦可名补气汤。而称补血汤者,用黄芪五倍于当归,以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又有当归为引,则从之而生血,取阳生阴长之义。欲补气则倍当归而轻黄芪,从阴以引阳也。今产后血暴下注,多属血虚,即有瘀滞腹痛,只宜温中补血,活血行气,气得温而瘀滞自行,血得活而瘀滞自散,今得补血之品,而血虚可复,又得补气之味,而血有所统,则咳嗽自愈。
治验:
(一)张x x,女,29岁,工人。
患者经常肚痛,月经每月推迟,量少而色淡红,经期中及前后,频发咳嗽,咳痰不易出,多白泡沫涎痰,喜吃辛辣热物,恶冷食,面色恍白无神,恶寒特甚,多吃油脂即肚泻,嘴唇青白。舌质谈红,苔白润而滑。脉微细。此属阳虚月经不正常,故须扶阳生血,经行正常,咳嗽自愈,附子理中汤加香附治之。

制附片31克 党参31克 干姜24克 白术24克 炙甘草31克 香附12克
服药二剂,继续以加味附子理中汤主之。

制附片31克 党参31克 炮 姜31克 白术24克 炙甘草31克 茯苓18克 当 归15克 木通12克 吴茱萸9克 桂子12克 血余炭15克
连服二剂。据患者云:.“饮食增多,肚痛腹泻均愈,精神转好,月经正常而不咳嗽也”。
(二)卢某某,女,24岁,农民。
患者已怀孕五月,受孕两月后,即微感咳嗽,未及时治疗,稍后咳嗽增重,就诊于中医,服药无效,而咳嗽反加剧。检阅前数医之处方,多着重安胎,而末从病来对证治疗。病者头晕,一身痛,喉管发痒则咳,连续不断,咳时吐风泡沫痰,有时呕吐清水,肚痛,四肢无力,困倦无神,恶寒特甚,不思饮食,喜酸辣厚味。舌苔白腻而微黄。脉浮紧而洪大。法当祛风散寒,麻黄汤加味治之。
麻黄6克 杏仁15克 桂枝12克 甘草18克 紫苏9克 防风9克
服药一剂,喉管已不发痒,咳嗽随之减轻。上方去苏、防,加姜、夏治之。
麻黄9克 杏仁18克 桂枝12 甘草18克 半夏18克 生姜31克
尽剂后,咳嗽又减轻。但恶寒、肚痈,食少心烦,困倦无神。此寒邪入里,应对症治疗,不要顾虑用药动胎,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麻黄9克 制附片31克 细辛3克 桂枝15克 生姜31克 甘 草31克
连服两剂,诸证大减,微咳,仍然恶寒,四肢软弱无力,是寒邪虽去,而阳气不足,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之。
制附片31克 党参31克 白术24克 干姜24克 灸甘草24克 茯苓24克
服药一剂,原方加桂、椒目。
制附片31克 党参31克 白术24克 干姜24克 炙甘草24克 茯苓24克 桂枝9克 椒目9克
尽剂后,已不畏寒。仅有微咳,肚子隐隐作痛, 饮食不多,烦躁不安。舌苔转为白滑而润。脉洪大而迟缓。用六君子汤加味补胃气以安胎。
党参18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炙甘草15克 半夏15克 陈皮12克 砂仁9克 白豆蔻9克
椒目9克
连服三剂,咳嗽随诸证告愈而平。
(三)林x x,女,54岁,农民。
患者在二十年前,因产后感寒,即患咳喘病。由于误治,成为痼疾。最近五年来,年老体衰,日趋严重,每到冬季,就不能下床行动,咳喘均甚,直至第二年春季气候暖和时,才能下床行走,但仍不能劳动。此次,感寒发病,头痛身疼,恶寒发热,咳喘更较前严重,吐风泡沫痰,不能平卧,饮食减少。舌苔白润而微黄。脉浮紧。宜先解表,麻黄汤加味治之。
麻黄9克 杏仁18克 桂枝12克 甘草18克 半夏18克 生姜31克
服药后,咳喘略减轻,咳时喉中发痒。此风邪入血分,麻黄汤加苏、防治之。
麻黄9克 杏仁18克 桂枝12克 甘草18克 紫苏12克 防风15克
尽剂后,外感虽大减轻,而脉转沉细,畏寒,咳喘尚甚,此里阳虚而表寒末尽。法当温里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
麻黄9克 制附片31克 细辛3克 桂枝15克 干姜31克 生 姜31克 甘草31克
上方连服三剂,诸证减轻。因阳虚畏寒,中宫不运,时时咳吐清痰。法当温阳建中,以平咳喘,附子理中汤去参治之。
制附片62克 白术31克 干姜31 炙甘草31克
连服二剂,喘平咳止,不复畏寒,能从事轻微家务劳动。但饮食不多,脾胃虚弱,附子理中汤去参;加砂、蔻、吴萸治之。
制附片62克 白术31克 干姜31克 炙甘草31克 砂 仁9克 白蔻9克 吴萸12克
又尽二剂,即告痊愈。
据整理此病例时了解,自病愈后迄今数年,虽寒冷季节,亦未发病。
按:农村中相当多妇女,因产后摄身不慎,患咳嗽哮喘病成为痼疾,乡里称goubao(鼻勾 鼻包)病,终身不治,为产后感寒的严重后遗证。其实此种沉寒痼冷之疾,辨证精确,用药得当,虽二十年之久,仍是可以治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