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养成 教育的第一要务

 刘爻 2012-07-06

习惯养成   教育的第一要务

   

           据报载:上海市某区从28000多名中学生中,选出了17名三好学生。这17 名人无疑是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政治、讲演、音乐、图画、体育各科测试中都取得了好成绩。但“主考官”出了两道他们意料不到的题目,却几乎“全军覆没”。一是考场门口,一把扫帚,一堆脏抹布,随意扔在地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上面跨进跨出;一是在考场上,每个考生面前都放着稿纸、铅笔、刀片,考生们削铅笔时,除了三个人把笔屑在草稿纸上以外,其余人都削在台上、地下。为优秀成绩而喜不自胜的考生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这两个生活试题面前却是不及格的。在学习、生活中,儿童类似缺乏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并不少见。近几年,人们对少年儿童智力和文化发展与心理品质、行为规范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已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空对空”“知行不一” 的现象则更为担忧。究其原因何在?无数教育事实发人深省:政治思想、道德品 质的教育不能代替行为习惯的养成;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不能代替道德的行动与实践;丰富多采的活动不能代替班队基础的常规训练……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终生受其害。”可见,生活虽小事,处处有德育。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不仅是“随风潜入夜”,还须从点点滴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习惯的培养,古往今来都非常重视并多有著述。《尚书》云:“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孔子也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这些著述都非常重视习惯的养成尤其是早期培养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更深刻地指出了:“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不需要特殊的练习,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作的需  要。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熟练。从习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可以分 为:有益的习惯和有害的习惯。有益的习惯能促进人们按照有效的方式行事,在培养积极的个性品质中有重大的作用。对此,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强调过:“在人类机体活动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性更有力量。”“生活的规律化,可以在大脑的兴奋和抑制的活动中建立起具有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如从小就建立一个合理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大兴奋抑制活动的适应机 能,就会利于孩子身体正常发育”。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重要。这是因为 一方面,儿童身心发展过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表现为言与行,认识与行为的脱节,说得到做不到,这就需要加强行为习惯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另一方面,儿童是有很大可塑性,好模仿,在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下,也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一经形成终身受益。

    儿童时期,应当培养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从儿童成长发展的角度看,既要 培养他们在德育方面的良好习惯,又要培养他们在智育和体育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从社会实践角度看,既要培养他们日常行为方面的良好社会生活习惯,又要培养他们品德行为、学习行为、语言行为、劳动行为、创造行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总之,凡是能够并且应该付诸实践的,都不能停留在书本、口头和各种表面形式上,而要真正化为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教育才具有实效。根据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培养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知行统一,注重实践。人在活动中提高认识水平,人在认识的指导下去进 行活动。活动就是行,认识就是知,行和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且贯串于人成长的全过程。行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这种熟练的行为方式已内化成儿童的一种需要。它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而更重要的是行动本身。因此,在讲明必要的正确道理,提高儿童认识的同时,应着重引导、督促学生去自觉亲身实践。让他们在学习、劳动、生活实践中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社会要求化为自身的行动,进而达到养成良好习惯。就学习而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极为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技能和技巧,才产生了把知识变成僵死的负担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是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茫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只有当学生养成自觉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时,那么学习本身对于儿童不再将是“苦事”而是“乐事”,学习也成为儿童自觉的 行动和习惯了。

   2.创设情境,正面诱导。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单纯靠教育者从外部限制、约束等消极阻止的方式是不能真正起作用,重要的在于顺应儿童合理需要,遵循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行为习惯的规律(A.由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方面 发展;B.由简单的向复杂难做的方面发展;C.由不稳定,不巩固向稳定巩固 方面发展。)坚持从正面积极诱导入手。同时要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创设 良好情境,“情通而理达”。启发儿童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去实践。另外教育者的正确态度与感情更是培植受教育者自觉性的关键。

    3.开端合理,严格训练。儿童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儿童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影响。教育开端的选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与处理。由于各要素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加之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的具体过程是受到多方面条件制约的。在教育工作中,可以有不同的开端并自然的迁移,使身心得以发展。很难设想,对小事不注意的人能成为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所以,对某些基本的、必要的、简单易行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先以“导之以行”为主。经常进行反复的、持久的行为习惯训练。在行为习得过程中逐渐明白事理,增进认识。这也许是学生品行养成的一条捷径。

    4.大处着眼,小事入手。养成良好习惯的出发点是塑造儿童的良好个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品行。及时的抓住儿童在大量平常小事中的思想、态度、行为、言谈举止,加以正确的指点和及时的督促,为良好个性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家长的过分溺爱是儿童不良习惯初始外因。儿童不良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但若未能得以及时制止和矫正,反而侥悻得逞,这种不良行为方式就会同个人某种私欲的满足联系起来,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建立起错误的行动定型。而不良习惯一经形 成,还会不知不觉地重复类似行为,甚至迁移到其它活动的行动中去,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就应该让儿童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让正确的态度、行为倾向和行为得以自然迁移。

    5.持之以恒,贵在坚持。习惯是一种通过多次重复而得以巩固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动力定型。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育者有坚强的教育意志。这就要求教师能理智的爱学生,把爱与严结合起来。严出于爱,就严得有理;爱寓于严,才爱而不纵。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要求,督促学生认真练,反复练,经常练。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使良好习惯得以巩固、迁移和扩展,形成多方面的 、稳固的良好习惯。

    就少年儿童的成长而言,养成良好习惯,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能力;道理才能真正内化为信念;规范才能真正内化为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行、个性才得以稳定发展。正如人类学家费孝通指出那样,“21世纪的教育首先应该关心人们如何在密切相关的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意念的教育,这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的教育。”所以,从行为入手,以实践为基础的“养成教育”,是整体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