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上)(下待续)

 教育奠基 2012-07-06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进入了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使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成为有用之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每位家长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身为人父人母的您将一个个活鲜鲜的小生命带到这个充满着历险传奇,探索,挑战的世界。作为孩子的他们也将迎接来种种事物的新奇与诱惑。每一点一滴的成长对于他们都是一个奇迹。自从您打算孕育他们的那一刻起,您的责任与使命都对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他们整个生命的不同阶段您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你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又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面对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课题的剖析。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开展,父母对此应该如何进行准备,分工与角色转换,那是每个家庭都不可逃避的现实话题。

           正确与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会对孩子的心智,行为,引发出链条式结果的产生反映出不同的差别。现在我们就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父母应采取何种正确教育观念方法以及常见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采取了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做个抛砖引玉。。

     对于家庭教育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孕育期:未怀孕---孕育期前。遗传营养潜质,培养目标以“健康”为本的阶段:

专注期:0-3岁。存养内在秩序,培养目标以专注为本的阶段;

  理乐期:3-9岁。植入情理原则,培养目标以礼乐为本的阶段;

  精确期:9-12岁。植入数学公式,培养目标以精确为本的阶段;

  领悟期:12-18岁。扩充放大形式,培养目标以领悟为本的阶段;

践行期:18-21岁。明德亲民至善,培养目标以践行为本的阶段;

下面我就针对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正确与错误的家庭教育行为与观念会导致不同的必然结果进行分析。

处于“孕育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

处于孕育期:准备怀孕预产期前,应是注重遗传营养潜质,培养目标以“健康”为本的阶段。通常处于孕育期的家庭,家庭最为关注的通常是母亲的孕期定期检查以及母亲的营养摄入问题,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环节而已远远不够。真正的孕育期家庭教育应该在没有怀孕之前就应该开始了。 有些父母孕前经常饮酒,吸烟,熬夜甚至吵架,过分的娱乐等等不良行为习惯都会给不同的孕育期儿童的成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可能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一个人生下来每个家庭都会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孩子长得像父亲或是母亲,遗传了谁的基因会多一些这也就是对遗传基因的肤浅的外在关注。但他们往往忽视了很多真正应该关注的。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影子,什么样的家长组成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家庭会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除了基本的外表特征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心理活动特征 和行为特征 。后两者才是每个家庭最应该关注的。

一个家长在孕前喜欢吸烟,孩子在出生后对烟的敏感度及热衷程度,要明显强于那些不吸烟父母的孩子,他们对烟的渴望是一种潜在的莫名其妙的需求。如孩子在幼儿期喜欢接近吸烟人群,玩弄烟具和未来的未成年人的吸烟现象等等,这都是在孕育期埋下的种子。父母如果在孩子的孕育期喜欢酗酒,孩子便对此情有独钟。在后期出现父母喝酒孩子要尝一尝的要求。这是酒精遗传,可能后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厌学不安分或暴力倾向。父母在孕前经常吵架或打架,孩子就会出现脾气不好,遇到不满意的事情爱哭摔打东西,和小朋友相处喜欢打架,做事缺乏耐心,固执等不良反应。父母喜欢赌博,吸毒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的行为特征在孕育期对孩子未来的行为影响已经开始了,您切切不可忽视。

在孕育期前父母喜欢音乐,体育运动,看书学习,绘画等。有着好的修为,道德观念的,孩子的心态也会趋向这里,心态平静,胸怀宽广,好学友善。但要保持健康的体质合理营养的摄入是父母孕育孩子的基础。期望你改善自己以往不良的心里特征,行为特征给孩子未来建立起健康的成长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孩子面对未来的挑战,孕育期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想赢就从这里开始做起。

处于“专注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

处于专注期的孩子即:0-3岁。应是存养内在秩序,培养目标以专注为本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人生的第一个面对未来新生事物的观察与学习期。这是他们对所有事物出现好奇,观察,效仿,尝试,初级判断的懵懂期。孩子从第一声啼哭来到父母给与他们生命的未知世界,到吱唔学语和迈开人生属于他们的第一步,用自己的本能去品尝一切人生味觉上的酸甜苦辣,洞察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感知事物的变化万千。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只有默默的接受和承受。父母通常做的是更多的给与安排,创造使之快乐幸福健康的环境。但真正应该给予他们什么才是正确有益的呢?

切莫做爱屋及乌的的父母,这一时期我们要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特性,家长会走入很多不应有的误区:如学走路时提供学步车,学说话时便每天对着孩子唠叨个不停,爱吃什么便买什么,爱玩什么给买什么,孩子哭了便想尽办法满足其愿望,这真的都是正确的吗不尽然。学步过程是孩子面对困难挫折的第一个好的课堂。我们都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可是学步车却毁灭了孩子这一节成长必修课,真的永远不倒可面对挫折如何处之他却没有学到。孩子不愿永远面对同一张面孔的反复唠叨尤其是学习语言,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的旁边放一台播放机,放些幼儿童歌,诗歌音乐类等轻松愉悦的音律教一些简单易学的东西,在他玩耍的同时便自然在父母不经意间学会了很多,同时也增强了记忆和学习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鹦鹉学舌是什么道理,不是因为鹦鹉聪明记忆好。而是因为它具备语言的基本天性,学习是自然的事情不必强迫,否则便会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后期的厌学倾向。爱吃什么买什么,爱玩什么买什么,看似父母很爱孩子,别人孩子有的我们的孩子也必须有,错误的理念和行为导致了孩子养成未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多花了钱可是做错了事,事倍功半。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应该客观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加以正确的解决引导解释说服而非一味的满足,那样会导致孩子未来面对家长很多行为不能理解,对父母产生憎恨,厌恶距离感,这就是早期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后期便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

在这一时期每位家长要观察宝宝在专注什么,错误的加以引导进行改正。正确的要做到加以肯定表扬,持之以恒。解决孩子和家长间正确的需求关系。好的观念决定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决定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决定好的命运。可见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孩子的未来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切勿听之任之。忌讳自然成长,坚信教育孩子有律可循。

处于“礼乐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

处于礼乐期即:3-9岁。应植入情理原则,培养目标以礼乐为本的阶段;古语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七岁看老的时间正处在这一时期,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尤为关键。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事物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又可理解为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最佳培育期。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乾隆 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可见孟母三迁的故事更充分的说明处于“礼乐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这一时期的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你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刻都烙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孩子的好奇心强烈,对待事物期望尝试,学习效仿能力属于丰富增长阶段,别人能做的自己总想效仿。好的坏的全盘吸收,没有正确的准确的判断能力。必须需要家长经过合理的引导和耐心的沟通才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发生的事物进行过滤对照分析最终达到预期想要的结果。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多的把看到的和经历过的听说的人情事理好的坏的给与讲解,利弊危害分析透彻,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的发生,同时让孩子接触好的教育环境及人群至关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本阶段的孩子就应该提示了。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就是这个道理。此处说到的礼除了礼仪之外还有道理的成分要占很大比重。
多给孩子提供全方位寓言故事,励志故事方面的电子视频类图书,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鉴赏和阅读能力,养成其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有利于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成长和提升。让孩子感受父母和他们对事物判断理解的上共鸣。彼此经常沟通交流乃至你对他们的期望他们都可以感受得到。从中领悟人生的真正内涵,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