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田养殖蚯蚓新技术

 农业书屋 2012-07-07

 

大田养殖蚯蚓新技术 

http://player.ku6.com/refer/SmtPTO_FGbYr6sW3VmiS-g../v.swf

 

 

蚯蚓,又名曲蟮、乎罗。我国最在唐代的《蚯蚓赋》中就有过关于蚯蚓的记述:“雨欲垂而乃见,暑即至而先鸣,乍(zha)逶迤而鳝曲,或宛转而蛇行。”;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蚯蚓为“地龙”,是一味传统的药材。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以蚯蚓为原料加工成的水溶液,经过低温冷冻干燥,处理成粉末状的蚯蚓激酶,是很好的医药保健品。

蚯蚓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物价值,而且还可以作为现代畜牧业的优良饲料或饵料,同时,蚯蚓所产生的粪便更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与化肥相比,蚯蚓肥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它能够增强农作物抗旱抗病的能力,是生产有机食品的理想肥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蚯蚓肥这种的无公害肥料,可是非常受市场欢迎的。

所以无论蚯蚓的干品、鲜品还是加工产品都有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由于蚯蚓一般以牛和其他牲畜的粪便为食,不与其他动物争饲料,而且养殖周期短,繁殖率高,日常管理简单,可以大规模进行人工养殖,一般一亩地的养殖面积,每年可产蚯蚓2吨,具有良好的养殖效益。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蚯蚓以及它的养殖管理技术。 

一级字幕:蚯蚓的生物学特性和特征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单向蚓目、正蚓科,蚯蚓形态为细长的椭圆形,体态略扁,无疣足,头部稍尖,有口前叶,整个身体由若干个环节组成,体表分节明显,无骨骼,体壁上有刚毛,

同时蚯蚓还具有再生能力,由于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并由一个一个体节构成,体节本身具有比较完整的系统,因此将蚯蚓一分为二,它还能再生并长出头和尾。此外,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即同一条蚯蚓既有雄性性状,又有雌性性状,蚯蚓交配时一条蚯蚓穿过另一条的生殖带,借由生殖带产生蚓茧。

此外,蚯蚓的食性很广,凡无毒的有机物质,经发酵腐熟,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主要以腐烂的树叶枯草,蔬菜碎屑,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居民点的生活垃圾为食。 

二级字幕:环境的要求

蚯蚓是怕光、怕炎热的夜行性环节动物,对环境的要求一般分为温度、土壤的湿度Ph值等,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摄氏度范围内,当温度高于35度或低于5度时蚯蚓就会停止生长,温度高于40度或低于0度时就会死亡,所以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

蚯蚓体内含水分在70%—90%之间,水是蚯蚓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土壤最适宜的湿度在60%-70%,酸碱度pH值在6.5-7.5,这个时候,蚯蚓普遍生长速度最快,产茧量最高。

蚯蚓属变温动物,即自身不能对体温进行调节,每天栖息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 

二级字幕:生长周期

蚯蚓寿命一般为1—3年。蚯蚓在进行异体交配后,受精5至7天产生蚓茧,蚓茧为球形或椭圆形,颜色多为淡黄色。在人工养殖的良好条件下,蚓茧需24—28天即可孵化成透明状的幼蚓。幼蚓在生长60天左右的时间后,就可以长成红褐色的成蚓了,因此从蚓茧到成蚓一般为80至90天,这时我们进行蚯蚓的采收,蚯蚓的经济价值最高。

蚯蚓的品种很多,但是大多都不适合人工养殖,目前我国养殖的蚯蚓品种以大平2号为主,即赤字爱胜蚓,赤字爱胜蚓属于正蚓科,爱胜蚓属,我们就以这种蚯蚓为例,介绍蚯蚓养殖的新技术。 

一级字幕:蚯蚓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基本要求

人工养殖蚯蚓的方法很多,包括室内饲养和室外饲养等很多种,由于室内饲养成本比较高,目前我国养殖蚯蚓主要以室外饲养为主,现在我们就以室外饲养为例,介绍蚯蚓的养殖方法。室外养殖蚯蚓即田间养殖,就是在田地中利用动物的粪便建造养殖床,进行大规模养殖。一般我国养殖蚯蚓的养殖季节在春夏秋,冬天由于温度较低,而且要在养殖床上铺上塑料薄膜进行越冬处理,所以不适合蚯蚓的养殖。

蚯蚓养殖场地的选择和植被的布局直接关系到蚯蚓的产量高低和经济效益。因此,在选择场地的时候,必须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要求。养殖场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养殖场应选择在潮湿、没有污染的地方、地形应该尽量有利于水源的排灌,土地要选择坚实不宜坍塌的土质,但也不能选择太过干燥的土质。

其次,目前养殖蚯蚓多以动物的粪便作为饲料,所以为了保证充足的粪源,在蚯蚓养殖场地附近最好建有大规模的黄牛场或奶牛场,因为牛只以草为饲料,食性比较单一,不像猪、鸡这些食性比较杂的畜禽,且饲料中含有一定的添加剂,相对而言,牛粪里的残留添加剂比较少,非常适合作为蚯蚓的饲料,同时要注意的是:养殖场内注意不能有鸡或者其他禽类,以免啄食蚯蚓。

最后,养殖场周围环境需要安静,不能有太大噪音,比如临近公路的地方,由于运输繁忙,噪音大,就不能建设养殖场。

蚯蚓的养殖场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即粪料发酵区、种蚯蚓繁殖区、蚯蚓养殖区。其中粪料发酵区的作用就是将动物粪便转化为蚯蚓所需基料的场地;种蚯蚓繁殖区则是为了保留种蚓的场地;而蚯蚓养殖区则是进行大规模养殖蚯蚓的区域。

三个区域的布局,应该是粪料发酵区的面积占到10%,种蚯蚓繁殖区占20%,蚯蚓养殖区占70%。 

一级字幕:粪料发酵区的建设和管理

基料是指蚯蚓栖息的物质材料,同时又是蚯蚓的食物来源,蚯蚓养殖的成功与失败,基料制作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养殖蚯蚓前,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基料。目前一般都会采用牛粪作为基料,基料制作的方法是将新鲜的牛粪摊开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粪料发酵区内进行充分的自然发酵,一般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自然发酵10天后,使牛粪无臭味无酸味,质地松软不黏手,颜色为棕褐色就可以了。 

一级字幕:种蚯蚓繁殖区的建设和管理

准备好蚯蚓的基料后,下面就要建造种蚯蚓的繁殖区了。在繁殖区建设之前,首先要将土地进行平整,使之没有大块的土块。同时还要清理土地上的废弃物和金属物质等。 

二级字幕:小块养殖床的建设

在种蚯蚓的繁殖区建设前,为了稳妥起见,首先建立一小块养殖床作为小区域实验,具体方法是将经过发酵的基料均匀的铺在地上,铺设厚度为20厘米,宽度为1.5米,长度为2米,再浇上水用作保湿,这样一小块养殖床就建好了。 

二级字幕:种蚯蚓的选择

下面就要进行引种了。一般的种蚓我们都会购买大平2号,它与一般的蚯蚓最大的不同就是繁殖率高,自然生长的蚯蚓寿命一般在1年左右,繁殖率慢,不适合大规模养殖,而大平2号的寿命达到了3年,繁殖率快,所以很适合人工养殖,与野生蚯蚓相比,大平2号体型比较小,一般成熟的大平2号体长在32-130毫米,且体色发红。而野生蚯蚓体长可达200-300毫米,体色发暗。

种蚯蚓的选择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种蚯蚓从体态上要求体型健壮饱满,活泼爱动,爬行迅速,粗细均匀,这样的蚯蚓一般体质比较好,抗病力强。

其次,种蚯蚓从色泽上要求颜色鲜亮,身体各部位要求光泽柔润,体液丰满。这样经过选择后的种蚯蚓,一般都具有比较好的遗传性状,有利于保证下一代的质量。 

二级字幕:基料的测试

选择好种蚯蚓后,我们要将少量的种蚯蚓均匀的洒在小块的养殖床上,再洒上水用做保湿,投放一天后,如果种蚯蚓钻到基料里面,说明基料已经配置成功了,如果发现种蚯蚓不愿意进入基料,或者逃出基料,就说明基料发酵不完全,这时就要重新发酵基料,直到蚯蚓能适应时,才可以进行种蚯蚓繁殖区的建设。 

二级字幕:种蚯蚓繁殖区的建设

按照同样的方法就可以大规模建造养殖床了,将全部发酵好的基料铺在地上,高度仍为20厘米,宽度1.5米,长度不限,再铺上喷水管,这时需要注意每两个养殖床之间要留有2米左右空隙,以便在养殖过程中进行其他管理。夏季雨水较多时,为了防止水患,还要在养殖床的一侧挖出排水沟,以便下雨时多余的雨水可以排除场外。这样一个完整的种蚯蚓繁殖区就建设好了, 

二级字幕:种蚯蚓的养殖管理

一般春季是种蚯蚓的投放最佳时期,需要注意的是:种蚯蚓的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1万到1.5万条。并且为了保证基料的湿度在60%至70%之间,当发现基料干了的时候还要及时施水。不同的季节喷水的次数是不同的,夏季可早晚施水2次,春秋季节可控制在1至2天喷水一次,喷水时也要注意均匀,不宜施水过大,造成积水,而且养殖床的排水沟一定要保持疏通。两个养殖床的过道要保持干净,不能有污水,也不要混入其他杂物,搞好清沟排污等工作。

二级字幕:蚓茧分离

一般种蚯蚓在投放之后就会进行异体交配,5-7天种蚓就会开始产出蚓茧。由于蚯蚓有祖孙不同堂的习性,大小混养,会出现近亲交配,甚至会造成种蚓的退化,所以根据蚯蚓的产茧周期,一般每20天左右把种蚓与蚓茧分离1次。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蚓茧分离的方法是光照下驱法,首先在场地上铺上1米宽的薄膜,将养殖床上的种蚯蚓和基料全部扒下一起堆积在塑料薄膜上,用多齿扒或者叉子疏松表面,种蚯蚓为逃避光线,就会拼命的往下钻,这样上层表面就只剩下基料和蚓茧了,然后将这层基料扒去,随后种蚯蚓还会根据避光性接着拼命的往下钻,接下来我们再扒去下一层,以此类推,当去除完基料和蚓茧后,塑料薄膜上剩下的就是干净的种蚯蚓了。然后将保留下来的种蚯蚓重新洒在新做的养殖床上,以便提供下次繁育的蚓茧。 

一级字幕:蚯蚓养殖区的建设和管理

总体说来,蚯蚓养殖区的养殖床的建立方法和种蚯蚓繁育区的建设方法是一样的

二级字幕:蚯蚓养殖区的建设

养殖床的高度依然保持在20厘米,宽度1.5米,长度不限,每两个养殖床之间还要保有2米的宽度,方便日常的饲养管理,然后再将带有蚓茧的基料均匀的撒在该区域内的养殖床上,这样养殖区也就建设完成了。 

二级字幕:蚯蚓养殖区的管理

大约20天后,幼蚓就会从蚓茧钻出来,这期间管理工作也要跟上。蚯蚓养殖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注意保温保湿和及时加料,养殖床还要经常进行疏松,以保证空气流通和幼蚓成活,使用铁扒松土时,动作要轻巧,尽量避免伤害表层的幼蚓,同时和种蚯蚓繁育区一样,还要搞好清沟排污等工作。 

三级字幕:保温保湿

由于蚯蚓喜湿怕干,为了保持适合蚯蚓生长的温度在15至25度之间,湿度在60%-70%,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浇水降温,以保持蚯蚓正常的生长,不同季节的用水量也是不同的,在夏季需要降温,可适当增加水量,同时,最好在养殖床上铺上稻草后再浇水,这样稻草可以对蚯蚓起到遮光的作用,夏季应于每天的早晚各喷一次水;而在春秋季节,温度较低时,可以掌握在1—2天喷水一次;还有就是喷水应掌握“宁少勿多”的原则。当发现基料干了时,可随时喷水,而不要一次喷水太多,如果超过水分的适宜标准,就会造成蚯蚓不适,在浇水时,一定要注意,水不要太大,但是要浇透,和下层基料接上,要做到匀、细。 

三级字幕:及时加料

蚯蚓在进入养殖床后,会自己取食牛粪并产生蚯蚓粪,蚯蚓每天的采食量为自身体重的0.3—1.0倍。当发现基料表面平整的时候,这就说明基料已经被基本消耗光了,与牛粪相比,蚯蚓粪的颗粒更细、更疏松,这时候需要在养殖床中加入新的基料,补料是养殖蚯蚓的重要工作,一般首先将发酵好的基料按堆堆放在养殖床的过道间,便于补料的方便。一般补料有两种方法,上投法和侧投法,上投法是指将发酵好的基料按长方块状用工具直接均匀的铺在养殖床的表面,补料厚度一般为8—10厘米,有时为了给蚯蚓保留更多的透气空间,上投法也可按梅花状放置,料间的空隙一般为6—8厘米,如果发现基料有大小团块,可用手揉碎。

侧投法,是在养殖床上的两侧直接投喂蚯蚓的基料,但注意投放完的基料,要成堆,这样便于蚯蚓的采食。 

二级字幕:鲜活蚯蚓的采收

   蚯蚓繁殖很快,一般幼蚓生长60天后,就长成成蚓了,这时就要及时的采收蚯蚓,不要延误,否则将给蚯蚓养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般当人工养殖的蚯蚓大部分体重达到400至500毫克,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目前蚯蚓采收的最佳方法仍然是“光照下驱法”,采收时,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蚓茧分离出种蚓的方法是一致的。

这样一次完整的养殖过程就完成了,以后就可按照这样的步骤在种蚯蚓的繁殖区和蚯蚓的养殖区进行循环养殖了。 

一级字幕:蚯蚓的储存加工与冷藏

采收完毕后,还要对蚯蚓的表面进行初步清理直至蚯蚓无泥土及污物吐出

二级字幕:成蚯蚓的处理

首先将采收好的蚯蚓在地上铺好,进行静置处理,经过2~4小时后,蚯蚓会将自身的部分污物吐出,这时用干净的豆包布平铺在蚯蚓上,双手轻拍,然后将豆包布掀起,再将下层蚯蚓翻至上层后静置半小时左右。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蚯蚓不再吐出污物为止。之后将蚯蚓放入方屉中即可。

二级字幕:清洗

接下来将处理后的蚯蚓搬入清洗室,将1-2千克蚯蚓放入盆内,用自来水冲洗,同时用手均匀搅拌,直至筐内蚯蚓无杂物。再将洗过的蚯蚓倒入盛有自来水的屉内漂洗至无杂物无泡沫后,倒入另一塑料筐内滤水,淋干至无水滴后倒入干净方屉。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将所有的蚯蚓清洗干净。如果不马上运输,还要将将处理好的蚯蚓送至零下16摄氏度的冷库堆放冷冻即可。以免蚯蚓腐烂。 

一级字幕:蚯蚓粪收集以及处理

蚯蚓粪料是蚯蚓的基料被蚯蚓完全消化后转化而来的,适时的收集蚯蚓粪,可以获得优质的蚯蚓粪肥料。 

二级字幕 蚯蚓粪的收集

其实蚓粪的收集往往是与蚯蚓的采收同时进行的,当蚯蚓全部被采收走之后,养殖床上这时就基本只剩下含有少量基料的蚯蚓粪了,这时候用铲车将整个养殖床上的蚯蚓粪全部铲起,堆放即可。 

二级字幕:蚯蚓粪的处理

在采用光照下驱法分离了鲜活蚯蚓和蚓粪之后,收集所得到的蚯蚓粪当中往往有许多的基料,所以必须对蚓粪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将已收集到的含有基料的蚓粪用铲车投放在过筛机器内,经过机器的过筛,既可得到纯净的蚯蚓粪了,最后将蚯蚓粪装袋即可。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环境中,蚯蚓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抗病力强,节省劳力,管理简易,可以大规模进行人工饲养。经过我们的介绍,您是不是也对蚯蚓的养殖和管理有了一定了解呢?在未来,蚯蚓养殖业必然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