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宗公案大全 5

 yiyidaodao 2012-07-07

禅宗公案大全 5

(2012-06-04 16:26:22)
标签:

禅宗公案

杂谈

分类: 道禅/Taoism

121. 云门一字关

 

    有人问:"什么是道?"云门答:"去。"

  "什么是禅?" 云门答:"是。"

  "生死到来时,如何回避?"云门又手一摊说:"还我生死来。"

  "父母不同意不能出家,那怎样才能出家?" 文偃答:"浅。"

    那人又道:"学生不懂?" 云门就道:"深。"

  一僧问:"云门剑是什么?" 去门答:"祖。"

  "玄中靶怎么样?" 云门答:"着。"

  "什么是云门一路?"云门答:"亲。"

  有人问:"杀父杀母可以在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在什么地方忏悔呢?" 云门"露。"

  "什么是正法眼藏?" "普。"

  "什么是啐啄之机?" "响。"

  云门接引学人,常常用一个字,干净利落,斩断纠葛,使学人无路可通,无机可接,直接开启省悟之门。当时称之为"云门一字关。"
  

    云门三句万事万物的道理是: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真理无所不在,涵盖在整个宇宙的万物之中。但每一个个体,都有它的独有的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与这个世界是丝丝相扣,是与世俗相处,随波逐流的。
  

122. 平常心是道


  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南泉普院禅师法嗣,世称"赵州和尚",道行高洁,有"古佛"之称。唐曹州人(今山东曹县),俗姓郝。从小出家,未受戒便抵池阳(河南南阳),参南泉,后于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坛受具足戒后,仍近南泉,八十岁左右,众请住赵州观音院,他以深湛的智慧,恢谐幽默的语言,引导了一代学人,走向真正的自我。昭宗乾宁四年寂,寿一百二十,敕谥"真际大师"。
  
  赵州从谂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平常心是道。"

    从谂:"是否有目标可循?"南泉:"有目标就错了。"

    赵州:"没有目标可循,又怎么知道是道呢?"南泉说:"道不属知的范畴。知是一种妄觉,不知则是没有智慧。得道之人虚怀若谷,无滞无碍?" 

    赵州从谂当即明白了大道。

  

123. 说得出就开门
  

    赵州从谂曾经担任伙房的烧火僧,有一次,他关上伙房门,烧得满屋是烟,在里面大声喊道:"救火啊!救火啊!"不一会,许多僧人都跑了过来,从谂对他们说:"你们说得出,我就开门!"众人都无以应对。只有南泉禅师把钥匙从窗户递了进去,从谂这才打开门。
  

124. 尘埃
  

    有一天,赵州从谂在佛堂前扫地,有僧问赵州:"你是得道高僧了,怎么还扫地?"

    赵州回答:"尘埃是从外面飞来的。"

    那僧又问:"这里是清净圣地,怎么会有尘埃?"

    赵州说道:"瞧,又飞进来了一个尘埃。"
  

125. 驭马高手被驴踢
  

    赵州悟道后,就到各处云游,拜访了当代的许多禅师。有一次,拜访到茱萸和尚。茱萸见到他,便对他说:"你也该定居下来弘法了。"

    赵州:"我该定居在什么地方啊?"

    茱萸:"哈!哈!哈!你居然连真人你自己的住处也不知道?"

    赵州:“我三十年来在马背上驰骋,想不到今天被驴踢了一脚。”
  

126. 烦恼是菩提
  

    众僧们请赵州从谂住持观音院后的一天,从谂上堂说法:"比如明珠握在手里,黑来显黑,白来显白。我老僧把一根草当做佛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做一根草来用。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

    有僧问:"不知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

    从念答:"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

    又问:"怎样才能避免?"

    从谂:"避免它干什么?"   


127. 一丝不挂
  

    有僧问赵州:"如果能做到内心里一丝都不挂,是否就契悟了禅理?"

    赵州:"不挂什么?"

    这僧:"不挂一丝。"

    赵州:"这不,又挂上了吗?!"
  

128. 心净自净
  

    一个女尼问赵州:"佛门最秘密的意旨是什么?"

    赵州就用手掐了她一下。说:"就是这个。"

    女尼道:"没想到你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说:"不!是你心中还有这个!"
  

129. 禅杖太短
  

    有个新来的和尚对赵州从谂说:"我从长安来,横扛着一条拄杖,却不曾碰着一个人。"

    赵州从谂回答道:"不是因为没人,是因为你的禅杖太短。"

    和尚顿时就傻了眼。
  

130。吃茶去
  

    赵州和尚问新来的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来过!"

    赵州和尚便对他说:"吃茶去!"

    又问另一个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没有。"

    赵州和尚也对他说:"吃茶去!"

    在一旁的院主奇怪地问:"怎么来过的叫他去吃茶,没有来过的也叫他去吃茶呢?"

    赵州和尚就叫:"院主!"院主答应了一声。

    赵州和尚就对他说:"走,吃茶去!"
  

131. 谁来教化你
  

    一个官吏问赵州从谂:"和尚会进地狱吗?"

    赵州和尚回答:"老僧第一个进!"

    官人不解地问:"你是得道高僧,修行这么好,怎么了会进地狱呢?"

    赵州从谂回答道:"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132. 狗子佛性
  

    有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吗?"

    赵州回答道:"没有。"

    那僧便道:"上自诸佛,下至蝼蚁,都有佛性,怎么狗子却没有佛性呢?"

    赵州答道:"因为它还有业识。"

    另有僧人也问此问题。赵州答道:"有。"

    这僧:"既然有佛性,为何却投入到狗的臭皮囊呢?"

    赵州:"因为它明知故犯!"
  

133. 好事不如无
  

    文远是赵州禅师的侍者,有一次文远在佛殿拜佛,给从谂禅师看见了,就用禅杖打了他一下,问:"你在干什么?"

    文远回答:"我在拜佛!"

    赵州又问:"拜佛干什么?"

    文远说:"拜佛也是好事呀!"

    赵州和尚淡淡地说:"好事不如无!"
  

134. 永嘉玄觉


  永嘉玄觉,浙江温州人,俗姓戴。少习经论,精天台宗止观法门。后到慧能处印证。
  

    初见慧能时,绕着慧能走了三圈,振振锡杖而立。

    慧能:"一个和尚,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种戒行。你从什么地方来,竟然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生命只在呼吸之间,万物变化迅速。我顾不了这么多。"

    慧能:"既然担心生死时速,为什么不证取不生不死的大道呢?"

    玄觉:"大道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万物本来也没有迟速可言。"

    慧能:"是这样,是这样。"

    玄觉这才执礼告辞师父。

    慧能:"为什么这么勿忙急着回去?"

    玄觉:"我本来就没有动过,怎么谈得上匆忙呢?"

    慧能:"谁知道你没有动过。"

    玄觉:"这是你自己产生的分别观念啊!"

    慧能:"你已经完全懂得无生的意思。"

    玄觉:"既然是无生,哪里还有意思可言呢?"

    慧能:"如果无生没有意思,叫人如何能分别它呢?"

    玄觉:"分别本身也没有意思。"

    慧能:"很好。你就在这里住一晚上吧,明天再走。"

    玄觉就住了一晚上。当时的人称为一宿觉。后来玄觉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无相大师。
  

135. 倒立而化
  

    邓隐峰,俗姓邓,福建人。初参马祖道一,后拜石头希迁为师,又折回马祖道一处契悟。
  

    一天,邓隐峰推土车时,恰逢马祖伸脚坐在路上。邓隐峰就对马祖说:"请把脚收起来。"

    马祖说:"已展不收。"

    邓隐峰也不让,就说:"已进不退。"说完就推着车子从马祖脚上碾了过去。

    被碾伤了脚的马祖回法堂后,提着板斧对僧众说:"刚才碾伤老僧脚的人,给我出来。"邓隐峰于是就走到大师跟前,伸长脖子,马大师却放下了斧头。
  

    邓隐峰示灭之前,他对僧众说:"各方禅师迁化示寂时,有坐着的,有躺着的,这我都见过,有没有站着去世的呢?"

    其中一人回答:"也有。"

    邓隐峰说:"有没有倒立着去世的呢?"

    众僧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见过。"

    于是,邓隐峰就倒立而亡。
  

136. 即心即佛


  大梅山法常禅师去见马祖时问:"什么是佛?"

    马祖道:"即心即佛。"

    大梅法常于是大悟,便到大梅山隐居起来。
  

137. 随流去

  齐安国师门下有个和尚,到山里去采木头做拄杖,走迷了路,来到大梅的茅庵,问:"和尚在这里住了多久了?"

    大梅说:"只见四周的山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那和尚又问:"出山的路往哪儿走?"

    大梅说:"随流去。"

    和尚回去后告诉齐安。齐安国师说:"我在江西马祖那里年见过一个僧人,后来没有下落,是不是他呢?"就派和尚去找大梅。大梅法常写了首偈作为回答: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于是,他迁到山的更深处去修习。有一天,他对门徒说:"来莫可抑,往莫可追。"说完就示灭了。
  

138.自家宝贝

 
  大珠慧海禅师,第一次参见马祖时,马祖问:"你从那里来?"

    大珠说:"从越州来。"

    马祖问:"你来这里要干什么?"

    大珠说:"来求佛法。"

    马祖说:"我这里一点东西也没有,还有什么佛法可求?自家的宝贝都不顾惜,却跑出家来乱求什么!"

    大珠问:"什么是我自家的宝贝?"

    马祖说:"你现在问我的东西,就是你的宝贝。本来一切都有,什么也不欠缺,还向外寻求什么?"

    大珠慧海由此顿悟。

139.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一次,源律师问大珠慧海:"和尚修道,还用功吗?"

    大珠说:"当然用功啦。"

    源律师问:"怎样用功?"

    大珠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源律师说:"所有的人不都是这样,这跟您用功有什么不同呢?"

    大珠说:"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

    大珠说:"别人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却百般思虑;睡觉的时候又不肯好好睡觉,要千方百计地计较,所以就不同啦。"
  

140. 西堂智藏
  

    西堂智藏马祖道一禅师的著名弟子。他住持西堂后,有一次一位俗家人士问:"禅师,请问有天堂和地狱吗?"

   禅师答:"有。"

    他又问:"有佛、法、僧三宝吗?"

    禅师答:"有。"

    他还提了许多问题,禅师全都回答:"有。"

    那人说:"和尚这样回答,恐怕错了吧?!"

    禅师就问:"难道你见过得道高僧了吗?"

    那人答:"我曾经参见过径山和尚。"

    禅师问:"径山对你怎么说的?"

    那人答:"他说一切都无。"

    禅师问:"你有妻子吗?"他回答:"有。"

    禅师问:"径山和尚有妻子吗?"那人答:"无。"

    禅师说:"径山和尚说无是对的。"

    那人行礼道歉着离去。
 

141.  黄檗希运
  

    黄檗希运,福建人,参百丈怀海禅师面得悟,临济宗的开山始祖临济义玄就是他的得意弟子。一次,他去参拜百丈怀海。百丈怀海见他器宇轩昂的样子,心中很是喜欢,怀海问:"你从那里来?"

    黄檗答:"从岭南来。"

    怀海问:"来干什么?"

    黄檗答:"不干什么。"

    然后,黄檗希运就向百丈怀海礼拜,问:"大师有什么指示?"

    百丈怀海良久不语,黄檗希运就说:"大师不要把后人给断了。"

    百丈怀海反问道:"你不是人吗?"说完就往方丈室里走。

    黄檗希运也跟着进去,说:"弟子特地前来拜见师父。"

    百丈怀海点点头说:"你以后可不要辜负我。"
  

142. 死守义学的沙门


    一次,有六个新来的僧人参见黄檗,其中有个人提起坐具,划了个圆相。

    黄檗说:"我听说一只猎犬很凶恶。"

    "它是跟踪羚羊的脚印来的。"

    黄檗说:"羚羊没有脚印。"

    "那它是跟踪羚羊的影子来的。"

    黄檗说:"羚羊没有影子。"

    "那么它是一只死羚羊。"

    黄檗于是作罢。第二天,黄檗上堂,说:"昨天跟踪羚羊的出来!"僧人就站出来。

    黄檗说:"昨天的公案还没有了结,我就去休息了,你怎样?"

    僧人无以应对。黄檗怒道:"我本以为你是个悟得本色的和尚,想不到你倒是个死守义学的沙门。"
  

143. 不与万法为侣


  庞蕴居士是湖南衡阳人,少悟人生虚空,立志寻道。他去谒见石头希迁,问道:"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石头就用手掩住他的嘴巴,庞蕴豁然有悟。
  

    他后来参见江西马祖道一,又问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答道:"等你一口喝尽西江的水,再告诉你。"庞蕴顿悟玄旨。
  

144. 眼明而瞎,能言如哑


    庞蕴居士拜访过药山后,辞别时,药山派十员禅客送他到门口。当时,天正下着大雪,庞蕴居士指着空中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全禅客就问:"那落到什么地方呢?"居士打了他一掌。

    全禅客说:"你这样是马虎不过去的。"

    庞居士说:"你这等人还自称禅客,我看阎王爷是不会放过你的。

    全禅客说:"那居士您怎样呢?"

    居士又打了他一巴掌。说:"眼明而瞎,能言如哑。"
  

145. 庞蕴坐化


    庞居士有个女儿叫灵照,要入灭的那天,他对灵照说:"你去看看日头,到了正午就来告诉我。"

    灵照出去一会儿,回来说:"现在是正午,可是太阳有缺蚀。"

    庞居士出去观看的时候,灵照就在父亲的座位上,合掌坐化。

    庞居士回来一看,笑着说:"我这女儿机锋真伶俐呀!"

    于是就延期七天坐化。在这期间,州官前来看他,他就对州官说:"愿你将存在看成空幻,切莫把虚无当作真实,住留世间,当好自为之,因为一切都像影子和回声一样。"随后,他枕着州官的腿膝亡化了。
  

146. 一味禅


  有一位僧人向归宗智常告辞。归宗问:"你到那里去?"

    僧人答:"到各处学五味禅去。"

    归宗说:"各处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

    僧人问:"什么是一味禅?"

    归宗举校举棒就打。僧人大叫:"懂了!懂了!"

    归宗说:"那你说!说!"

    僧人刚要开口,归宗抡起棒子又打。
  

147. 芥子能纳须弥山


   江州刺史李渤问归宗智常:"佛经上说:须弥山能纳芥子,这我没有疑问。但是又说芥子能纳须弥山。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归宗问:"别人都说刺史大人读书破万卷,是真的吗?"

    李渤说:"是真的。"

    归宗说:"你从头到脚也不过像个大椰子那么大,那万卷书装在哪儿呢?"

    李渤无言以对。


148. 船子德诚


  船子德诚,四川人,得法于药山惟严禅师。得道后,他隐居在华亭岸边(今上海松江县),摆渡渡人,随缘度日,人称"船子和尚"。
  

    一天,他把船停在江边闲坐,一个官员问他:"和尚平常都干什么?"

    船子德诚就竖起船桨,问道:"领会我的意思么?"

    官员说:"不领会。"

    船子德诚回答道:"棹拨清波,金鳞罕遇。"
  

    他曾写过数首《拨棹歌》,其中一首为: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
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
钓竿砍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149. 丹霞天然


  无事高僧-丹霞天然
  丹霞天然山的天然禅师,不知是哪里人。他本是一儒生,打算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在路上偶然遇到一位禅客,问天然:"您到哪儿去?"

    天然回答:"赶考去。"

    禅客说:"赶考怎比得上选佛。"

    天然道:"选佛的话应该到什么地方呢?"

    禅客说:"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他那儿是选佛的场所,您到那里去吧。"

    于是,天然就直奔江西。刚见到马大师,天然就用手推推帽子的前沿(表示要剃度)。

    马大师看了一眼说:"南岳石头是你的老师。"

    天然立刻就到南岳,还是用手推推帽子前沿。石头禅师说:"到槽厂去吧。"丹霞就在伙房作了三年的烧火工。

  有一次,大伙都在佛殿前铲草,大家都拿锹带锄,只有丹霞天然拿了只盆子,当着石头的面洗起头来。石头见他哈哈大笑,于是为他剃度。
  

    后来,丹霞天然禅师在惠林寺遇上天气奇寒,便焚烧木佛御寒,院主讥讽他:"你怎么可以烧佛像呢?"

    禅师说:"我烧木像找舍利。"

    院主说:"这是木头东西,哪里有什么舍利子?"

    禅师说:"既然不能烧出舍利子,那么把这两座也拿来烧吧。"
  

    有一次,天然禅师在洛阳天津桥横卧着,正碰上留守郑公出驾,呵斥他,他也不起身。郑公的手下问他什么原因,禅师慢慢地回答:"我是一个无事僧。"留守感到奇特,送给他一束素布和两套衣服,并且每天供给米面,洛阳居民也都跟着信教了。
  

150. 盐官齐安

  

    杭州盐官齐安参见马祖后,深得马祖器重。齐安传法后,有一天,齐安对身旁的侍者说:"把犀牛扇子给我拿来。"

    侍者说:"扇子破了。"

    齐安说:"既然破了,就把犀牛牵来吧。"

    侍者无言以对。
  

    有个法空禅师到齐安这里来问佛经上的许多问题,齐安一一解答,最后说:"自从你到我这儿来,我就没做成过主人。"

    法空禅师说:"请和尚做主人吧。"

    齐安说:"今晚你休息,明天再来。"
  

    第二天,齐安叫个小沙弥去请法空来。法空一来,齐安就对小沙弥说:"你这个沙弥不懂事,叫你请法空禅师来,怎么请了个看大门的来了!"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