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我读初中的语文书上,有〈〈牛郎织女〉〉的故事,由于受课文篇幅所限,故事内容较短。我在将故事改写成诗歌时,充实了故事的内容,加上了景物描写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牛郎织女三年的生活不应没有真实的内容,文章要文情并茂,必须完整具体,为此,我又进行了扩充;为表现牛老大夫妇的贪婪、没有人味,我加上了牛家是大户人家的内容。其实,原文故事也是编写的,如果故事会更生动、更感人,为什么不可以进行再创造呢?这篇改写我很满意,相信博友定会喜欢。我也希望提出批评意见,以便改得更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吗。 又:其实“七夕情人节”严格地说,应称之为“七夕夫妻节”,因为牛郎和织女本属夫妻,故事的来龙去脉均符合中国古文化传统。
蓝天绿地日月长,美丽传说代代讲, 牛郎织女鹊桥会,感天动地荡情肠。 一 牛家大宅有气派,丫鬟雇工一大帮, 肥田沃土几千晌,牛马成群驴骡羊。
牛老太公有二子,老大夫妇把家当, 牛郎尚小未成家,春种秋收整日忙。
太公病重嘱牛大,照顾二弟不可忘, 太公谢世即分家,一头老牛给牛郎。 二 牛郎一言都不发,牵着老牛去远方, 涉过河水翻过梁,幽雅山湾做家乡。
狐狸让洞暂做宅,鸽子燕儿送米粮, 黑熊拔树帮垦田,大象扛木架桥梁。
砍柴捕鱼换银子,买来用具盖起房, 老牛功劳不可没,牛郎和它话短长。 三 一天农历七月七,老牛开口把话讲: “山后河湾里洗澡,中午七仙沐春光。
七件纱衫放树边,你拿那件粉衣裳, 姑娘出水你送衣,她叫织女做新娘。”
牛郎听罢兴冲冲,翻山来到河湾旁, 河内笑声如银铃,七位仙女喜洋洋。
如花似玉个个美,牛郎惊诧心发慌, 红白黄绿青紫粉,纱衫件件都漂亮。
牛郎拿起粉纱衫,躲在树后好紧张, 仙女裕后出水面,急急忙忙穿衣裳。
王母娘娘法律严,擅自下界必遭殃, 六仙冉冉升天去,织女寻衣见牛郎。
二人一见皆钟情,知心话儿成车装, 男欢女爱谱恋曲,蝴蝶成对人成双。
四 老牛欢喜哞哞叫,黄莺画眉闹洋洋, 松鼠蹦跳仙鹤舞,孔雀开屏百灵唱。
小猴小鹿搭彩棚,熊猫白兔在厨房, 山羊敲鼓狗放鞭,灰狼喇叭吹得响。
老虎大王做司仪,一拜天地日月光, 二拜爹娘养育恩,夫妻对拜入洞房。
茅草房屋整三间,房后靠着大青山, 屋前池塘清亮亮,东挨树林西依田。
织女织布做菜饭,牛郎老牛 忙耕田, 共同春种与秋收,夫妻恩爱建家园。
采集蘑菇和木耳,野菜野果也香甜, 捕鱼捉虾抓螃蟹,清凌凌水蓝蓝天。
牛郎见只雏喜鹊,羽毛刚长好可怜, 抱到家里喂虫虫,长大放飞到林间。
天下喜鹊皆知晓,常到牛家道平安, 织女生下龙凤胎,牛家喜气冲满天。
织女享受人间美,天堂枯燥又呆板, 山青水秀人欢乐,鸟语花香福满园。
织女巧手织锦绣,剪裁刺绣样样全, 儿女绕膝嘎嘎乐,爹爹妈妈叫得甜。
六 天有不测风和雨,人间祸福预测难, 一天老牛唤牛郎,眼望牛郎泪涟涟:
“我今老迈将去矣,难以与你再相伴, 死后将我皮保存,披在身上能上天。”
牛郎抱着牛头哭,生离死别特凄惨, 厚葬老友房东头,临终话语记心间。 七 三年之后七月七,乌云密布雷声隆, 暴雨欲来风狂吼,天地阴暗心发焖。
倾盆大雨九天落,电光闪闪雷不停, 牛郎急忙披蓑衣,拿起铁锹去田中。
雨中喜鹊来报信:“织女被捉去天宫。” 牛郎急忙赶回家, 眼前之景难形容:
儿女地上哇哇哭,呼喊妈妈一声声, 锅里煮饭尚未熟,织布半匹机已停。
牛郎披上老牛皮,筐挑子女脚生风, 霹雳闪电全不顾,顶风冒雨往前冲。
王母娘娘在前方,手拽织女不放松, 两个孩子喊妈妈,天已变黑雨转晴。
王母娘娘见不妙,拔下玉簪耍威风, 向后一划变银河,莽莽滔滔波浪涌。 八 遥遥两岸相隔望,一家之人两下分, 儿女想妈天天唤,夫妻相思泪涟涟。
织女巧手织彩霞,王母娘娘让三分, 允许一年见一面,七夕之夜可相逢。
喜鹊银河去搭桥,一家团圆喜相庆, 年年月月又日日,海枯石烂不了情。
牛郎织女吐心语,葡萄架下可谛听, 银河星海光灿烂, 牛郎织女星最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