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独立为学生成长筑基

 阡陌躬耕 2012-07-07
 
心智独立为学生成长筑基
张卓玉 
 

 一个人能做到信赖智慧,也就能做到心智独立。教育的过程,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让学生从心智依赖走向心智独立的过程。儿童的依赖性是十分明显的,包括感情依赖、安全依赖、生存依赖、经济依赖,还有心智依赖。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利用学生的本能,用传授、讲解等办法来树立教师自己的权威,强化学生对自己的依赖。满堂灌、家长制等都是在最大可能地利用人的依赖本能,也在培养人的依赖习惯。另一种选择是培养学生对智慧的信赖,引导学生走向心智独立。新教学模式所坚持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展示,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心智独立。

  这些表述太抽象了。我们用心观察学生,看看那些有心智独立习惯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能看到:

  学生拿到学案或遇到问题时,愿意独立、独自思考。当确实遇到困难时,他会梳理清楚他真正需要寻求帮助的是什么。他不会说“我不会做这道题”或“我不懂这个问题”这样的话。他更愿意说“我对这个问题的这个环节没有想清楚”或“我在这道题的这一步走不下去”……

  学生愿意对问题做整体性思考。语文课上遇到主语、谓语的问题。学生不满足于回答教师“什么叫主语”这样的提问。问题一旦太碎片化了,就变成了“被思考”。学生愿意追问:主语一词是怎样提出来的?有关主语的学习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总在做各种各样的猜想、假设。他忠实于自己的思考,按照自己的思维走向在发问、在想象、在假想,而不是急于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寻找正确的答案。常常有这样的境况:他沉醉在他的思考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充满无数的可能性。

  学生习惯用实验、数据、事实、推理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或他人的结论,而不是把“书上说”或“老师说”作为对与错、是与非的依据。当他站起来表述、展示时,他常以“我认为”、“我坚持”一类的语言开始,随之紧跟着的就是:我的依据是……

  学生做完了作业后,有追问的习惯:这道题要检测我的哪些知识,要训练我的哪些能力,还有可选择的做题方法吗,等等。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一回事,知道为什么要找寻正确的答案是另一回事。

  学生把思考、探究、交流、争论,把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从柳暗花明到山穷水尽这样的过程,看作是一种生活、一种享受。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成绩和表扬,更关注使用智慧自身的意义。学生在享受智慧。

  这些描述夸张吗?理想化吗?不!凡有机会,我喜欢到正在推行新模式的学校观摩学生学习或课堂展示。吸引我走入课堂的,就是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场面。在这样的课堂上,我看到的是生命的生长过程,而不是标准件的制作过程;是思想的碰撞以及碰撞中不时闪现的火花,而不是广播操式的整齐划一的思维;是学生从举止、言语、表情中流溢出来自信,而不是那种边发言边窥视教师表情的畏缩;是心智的昂首向前,而不是左顾右盼;是对待来自包括教师在内的合作者们的掌声、补充或反驳时的坦然,而不是等待教师的是非评判时的忐忑。

  教育是在帮助学生走向成长,而心智独立就是最重要的成长。教育是在促进社会进步,而人的心智独立就是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学生的心智独立能为今天的校园和明天的社会带来什么呢?

  带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新教学模式之所以能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同,重要的原因是它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我所关心的问题是:新模式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是这些学校的学生比别的学校的学生更刻苦,也不是这些学校的教师比别的学校的教师知识更渊博,或讲授更精彩,或更爱岗敬业,更无私奉献,而是这些学校的学生学习更自主,心智更独立。

  带来学生生存质量的提高。许多校长谈到,应用新模式以后,学校的一大变化就是课堂上没有打瞌睡的学生了。原因何在?课堂是学生可以自主的课堂,可以独立思考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体验一把“我的课堂我作主”,可以感受探究的快乐。

  带来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满堂灌的实质是要学生听话、顺从、跟着走,以此获得好的考试成绩。满堂灌把所有的学习活动转化为一件事——记,记知识,记方法,记技巧,记要点,记难题。这个过程需要思考,但不是自主思考,不是独立思考,是“被思考”。“被思考”与创造力的培养是南辕北辙的。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根本途径是保障学生的心智独立。我在和教师的交流中,常常听到他们对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表现出的智慧、创造力的惊讶和赞叹。一定意义上讲,新模式是对学生潜能的一次解放。

  我坚持这样的观点:教育就是保障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何为成长?成长意味着人从依赖走向独立。人的独立包括选择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等等。所有这些独立的前提和基础是:心智独立;因而,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心智独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