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温对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危害

  2012-07-09
高温对作物的影响和危害,一般以水稻危害较为明显,危害敏感期是水稻的盛花-乳熟期,水稻受害表现为最后三片功能叶早衰发黄,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秕粒率增加,危害指标为日最高气温连续3天或以上≥35℃,使开花灌浆期水稻形成高温逼熟。
 
长江以南的早稻、早中稻、杂交稻的灌浆期正值盛夏,往往受其危害,广东早稻后期遇到持续高温干燥的年份也会发生高温逼熟现象。
 
高温还会引起蔬菜落花,使座果率降低,对黄瓜、茄子、菜豆等生长发育均带来不利影响,马铃薯受害后退化,薯块变小。果树及林木的热害有果树日灼、林木灼伤两种。形成热害的原因是高温,因为高温会使植株叶绿素失去活性、阻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降低光合速率,消耗量大大增强,使细胞内蛋白质凝集变性,细胞膜半透性丧失,植物的器官组织受到损伤;高温还能使光合同化物输送到穗部和籽粒的能力下降,酶的活性降低,致使灌浆期缩短,籽粒不饱满,产量下降。水稻开花期遇到35℃高温时,花粉粒破裂失去授粉能力,造成空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