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狐狸经》处世哲学——人生格言篇

 一江映月 2012-07-09

《老狐狸经》处世哲学——人生格言篇

 

一、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团体纷扰之所在,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仇视小人固然足以显出你的正义,但在人性丛林里,这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因为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评“很坏”,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显的正义,却照出了小人的原形,这不是故意和他们过不去吗?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们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阴招,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敌得过奸臣的陷害呢?

  解毒

       和小人保持距离就行了,不必嫉恶如仇的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况你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小人,因为小人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人性是亘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们保持一种“生态”上的平衡,而且,有他们的存在,才能彰显你这正人君子的价值与可贵啊!另外有一点也必须了解,小人有时也有一些“正义”,会不留情面的揭人隐私与不法,这对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威胁,小人还是有某种存在价值的啊!

      至于君子,你也不必去逢迎拍马,因为真正的君子都有洁癖,他们不喜欢这些非正道的行为,固然人都喜欢被奉承,喜欢一群人把他捧得高高的,但真正的君子会自省,一旦发现你在故意奉承他,他基于洁癖,反而会故意疏远你,甚至生起嫌恶之心,对你,这就弄巧成拙啦!

      所以,对真正的君子,保持你的不卑不亢就行了,这种君子反而更欣赏你的种风格哩!

      人性丛林里阴暗复杂,常令人不知所措,建议你:多听多看,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了然于胸也!

二、嫉恶如仇,与人结仇

       就像阳光照进丛林里,有明亮的地方,也有阴暗的地方,人性丛林也是如此。

       人性丛林里的明亮处就是“善”,阴暗处就是“恶”。在自然界里,阳与阴永久存在,在人性丛林,善与恶也永久存在 ,因此不管你本性是善是恶,在人性丛林里,你必定要面对“恶”的存在,这是人无法避的现实 。

       对于“恶”,有人所持的态度是“嫉恶如仇”,不仅与“恶”势不两立,甚至必欲去之而后快。因为有这种人的存在,所以社会上的善与恶,才能维持一个基本的平衡。

       不过,嫉恶如仇的人在人性丛林里常处于不利的地位,成为求生存时的一种负担。

     解毒

       嫉恶如仇的人的“正气”固然令人敬畏,但也会让偶尔做一两件小“亏心事”的人感到不安,不敢和他 打照面,至于真的做了“恶 ”事的,更会于他为敌,同时为了自卫,还会想办法策动其他人来围攻他,甚至消灭他!因此,嫉恶如仇恶人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善恶俱存的,不可能绝对的圣洁,而又是做做“小恶”,在人性上也是合乎“卫生”的 ,嫉恶如仇的人若太认真,会使自己的人际圈子越缩越小,到处都是敌人。

      因此,“嫉恶如仇”固然是种“美德”,但在人性丛林里,它并不是一种十分务实的态度,除非你是个绝对的强者,不必和别人形成“共生”的关系,否则,“嫉恶如仇”,免不了和很多人结仇,变成条条是路,却路路不通。

      比较好的态度是,自己可以不为“恶”,对“大恶”可以不认同,也可以在适当时机及有力量时参与“讨伐”,但对“小恶”,最好保持着“包容” 的态度,也就是说,知道它的存在,也容忍它的存在!要知道,你的“正义”是不可能完全根绝人性丛林里所有的“恶”的,那末你又何必冒着与人结仇,阻挡自己去路的风险,去和“小恶”对立哪!

     尤其你应当考虑你的条件。你的力量够“嫉恶如仇”?

    如果力量不够,那末让有力量的人去对付吧,因为“大恶”者固然不好应付,为“小恶”者如果良心泯灭,也会聚纳邪恶的力量,对你展开报复的。

     也许你会说,这样子不是很没有原则了吗?

     是有这种感觉。

     但你要自问一句,在人性丛林里,实实在在的“生存”重要,还是缺乏力量的“正义”重要?

三、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其本性而发, 但人不同,经过思考,人可以以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例如----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的人看到“敌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若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些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拥抱敌人是多么难!

      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拥抱敌人的人高、大!

       此话怎讲?

     解毒

       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你和对方是敌是友,甚至都误认你们已经“化敌为友”了;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   ”、“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去“拥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格局太小”之类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了轻重,所以,当众拥抱你的敌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你都是赢家!

      其次,当众拥抱敌人,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之外,也可避免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换句话说,为敌友之间,留下一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地球是圆的,天涯无处不相逢啊!

      此外,你的拥抱动作,也将使对方失去再攻击你的立场,若他不理你的拥抱而依旧攻击你,那么他必招致他人的谴责。

      而最重要的是,当众拥抱敌人这个动作一旦做了出来,久了会成为习惯,让你和人相处时,能容天下人、天下物 ,出入无碍,进退自如,这正是成就大事业的本钱!

       所以,竞技场上比赛开始前,双方都需要握手敬礼或拥抱,比赛后也一样再来一次,这是最常见当众拥抱你的敌人;另外,政治人物也惯常这么做,明明是恨死了的政敌,见了面仍然要握手寒暄......

      事实上,要当众拥抱你的敌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你能克服心理障碍,你可以这么做:

      -----在肢体上拥抱你的敌人,例如拥抱、握手;尤其是握手,这是较普遍的社交动作,你伸出手来,对方好意思缩手吗?

     -----在言语上拥抱你的敌人,例如公开称赞对方、关心对方,表示你的“诚恳”,但切忌过火,否则会适得其反!

      为什麽强调“当众”呢?做给别人看嘛,如果私下“拥抱”,那不是双方言归于好,就是你向对方投降。“当众”拥抱,表面上不把对方当“敌人”,当心底怎么想,谁管得着哪?

       、把喜怒哀乐装在口袋里

          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这世界上应该没有这种人----心如止水,没有喜怒哀乐的吧!

         没有喜怒哀乐, 这种人其实是蛮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对某件事的反应、对某个人的观感,让人面对他时,有不知如何应对的慌乱。

         其实,没有喜怒哀乐的人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而在人性丛林里,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轻易拿出来给人看。

        为什么这么说哪?

      解毒

       在人性丛林里,人为了生存,会采取各种方法来接纳力量、分享利益、打击对手。而任何人,只要在社会上做过一段时间的事,便多多少少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本无可厚非,本来就是要这样子的嘛!可是谋取利益的 另一面,有时却是对你的伤害,就算不是伤害,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控制。

       举例来说吧!

       一听到别人奉承就面有喜色的人,有心者就会以奉承向他接近,向他要求,甚至向他进行“软性”的勒索;一听到某类言语,或碰到某类型的人就会发怒的人,有心者便会故意制造这样的言论,指使这种类型的人来激怒你,让你在盛怒之下丧失理智,迷乱智慧,失去风度;一听到某类悲惨的事,或自己遭到了什么委屈,就哀感满胸,甚至伤心落泪的人,有心者了解你内心的脆弱面,便会以种种手段来博取你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击你情感的脆弱处,以达到他的目的;一个易因某事就乐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乐” 之事,好迷惑他,以遂行其意图......

       说起来,似乎世人没有一个可靠,而人生也充满痛苦。诚然,连喜怒哀乐都不能自由表达,这种人生没多大意思。不过,若因喜怒哀乐表达失当而招来无妄之祸,那人生不是更没意思?因此,人没有必要做一个喜怒哀乐不着痕迹的人,但何妨---把喜怒哀乐放在口袋里?

       这样做的目的有:

       -----把喜怒哀乐从情绪中抽离,你就可以理性、冷静的看待它,思索它对你的意义,并进而训练自己对喜怒哀乐的控制,做到该喜则喜,不该喜则绝不喜的地步。

      -----把喜怒哀乐放在口袋里就是不随便表现这种情绪,以免为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

       要这样子做很难,但如果想到人性丛林里的险恶,就不觉得难啦!

五、心事不可随便说出来

       心理学家说:人若有心事,应该说出来,才不会在心里郁积,闷出病来。

       这个说法基本上是没有错的,但老狐狸认为: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

       所谓“随便”是指:

       一、没区分心事的等级。

       二、没区分对象。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心事必须一吐为快,一定要想到:这件事能对他讲吗?

      解毒

      之所以处理心事要这么谨慎,是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会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的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和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和批评,当你快乐的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修理你的武器,你是怎么死的,你自己都不会知道哩!

       那么,对好朋友应该说说心事了吧!

       老狐狸的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节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家人呢?能不能说!

       老狐狸仍然强调:不可随便说出来!除非你的配偶对你有充分的了解与信赖。但两个不同的个体,智慧与经验总有缺乏交集的地方,你的配偶对心事的感受与反应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他(她)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也把你的心事说给别人听......

       然而,紧闭心扉,心事“涓滴不漏”也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深,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就是这样的人,那无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了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所以,老狐狸说:偶尔也要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遭的人听,以降低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也许你会说:做人这样子实在很痛苦,老狐狸的回答是:谁说做人是快乐的?

老狐狸处世哲学--《人性解毒》格言篇

六、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老祖先有一句话:“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祖先可说是洞察世事人情,因此这句话是相当有智慧的,可是老狐狸认为这句话有加以修正的必要。

       老狐狸认为,“不得不”充满了无奈、勉强、不情愿,这种“低头”太痛苦啦,因此这句话应改为“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把“不得不”改为“一定”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有很多考虑的。

      解毒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这势力范围之中,那么你就在别人的 “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以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很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这种情形在你的一生中,至少会发生一次以上。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别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老狐狸的主张是: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头撞屋檐了才低!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识,没有丝毫勉强。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

       ------因为你很自然的就低下了头,而不知成为显著的目标。

       ------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

       ------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不住而离开“屋檐”下。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两者的磨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一种人性丛林里的智慧。

      “在人屋檐下”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他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请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

       当然,“

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一 般是用来批评别人油滑、投机、虚伪的,可以说是一 句骂人的坏话。

         老狐狸要你重新看待这句话。

        “见人说人话”,就可以和“人”沟通。

        “见鬼说鬼话”,就可以和“鬼”沟通。

         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那么就不通了。

         所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沟通”的秘诀,也是和人相处、交朋友、给人好印象、了解对方的秘诀,这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那是油滑、投机、虚伪呢?

       解毒

         这句话也就是说:和对方交谈时,应尽量使用对方能够认同的语言,并说对方开心、熟悉的话题!

         比如说,和客家人说话,最好用客家话......,说的不地道没关系,只要你说了,便能够获得他对你的认同。在话题方面,比如你和有小孩的女性说话,可说说孩子教育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贸易公司职员说话,可说说出口问题......,说的不深入没关系,只要你开口了,他们便会不由自主的告诉你他自己和工作上的事情,如果你还善于引导,他恐怕还要把心事都要掏出来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关系上是很有用的一招,他的厉害在于抓住了人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在言语上让对方的自我获得满足,对方的防卫意识便会松软下来,并且把你对他的客套、亲切,当成你的关心,于是就对你产生好感。结果是,你了解他已有三四分,他对你却还一无所知呢!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虽不一定和对方建立亲密的关系,但绝对是接近对方、和对方建立初步关系的好方法,如果你能这么做,那么保证你受益无穷。

         不过,“人话、鬼话”是需要学习训练的,你要:

        ------训练自己和人交往时,多谈“您”,而少谈“我”;如果你喜欢谈“我”,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把别人对你的客套当成关心。

        ------多了解各种行业的动态和特色,学习不同族群的语言,了解多了,自然能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人都可以交往了!

        所以,老狐狸建议:“人话鬼话都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定要低头”,脖子会酸,但揉一揉就过去了。

八、好死不如赖活

       求生存是人类的本能,几乎可以这么说,人为了生存,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人性丛林里,才会有这么多的纷争。

     可是,也有人在遭逢人生大转折,大打击时,产生求死的念头,认为活着很痛苦,不如死掉算了!

       求死也许是一种解脱,是不是真的解脱,其实还有宗教层次的问题需要讨论,不过本文只讨论现实的问题,孔子不也说“未知生,焉知死”吗?他也一样强调现实的重要。而对这个问题,古人一句“好死不如赖活”最实际,也是人性丛林里的最高准则。

      解毒

      “好死不如赖活”强调的是:活着总比死了好,因为不管死的怎样痛快,这代表的是一切现实的结束,包括“希望”!

       可是,只要活着,虽然活得很痛苦,很绝望,但总是存在着“希望”!也许这个“希望”在遥远的未来才可能实现,可是不管怎么说,这还是“希望”啊!但一死,什么都没有了。

        这么说,似乎不太可能体会想死的人的心情。事实上,心情是个人的事,你的心情如何,没有人在乎,说一句最没感情的话,你想死,与我何干!你死,说不定还有人高兴呢!

       死,代表失败!这是懦弱的象征,他不是被对手打败,而是自己把自己打败!

      因此,与其“好死”,不如“赖活”。

       所谓 “赖活”是指辛苦的活着、委屈的活着、卑微的活着,虽不满意但可以接受的活着。当一个人有了这种态度,其实就不会想死,因为他已把对“活着”的要求降到最低,这种心境已与“死”差不多了。当有了“赖活”的态度,一切境遇便会开始转好------不是境遇真的转好,而是因为心境先处于“死”的状态,由死而生,任何事物,都充满了新鲜的意义与价值,而由于心境历经了一遍“死亡之旅”,由死而生之后,人生观也会产生改变,成为一个崭新的人!

       人性丛林里生存竞争的胜负是没有规则的,既看过程,也看结果,而有了结果,过程就不重要。人们只会向最后的胜利者献花,而不会向中途弃权的人致敬。你不必做个打败别人的胜利者,但要做个战胜自己的勇者,而你唯一依靠的便是“好死不如赖活”的韧性。

       只要形体不死,心境绝对有苏醒的一天,形体一死,便什么都没有了。

       弱者也有一片天,但死者只有一抔土,这就是人性丛林里的法则!

九、多听少说常点头

       一位少年只身离家,要到外面打天下,临行前,他的父亲告诉他:“多听少说常点头!”

       这位父亲真是个尝过人生滋味的人,“多听少说常点头!”,真是一粒金丹啊!

       事实上,这句话相当浅白,不用解释也懂,但为何要如此做,可不是人人都懂。

       解毒

      “多听”,就是多听别人说,听别人的做事经验,听别人的人际恩怨,听别人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有关周遭环境的讯息......。你多听,别人就会因为你“多听”而多说,他说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

      “少说”,能多听,自然就会少说。少说不但可以引导对方多说,还可以避免流露自己内心的秘密,更可以避免说错话,得罪别人。少说,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切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常点头”,这并不是要你做个没有主见的应声虫,而是避免在群体中成为别人眼里不合时宜的人。也就是说,听别人说话时,多点头,表示你的专注和附合,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先点头再提出。无关紧要的事,不必坚持己见,多点头附和,并且配合。这样子人人会当你是好朋友,你就没有走不通的道路。

      “多听少说常点头”的原理就在于顺着客观环境,避免凸出自己,为的就是降低别人对你的可能伤害。

      “多听少说常点头”这个原则适合于人一生中任何一个阶段。初入社会“多听少说常点头”是学习;中年时期,事业呈现往上的态势,“多听少说常点头”则可以减少阻力;到了老年,事实上,老年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如缄默养气,并且多“点头”,鼓励年轻人,否则就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会成为人人讨厌的“老贼 ”了。

       要“多听少说常点头”并不容易,其实这并不抵触自己的原则,这是一种处世的柔软,柔软才不会易断,才能持久,能持久,才能存在啊!、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甲乙两个球队比赛篮球,由于实力相当,因此打起来格外精彩。甲队在上半场表现极佳,始终保持了领先,但到了下半场便出现疲态,开始被乙队追上,拉成平手,然后你来我往,互有领先,甲队在终场前还一度领先,但最后却输了。

       很多比赛是这样子的,先赢后输。

       先赢后输,那么先前的赢变的毫无价值;当然也会有人肯定他们的球技,或是用“球运”来予以安慰,但输了就是输了,好心的肯定与安慰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是多余的!

       解毒

       球场也等同于人性丛林里的生存竞争,唯有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例如有人做生意,先是大赚,然后大赔,终于宣告倒闭;有人一辈子得意,却在老年落魄......这都是“先赢后输”的典型,他们并没有争取到最后的胜利,虽然他们曾经辉煌过。

       因此,争取最后的胜利应作为每个人在人性丛里的战略目标。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你应该:

       ------不要太看重一时的胜利。如果能取胜,当然不必放弃,因为胜利可以强化信心及士气,只是如果这个胜利意义不大,跟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太大的关系,且又多花力气,那么可以放弃这种胜利。

       ------不必逞强去争取胜利。逞强当然也有胜利的可能,但不管这个胜利的意义为何,如果失败,伤害了元气,不要说最后的胜利,有时连最后再起的力气都没有。所以,实力不足时要避免硬仗,因为硬仗有可能让你毁灭。你必须保存实力,等待最有力的一击。

       ------区隔战场的空间与时间。也就是说,你要清楚的知道,这一仗我要打多久,战场有多大,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战果。这是有计划的战争,也是“有限战争”、“局部战争”。只要获得这战争的胜利,这就是这战争的“最后胜利”,如果没弄清楚,胡乱扩大战场,拉长战线,以为可以扩张战果,那么就有可能反胜为败。

        ------要保住战果。人的通病是,打胜仗后便自以为是,很容易在外界的引诱及雄心壮志之下,以既有的战果再度投入战场。当然,不是没有可能又打了胜仗,但要在投入之前,好好衡量计算,因为一旦失败,那么先前的战果都毫无意义。人一生的最后胜利,说老实话,不太可能,因为没力气了。所以,对保住战果这件事,你要好好思量,毕竟没有战果的胜利根本不算是胜利。

       如果你有“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的认知,那么你在人性丛林里所遭遇的一切,包括屈辱、压迫,也就能视若平常,甘之如饴了。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11683153&owner=2010886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