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谦敬称谓、禁忌语和婉言法

 liubaoliang 2012-07-09

谦敬称谓、禁忌语和婉言法

 

   一、谦敬称谓

谦敬称谓包括两种称谓方式:一种是谦称(或贱称),一种是敬称。谦称是下对上说话时或与平辈说话时比较客气的自称,有时也可以是上对下比较客气的自称;敬称是下对上说话时或平辈说话时比较客气的对称。例如:

谦称:

1)称自己

小弟 学生 属下 在下 弟子 孩儿 老朽 愚兄 鄙人

2)称己方

贱内 犬子 敝友 敝东 敝岳 家严 家慈

敬称:

1)直接称呼对方

a.老+姓氏:老王 老张 老李 老于 老崔

b.行辈+爷:二爷 三爷 四爷 五爷

c.姓氏(或名号)+兄:王兄 张兄 伯江兄 子美兄

d.姓氏(或名号)+老:郭老 张老 子其老 子陵

e.特殊的敬称:老师 老乡 老丈 老兄 老伯 老弟

f.取名字中一字+公:朱德熙──熙公

2)称呼对方的家人或亲友

a.尊+称谓:尊夫人 尊大人 尊大君 尊翁 尊府 尊堂

b.令+称谓:令尊 令堂 令兄 令弟 令郎 令妹 令爱 令嫂 令徒

以上所举的例子在现代汉语中都会碰到,然而它们有的是文言词,有的是口语词,有的是书面语词,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对使用场合和使用者的身分也是有限制的。中国古代有成套的谦敬称谓,在今天它们已基本不用了,不过因为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有时为了需要不得不借用旧的称谓形式。

 

 

二、称谓词使用的混乱吉常宏

 

80年代以来,汉语称谓词的使用相当混乱,报章杂志和一些出版物,都有不少错用称谓词的事例发生,尤其是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无一种无错误。不妨看一看实际用例。 

1)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传奇文学选刊》1986年第5期)

2)“晚生河北深州人氏,在尊师郭云深膝下学形意拳。”(同上)

3)校工说:“校长,你家兄来了!”(电视剧《松滋风云》)

4)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对悟空等说:“既然他家师不在……”

5)“婆子冯氏,是吴背南的孀居。刚才是小女一鸣,冒犯了壮士,还请壮士海涵!”(《老年天地》1986年第1期)

6)电视剧《关公》诸葛瑾向刘备讨荆州时,提出“想见乃弟(指诸葛亮)”。庞德领兵与关羽决战时,曾对曹操说“乃弟在蜀中”云云。

7)电视剧《三国演义》黄承彦对刘备说:“我见小婿所作《梁甫吟》,记得几句,故此吟诵,不期为尊容所闻。”

8)电视剧《郑板桥》中,众乡绅称郑板桥为“老祖公”。

9)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蒋干对曹操自称“臣”。

1)(2)(3)(4)四例,是因为不了解汉语称谓中有谦称和敬称之分,才出了这种错误。“家父”“家兄”“家师”是对人称自己的父兄和老师。“尊师”一词,中古时期曾用以称自己的老师,但宋元以来称自己的老师多用“师尊”,罕用“尊师”,“尊师”用来敬称他人的老师了。语言是约定俗成,不能自行其是的。从例中用的不伦不类的“膝下”一词来看,我们觉得“尊师”不像仿古,而是误用。因为“膝下”只能用于祖父母和父母,其他亲属罕用,何况是老师。

5)(6)(7)三例,纯属语文常识的错误。“孀居”义犹寡居,是动词。“是吴背南的寡居”不成文辞。作者当是想用“孀妻”或“遗孀”,然而脑海中未储备,遂草率地把“孀居”凑合用了。“乃弟”意犹你弟弟、你们的弟弟。“乃”与亲属称谓词构成词组,只能用做叙称,不能做自称。诸葛瑾和庞德自称其弟为“乃弟”,实为不辞。至如“尊容”,纯是读书不求甚解,而且一目十行,连字形也未辨认清楚造成的。“尊容”乃“尊客”之讹,是对陌生人的敬称,“尊容”是敬称对方的容颜,且常带有讽刺或调侃的意味。黄承彦骑在驴背上朗诵《梁甫吟》,刘备把他当成诸葛亮,所以黄才加解释,尊称刘为“尊客”。此乃常语,并不生僻。如《儒林外史》十五回:“马二先生道:‘请问这位尊客是谁?’”又三三回:“庙里道士走了出来,问那里来的尊客。”

8)(9)两例是因为不了解封建时代的官场称谓和礼制造成的失误。明清时代,乡绅对地方官吏有一系列的敬称(说谀称或许更切合实际)。县官是最基层的父母官,所以尊称曰“老父母”“老父台”(秀才们则称“老父师”,甚或称为“太父师”)。再高一级的是知州、知府,辈分也随之提高,便称“公祖”“老公祖”。布政司以上就要称“太公祖”了。郑燮本是县令,“父母”“老父母”是正称,“公祖”“老公祖”就出格了,但官场中宁高勿低。这“老祖公”就是因为读书粗心大意弄颠倒的。让蒋干对曹操称“臣”,是不懂封建等级制的礼仪。战国至西汉初,“臣”可以当做个人的谦称使用,不像后世那样,仅限于臣子在君主面前自称。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和君权的日渐提高,汉武帝以后,“臣”就不能随便用了。就连太子的属官和诸侯王国的臣僚,只有在职时可以向太子和诸侯王称“臣”,罢职之后就不准称“臣”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还是丞相,蒋干怎可称“臣”呢?电视剧所以发生许多语言上的失误,都是编剧自作聪明随便篡改《三国演义》原文造成的。

以上种种失误,说到底都是由于语文修养不足,文化常识欠缺所致。当然,更直接的还是因为不了解汉语称谓的纷繁复杂,不能正确理解它,把握它,才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

 

三、禁忌语和婉言法陈松岑

任何一个语言社会都会有一些在语言系统中实际存在的词语不允许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加以使用。这一部分被禁止使用的词语就叫做禁忌语。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如果使用了这些禁忌语,不仅会被认为没有礼貌,有的社会中甚至是犯法的行为。为了替代这些被禁忌的词语,出现了另外一些暗示它们的委婉词语。在使用的过程中,这种委婉词语和另外一些具有积极修辞作用的词语、句型等等一起构成了礼貌语言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婉言法。

 

(一)禁忌语禁忌语大部分产生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社会中,但当它的使用相沿成习以后,其迷信色彩就会逐渐被人们所忽略,而被当成自然的语言风俗来遵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当生产水平极低,人们不但无法抗拒,而且也不能解释某些天灾人祸或奇特自然现象的成因时,他们往往会从对“人”的自我认识出发,认为这些现象都是某种“超人”的力量作用的结果,于是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出现了神与鬼。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使得某些令人特别畏惧或特别喜爱的事物、现象与它们的名称之间建立起一种神秘的联系。人们认为,说出这些事物、现象的名称就可能引来自己害怕的结果,或是吓跑了自己本想得到的幸福。因而产生了各种禁忌词语。人类学家发现,直到现在,还有某些民族或部落存在着“塔布”(tabootabu)现象。“塔布”这个词本是人类学中的术语,最早用来指称南太平洋汤加群岛上的一种语言现象。因为当地居民把某些只允许特定地位的人使用或说出的事物叫做“塔布”。后来它就成了禁忌语的同义词。“塔布”的具体内容随不同民族乃至地区、职业而异。比如智利沿海各岛上的有些居民认为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名字,掌握了一个人的名字也就掌握了对这个人的控制权。在非洲的某些部落中,妇女不许说与公公或公公的弟兄的姓名同音的词语。如果说了这些词,她就会被认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而被处死。汉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几千年前就脱离了愚昧的原始状态。但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不少沿袭下来的禁忌词语。比如东北人忌讳说狼,而把它叫做“张三”。各省行船、打渔的人禁忌说与“翻”“沉”等同音的词,连姓陈也得改说姓“耳东”,船帆改叫“篷”。江浙一带商人认为“关门”这个词不吉利,因此店铺晚上关门停止营业叫做“打烊”。广东一带忌讳说“乾、赊、折”这些不祥的词,因此把猪肝叫做“猪”,把猪舌叫做“猪脷”。湖南邵阳方言中“重”与“穷”同音,所以由于忌讳说“穷”而把枞树叫做“富树”,把重阳节叫做“富阳节”。四川万县地区把酱油叫做“豆油”(当地食用油主要是菜籽油,不吃黄豆榨的豆油,而以黄豆作酱,制酱油)。因为酱油与“犟牛”音近。在有的地方,把醋叫做“忌讳”,避免说“吃醋”让人误解为嫉妒。禁忌语也会因行业不同而有区别。比如我国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在她的自传中就谈到旧社会的戏班子忌讳说“散”,因此遇到要说这个词时,必须用“拆”或“碎”去替代。有趣的是在四川的某些土话中也把伞叫做“撑花儿”,广东方言则把伞叫做“遮”,很可能都是因为要避开“散”这个不吉利的词。上述禁忌都是害怕说出了某些词语会给人们带来灾祸与不快。

另有一类禁忌词语是对某些人、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说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也必须用别的词语去代替。比如,在我国历史上,封建帝王和孔子的名字全国人都不许说、不许写,这个叫国讳或公讳。如果在谈话或书写中遇上这个字时,就要改换成另一个同义词。比如汉文帝名恒,汉代的人就把恒山改称常山,连神话传说中的姮娥也被人改名为嫦娥。西汉吕后名雉,于是山野中的飞禽──雉从此改称野鸡。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名忠,为了避讳这个忠字,颜之推在他的《家训》中把凡是含有忠字的篇目一律改“忠”为“诚”。曹宪所著《音释》为了避隋炀帝杨广的名字,把前人的《广雅》改称《博雅》。隋唐时代,江苏郡有一个地名叫做义兴,到了宋代,为了避讳宋太宗赵匡义的名字,改义兴为宜兴,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避讳之风发展到后来,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不许说和写自己父母的名字,叫做私讳。有的时候,实在找不到恰当的同义词来代替避讳的词时,便只好不说这个词的音,书写时把这个字少写一笔,叫做“敬缺一笔”以示尊崇。比如把“孔丘”写成“孔”,又比如苏轼祖父名序,东坡先生为人写“序”时一律改写为“叙”。《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与冷子兴闲谈,冷告诉贾,他的东家林公的夫人,在家时名叫贾敏,贾雨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字亦减一二笔……。”由此可见,避讳之风在清代也还很盛行。上述两类禁忌语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封建迷信的破除而逐渐消失。只在某些偏僻的农村地区还有一些遗留。但是另有一类禁忌语是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普遍存在的,那就是人体的某些部分、器官以及某些生理现象或功能的名称。在英语社会中,有所谓“四个字母的词”,它们都是有关人类性器官、性行为的。语言的词汇系统中虽然包括这些词,但却不允许人们直接说出它们。汉语中也有类似现象。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词,很少见于口语(粗鄙的咒骂词语是个例外),除了医学书籍之外,也很少在书面语中出现。

大部分禁忌语都是和特定民族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甲民族视为禁忌的,乙民族不一定忌讳它。有的时候,在同一个民族中,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禁忌语。所以,我们若是到了异乡、异邦,在入乡问俗的时候,也应该了解当地居民有哪些禁忌语。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交际过程中失礼,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禁忌语中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封建迷信,但是禁忌说出某些词语却成为语言词汇系统演变发展的原因之一。在我们上面举出的例子中,有一些替代禁忌语的词语已经进入我们的常用词汇系统而失去了它们原来的神秘色彩。比如“挂花”“挂彩”本是我国旧社会中绿林好汉们避讳直接谈论受伤而替代它的词,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熟知、常用的词了。这就等于给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受伤”增添了两个同义成分,使人们在写作时修辞选择的范围扩大了。

(二)婉言法婉言法指的是采取某些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减少话语对听话人的刺激;或是委婉地指称某些事物;表达说话人对某人、某事的评价与态度;或是客气地向听话人提出某个要求。不同的语言社会,婉言法所利用的手段是不尽相同的,但从总的来看,使用得最多的有两类:一是利用同义词语或近义词语的替代,以及某些词语的特殊组合;二是利用不同的句式替换。

1.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替代构成婉言法。显而易见,用这种手段构成的婉言法的内容,首先就是委婉语。委婉语的产生和语言中的禁忌现象有密切的联系。当人们遇到必须提及被社会禁止说出的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只能是寻找另外一些词语或说法去替代或暗示它们。这些用来替代或暗示禁忌词语的成分就叫做委婉语。前面讨论禁忌语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顺带地举出了不少委婉语的例子。比如,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社会中,对于人的排泄器官和行为是不好直接说出来的,因而在各种语言中都产生了一批带有普遍性的委婉语。比如,在汉语中把“厕所”叫做“一号”,在英语中则叫做“盥洗室”;汉语中把大、小便叫做“方便”“上一号”,英语中则说成“洗洗手”。其实“大便”“小便”本身已经是“拉屎”“撒尿”的委婉语,可是这种委婉语用得久了,就感到它的意义还是太明显,于是又换成“上一号”。还有不少民族忌讳直接说到死亡这个词,特别是当死亡与听话人有关时,更是要用其他委婉的说法去代替它。所以在汉语中对老年人的死亡可以说成“老了”“归天”“百年之后”,对年轻人的死亡则说成“不在了”“去世”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禁忌语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是用委婉语为内容的婉言法却并没有消失,它甚至成为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这类委婉语和禁忌语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也不一定只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替代所构成,它是由许多词语组合起来的委婉说法。从它的功用上看,可以分为三类:

 

a.缓减对听话人的刺激,把自己的不满、厌烦等情绪表达得含蓄一些。比如,本来是反对某种言行,说成是“对此感到遗憾”,实际上讨厌某人或某事,却说成“不感兴趣”。现在北京青年人的口语中还流行“不感冒”的说法,它虽然是不合汉语规范的戏谑说法,但已被不少青年用做“不满”的委婉说法。

 

b.规避明确的表态而故意含糊其辞,为进一步仔细考虑对策留下回旋的余地。比如想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不直接了当地说“不行”或“没有”“不愿意”,而是委婉地说:“我再想想看”,“我们再研究研究”。当对方请你吃某种你不喜欢的食品时,不好拂却主人的盛情,只好说“我不太习惯它的味道”。当被问及是否喜欢某部作品、某次演出时,即使不喜欢它们也不正面表示出来,而委婉地说“这方面我是外行”,或是挑出该作品、该演出的某一细节说“我看这一部分还不错”。这种表达方式随具体话题、交际场合、双方关系等等也会有多种变化,并无固定的格式。这种婉言法一度被人们指斥为虚伪而主张废弃不用。其实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大量地存在这类现象,而且该语言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掌握它们所暗示的意义和使用它们的规律。这就是所谓“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的语言技巧。只是有些人在这方面技巧高一些,有些人低一些。我们认为,对原则问题的是非固然应该旗帜鲜明,而对非原则的日常小事,未始不可照顾听话人的情绪而把话说得委婉一点。更何况,即使对原则问题的表态,有时也应该留有余地。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能一次认识清楚。特别是在外交场合,更应该十分谨慎。所以这种婉言法在涉外工作中用得很多。比如说某事是“可取的”,它虽带有赞成的倾向,但又不等于明确的赞同。如果说“可以理解”,则更可为日后有可能不表赞同埋下了伏笔;至于目前,仅仅是“理解”而已。如果说“表示欣赏”,则暗含了赞许的意思,但还不等于支持。因为“欣赏”这个词本身就含有站在一边旁观的意味。只有“支持”才表明可能在言行上采取某些行动。

 

c.为了避免在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应,或是为了政治斗争的特殊需要,在言语上故意不作明确的描述,而以笼统、委婉的语词来暗示某种气氛、倾向。比如报道两国代表“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交谈”,表明双方观点基本一致,关系良好;说他们“诚挚地交换了意见”是表明双方存在分歧;说对某事“十分关注”,则表明发言人可能对某事持反对态度。在国际斗争中,如何恰当地选择词语委婉地表达我们的立场和看法,简直是一种斗争艺术。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也需要在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方面有高超的技巧。

 

上述婉言法主要是利用词汇手段委婉地表达说话人的意图。

 

2.利用不同的句式构成婉言法。大多数语言中都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句式,表达相应的四种语气。和礼貌语言中的婉言法关系最密切的是疑问和祈使这两种语气。不同的语言中,表达这两种语气的主要手段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英语中,祈使语气往往通过祈使句来表达,祈使句往往省去了指称祈使对象的代词宾语,语调一般是下降型。疑问语气则往往通过疑问句来表达,疑问句基本上由主要动词前添加助动词构成,语调为上升型。当我们要用英语向人提出一项请求时,既可以使用祈使句,也可以使用疑问句,它们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说明了对听话人尊重的不同程度。

 

此外,在英语和汉语中,同样都可以在陈述句式中区分出直言与婉言两类。所谓直言的陈述句就是一般的陈述句。而婉言的陈述句则是在句中添加“大概、也许、或者、恐怕”这一类表达犹豫、不肯定的意思的词。比如在汉语中“你要晚了”是一个直言的陈述句,而“你大概要晚了”则是一个婉言的陈述句。它们和表达同样意思的英语对译句“You will be late”和“You will be late Im afraid”一样,后一种句式由于有意为“恐怕”的词而使语气更为委婉,它表明了对听话人可能有的不同看法的尊重。有时,可以利用双重否定句式来减轻肯定的程度甚至表示否定。比如甲问乙:“我去行不行?”乙可以用肯定句说“行”,或用否定句说“不行”。但是,如果想缓和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则可以说:“你去也未尝不可考虑”,这是倾向于肯定的回答。也可以说:“你去也不是不行”,这个回答实质上倾向于否定,只是说的语气比较委婉。我们也可以在请求别人干某件事时在句中添加“是不是”“能不能”“可不可以”一类表疑问的词组,从而使我们提出的请求比较委婉,表现了我们尊重对方、不想强加于人。比如“请你站远点儿”就不如“你是不是可以站远一点儿”委婉。“你能不能把车借给我用一下”当然比“请你把车借给我用一下”更为有礼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