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对传统书法经典作品的技术解读

 爱雅阁 2012-07-10
试论对传统书法经典作品的技术解读
——以王羲之墨迹摹本《得示帖》为例

                敖朝军

内容提要:书法继承传统之主要手段便是对传统经典作品的临摹学习,面对经典怎么临摹往往仁者见仁。本文提出理解性临摹并试图从新的视角多方位切入,直观、明了阐释理解性临摹的具体内容,谓之“技术解读”。
关键词:临摹 理解 技术解读 关系

谈论书法离不开传统。 所谓传统,狭义言之,是历史传承的正统;广义而论,谓人类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可以传承的某种秩序。书法传统似乎可以理解为:通过历代流传的、被历史所承认的经典书法作品以及部分书写作品所传承的一种书法理念和书法秩序。由此可见,书法传统以作品为载体,须从历代作品中去继承,要把这种传统继续传承下去,亦须通过创作书法作品来实现;传承的并非作品本身,而是蕴涵于其中的理念和秩序。
继承书法传统并不是简单复制过往,而是借助现存作品深究其理,再运用其理进行创作,在创作中融入时代气息、个人特质,最终留下独特的印迹。这样既传承其理,又丰富其形;理恒而形异。书法就在不变和变中具有了绵延的生命力。
书法之理,既有理念之理亦有秩序之理,如何把握“理””呢?学习!学习传统,特别是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在当今,经典作品的复制品、印刷品唾手可得,倒是“怎么学”的问题值得探讨。学习书法既是体力劳动:动手练习,更是脑力劳动:思考。思考在先,动手在后。思考什么?主要是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怎么理解?从不同侧面切入,懂得其抽象之美一定依附于作品具象之形,美是果、形是因,进而详察其点画,追寻其原理,挖掘其规律,最终为我所用。这种理解,笔者称之为“技术解读”。
所谓“技术解读”不外乎对作品进行量化和具体化观察。不同作品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有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做得特别有难度和高度,其他方面相对比较平淡,这种作品居多;也有一部分作品方方面面均具有作为典范的完美,值得我们全方位去体察和吸收。王羲之墨迹摹本《得示帖》便属于后者,笔者将其作为代表全面阐释“技术解读”之内涵。
《得示帖》(图1)是王羲之尺牍书法精品之一,凡432字,行草书,唐人白麻纸摹本,现藏日本皇室。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该贴文字内容并不深奥,是一封简单的朋友往来信件,信中还因身体欠佳而显露出淡淡的愁苦,似乎书者无意也无心特意表现书法。正是在这不经意间却充分展示出了超凡的书法创作能力和天赋。笔者试从八个方面进行解读:

图片1-.jpg 图一王羲之《得示帖》




第一、用笔沉锋转腕。
用笔和结体乃书法之核心,用笔从动作看不外乎起、收、行、提、按、转之分,从用锋论有中、侧、偏之别,《得示帖》用笔特点之一便是在转折处沉锋转腕,这种见于点画转折换锋处的用笔方法亦是魏晋书家的显著特征,有别于唐及以后的折锋挫腕法。每到转时笔锋下沉,运力旋转,转处多呈圆厚外张、丰劲饱满之特点,仿佛集全身之力于一转,如图
2所示“得、吾、劣、明、出、不、触、雾、散”等字。邱振中先生把此解为“动力形式”。在点画的其他部分用笔亦须按多提少,使点画入纸厚实,不解此法,学二王行草难入堂奥。

图片2-.jpg 图2 《得示帖》用笔沉锋转腕处标示


第二、结字神聚于眼。
什么是字的结构?笔者认为结构即关系,单字结构就是点画间关系及字内黑白虚实关系,多字乃至整篇结构意即章法,章法亦是关系:字间关系、行列间关系、块面关系、黑白、虚实关系等。关系之中除了通常理解的呼应、避让、承接及穿插等外,还有一个关系的重点:主次。非独体字总可以分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独体字及合体字的独体部分亦有主笔和次笔之别,主次常常通过外形缩放、位置挪动、点画收张、线条粗细、墨色浓淡、空间疏密等调控手段来实现。通过营造主次关系最终给人提供出一个字的视觉中心点,这个点有人称为完结点,有人称为字眼。与文章的中心思想、群体的领导核心、事物矛盾的冲突点、剧情的高潮、画面上的画眼、人的眼睛等名异而神通。同样地,字内与字眼,作品亦有作品的视觉中心点,有了它们,才避免了“散”、才找到了感官的汇合处,字、作品才具有了神彩,谓之“神聚于眼”。再从现今时代学习书法的背景言之,由于平时的美术字视觉习惯养成的思维惯性,我们在写字的时候最容易布白均匀而偏平,在观察、学习字帖时也容易对帖上的结字特点视而不见,常常丢失字的字眼使字形散神亦散。每一个字都有其中心之所在,都有其字眼之所存,把握字的结构,其重心似应关注于此。
《得示帖》在处理字结构方面的手段丰富且精彩,总体上呈现收左放右姿态,细节处理微妙多端,如图3中“示”之下主上次,左下点与竖厚重紧密、右下点轻灵空荡;“”之左主右次,左部双撇凝而相聚,右部虚化简约;“”之右主左次、右放左收,右部墨聚于“虫”之中轴;“散”之左主右次、左收右放、左实右虚;“”之上主下次,下部右主左次,“务”部中段浓墨重画紧接,整字虚实变换、松脱灵动。以上五字通过点画关系的巧妙调整均形成视觉中心点,即字眼(见图3各字中的小圆点标示),呈现变化与统一、灵动与安稳、形散而神不散的结体妙构。

未标题-1 3拷贝 拷贝.jpg
下载 (26.65 KB)
图3 《得示帖》结字神聚于眼举例
2009-8-8 00:06

图3 《得示帖》结字神聚于眼举例


第三、墨色层次分明。
在学习远古作品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画面多呈灰暗古旧,更有部分作品系双钩填廓或单钩描摹而成的摹本,这些均对墨色变化存在程度不同的弱化和掩盖,初学者也就容易忽略或误解作品的墨色变化。墨色来源于掭墨的多少、掭墨的频率、墨汁的浓淡、运笔速度的快慢、点画线条的粗细、点画间的距离等变化;墨色不仅体现在字间,也体现在点画内部;墨色的变化和节奏与生命体内血液流动、脉搏跳跃暗合,体现出作品鲜活气息;在画面上墨色变化又营造远近虚实、起伏跌宕、长短节奏等视觉冲击从而增加作品的整体感、丰富度和生动性。无疑,墨色是构成作品的重要 一环。《得示帖》虽然是摹本,但通过对原帖图片反相、去色、改变明暗对比等方式处理后得到墨色效果图(图4),图片中呈现的用墨丰富性、自然性和节奏韵律可谓一目了然。
图片4-.jpg 图4 《得示帖》墨色示意图

第四、节奏变化有致。
韵律美不仅表现在音乐上,书法中的节奏韵律同样存在。书法作品的节奏借助字间构成的连接单元、字间距离变化、字体大小、用墨浓淡的交替等手段来表现。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其节奏如果与自然生命的脉动存在某种联系和相通,就会给人以畅快、舒适、激动等心理体验,随之引起观者的共鸣。图5是根据字间连接和距离构成的小单元以及字的长宽关系制作的效果图,从中可以看出《得示帖》节奏长短、强弱、快慢、交替变化规律和特点,这种观察方式对于直观、具体、简单明了认识作品节奏提供了方便,对于学习者全方位把握该帖特征增添了认识角度。
图片5-.jpg 图5 《得示帖》节奏示意图

第五、字势跌宕灵动。
书法中的字势是个不容易掌握的概念,它指字的姿态和动势,这种“动”体现在承接上字、引领下字的衔接纽带上,行气贯通、左右顾盼、上下呼应都离不开字势的作用;字势也只有在行列和篇章中才有意义,孤立地看待字的字势是不可取的;当然,忽略字的字势势必影响行气的贯通。图6通过对单字外轮廓的勾勒直观地告诉我们,帖中几乎没有真正四平八稳的字,作品依靠字的姿态微妙变化增加个体间的联系和互动,为整篇的通达服务。为掌握字势,在练习过程中应避免以单字为节奏着眼点,须注意上下衔接,以行甚至篇章为单元,随时关注上下左右、关注连接、关注整体。把篇章当字,把字当点画来把握和练习,以强化对字势的认识和体悟。
图片6-.jpg 图6 《得示帖》字势示意图
第六、行气流动畅达。
书法作品纵行中通过上下字间的揖让和传承表达出来的一种畅达、流动的气息谓之行气,俗谓“贯气”。字字相连未必有行气,字字独立未必无行气。行气通过字势引领、点画承接、重心揖让、节奏变化等手段来实现。在《得示帖》中标出每行的中轴(图7)后发现:不同的字的重心在行中轴左右微微波动;重心的偏向和上下字的承接相关;几乎没有字让中轴成为其对称轴。这种重心和字姿态的微妙调整有如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在有限的街道上南来北往,但都能心领神会地通过身体微侧、重心微调、速度微变等方式相安无事、各行其道而不冲撞。
图片7-.jpg 图7 《得示帖》行气示意图
第七、横向通透萧散。
章法的横向观察也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原帖给人一种散淡简远、休闲自适之感,同时又没有空泛和散漫之病。原因何在?似乎可以从作品横向的通透性去寻找答案。在图8中,用横斜线连接作品横向穿越行间的块面空间,此时出现的线条让人联想到生命体内的网状血管,它们星罗棋布、相互交通,但都在“体内循环”,既没有出现“血脉堵塞”,也没有“主血管”从“心脏”冲出“体”外。作品气息通透、风格淡而不散之缘由似乎在这儿找到了答案。
图片8-.jpg
下载 (46.62 KB)
图8 《得示帖》横向通透示意图
2009-8-8 00:17
图8 《得示帖》横向通透示意图

第八、左右交错融洽。
学习中,对作品的左右关系的关注,容易被忽略。创作中更多的是:要么左右拉得很开,有意避开处理左右关系,要么行间茂密形成一种相对简单的整体感,从而达到章法上的效
果。在认识了《得示帖》的左右关系处理,我们才发现它原来如此丰富和合理,无疑会让日后在观察和创作时多了借鉴。图9是对《得示帖》行间左右关系产生影响的字外轮廓进行以“行”为单位的整体复制处理并反相而成的效果图,行间左右关系之形象、生动,丰富、多变,协调、统一无不跃然纸上,催人遐想!
第九、整体浑然天成。
《得示帖》正是通过沉厚圆劲的用笔、形散而神不散的结体、自然丰富的用墨、音韵美的节奏、灵动的字势、畅达的行气、通透的章法、诡异的左右关系等多个方面造就出天衣无缝、美轮美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带着这样的思考视觉,再来面对经典作品,些许会感到踏实一些,至少我们具有了一套比较全面的观察角度。当我们不停地听到:临帖越像越好;带着理解去临;这是在意临;往二王的路子再靠一靠等言语的时候,是否感觉云里雾里、无所适从?那就不去听吧,坐下来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还管用的技术解读方法引领、指导我们的学习。
在书法学习与教学中,面对学习范本,如何认识?如何学?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怎么用?如何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如何将感悟的东西形象化?如何将理论的东西直观化?是长期困扰笔者的几个问题。上文论及的经典作品解读方法就是笔者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也算是对上面提到的部分问题的回答。方法只是提供一种思考,不是万能的,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作品,灵活应变,相机处理必不可少。
图片9-.jpg 图9 《得示帖》行间关系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Z].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1998.
[2] 阮璞.画学丛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3] 刘恒.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 欧阳中石等.书法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6] 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C].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7] 叶培贵.行书教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8] 邱振中.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