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书法中的“宁拙毋巧”

 自华居 2017-02-03
文心雕龙2017-02-02阅读原文

浅谈中国书法中的“宁拙毋巧”

高二格致一班 李雨桐

摘 要:中国书法讲究“宁拙毋巧”的自然朴实的美。本文试从美学和历史的角度赏析中国书法“拙”的美美在何处,以及如何去欣赏这种美。

关键词:书法、美学、宁拙毋巧

一、前言

中国书法讲究“宁拙毋巧”的自然朴实的美。书法作品作为一个整体被推崇表现书法家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表现更为真实朴素的意境,即清代书法家傅山所言“宁拙毋巧”。而在今天,不少“拙”的著名书法作品却被某些民众视为“不会写字”,甚至称“自己写的都比较好”。

书法家拙的作品体现了他真实的心境。若观者无法理解这种美感,便是一种遗憾。本文试从书法拙文化的历史出发,试探究拙之美美在何处,以及如何欣赏这种美。

、历史背景

中国书法独特的美在世界美学史上占有不小的地位。而在中国书法发展的长河中,从隶书到楷书,从古朴到工巧,反而慢慢形成了“宁拙毋巧”的书法理论。此理论的形成,与清代书法家傅山息息相关。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1]通读、通注诸子,尤其是对道家著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其书法精通篆、隶、正、行、草诸体,“四宁四毋”的书法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主张出自其跋文《作字示儿孙》: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山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棱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日密,而无尔我者然也。行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令儿孙辈知之,勿复犯此,是作人一着……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2]

傅山在自身的艺术水平提高、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发觉了刻意的工巧偏离了书法抒情达意的本质。于是他反对这种刻意追求“圆转流丽”的畸形风格,而推崇“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即“四宁四毋”的风格。他认为,作书应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宁可让字写的如蓬头乱发,粗布破衫,也不能有搔首弄姿,取悦于人之态。

早在傅山之前,东晋的王羲之便已对书法的追求自然有着见解。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3]

王羲之强调书法家进行创作前,要“先乾所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似,意在笔前,然后做字。[4]”创作时要蕴意于笔,不求其结构像谁,但求能书其所意,此方为书法,而非“点画”而已。

直至后世,尤其是自傅山以后,各家纷纷推崇其“四宁四毋”的主张。于是因为各书法家纷纷在纸上独创其自己的美学价值,在书法史上再没有如隶书演变为楷书般的大势不可逆的演变。

三、美学价值

笔者在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时,发现了如下字句:

“大众眼光中把古拙统称为‘丑’,如果把写的很秀丽的毛笔字同古拙的书法放在一起时,大众欣赏眼光一般是更认可毛笔字。[5]”

十分有趣的是,此文作者将广义的书法分为了两类:毛笔字、狭义的书法。前者指通过毛笔的特性所书写的具有一定固定格式的书法字。后者主要指书法家创作的,有着一定意蕴的书法作品。当然,这种分法并不严谨,但可以看出同样为毛笔所写,“毛笔字”和“书法”其创作目的不同,所体现的美学价值也大相径庭。“毛笔字”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字”的一种,注重格式化的美感,更适合于文字招牌、以及各种公共场合的文字使用。而“书法”则注重韵味,适合在家中、艺术馆欣赏。在家中挂一副电脑打印的“华文隶书”的“作品”,想必十分可笑。

当代哲学家李泽厚评价汉代艺术的古朴文化曾说:

“……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气势’就是它的本质。[6]”

在汉代最能体现李泽厚之言的书法作品便是《石门颂》(下图)。石门颂的书写十分随性,不求工巧而突出变化,展现出天真自然的情趣,为后世书家所推崇。《石门颂》继承了古隶的率意性和隶书的简洁用笔,在笔画上将方圆结合。结构极为舒展自然,体势瘦劲,富有韧性。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笔者曾尝试临摹《石门颂》,却惊奇地发现石门颂看似简单,而临摹颇为困难,难以得其笔意。正如清朝张祖翼所说:“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

与之相比,同是汉隶的《曹全碑》(右图),则体现出全然不同的美感。其字迹长短兼备,行笔流畅秀美,结构匀称。《曹全碑》体现的是一种秀丽美,与《石门颂》的古拙美截然不同。不可否认秀丽美的价值。这种美给人的更是一种格式上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就如同见到整齐的麦田或是仪仗队,油然而生一种天生的美学享受。而古拙美则是更深层次的美感。它的美感不体现在整齐或是秀美,而体现在其中蕴含的精气神,需要观者更深一层次地去深入理解这个作品。如果没有足够的艺术理解,难以看出其中的美感所在。可以说,秀丽美是感官上的美,而古拙美是精神上的美。

汉代之后,东晋的王羲之也用自己的书法阐述了这一点。

而他最著名的《兰亭集序》(右图),没能传世。当今所见为前人摹本。摹本流畅自如,字迹秀美。可摹本应已与其真迹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并不能代表王羲之的美学观念。《快雪时晴帖》(右下图)相传应为王羲之真迹。此真迹强调字与字的联系。《兰亭集序》作为摹本自身不可能有着极强的整体感,更像是一字一字堆砌而成。而《快雪时晴帖》笔势一气呵成,字间皆有联系。明代鉴藏家詹景凤以“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快雪时晴帖》短短二十余字,兼具行楷与草书笔意,多连笔。细观其独字,如“善”字,不若《兰亭集序》的无可挑剔,而是一笔做成,一种喜悦油然而生。

虽然不同于汉隶的古拙,王羲之的“拙”更体现在不强调单独一字的完美,而求对于心情的表达。虽然与“拙”的本意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这仍是一种拙。因为相同于傅山“宁拙毋巧”的理念,王羲之也同样不追求浮华,而是注重意蕴。

在傅山之后,不少书法家也开始追求“宁拙毋巧”的美学观念。比如刘墉(1719~1804)。其作品常用浓墨重笔。整幅作品一气呵成。后人评价刘墉作品意趣静谧,神情从容。其妙处就在于蕴笔力神韵于字内,“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7]

刘墉的拙体现在其字无定势,变化莫测,观之有成竹胸中之感。圆润却不妩媚,看来笨拙有趣,却又浑然天成。

“宁拙毋巧”指的是书法创作的审美风格,不应拘泥于平时所说之“丑”。书法家推崇“大巧似拙”。表面看是拙,而实际是巧。追求字体内涵的灵动和意趣的挥洒的目的仍然没有变化。后世不少人盲目地追求“拙”,反而变成了傅山所反感的媚态。欣赏字,不可以工整美观者为佳来评判,更不可以孰丑来评判。书法仍应以结构和用笔为基础,绝不能故弄玄虚,否则才是真的“弄巧成拙”了。

三、如何欣赏

好的书法作品是一个整体,应从整体看起。好的书法作品整体看去应有浑然一体的感觉,仔细看去,字间应大小有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碑帖除外)。如《快雪时晴帖》字间错落有致,在该连笔的地方连贯,在意趣停顿的时候留白。作品应能表现当时书法家的心情,不论是在用笔的干枯还是结字。主要仍应强调一种对美的感知,而不是一种程式化的对一幅作品的评判。所以要锻炼对一幅书法作品美感的认知,还是应多欣赏各代著名的书法作品。不能对别人的评价完全跟从,而要顺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结 语

古今书法作品无数,不论是秀丽美还是古拙美,都代表着各朝代书法家们对于美、以及书法意蕴的追求。我们不应将古拙美视为“丑”,更不应完全肯定古拙的价值,否定清秀的价值。“宁拙毋巧”是在清朝当时社会流行模仿赵孟頫和董其昌的风气下提出的,固然有失偏颇。对于一幅书法作品,还是应从自身的美学感受出发。

参考文献: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7

【2】傅山“四宁四勿”的美学思想 李喆 西安美术学院

【3】《大巧若拙——从傅山的“宁拙毋巧”谈书法审美中的“巧、拙”关系》 羊元高发表于《美与时代月刊》2009(9)

[1]引用自百度百科。

[2]引用自傅山《作字示儿孙》,来源自互联网。

[3]引用自王羲之《题卫夫人》,来源自互联网。

[4]同上。

[5]引自演讲稿《书法艺术的拙与巧》胡崇伟

[6]引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7(2016.5重印),第84页。

[7]引用自徐珂《清稗类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