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心灵的避难所

 閲蘭草堂 2012-07-10
疾病心灵的避难所

                                            文/云水

扮演病人:

心病跑到身体上

看了题目,读者朋友可能难以理解:这是什么话?莫非还愿意生病吗?事实正是这样。我们大家平时生病,常常是自己愿意,是自己需要,是自己想躲进病里。事情往往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伊娜21岁那年,本该是充满活力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一病不起了。那是一个傍晚,伊娜和表妹一起外出散步,被一只突然从树丛中跑出的小猫吓了一跳,就浑身瘫软,一点力气没有,一阵阵地出虚汗,两条腿居然走不动路了。没办法,几十米的路,妹妹叫了出租才把她送回家。尽管医生没发现什么问题,伊娜的病情却越来越重,起初是双腿没劲,后来是浑身没劲,再后来不能上班了,最后竟然竟然卧床不起。眼看人都不行了,家里开始为她准备后事。

可是,后来也没怎么治,伊娜却又不明所以地好起来了。

原来,伊娜闹病的时候正在谈第一个男朋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伊娜却一点没有心的感觉。每次男孩来,伊娜都不愿意去男孩家。于是,当男孩又一次说周末要来接她去家里玩时,头天晚上伊娜就犯病了。由此,伊娜一病不起。按情理,病成这样,不能耽误男方。于是,家里就把这桩婚事退了。可谁也没想到,退婚后伊娜有了情投意合的第二个男友,就是现在的丈夫。

有人会说,伊娜这不就是装病吗?这么说她可有点冤枉。这种做没病闹病可以做扮演病人,在心理学上叫做躯体化现象,就是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面对时,潜意识里会让心理压力转化成某种躯体症状。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病症,都是心理压力的躯体化。这是人在进行自我心理防御,以免除内心的痛苦和焦虑。人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都是建立在潜意识中的,是不知不觉中使用的。扮演病人是无意的,是潜意识的活动;而装病人是有意的,是思想意识里的活动。所以伊娜的病症,不是装病,是扮演病人,是躯体化现象。

躯体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因性反应,就是由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反应。用一种形象的说法,叫做心病跑到身体上。这一现象是很有普遍性的。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经常会遇到这类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各种身心问题。除了躯体化现象,还有疑病症、癔症等,所谓的病症都是心因性反应。

心灵避难:

病是人“盼”出来的

人的身心有着很奇妙的互动关系。当人心理上有了闹病的需要,躯体上往往就会密切配合,从而出现种种症状,出现躯体化现象,有时候还会真的出现躯体疾病。就是说,有时候即便我们的身体疾真的病了,这个“病”也是自己“盼”来的,是人需要它,就是为了逃避某些生活困境或心理压力。

很多时候,患病是人的一种需要。一个人生病了,常常是人他需要生病?面对生活困境的时候,面临心理压力的时候。这时,人往往就会生病,从而躲避生活困境,缓解心理压力,应付现实难题。这样说来,疾病就成了人心灵的一个避难所。不错,人的心灵总难免会有需要暂时避难所的时候,患病正好可以满足人的心灵避难所的需要。这就是没病闹病的基本心理功能。

伊娜之所以会生病,要扮演病人,有了生病的需要。想想看,一个二十头的女孩子,第一次谈恋爱,还有比这有比更大事件吗?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大事遇到了难题:面对男友自己不接受却又不能拒绝。这是多么激烈的内心冲突,多么强大的内心压力,人总要给冲突和压力找一条出路。出路在哪儿呢?好,这下找到出路了:我病了,而且一病不起。于是,退婚顺理成章了,自己就心安理得了。一旦“灾难”没有了,自然不用“避难”了,于是,伊娜的病症就逐渐消退了。

心病跑到身上来,容易跑到身体的哪些部位呢?比较多见的是跑到头上、心脏上、肠胃上,当事人往往表现为头疼头晕、胸闷胸疼、上吐下泻等等。具体到不同的人,那就看哪里需要有病了。伊娜就是需要两腿瘫软,这样她就可以逃避去男友家,也就逃避了这桩婚事。运动员心理压力大了,往往身体的相应部位患病,比如,竞赛运动员遇到压力也常常会腿脚闹毛病。如果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出现躯体化现象,他们的心病大多是跑到脑子上。这是因为他们需要脑子患病。学习是需要用脑子的事,只有生病了,才能逃避学习压力。当然,扮演病人也会牵涉到全身,哪里都会出现病症,哪里都有可能不好受。还有,如果夫妻关系紧张,女性排斥性生活,性器官就会出毛病,比如宫颈等。总之,很多时候,病是人“盼”出来的,哪里需要哪里病,想让哪病哪病。

人之常情:

躲进病里“好处”多

心病为什么要跑到身上来?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明显的心理问题身体化倾向。比如在汉语中,本来要描述人的心理活动或现象,用的却是由“身”或“体”字组成的词,比如,“身受”、“体会”等。也许,先辈们生存条件太差,不得不首先重视自己的身体。今天,虽然许多人生存条件好转了,却仍然难以摆脱“重体轻心”的文化传统影响。因此,身体患病了会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于是,人们也就容易让心病跑到身体上。

如此说来,疾病不仅是心灵避难所,还是战胜家人以及周围人的一个武器。伊娜就是靠生病战胜了父母之命。如果不是生病,怕伊娜不会这么容易就战父母。有些老人患病也是这样。一个老太太的婆媳关系不好,自己就时常闹病。每次闹病了,全家人都不离床头,儿媳妇也会对婆婆精心照顾,于是婆媳冲突得以缓解。老太太就是通过闹病,战胜了儿媳,调控了婆媳关系,维护了自己的地位。笔者还接待过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当时生病已经半年,症状是上吐下泻。去学校就发病,回到家里和妈妈在一起就好。原来,半年前女孩的父母开始闹离婚。随后是父亲再婚,母亲也准备再婚。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女孩开始闹病。闹病让女孩得到了很多好处:母亲疼爱有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倍加呵护。这样,虽然成人的生活出现重大变故,可谁也不敢忽略孩子。这也小女孩通过闹病战胜了成人,保护了自己。

人一旦有了患病的需要,就会找到生病的机会。有个男孩需要头疼了,他找到的机会是:头被门撞了一下。虽然反复检查脑子都没有让门撞坏了。伊娜找到的机会则是:被小猫吓了一跳。其实,不言而喻,所谓机会不过是潜意识里找一个借口,一个托词。所以,没有这个“机会”,需要生病的时候是不愁找不到“机会”的。

心病跑到身体上,除了上面的种种“好处”,还会得平时得不到的一些“附带好处”,比如家人的关照、困境的回避、责任的放弃等等。比如,伊娜得到的最大好处是,逃避了一桩不如意的婚姻,还有就是同时得到了家人的呵护。这些“附带好处”在心理学上称为“继发获益”。

看来,人们患病,常常是自己内心的意愿,是自己需要躲进病里。因为躲进病里“好处”多多。所以,谁都难免扮演病人,有愿意躲进病里的时候,这也算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

心病心医:

带“病”学习和工作

但是,扮演病人不能形成惯性。因为,扮演病人得到的所谓“好处”,会强化当事人的反应模式,让人躲进病里不愿出来。伊娜就是这样。直到好多年后,只要生活中的压力大一些,她还会出现类似先前的症状:两腿无力。可见,扮演病人的所谓好处,弄不好往往会变成害处,妨碍心理问题的及时调整,给身心健康带长期的消极影响。

那么,如果心病跑到身上来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是认知调节。就个人而言,应该突破“重体轻心”传统的影响,对心理健康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心因性反应要有充分的认识,勇于和善于正视和化解引发躯体症状的心理情结,坚信“心病还需心药医”,不让心病跑到身体上。从而促成当事人不再扮演病人,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问题。

一方面是行为调节。当事人要拿出积极的自救措施,哪怕身体上确实还有症状,也要带“病”学习和工作,而不能逃避生活。这除了自己坚定自救,还需要家人的配合。比如,发事人出现症状时,家人不给予其特别关心,而应在其表现正常时,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不要让当事人得到“继发获益”。这样有助于当事人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自救。当然,必要的话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