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硬朗和男人的风格纪念海明威

 昵称lIpAIsZV 2012-07-10
文\本刊特约撰稿 王一冰

  1961年7月2日,美国爱达荷州一所寓所的门前传来一声枪响,一位老人倒在了清晨的血泊中。在一系列缜密沉着的准备之后,双筒猎枪击碎了世界文学最辉煌的一段篇章。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他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写过《老人与海》,他叫海明威。五十一年过去了,海明威已逝,而他的作品却时常被人们忆起。这条硬汉,留给人类精神世界一笔硬朗和男人的财富。

  海明威的很多小说为人推捧,其中很多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在五六十年代的大荧幕上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痕迹,像《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等。今天,我们就用电影来纪念这位20世纪伟大作家中的大胡子老伯伯。

  1

  海明威的小说很难翻拍成电影,比如《老人与海》。这部为他迎来世界性声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其实篇幅并不长,故事也不复杂,或者就没什么故事。老人圣提亚哥出海八十余天,一无所获,后来他再次远航终于捕到了一条和他的小船同样大的马林鱼。归航的路上,一批又一批的鲨鱼纠缠着渔船。等到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港口的时候,马林鱼只剩下一条光秃秃的脊骨。

  小说是写在纸上的语言,话语的蕴藉,会为写作者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自由的方式对故事以外的成分做出渲染和交待。与小说不同,电影的形式要求首先是画面,所有的情绪和作者的思考都必须放置在具体的画面中。《老人与海》的主要场景是大海上老人的小船,能够忠于原著的故事,而又使电影的画面较少单调感,这实在不容易做到。电影灵活运用景别,远、中、近景搭配适当,老人的航程被拍摄得既孤独苍茫,又充满层次感和方向性。小角度的仰拍,把久坐在狭小渔船上的老人的形象拉高,有增强个人性格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

  《老人与海》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拍摄条件并不比现在,没有今天的摄影设备,更没有电脑特效。电影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尽量把大鱼在海中腾跃与老人的动作合成为一幅奋勇搏斗的画面。尽管今天看来,其质量远没有当下自然类纪录片那样惊心动魄和史诗品质,但是在当时,想必也定然艳惊四座。

  除了镜头和视觉效果外,电影对《老人与海》原著精神基调的把握十分准确。深沉与挑战的主人公精神境界,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的执着品格,悲怆的宿命感,这些蕴含在故事深处的哲学问题,也在影片中有很好的传达,形成了硬朗和男人的风格。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情况和《老人与海》类似,只是故事性更强,不再是独角戏。而且这部片子还力邀了格里高利·派克的加盟。不过,《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影片质量却没有《老人与海》那样可圈可点了。同时,这也是最为海明威不满的一部改编作品。

  乞力马扎罗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顶的皑皑积雪与地球上最热的大陆形成鲜明的比照。海明威有过非洲生活的经历,对这块神奇土地上自然界崇尚强力的完整的自然法则不惜极力讴歌,对野性和非洲大陆无法用现代科学逻辑解释的生命魅力不惜极力崇敬。大河激流中的河马群、草原上迁徙的食草动物、夜间逡巡哀嚎的鬣狗,这些镜头在当时的大荧幕上算得上震撼和冲击了。

  不幸的是,在对原著内在精神气质的把握上,《乞力马扎罗的雪》并未能够酣畅淋漓。《乞力马扎罗的雪》本是一部艺术特色鲜明的小说,两条意识流交织在一起。在电影中,两条意识流被简化为插叙和倒叙,最甚者,小说结尾主人公的死,被修改为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光明大团圆。这样一来,乞力马扎罗神秘的魔力消失了,电影变成了一段冒险加爱情的罗曼史。这部小说本来就倾注了海明威隐秘的个人情感,现在被改编得离题甚远,海明威大呼不满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

  由海明威小说改编翻拍的电影往往不是出自一家导演之手,因而质量难免参差,风格必然各异,因而无法作为同一类电影做集中的阐释。但从海明威小说的特色上看,《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等影片基本上保留了海明威小说中鲜明的硬汉形象。

  美国是一片殖民的土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英雄好汉怀揣着自己的心事,来到亚美利加北半球的广袤版图上跑马圈地。生存下去,压倒一切虚假的道德,彪悍硬朗的强力构成了这个社会最基本的裁判法则。这就是美国文化具有的很爷们很man的一面。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被誉为美利坚精神的丰碑,正是基于这一深厚的文化传统。

  我们可以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诟病好莱坞电影的种种不良,但是不得不说,好莱坞类型片里面,很大一部分在着意塑造硬朗勇敢的男人形象,这是文化无意识,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宣扬。西部片、警匪片,甚至由李小龙发扬光大的动作片,都以硬朗的男人为主角。

  与这些类型片不同,海明威作品改编电影中的硬汉不是单纯的肌肉男,这些作品中的人,或许论身材没有办法和类型片的男一号角力,但是他们更多了一些内在的力量。这力量是一颗悲悯有信念的内心,是从精神深处生发的挺拔和坚持,一言以蔽之,就是可以被打败,但是不能被打倒。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摊开被鱼线磨伤的手掌,继而又握紧拳头仍然坚持与大鱼搏斗。

  在审美中性化的今天,女人越来越爷们了,而男人们刚好相反,长裙丝袜招摇过市者大有人在。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或者走进电影院,美瞳、粉底、兰花指,说话尾音语气词延长的男人越来越多。小才情、小文艺、小清新越来越多,但是硬朗挺拔的男性形象越来越少了。

  男人娘则国家娘,男人强则国家强。我们在感叹美国是世界警察,四处招惹是非的时候,我们在观赏NBA感慨美国人体育厉害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硬汉”不仅仅是电影或文艺的风格,它更蕴含了价值倡导。在艺术形式娱乐属性被日趋放大并唯一化的当下,还是应该呼唤艺术形式的其他功用。社会性别的塑造,娱乐环境的影响有时候甚于正面说教,因为它是潜移默化的,所谓“如入鲍鱼之腹,久而不闻其臭”。风格不仅仅局限在纯粹的形式美学的范畴,它也参与到对一个时代的人的心灵塑造。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纪念海明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这些作品绝非只属于美国,或者只属于英语世界,在某个意义上,其间的许多价值提倡,在今天的中国还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尽管《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等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站在电影史的角度上看都不是什么垂名经典的作品。但是这不影响人们在今天重提这些好莱坞老旧的芳华,也不影响人们通过电影怀念一代文学大家。

  用硬朗和男人的风格纪念海明威,让普天下的男人成为真汉子!

  《老人与海》

  导演:

  约翰·斯特奇斯 亨利·金

  主演:

  斯宾塞·屈塞 理查德·阿曼达

  唐·阿尔瓦拉多

  类型:

  剧情 / 冒险

  上映日期:

  1958年10月7日 美国

  《战地钟声》

  导演:

  山姆·伍德

  主演:

  加里·库柏 英格丽·褒曼

  福图尼奥·博纳诺瓦

  类型:

  爱情 / 剧情 / 冒险 / 战争

  上映日期:

  1943年7月14日 美国

  《乞力马扎罗的雪》

  导演:

  亨利·金

  主演:

  格利高里·派克 苏珊·海沃德

  艾娃·加德纳

  类型:

  爱情 / 剧情 / 冒险

  上映日期:

  1952年8月18日 美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