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余篇SCI文章的一字经验

 木鱼110 2012-07-10

从第一篇SCI(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6.188)到百篇SCI发表在数十个SCI杂志(包括Pediatric neurology 1.513;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 5.328;J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6.495;Lancet:33.633;Blood:10.558;Headache:2.642; BBRC;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Journal of Pediatrics;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Breast Cancer and Treatment等等)。既有基础的 Original Papers,也有临床的 Case Reports。自己的身份也从SCI文章的第一作者上升为通信作者, 进一步发展为SCI杂志的审稿人、编委、副总编、常务副总编、代理总编等)。历经千辛万苦, 感受很多,不可能都写出来,但其中最重要可归结为一个字:短。

我最早的写短的经验是从投一个IF 5分多的杂志开始的,初稿是7000多字(历时三个月,真很辛苦),老板看完以后删除了2000多字,然后寄往杂志社,审稿人的意见是文章的内容挺好,就是太“verbose(废话太多)”,建议删除一些“无关话语”,紧接着又删除2000多字,文章最后的字数是2500左右,换句话说初稿中的65%被删除,是废话,删除过程真的很心痛,那都是自己的辛勤劳动啊,这时第一次感觉到写短比写长更好、更重要、更容易被接受。

各位作者在写文章时,应尽量将文章写得简短,这样接受的几率会增加。写短文也省自己的时间。

如果文章写得比较短,作者容易将重点(或者是本文的结论)突出;如写得太长,容易抓不住重点,而东扯一点,西扯一点,反而不容易接受。记得有一次一篇关于中国人骨结核的文章, 洋洋万言, 包罗大量的数据。但重点不明。记得有一次一篇关于中国人骨结核的文章, 洋洋万言, 包罗大量的数据。但重点不明。结果一个审稿人拒稿, 另一个审稿人干脆拒审, 这审稿人告訴我他拒审的理由是:”The paper is so long and so poorly organized that I can't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s want to let the readers know. If the author is unwilling or unable to produce a readable paper which expresses a point, then I am unwilling to attempt to decipher it”.

如写得简短,审稿人(reviewer)容易读懂本文要表达的意思或结论;如太长,审稿人读到第7页的时候,已经忘记了第一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样会使审稿人心情不愉快(审稿人也是人,你的文章如让他心情愉快,容易接受这些文章;如果心情不愉快,就容易拒绝这些文章)。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短文比长文更容易读,国外的审稿人都是自愿者,也就是说他们审稿并没有收入,只是义务劳动,特别是临床杂志的审稿人,他们平常要完成他做医生的临床工作,只有下班或工作之余才有时间去审稿,如果文章太长,读一次要花2个小时,那他自然就会觉得不爽,此类文章就容易被拒绝,而不容易被接受。

另外如果文章很长,经常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因为审稿人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审阅文章;但如果文章比较简短,一晚上就能读几遍,那文章被接受或拒绝的时间就可能都很短,这样投稿人能在较短时间得到接受或拒绝的消息。从另一个角度说,如审稿人同时有几篇文章要审,审稿人首先会审较短的文章,较长的文章一般放在最后才审,这样作者会等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接受或拒绝的通知。

古人云:言多语失;写论文时,你写的越长,文中就越容易出现一些不同观点。比如同一个现象有两种不同解释,这两种解释都有其自己的道理,如果审稿人不同意你所讲的这种道理,并且这种道理与你的论文的主题有一点关系,但关系不大,则容易拒绝这篇文章,因此文章要尽量简短,减少引起审稿人不愉快的可能性。

国内现在有一些帮助发表SCI文章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业务包括修改文字、建议投稿等,而收费高低与文字多少有直接的关系,文章长收费高,文章短收费低;从这个角度来说,短文的开支更小,对资金短缺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总之,写短文,写作所用时间短、找人修改的时间短、审稿人送回的时间也往往会短、你最终发表的时间也往往会短、你成为大教授的时间自然也短。上面就是我关于文章应该尽量简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各位在以后的文章发表过程中有一定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