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的用人艺术

 天雷教育 2012-07-10

校长的用人艺术

(2012-07-04 18:34:56)
标签:

杂谈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主持着学校的各项工作。但一个学校,光有校长是不可能唱好一台戏的,在校长身边,必须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协助校长全面管理好学校,所以怎样用人对校长来说至关重要。

    在某些学校用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小人基本不用,能人基本不动,老实人、庸人受宠”。小人惯于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颐指气使,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理所不用。老实人、庸人可任由校长随意差遣、训斥。很明显任用庸人、老实人并不是从教育事业的发展出发,而是从个人的私利出发。我们提倡校长任用能人,作为一校之长任用能人方显示校长的领导水平。

    那么,作为校长,用人的总原则应是:有才有德的人,提拔重用;有才无德之人,培养使用;有德无才之才,调配任用;无才无德之人,坚决不用。故此,在学校的用人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校长要知人善任,构建和谐校园

    校长只有对教职工知人善任,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运用知人善任的技巧,校长需要做到:

    1、须有爱才之心。不爱才的校长根本谈不上有用人的艺术。用人之道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父母爱儿女的心来爱护干部。校长在工作中要善于识别人才,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从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人才的重要作用,对人才充满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期望,要大公无私唯才是举,以能为师,喜荐人才。

    2、坚持知人善任原则。知人善任是校长用人技巧的核心。知人是为了善任,反之,校长只有善任,才能做到真正知人。知人,就是校长必须熟悉,了解每个干部和教师的基本情况及个性特长,根据他们的个人素质特点安排、分配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各得其职,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善任,就是只要看准了干部、教师的特长,不拖延时间,不左右摇摆,抓紧时间任用,安排适合的工作,并大胆信任,不求全责备,给职给权,让其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才能。

    3、要充分信任教职工。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应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对下级的工作要充满信心。当你的下属工作中出现失误,有经验的领导会先指出他的优点,然后在商量工作中必须改进某些缺点,相信下级不会辜负您的信任”。校长对教职工分配工作,把工作的职权分别委派给他,就是相信他们的能力和责任心一定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一个自认为没有得到领导应有信任的人,很难充分发挥才干做好工作。校长相信下属,还要放手让他们工作,尽量少去限制和干预他们的独立活动,对直接领导的部门负责人,也不宜做一件事管理一件事,使下属无所适从。可以实行约束在前,指导在后的方法,加强对工作的检查督促。例如,发现下属执行指令有所不妥,一般也不直接批评,而是要帮助指导分析,选择适当场合婉转指出,这样,下属就会感到校长对他的信任。表扬下属用公文,批评则用电话。

    (二)、校长要适时激励,促学校目标完成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学说认为,最重要的需求为最有效的激励因素。人们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因而需要的动力作用也是持续不断的。校长必须准确地把握教职工的需要,并尽可能适应教职工的需要心理,引导正确的行为,以有效完成学校的工作目标。

    1、校长要掌握教职工的需要心理。教职工的需要一般有三类,一是精神需要。如事业上取得成就,受到人们的尊敬。上级的信任,获得了荣誉等等。二是社会的需要。能有机会参加社交活动,获得友谊,有一定社会地位,某方面的工作得到领导重视。三是物质需要。希望能改善衣食住行条件、工作条件。学校环境和福利待遇等。校长要主动关心教职工,对他们的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或全盘否定。校长的激励用人技巧就在于要使教职工感到尽管事没有办成,愿望未达到,但心里热热乎乎,没有怨言。

    2、要激励正当的需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因素。校长对教职工正当的需要,要千方百计进行激励,尽量给予满足。如我区的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刚跨出校门时,满怀为教育事业大干一番的豪情,到了学校的岗位。可工作一段时间就觉得繁杂的班级事务,吵吵嚷嚷的学生,周而复始的上课、下课,生活枯燥泛味。有的逐渐产生长了弃教从政念头,投入其他政府部门。针对这种情况,校长不仅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讲一些必要的道理,还要想法刺激他们的需求心理。比如,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参观,请有名望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做一名教师前途无量。同时给他们继续学习深造,从事研究和公开讲学的机会,制造诱发积极需要的客观条件,使他们产生并焕发出新的积极性。这种激励作用,往往比说服、教育产生的作用大。

    3、要灵活运用学校管理中的激励因素。校长必须将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激励因素与教职工的需要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激发教职工积极性的一种外部动力。如:目标因素。目标能够激发人们的动机。要使教职工感到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需要每个教职工付出一定的劳动,而付出的劳动能够在目标的价值上得到体现,那么目标就起到了强烈的激励效应。又如:困难和成功因素。如校长发现因教学上的困难,优质课评比不理想,公开课教学失败等因素造成情绪低落时,可运用“激将法”,将他们心里想着的一股劲,转化为发奋努力的动力,促使他们下决心非赶上去不可。这种困难因素的激励效应往往大于优越条件下的激励效应。再如:利用成功因素。校长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成功因素激励教师。教师的教学效果特别明显,教学成绩得到社会承认,已形成了较强的社会舆论等,校长就应大张旗鼓表彰,形成影响,使教师在心理产生一种事业上的满足感,激发起进一步攀登高峰的信心。

    (三)、校长要善用人“短”。善于用人之长,很多管理者都能做到,但善于用人之短,则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智慧完美的理想人才是不存在的,用人的关键是包容、组合和互补,既会用人所长,又会用人所短。清代杨时斋将军让聋子当勤务员,让哑巴送密信,让瘸子守炮台,让瞎子伏阵前的故事,就说明了巧用人短、贵在组合的问题。

    诸如,让爱吹毛求疵的人去当质检员,让争强好胜的人去抓生产和开拓市场,让谨小慎微的人去管安全,让好出风头的人去搞公关,让斤斤计较的人去管仓库和抓考勤等。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辩证的,在某个地方可能是长处,而在另一个地方也许就变成了短处了。例如,学校有的教师性情过急,做班主任没有耐心,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的教师坐得住,有耐性,能听从支配等。校长就要根据他的特点安排工作,对性情急躁的教师尽量让他避开与学生直接接触,让他们去完成一些灵活性较强的工作;而性情温和和又有耐心的教师,可以考虑让他们去承担任务相对固定,有人直接领导的工作,尽量让他的短处变成长处。总之,如是雄鹰,让它展翅天空,就不能要它下海游泳;是千里马就让它驰骋疆场,不能让它天天拉磨;是智者给他一些问题让他思考,不能让他去守护大门。让不愿干事的人想干事,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让能干事的人干成事,如能这样,那一所学校何愁不兴旺!

    (四)、校长要敢用年轻人和比自己强的人,铸造学校辉煌

    据统计,人一生中25岁~45岁之间是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被称为创造年龄区。不敢重用年轻人,既耽误他人,又毁了自己,帕金森的“领导人威信越高,在位时间越长,就越难找到接班人”的“定律”就说明这个问题。而我们的领导者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将心比心,就不难做出抉择。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敢于重用年轻人。

    而卡内基之所以成为美国钢铁大王,并非由于他本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而是因为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他的“把我的厂房、机器、资金全部拿走,只要留下我的人,四年以后又是一个钢铁大王”,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名言。

    因此,校长不要担心年轻人做事不稳,能力超过自己,只要是有才有德的人我们都要培养和重用,赏识有德有才之人,并给他们提供发展平台,让他们大展拳脚,使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呈现勃勃生机,去铸造学校辉煌!

    综上所述,校长只要有一颗爱才之心,并掌握一定的用人艺术,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在磨砺中考察人才,在工作发现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任用人才,如能这样,校长定会得心应手。

校长的协调艺术

    协调,是为了有效地完成预期目标,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各项工作加以调节,使之统一起来。

    (一)校长同上级关系的协调。

    我们感到,作为下级要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首先必须了解上级,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配合上级推动自己的工作。要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要学会经常沟通,要经常主动、全面客观的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要把握重点,抓住时机汇报自己的工作,让上级对你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要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还要懂得服从和补充,对于自己的上级领导,一定要维护其权威,支持其工作,不仅要自觉服从,而且要补充。作为下级,切不可目空一切、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尽管你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工作成绩。但必须明白的是能力强的人不只是你一个,要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就必须要能够自律。俗话说得好:要想别人认可你,你自己首先要做得好。

    (二)校长同协助者关系的协调。

    案例

    一次,校长检查教师备课笔记时,发现有些教师写得比较简略,反映不出课堂教学的安排和各教学环节的有机联系。他马上找到有关教师,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备课的统一要求和备课笔记的写法。教师们没有说什么,可这一决定却让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很尴尬,因为他曾经在一次教研组长会议上讲过,对不同教师的备课笔记可以有不同的要求:青年教师尽可能写得详细一些,老教师可以写得简略一些。他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因此,有的教师备课笔记写得比较简略。

    还有一次,校长开会回校后看后勤校长建自行车棚(这件事是由校务会议决定的)。校长认为地点选择不好,应放在操场边的围墙附近。后勤校长却认为,放在操场围墙边离办公楼太远,不利于教师上下班存取自行车。可是校长还是坚持把自行车棚地址改了。后勤校长很不高兴,认为这纯属自己的管辖范围。校长不应该过分干涉。

    期中考试前,几位教师向校长反映,学校活动安排太多,牵扯了学生和教师过多精力,影响了教学。王校长认为反映得有道理,就建议少先队把一些活动推迟到期中考试以后。大队辅导员说:“工作计划是开学时制订的,再说教育教学同样重要。”校长便说:“先把活动往后推,具体如何安排我们开会商量。”大队辅导员只好按校长的意思办。

    一学期下来,学校领导班子其他几位成员的工作主动性明显下降,该自己做主的事也不再做主了,什么问题都来请示校长。教职工们看到其他领导都不管事,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找到校长反映解决。结果弄得校长手忙脚乱,焦头烂额。校长也感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陷入了沉思……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校长与几位协助者之间没有协调好关系,这是他对其管理知识和能力却严重不足,造成管理失误。

    我们作为校长,常常会面对一些问题,有些是自己发现的,有些是下级提交的,有些是上级交办的。但面对问题是一回事,要不要你自己来决策并处理又是另一回事。正确的人作错误的决策会导致决策失效。错误的人作正确的决策,同样会降低决策的效果,甚至也会导致决策失败。这里涉及的是决策权限,即该由谁作出决策的问题。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对权限进行划分,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管理者有不同的权力范围。这就决定了不同管理者的不同决策范围和处理问题的权限。对本不该自己负责的问题作决策,超越自己的权限作决策,会破坏组织的运行秩序,影响甚至伤害他人的情绪;而对本该自己负责的问题,不去行使权力进行决策或采取推脱的战术,属于放弃责任,同样会给组织带来危害。如果把决策过程区分为方案设计和拍板定案两个环节,那么最能够体现决策权的是拍板定案环节。作为组织一定层面负责人的管理者,遇到问题不能坐视不理,但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各种决策中的地位。该自己决策的一定要拿主意,不该自己决策的,可以提建议,通常不要随便替别人拍板。

    对于学校的很多事务,校长拥有最终裁决权。但是从管理学的责权对等原则出发,权力在谁的手里,责任和义务就在谁的手里。由于一个人的精力、知识、能力有限,所以校长必然会把大量的责任和事情交给下属去承担和办理,因此把相应的权力也交给下属。为了不打乱下属的工作节奏和部署,上级不要轻易替下属作决定或者改变下属的决定。

    这样看来,这位校长的错误在于没有严格按照学校的分工来行使权力,结果下属无所适从,不得不事事请示,使得他疲于应付。要改变这种状况,他必须控制自己越权的冲动,鼓励和支持下属在自己的权限内作出决策。如果必须越权,也要注意越权的时机和程度。

    (三)校长与下级关系的协调。

    在领导关系中,校长与教师之间,由于职责和地位不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心理隔阂,这种心理隔阂对协调教师关系影响很大。我始终认为,作为校长,为了协调同教师的关系,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必须缩短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感情有时能起到比理智更大的作用,校长如果能为教师着想,教师就能主动地为你分忧,校长要能多为教师着想,就必须了解自己的部下,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另外,校长要肚量大一点,善于宽容别人。人们犯点错误是难免的,但只要不是很严重的错误,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校长就应该慈悲为怀,帮助老师找出犯错的原因,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路。而对那些经常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总表现与校长唱对头戏的人,校长也应该宽容,一种不失原则的宽容。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用一种豁达的心胸,开朗的气度去对待自己的属下,这样做校长的就会始终在愉悦的心境中搞好自己的管理。

校长的谈话艺术

    俗话说:“一句话说的人笑,一句话说的人跳”,由此可见,一个人说话的分寸掌握得怎样有多么重要。在什么时间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看什么内容说什么话,看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的道理也同样适用在校长的教育管理中。

    我们一起来看个案例:

    案例:这是一位教师的日记

    今天是上班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和老妈说着昨晚做的好恶心的梦。

    到班上没有一个小时,副校长就找我,说大校要找我谈话。我不是很开心,因为在这样的时候找我,一定是要我完成什么重要任务。但,无奈,还是硬着头皮进了她的门。

    大校长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学校领导研究要你去一年级当班主任。

    我呢?没有什么吃惊的情绪,可态度很坚决——我不干!

    于是她便搬出了原因——1、学校新一年缺少班主任;2、你所教的班学生家长对你有意见。

    我是兵来将挡——学校缺班主任我是爱莫能助,因为我身体素质不好,心理素质不高,承担不了这份重任;我班家长有意见,因为我对学生要求严格,自然会得罪他们,可是我班的成绩一直是遥遥领先,没有疑义。

    她也毫不示弱——成绩好,是因为分班的时候学生的底子好!

顿时我怒火高升——那你分班的时候,一班不也是好底子吗?为什么现在它的成绩却在后面呢?

    她被我顶的够戗。

    她决定换个话题——我还以为你班学生总惹你生气,把你换下来你会很开心呢,看来我们想错了。

    我是紧跟她的思路——我为这个班付出了很多经历,我不想放弃,我努力了这么久的东西,生气,我不怕。

    她安慰我——也不用和他们生真气,自己身体也很重要!

    我没领情,开始我自己的述说——我参加工作十年了,从来都是认真工作,不敢懈怠,而且成绩也一直不错。今年又快毕业了,我想再磨练自己一下。学校有困难,我只要有能力,我都会尽力去做好,从来没挑三捡四。如果你觉得我班家长给你太多的压力,或者怕坏了学校的名誉,我同意去教科任,但,我当不了班主任。

    她说——这样吧,你回去再想想,下午给我个答案。如果你想下一年,下午再来找我吧!

    我答——好的!(心想:我才不来找你呢!)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校长在谈话中既否定了这位老师平时的工作,又无形中伤害了老师的情感,不知不觉中与老师产生了隔阂,这是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的。

    作为校长,在谈话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校长的谈话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切不可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校长经常会有开口的机会,也经常会碰上和人谈话的机会,这种时候,校长必须有的放矢,针对问题谈话。因此,在与别人谈话时,校长必须观察、了解清楚谈话对象的心理、问题,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地解决问题。

    2、校长的谈话要注意艺术性,应尽量选择一些典型的、生动地、鲜为人知的材料,并从这些新材料中提炼出有个性的新观点、新语言,发别人所未发,讲别人所未讲,使谈话的对象听起来有新意,觉得你的讲话有新信息、新理解。而非人云亦云。

    3、校长的谈话要注意情感。校长谈话协调的对象多数是自已的下级。无论谈什么内容都是为了推动工作、给人以热情、给人以力量。同时、校长的语言要有情感,其有感情的谈话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鼓舞性,让老师感到温暖、贴心、暖意浓浓、自然,校长的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是真诚可亲的,而绝非虚假伪善的。

    总之一位好校长必须善于“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想法与做法、懂得体谅他人的痛苦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安抚和宽慰,学会宽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劳动、理解、宽容他人的得失。在“宽容”的同时,坦率地指出他人的问题,诚恳地帮助别人度过难关。这样的校长,才是21世纪称职的校长。

    最后我们老共同探讨一下“校长的决策艺术”

校长的决策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决策,但相比而言,决策对领导工作来说尤为重要。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在学校管理中,决策是校长的基本职能,也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决策正确,就会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决策失误,就会导致工作忙乱,出现编差。有人这样讲:决策失误,是工作中最大的失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的成败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家庭、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学校管理工作不应该有失误。因此,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和艺术。那么如何提高呢?我认为,校长决策艺术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多谋善断”。

    ----“多谋”,就是有思想,点子多,办法多,善于掌握充分而可靠的信息,并及时、准确地运用信息。这是校长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察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要做到“多谋”,校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问题求明。问题是决策的动因和起点,决策对象的情况和问题不明,就实现不了决策,更不能进行决策。因此,校长在决策前必须掌握充分而可靠的信息。从大处讲,就要熟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吃透上级各种文件精神;从小处讲,就要及时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决策对象的性质、特点、范围,找出问题的症结及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时代脉搏,区分出问题的轻重,缓急,关键和非关键,为正式决策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目光求远。校长在决策时,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能高瞻远瞩,做到“远谋”。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切忌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因此,校长在为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决策时,一定要着眼于未来,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使教师能可持续发展,使学校自身能可持续发展。

    三是纳谏求真。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可(点击)分为怨言、众言和谗言。校长对这些建议和意见必须有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做到真实、可靠。

    校长听到怨言时,要仔细推敲一下其中隐含的合理因素,注意(点击)“提炼”怨言中那些领导决策时需要的可靠信息。

    校长对众人之言不可不听,众人之说不可不察,特别在重大问题决策面前,更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报喜的,报忧的,悦耳的,逆耳的,都不放过,并对众人之言进行认真的鉴别和比较,要加以(点击)“筛选”,从中获得真实的意见和建议。

    校长要特别警惕谗言,因为谗言具有欺骗性、虚伪性、破坏性。张闻天同志在《论待人接物问题》一文中说:“那些善于恭维自己,奉承自己,拍自己马屁的人,正是那些最容易把事情弄坏的人。”实践证明,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一旦捞不到好处,在背后捅刀子的往往也是他们。因此,校长在向教职工征求意见时,要注意识别那些别有用心的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做到“善识”谗言,自觉的远离谗言,谨防“糖衣炮弹”的侵袭。

    ----“善断”,就是熟练使用各种决策方法善于做出决策,即决策准确、可行、科学、恰当。

    要做到“善断”,校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情绪稳定。心理学研究表明,稳定的情绪是一种精神优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只有情绪稳定,才能沉着冷静,镇定自若,才能思维有序,判断正确。反之,如果情绪烦躁不安,就会反应迟钝,判断失真。因此,校长在决策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求得情绪的稳定。这是校长在决策时首先必须做到的。

    二是从实际出发。决策是否正确可行,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一方面,在决策时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从分析事实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校长只有从本校校情出发,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

    三是要民主决策。学校管理主要靠领导班子集体的力量,坚持民主决策就是把决策权集于领导班子,凡是重大问题,都由领导班子讨论决定。校长是领导班子的主要决策者,实行校长负责制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校长在决策时,必须听取党支部和教代会的意见,接受他们的监督,确保决策更科学,更完善。

    四是把握时机。校长要做到决策恰当,必须注意场合,把握时机,即关键时刻当机立断,容缓时刻深思熟虑,环顾左右不当断的则不断。

    所谓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是指校长对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完成突击任务、有悖政策法规、偏离办学方向等大事,要及时迅速地做出处理决定,决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姑息迁就,贻误时机。当断不断必有后患。

    所谓容缓时刻深思熟虑,是指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出台改革举措、考核和评估教师等大事时,校长要深入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得失利弊,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因素和承受能力,做到深思熟虑。

    所谓环顾左右不当断的则不断,主要是体现“小权分散”的原则。在学校管理中,校长除了方向、计划、财权、人权等重大决策外,其它都可授权,要给部门负责人一定的权力,属于他们做决定的就不要去插手,即使有教师问到了校长也要做到不当断的则不断。

    综上所述,“多谋善断”是校长决策艺术的集中体现。“多谋”、“善断”二者密不可分。“多谋”是“善断”的前提,没有“多谋”就做不到“善断”;“善断”是“多谋”的结果,只有“善断”,谋略才能实现。现实生活中,有不谋不断的,这是饱食终日的官僚主义者;有不谋而断的,这是盲目武断,独断专行者;有多谋不断的,这是不敢负责,犹柔寡断者。这些人都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时还会造成重大失误。只有“多谋善断”才能提高管理效能,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是校长决策艺术精华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