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大小续命汤也是我十几年来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07-10
      可:我们古代的中医,为什么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为什么古代中医大病小病都看,而且最擅长治疗急症?这是由于历史上原因发生断层,没有传承下来,我是很偶然机会误打误撞碰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稳妥可靠。而且2005年以后凡是大剂量长期服用附子的病人,我让他们每个月做生化检查,看看又没有肝肾损害。检查结果全部没有,而且长期的血尿,尿蛋白,经过长期温阳,这些东西都没有了。

             田
      原:李老,您说的这些方法都是别人所不敢用,方子大,附子的剂量大。但是也有很多人用小方子,三两味药,疗效也很好。您怎样把握剂量的大小?尤其是对附子、细辛一类被认为有毒药物,怎么把握量的问题?

             李
      可: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根据我的经验,在我的治疗初期,治疗急危重症的时候,其中有6例心衰患者,在救过来之后并没有维持太多时间。后来在临床中我发现在急危重症这块,用小剂量的话只能是隔靴搔痒。

            
      很多人有种误解,这么多看来有毒的药物,会不会中毒?我反复讲了这个问题,只要辨证准确,大量药物是不会中毒的,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是救命仙丹,相反,辨证不对,很小剂量也会出事的。据我一生见到的危症没有一个是小剂量药物能够治疗成功的。中药的毒性是相对来说的。根据我的经验,假如他是个寒证,用多大的量也不会过,假如他是个热证,是个假寒证,你辨证有错,用再小量的附子他也受不了。我在治病的过程中,也曾想向前辈学习他们那种轻灵,但是最后都失败了,这也许是我的功力不够!

             田
      原:可以这样理解吗?中药治病是以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所以只要辨证准确,就不会因为量大而导致中毒,反之如果辨证不准确,那么很小的剂量也会中毒?

             李 可:对,我用了几十年的附子,我开的方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附子中毒的,反倒是参加过抢救乌头碱中毒的。(笑)

             田 原:别人用了出问题了,您去抢救?(笑)

             李 可:呃。而且他用的量很小很小,可是中毒了,这就说明用附子要把握当用不当用的问题,切忌片面地追求大量或是轻剂量,这是最关键的。
      
           
细辛致命已成往事 续命煮散妙治中风
      
            

      原:除了附子,您细辛的量用的也挺大的。有句话叫“细辛不过钱,过钱赛红矾”,用量过大,会导致气闭而死,您在大量用细辛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李
      可:细辛的问题大概是在宋代,出现的这个错误,而且讲这话的不是医生,而是一个看守犯人的牢头。当时有一个犯人自杀了,在他的尸体边上发现旁边放着些药,他鉴别以后认为是细辛粉,所以后世就流传“细辛不过钱”这样的一种说法。你说张仲景用的量超过“一钱”多少倍?伤寒论基础剂量是三两,我用这个量用了40年,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有些特殊的病,特别是接受了河北名医刘沛然老先生的经验之后,刘老先生治重病最高用了200克,我最高时用到120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唯一的缺陷是细辛味道太大。我们用的辽宁产的北细辛,我多次喝这个细辛,都恶心。

             田 原:您自己也吃?

             李 可:我前段时候突发中风。我自己开方子,就是小续命汤,加细辛附子。当时说话都困难,舌根都发硬。

             田 原:但是现在完全看不出有任何中风的迹象。

             李 可:这段时间恢复得不错,我吃了好几十付药。但还稍微有一点问题,说话太快就流口水。

             田 原:没有啊(笑),您也针灸吗?

             李
      可:这个也不需要,针灸是治疗中风的其中一种方法。过去认为中医的治疗手段是“一针,二灸,三服药”,因为针灸那个东西,几乎不需要花钱,就能解决好多问题,高明的针灸大夫啊,他可以通治百病,只要他判断准确,扎上几支针,把上下、表里调一调,这个病就好了。而且针灸也是急救方面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针灸比那些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快得多。一旦你稳住,先让这个人有命,然后再服药,就能把他救回来。

             田 原:“一针,二灸,三服药”,那您应该属于“三服药”里面的。(笑)您这次中风是自己开的方子?

             李 可:对。

             田 原:吃了多长时间?

             李 可:两个多月。

             田 原:师母,您给我们描述一下,李老发病的当时是什么状态?我们现在根本找不到李老曾经中风的痕迹。(笑)

             师 母:中风时就是流口水,全身麻木。我们俩都是中风啊。

             李 可:她(李老的夫人)也中风,我们俩一起吃药。(笑)

             师
      母:他太累了,没办法的。现在看的病和以前的不一样。比如以前得癌症的很少啊,现在得癌症的人挺多的呀,每个人的病都不一样,用药就不一样,就要思考,就疲劳。

             田 原:但是又不能停下来,很多人都把李老当成救命的大医。李老,您怎么认识中风?

             李 可:这和正气虚有关系,疲劳过度。

            
      中风这个东西啊,从明朝以后啊,就出现了关于内风、外风的争论。特别是到了清末,特别是1840年以后啊,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当时对中医的冲击非常厉害。使得一部分中医就考虑一些应对的方法,这个就是最早的那个"中西汇通派",如果你不懂现代医学的东西,那你这个中医就不能够立足,就不能生存,所以他们就搞这个东西。

            
      本来中医治疗中风这种病啊,并不分内外,因为它有形,有证,你就根据这个形和证判断他是哪一经受病,你就治哪一经。如果它牵涉到的方面多,你考虑轻重缓急,侧重于哪一面,基本的方法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边儿有个复方,叫《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

            
      这个东西在历史上流传的时间在2000年以上,最早应用的是谁啊?唐代号称药王的孙思邈。孙思邈自己中风以后啊,完全不能动,他就口述一个方子,让徒弟帮他磨成粉,做成“煮散”,什么叫煮散?就是一副中药,打成粉,分成若干个包,一天几包,放到水里边煮开了,然后连汤带药喝下去,那个叫“煮散”。这个比汤剂稍微慢一点,但是比那个丸剂又快。孙思邈一天吃四服,吃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时候他自己起床了,这证明"大小续命汤"在治疗中风范围这个病,那绝对是久经考验的。

            
      所谓“古今录验”,古,是指汉代以前,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这么长的一段历史,治疗中风都是用这个方子的。而且他这种方法最后还被附录到《金匮要略》里边了,因为他的主体辨证方法合乎张仲景《伤寒论》里边的六经辨证。

             现在呢,我把常用的治疗中风的方剂和用法提供出来,供有志于复兴古中医的青年一代辨证施用:
      
            
方名:孙思邈“续命煮散”(《千金方·治诸风篇》)

             组成:

             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己 甘草 杏仁 各90克
             紫油桂(不可用普通肉桂代替) 生附子 茯苓 升麻 辽细辛 高丽参 防风 各60克
             透明生石膏150克 生白术120克
      
            
上药一并捣粗末,混匀备用。
      
            
用法:

            
      每次4克,绢包(细密之白布亦可),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400毫升,分作4次饮,3小时1次,重症24小时用28克,不可间断。连饮7-10日。

      
            
加减法:
      
             1
、口眼歪斜。加清全蝎90克,大蜈蚣100条,僵蚕90克。
             2、失语。加麝香0.3克/日,另冲服。
      
            
主治:

             1、中风急重症
             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出现中风先兆者
             3、风痱(原因不明之瘫痪)
      
            
特别说明:

            
      1、此方为大小续命汤类方,为唐代孙思邈自拟自治方,孙真人方后有注云:“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我用此方治愈了自己的中风急症。大小续命汤也是我十几年来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

             2、方中,生附子所占比例极小,绝无中毒之虞!方用绢包,意在但取火气。

             3、方中有大量生石膏反佐,对高血压无碍。

             我中风以后右侧麻木,舌头发硬,讲话困难,回去就开始吃这个药,半个月就基本恢复到目前的程度。

             田
      原:谢谢。嗯……孙思邈的千金方里的治诸风篇,似乎名气大的方子还有一些吧,而且用了十几、几十句话阐述,只是这个"续命煮散"不过三言两语,不是很起眼,要不是您慧眼把它使用出来,也许更没有人知道它了,精华往往就这样错过了!

             李 可:这个东西是古代治疗中风的一个经方。大小续命汤差不多,大续命汤多了一个生石膏。

             田
      原:目前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中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听到中风都觉得害怕,但是在您这儿似乎很简单,一个方子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更多的医生做不到这一点?

             李
      可:这个方子现在用得少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方子被清末民国初一部分中西汇通派骂得狗血淋头啊,他们按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认为中风就是“肝阳上亢”,治法就要“镇肝息风”,最著名的就是张锡纯。还有南方的一个张山雷,他写过一本书,叫作《中风斠诠》,就是把古今所有治中风的东西,作细节地批判,受批判最重的就是这个“小续命汤”,他们认为麻黄都不能用,桂枝都不能用,因为现代药理认为其中附子麻黄、桂枝有升高血压的弊病,基本就被禁用,附子就更不用说了。他认为这些东西影响人的高级神经,使神经亢奋……中医管那些东西干啥啊?你治病就对了,所谓那个亢奋啊,就是阳气不守往外越的一种表现,你把它收敛起来就对了。

            
      他们用镇肝息风的办法,没有治愈一例中风病人(笑),一个都没有。急性的他们也救不过来。你像我们主张治疗这个急性中风,昏迷不醒就是用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一大堆的剧毒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可以毒死一百头牛的这种东西啊,喝进去就好了。(笑)

             师 母:他喝了这个药以后啊,都休克过好几次了。最后一次喝下去都口吐白沫了。

             李 可:……(笑)

             田 原:李老自己试验?

             李
      可:那个不是试验。我喝下去之前,就知道,要有那么个过程。《内经》里都讲了:“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就是你那个药下去以后,恰好和你的这个病机相合,正邪相争,那个过程你就晕过去了。不过时间很短,不到一分钟。

             田 原:您就晕过去了?(笑)

             李
      可:就是啊。要不然我怎么会好这么快啊(笑)。但是如果你要给一个中央首长用这个药,你就得犯思量啊。所以为什么古中医传不下来?就是有好多原因。过去宫廷御医那套东西完全不可取。

             田 原:宫里的方子、方法大都以延年益寿,保健强身为主,那可是给皇帝、贵族看病呢。

             李 可:对。他随时有可能会被杀头啊。但是民间呢,不但要治病还要救人,不然他马上就呜呼哀哉了,你就要从阎王爷那儿把他拉回来。(笑)

             师 母:那是给自己喝呀。要给别人喝的话……

             李
      可:不行,有好几个病人出现这种情况就来找我。其实这种情况很容易解释,就是吃药以后啊,调动了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和外邪抗争的一个具体表现,这个反应越剧烈你的病好得越快。

             田
      原:病人忽然晕过去,做家属的都着急,这个也可以理解的。这么看来,咱们最应该做的啊,就是把《黄帝内经》先普及了,让大家都懂得“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您这方子用起来才能百无禁忌呢。(笑)

             李
      可:所以我们用药要遵照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和原则,我们看病、辨证要遵循《内经》,《伤寒论》,医圣张仲景的方法,而不是后世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我的意思就是这些方法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不会出问题,只要你辨证准确。附子并不是现在讲的这么可怕,畏附子如蛇蝎。

      
           
刘力红率众尝毒药 抓方子公安先签字
      
            
田 原:您开附子,最多的时候开过多少克?

             李 可:用量不等,反正一般心衰重症的病人,基础剂量得200克。抢救急重症啊,就得加大用量,这个东西啊,一下还说不透。

             田 原:只是基础用量就用到200克,可能有的病人还要用的更多,半斤甚至一斤都有可能用上?(笑)

             李 可:那个很少。

             田
      原:《神农本草经》上说:“附子,味辛温有毒”。现代实验研究又表明15克附子可以毒死一头牛,您基础用量就要200克了!但临场实践证明:对重症病人立了奇功。(笑)

             李
      可:我们行内的人啊,因为受了西医药理研究的影响,认为附子有大毒。虽然《神农本草》也这么记载,但是中药这个毒性啊,它都是相对的,比如说你得的是热症,那么我这个大黄、石膏对你来说就是仙丹;如果得的是严重的寒症,那么附子啊,这些东西就是良药。你治热症用附子,那一点儿都不行。

            
      2004年在南宁的时候,刘力红带着好多研究生,都是每天起来,单纯尝附子。看看到底人体对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么反应,看看会不会像现在科学成分讲的附子有没有那么大的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尝附子的过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我们这代人用附子都有亲身经历,我们的弟子都是首先自己去尝药。在治疗中,一旦经过辨证,立出方子那是不会有问题。以前方子里有用防风、蜂蜜、黑豆的,都是为了解附子的毒,这样就把药的力量减弱了。

             田
      原:用中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这对一名中医来说是很熟悉的概念,但是大量用附子却不是谁都有这个勇气。现在听您笑谈用附子治疗重症病感觉很轻松,但是这个过程走过来,也经历很多坎坷吧,这么大的剂量,哪儿敢光明正大地用啊,药房都不敢给您抓药吧?(笑)

             李 可:我开始用大量附子抢救病人的时候,我的好多方子都要经过我们县里的公安局长签字。

             田
      原:有意思,中医开药,公安局长签字,这在国内外的医疗史上也是个例。可是,公安局长不是医生,怎么就能给您签字?毕竟是大毒,他怎么敢做这个担保?

             李
      可:他不签字你就取不出药来。因为他了解这个情况,他见我用这个药治好过病,我也给他的家人看过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要不就是院长签字,要不就是公安局长签字。(笑)

             田 原:(笑)您老人家真是厉害!医生开方子还要公安局长的签字才能用药,您看了十几万人,这公安局长的字儿可没少签?

             李 可:(笑)以后慢慢大家都了解了,他们一看是我开的方子,药房就给药。

             田 原:开出第一张有大剂量附子的方子,多大年纪?

             李 可:三十多岁。

             田 原:还很年轻呢!那时候心里就有底?

             李 可:啊,那个时候都很有把握了,没把握你不是自找倒霉?(笑)
      
           
偶下重药起死回生 中药奇效全在剂量
      
            
田 原:中医的很多宝贝在历史长河中被冲刷,被修改了。这也是您遵循古中医学的原因之一?

             李
      可:所谓的古中医学,应该是汉唐以前的中医学。汉唐以后出现了金元四大家,这个时候中医就开始走向偏颇了。到了明清以后,李时珍那个年代,人们连药方的剂量都搞错了。

            
      李时珍写那个《本草纲目》的时候啊,搜集了很多民间的验方,但是他那个方子有个什么特点?上面都没有剂量,拿不准该放多少,他那个年代的度量跟汉代的又有很大区别,好多的剂量都很大。究竟在临床实践当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他也拿不准,那怎么办?就"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矣"。就是古代要用一两药物,现代把它用到一钱就可以了,十分之一。

            
      这样的话,《伤寒论》也缴械了。《伤寒论》本来很厉害的,就像是一位勇猛的将军一样,张仲景当时就明确了利用附子的毒性,生附子一枚破八片,有毒,破开后煮的效果要大得多,阳气衰亡时,附子毒性就是救命仙丹。但是这个将军现在没有刀也没有剑,近代光看到毒性,没有往更层次去思考,力量肯定就弱了。剂量就是《伤寒论》的刀剑。

             我在60年代的时候,我在实践中就发现,教科书里头那些古代的方子有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很有效的一个方子没有剂量,你得自个儿去琢磨。

             田 原:这可怎么办,连做医生的都得摸石头过河了。您开的方子药量都很大,如果按拳击来说,属于重量级的(笑)。您是怎么发现剂量的秘密的?

             李
      可: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让抬回家准备后事。她儿子和我是朋友,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总共开了三剂药!我说你回去以后给老太太煮上吃,如果吃了药后体温上来了,就有效,你就再来找我。结果第二天他就来找我,说我妈情况很好,不但能够坐起来,还吃了很多东西,还张罗要下地帮儿媳妇做点家务活。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三剂药,怎么一天就吃完了?他也摸不着头脑了,就回去跟他媳妇说,原来他媳女一着急,三副药给熬在一块了(笑)。一副一两半,三副就是100多克啊,水又加少了,药熬的就剩下一点儿。他们就给老太太过一会儿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钟,药吃完了,老太太眼睛睁开了,第二天就下炕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

            
      后来到了80年代啊,我们国家考古,发现了一些个文物,其中就有东汉的度量衡器,叫“权”,“权”与《伤寒论》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度量标准,有液体的量法是升,有中药的量法--一斤是多少,一两是多少……还有好多钱匕,相当于现代的药匙,比如把中药碾成末以后,病人要买一钱药,一钱是多少呢?你就量那么一钱倒在买药的人手里边儿。

            
      当时啊,上海有位教授,他就根据这个东西做了具体的研究,研究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汉代的一两,就是《伤寒论》上写的一两啊,我们首先把它折算成10钱,1钱为3克,也就是说1两为30克,如果少于这个量,就不能治大病!但现代人多直接乘以15.625,认为1两为15.625克,正是30克的一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