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事,幸福的能量! 文:洪兰
不丹国王去日本访问,带给日本国民很大震撼,不丹虽然物资享受不高,但是百分之九十七的人民认为自己很幸福,相反的,日本的国民所得超过四万美元,每年却有三万国民自杀,所以日本政府宣布以后不再以GDP为基准,改为调查人民的幸福指数。
很多人都误以为金钱就等于幸福,其实不然。很多有钱人活得并不快乐,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美国的休斯(Howard Hughes),他富可敌国,却活得非常痛苦,他有严重的强迫症,害怕细菌,害怕传染,不敢跟人接触,什么都不敢吃,最后可以说是饿死的。
最近十年来,心理学开始研究幸福感:人如何才能感到幸福?构成幸福的条件又是什么?
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不必每天都有值得庆祝的大事,很多快乐的小事累积起来的能量超过一件快乐的大事。
我们都把幸福寄托在未来
我们过去都把幸福寄托在未来或别人身上:等我娶到她…;等我升到总经理…;等我存到一百万…,研究发现这种大事带给你的幸福感不及你每天都有幸福的小事,如能力被老板肯定,同事爱戴你;吃到好吃的食物都会带给你快乐,这些累积起来的快乐能量大于久久爆发一次的快乐能量。
有天下大雨,有个全身淋湿的交警在指挥交通时,有位女士把车窗摇下来,对他喊道:「辛苦你了!」他说,剎时疲累都不见了,相信对他说这句话的女士也是一样快乐。
最近美国很多企业在推「10\5 Way」,即员工在看到同事十呎之内,要作眼睛的接触;五呎之内要打招呼,他们发现员工因此快乐了许多,生产力和业绩都提升了。
二○○八年一个研究发现对生活不满意的员工,每个月要多请一点二五天的假,换算起来一年少了十五天的生产力;生活满意度高的大卖场员工,每一平方公尺可以多做廿一美元的生意,一年就替老板多赚了三千二百万元,这就难怪现在大老板突然关心起员工的幸福了。
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不必每天都有值得庆祝的大事,很多快乐的小事累积起来的能量超过一件快乐的大事。
要增加自己的幸福并不难,研究发现每天花几分钟写下三件你感恩的事;昨天所发生有意义的事;送一个正向的讯息给你的亲友;运动十分钟;冥想十分钟,每天这样练习,你的思想会导向乐观,而且它完全不需要工具或设备就能做。
有个公司发现四个月之后效力还在,没有做幸福练习之前,它的生产力和职场快乐指数在卅五分的量表上是廿三,做了以后上升到廿七。
现在职场工作的压力都很大,其实社会支持是抵抗压力最有效的方式,它们的相关是.71,如果你知道抽烟和肺癌的相关才.37,你就知道社会支持有多重要了。
社会支持和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给」(provider),从服务他人身上得到自我肯定与自我价值。
美国总统杰佛逊说:当蜡烛点燃另外一根蜡烛时,它自己没有损失,但是房间却更亮了。「给」才是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当你替别人着想、帮助别人时,别人快乐,你自己也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