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之三难!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2-07-11

学中医之三难!

 
 

              学中医之三难!

 

学中医有三难,一曰:读经典;

学中医必须要熟读、苦读中医经典著作,因为在其中内涵着历代中医名家、大家经过毕生临床实践所总结传承下来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难经》等所谓四大经典,可是对于我们刚入中医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根本就读不了经典,一句话:读不懂,理解不了!况且,三千年历史所传承下来的经典、名著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多如牛毛,如何下手?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医大学一入门就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确,是从基础学起,现在明白了,大学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就如同一杯白开水,入门而已!其实,传统的中医不是这么个学法,应该是跟师傅,上临床,边干边学,中医是实践医学吗!可是现在学中医没有那么多师傅跟,可问题在于,中医理论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与临床实际相关联,虽然《中医基础理论》是“白开水”可就这“白开水”里内涵着的临床实践之内核,仅靠课堂和书本也是绝难理解和消化了的!这就是现今中医大学教育的一个弊端!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 “天人和一”,若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对于学习数理化的学生来说,那就是文字游戏,就是胡说八道,虚无缥缈!这一进门,中医学的专业思想就大打折扣!现在明白了,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实践医学,它的理论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医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与体现!比如:我的家乡丹东,地处东北,从五行学说来论,东方五行属木,主风;北方五行属水,主寒;,二者归结一起,则是:东北地域,风寒偏盛。海南岛地处南方,五行属火,主热,而本地多雨。则做为一名中医大夫,在东北地区就要注意风寒伤人易发的,风湿痹痛、风湿骨病、风寒感冒、中风病,胃寒痛、妇科寒凉血瘀、宫寒不孕证等等;而在海南岛则要注意热与湿为患伤人致病的因素,如湿疹等皮肤病,热痹痛风,湿热所致之胃肠道多发疾病等等,当然若具体到临床实际,还要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再比如:“阴阳”学说,在中医临床上你可以见到很多面红形盛肥胖体质的人,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热体质;还有很多面白瘦弱寒凉体质的女子,多属于阴寒性体质。这就是阴阳学说在中医临床上的一个简单的运用和体现。因为分清了“阴”、“阳”,中医大夫就能够推测、判断并诊断出相应的病症,某种体质的人对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具有绝对倾向性,这是中医体质辨证的观点!

由此看来,中医理论初看来是很难懂的,可是只要验之于临床,它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普通的人都能够学习并理解甚至于运用。然而,实事求是的说,学中医的确是需要“功夫”!这功夫二字里内涵着的是时间,感悟,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磨合!回到前面,当我们刚入中医大学初次接触“阴阳、五行”这些中医理论的时候,真的是理解的很浅,甚至是一头雾水,现在说起来很轻松,很通俗,这的确是仰仗三十多年的“功夫”!

其实,真正下点功夫“读经典”,是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中医临床实践之后的事情。

比如,在中医临床经典《伤寒杂病论》里有这样一段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里所说的阴、阳首先是指人的体质特征而言!临床体验,太阳病以发热,或不发热,必恶寒这种外感病人的临床表现为辨识阴性、阳性体质是非常清楚明晰准确的。中医临床证实,在感冒流行季节,或在人群中,总有一少部分人,从来感冒就不曾发烧过,这部分人就是中医体质辨证中的阳虚体质即阴性人。从体质角度来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便是发于阳发于阴的重要因素。人体内部阴阳的倾向性,往往导致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和不同转归。显然,体质辨识或叫做体质辨证,是《伤寒论》辨证思想的核心与主线。显然,从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感悟中体会出,中医学更注重对人的整体气血阴阳之偏盛偏衰的把握与辨析,进而通过调理“人”而达到愈病的目的。因此上来说,中医就是中医,学中医必须要过“读经典”这一关,要在深入理解感悟经典里的深刻内涵,经过多年的积累之后,必有收获。

学中医的第二难:曰“做临床”!表面来说,做临床也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过程。能不能做好临床工作,也就是给病人看好病,主要取决于医生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医生是临床医疗的主体也是主导,想做就一定能做好!

一踏进中医的大门,我就立下了做一代中医名家的志向,并将此做为一生的奋斗目标,矢志不愈!因为入大学是已经是23岁,较比从学校直接入学的小同学整整大了五岁,这五年正是三年下乡青年,二年复习高考,得来之不易!能不珍惜吗?而要想成为一位中医名家,进入中医临床才是真正的开始。

然而,门还没进,又是当头一棒!这里有一个小插典,大学毕业因为当时复杂的情况,我被分配到丹东市劳改支队,也就是现在的宝山监狱做狱医。人生的经历也算多了一段心得体验,然而,在监狱里如何能够实现我做中医的梦想?于是,经过了太多的波折,我脱掉了穿过半年的八三式警服,才来到丹东市中医院做一名中医大夫。

其实,还是在大学的课间内科实习时,在附属医院的内科门诊,我就在老师的带教下,一共诊疗了六百多位病人,其中包括很多急重疑难病症,如大动脉炎,腹部静脉栓塞,顽固性头痛等等,每一位病人我都留有门诊诊疗病志,班后还做了总结笔记,这六百多病人的临床治验,是我做为一位中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所淘到的第一桶金,为我坚定中医专业思想,立志中医临床方向起到了关键作用。

记得刚进入丹东市中医院内科上班,先跟老大夫实习,所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病人,是一位12岁的小姑娘,患的是肾病综合征,全身严重水肿尿少,已经被北京儿童医院告知不治。病人父母抱着试试看“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来到中医院,当时由西医科主任指导把关用西药免疫抑制剂,中药以宣肺利水健脾之越婢加术汤剂内服,与带我的老师一起专门负责该病人的中医治疗,当时病人最大的问题是全身凹陷性高度水肿,伴有腹水,尿少,血压高,我除了半小时测一次血压,尿量之外,就是一二天调整一次中药汤剂的方药用量,细过精心调治,病人的状况有了好转,尿量渐有增加,水肿渐有减轻,记得大约是在入院治疗四十多后,有一天,病人的尿量突然明显增加,一天里尿出了4000多毫升尿,全身水肿全部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经停用西药,单纯中医调治一个多月,病人痊愈出院。从这个病例的治疗过程体会到,中医能治病,也能治重症,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辨证论治,西药的对症、对病治疗也很必要,尤其是正确的西医病症诊断,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医人来说更是关键!在确定西医诊断的基础上,中医的辨证治疗针对性才强,这种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的临床模式,代表了现今中医临床的诊疗方向。再有就是中医的基础理论非常重要,本病治疗中运用的中医“提壶开盖,宣肺利水”法,就是以方剂学中的越婢加术汤为主方加减,当时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时,授课老师就曾给大家精彩的解释过,说“宣肺”有如茶壶盖上开出的小孔,“宣肺利水”有如“提壶开盖”的道理一样!代表方剂就是越婢加术汤!少少的几味药,竟然能愈大病重病,中医的神奇疗效,令我信心满满。

做为一名中医内科病房年轻的住院医生,一开始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急重病症。一般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可是在中医院的内科病房则不然,不可能只有慢性病,急重病很多,做中医也必须得治急症,这就是现今中医病房的现实。

我们这一代中医学人,大学学习的时候,在学习中医课程的同时,也几乎系统的学完了西医大学的统编教材,有位同学自认为学中医是走错了门,入错了行,而改学西医竟也学成了西医的名医。

医生的工作人命关天,敬业精神,敬畏生命,医生的职业道德、职责是第一位的,医学是人学,没有医者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会有高水平的医疗效果。

记得那是在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去病房上夜班,离接班时间还有不到半小时,一位院里后勤工作的同事说鞠大夫,时间还有,我们到锅炉房后面小浴池洗个澡吧,他说这个话可能自己感觉很正常,而于我来说,心里一愣,病房值班马上到点了,这个时间怎么能洗澡呢?对方又说,没事,没事,一会就完!看来,不做医生的人,他们真的是没有这种临床工作如履薄冰的职业感!病房的夜班医生,要负责全病房几十位病人的安全,况且还有抢救室,往往都有重症看护病人。我就应合着说,不行,我得先上病房看看,结果一到病房,先到抢救室果然是有位女性高龄肺心病心衰病人在抢救看护中,当然我立即就回绝了那位同事。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大约是在不到晚上七点钟的时候,病人的女儿向医生办公室跑来,撕心裂肺的叫喊着,大夫,大夫,快点,我妈不行了!医生办公室离抢救室仅隔着三道门,当时我正在写病程录,我放下病志夹和笔,三步并做二步跑到病人床前,发现病人大动脉搏动消失,抽搐,瞳孔散大。诊断为心脏循环骤停,立即进行心前区叩击,心脏按压,同时医嘱推注肾上腺素,当班护士同时已经建立静脉通路,过了约有几十秒的时间,只见病人大喘了一口气,抢救成功了!自主心跳、呼吸都已恢复,给予相关后续处理,监护半小时,病人生命体征恢复基本正常。此时,门外边又传来病人女婿的呼喊声音:“鞠大夫,你看我媳妇怎么啦?!”我出门一看,就是刚才那位病人的女儿,倒在地上抽搐,这是惊吓紧张过度所致,我一把抓住她的左手,在中指尖加力按压,这是中医的抢救苏醒穴,中冲,救急管用!病人女儿大叫一声,抽搐停止,悲伤痛哭。这时候,病房抢救室外的走廊里站满了住院患者和来探视的人们,“小鞠大夫把娘俩都救了”!不知是谁在这样说。

到现在,那件事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我至今还能记得,那天从抢救室回到医生办公室那几米长的病房走廊上,那种愉悦的心情,我为我尽到了一位医生的职责,做了一位医生应该做的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还记得我救活的那位老太她姓栾!

到现在想起那天接班时的事情我还后怕,如果我鞠颖那天在接班时脱岗,万一?然而,没有万一!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与人生原则!我学中医直到今天,一路走来,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甚至是沟沟坎坎,我从没有怀疑过我对中医的追求与信仰!因此,我相信我自己的职业操守,类似的事情,再让我碰到,只要是我的工作值班,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脱岗”!

也是一个小插曲,那天晚上九点,一切都结束了,我坐在医生办公室写抢救记录,突然,那位病人的女婿走了进来,手里拿了四个茶鸡蛋,给我两个,说鞠大夫,辛苦了!我买了四个茶鸡蛋,给你两个,我媳妇两个;我很感谢病人家属的情意,然而,在那以后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的脑海中总有一个蹩脚的等式:一条人命等于二个茶鸡蛋!

做为一名年轻的中医大夫,一入门多数是进入中医病房做住院医生,在白天要直面所管床病人的治疗,病志书写,开药下医嘱,查房等;夜班则要应对整个病房的全体病人及随时来到的急诊重症病人的处理,所有这一切已经是精疲力竭,学习研究及实践中医治疗的大脑空间真的是很少很少!大多数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就是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无奈的放弃了中医之路!

我是中医,我的理想是要成为一位名中医,我不想放弃!我选择坚持!而最好的坚持无非是尝到甜头,见到中医治病的疗效!

那是在八十年代后期,中医内科病房还有许多慢性支气管喘息型的病人,多数在六十多岁,其哮喘发病有个特点,晚上十点左右,在中医病房也是一样,多半由医生提前下个医嘱,推个安茶碱,由当班护士到时执行就是了。所谓医生的嘴,护士的腿!

在我的病人中,前后有几位,总是在晚上十点左右发作哮喘,开始和大家一样,下个医嘱,时间长了,就在想,这不是自愿放弃中医的阵地吗?中医真的就这么无能?能不能尝试用中医的办法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在大学学习期间我曾对于中医针灸等外治方法非常用心,也曾经跟随民间医生学过拔火罐疗法。于是,我发现,哮喘病人发作时多是在平时的寒痰基础上郁而化热,气郁血瘀,是属于痰瘀互阻,痰热郁肺之实证!如果中医外治方法能达到清热化痰,通气宣肺的作用,则哮喘发作当可得到控制!我研究选择了三棱针刺血加拔节火罐的治法,穴位取前膻中,后大椎,操作起来也非常简便,结果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病人往往在刺血拔罐后拔节吸出黑紫色粘稠血液十多毫升,咳吐出一大口黄粘痰后,哮喘发作立即消失,有位病人甚至形容,治疗后有气从腹部到口吐出,腹胀消失,哮喘也随之消失。中医学真的是很神,气会膻中,诸阳之所会为大椎,用刺血拔罐这种泻法,使黑血,黄稠的粘痰得以排出,这种简便验廉的非药物自然疗法,充分体现出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病症的特色与效果!

心绞痛与胆绞痛,是夜班病房时经常见到的急症,下个医嘱,由护士打个杜冷丁就好了,因为杜冷丁属于麻醉药,一般都由上级医生批准备用。

我在临床上发现心绞痛和胆绞痛的病人在发病时,其后背部心胆水平脊椎旁会有一个明显的痛点,在中医来说,这是华佗夹脊穴,在解剖学来说,这是内脏传出神经在体表的反应点,于是,在这个点针刺得气后,加拔火罐现配合四肢穴位,就能有效的控制心、胆绞痛的发作!其止痛速度不亚于止痛针!

那时候的中医病房不分科,其中有许多老年中卧床病人因为其大便干燥并前列腺肥大,常会出现急性尿潴留,有一次,记得是一个正月初四日,我值夜班。一位王姓的病人出现急性尿潴留,只得请外科医生导尿,结果橡胶导尿管不管用,又换用金属导尿管还是不行,没办法只能行膀胱造漏。后来那个病人合并感染就死去了。经过那次病例,我就想,这种中风卧床的老年病人多伴有老年性习惯性大便干燥与前列腺肥大,从解剖学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将其大便干燥解决了,胀大的肠管对于肥大的前列腺的压迫不就解除了吗?我就琢磨用中医外治法进行研究。后来不长时间,又先后有二个同样的病例,我就让病人用一握中药番泻叶开水泡浸备用,再取关元穴针刺加温灸,结果病人在服用泻药导出大便后尿潴留立即解除。这样,一个复杂的夜班急重症,就通过中医外治方法,简便验廉,无痛苦的解决了。

在我们家乡丹东海边,因为海物吃的多,常见到急性海产品中毒之肠炎,上吐下泻,甚至于导致感染性休克。民间相传有一特效疗法,叫八针一罐法,是在肚脐周边用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火罐,然后配合双少商,商阳四穴点刺放血,其止痛,止泻,退热,抗休克,疗效神奇!有一次,医院里一位老大夫,服用毒蘑菇中毒而致发作中毒性肠炎,症见泄泻,腹痛,其泄泻经用抗炎治疗减轻,而腹痛不止,用杜冷丁也不效,就是那种剧烈的肠绞痛,我给其用了八针一罐法,结果疼痛立止!想来是因为毒蘑菇中毒后导致肠系膜下静脉血管瘀血痉挛而发剧烈腹痛,八针一罐法能够祛除瘀血郁毒,故能见效。

上面所例举的中医夜班外治急症的案例,其颠覆了传统中医不能治疗急重症的观念,特别是发挥了中医外治疗法简便验廉的特色,尤其是在当今中医病房的夜班以中医外治法为主处理急症,无疑,这在中医临床具有创新、开拓性意义!我总结上述治验,写成《中医外治法外理夜间急症举隅》,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非药物疗法研讨会,并入选《中国自然疗法》;本文还入编《中医杂志》的中文及英文版,在国内及国外发行。这也是鞠颖中医在中医临床的第一个精彩与辉煌!

当年我还是三十二岁的年轻医生,我以满腔的热血,在无数个夜班默默的、辛苦的创造性工作,为多少病人解除了痛苦,为中医争得了荣誉!当然我也从病人身上得到了医疗业务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使我见到了中医治病的神奇疗效,坚定了我做中医临床的自信!直到现在我都感谢每一位病人,没有他们,就没有鞠颖中医的今天!所谓:“水能载舟”!

这里有一个插曲,就是因为《举隅》这篇文章,收到了全国首届自然疗法大会的参会邀请,那年我是三十二到三十三岁的样子,正是血气方刚!孩子才二岁半,当时的院领导不准许我去参会学习交流,理由是,“太年轻,这种事情要论资排辈”,原话如此!我只得带着朋友资助的一点钱,休假,自费,把孩子扔在家里,和夫人一起到重庆去开了这个会。去到大会之后,会务费没交,饭费没有,吃住朋友家。整个参会代表全国二百多人,自费的是一个半人,我就是那一个自费者,那半个,是山东省农村卫生院,半费也叫半个!我感到羞辱,其实是我所在的中医院的耻辱!我不能理解,我在反思!这也是我在以后下决心辞职自己做的一个重要原因。

做为一名现代中医临床医生,运用中医理论与临床方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在急重症的抢救与治疗方面如何发挥中医药的特长与优势呢?九十年代初,我在中风病房做临床医生,面对脑出血急性重症期,西医使用甘露醇脱水是为了消除脑出血局部之水肿以救命!然而,根据临床观察,这种疗法必须因人而异,灵活变通,比如对于高热昏迷的脑出血急性期病人,一味大量使用甘露醇脱水,会重伤病人的“津液”!而致高热难退,病情加重而死亡!这是运用中医理论结合西医病症病理变化,并验证于临床后而得出的结论!于是,对于这类重症高热昏迷的脑出血急性病人,一方面采用了王永炎教授的星萎承气汤法鼻饲灌药治疗,一方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甘露醇的用量,原则上以少量多次,随时调整为原则;一方面根据病人津液的损伤程度在鼻饲中,静脉点滴中调整液体入量,“壮水之主,以治阳光”,以对水液的出入调节去达到退热,救命的目的,最后,在静点中合理使用中药活血化瘀注射剂,既调节了液体入量,又纠正治疗了脑出血高热血瘀状态的病理过程,疗效非常满意。

 

学中医第三难,就是“跟师傅”,我很幸运,我争取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是因为有在北京中医友好医院的小贾同学做引见,我有幸在1998年中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焦树德临证出诊,受益匪浅!那次学习结束之时,焦老送给我他亲笔书写的条幅:“精研岐轩,济世活人”!此后,这幅珍贵的墨宝一直悬挂在我诊室的正前方,鼓励并鞭策我像焦老那样做一位患者朋友依赖的好中医。

焦老做为一名中医学者,从家乡河北辛集当地开始悬壶行医,不过二十岁上下,一直到最后一次生病卧床之前,还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出中医专家门诊!尤其令晚辈汗颜而又束然起敬的是每于出诊的当日,整整一上午的时间,面对的二十多个各种各样复杂、疑难病人及病人家属许许多多的问题,八十多岁高令的焦老从来都是面带笑容,和颜春风,一个上午,从头至尾都是同样!想来以焦老的名气,国家级名老中医,这么大的年龄,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家人,就以体力和精力而言,就连我们多少年轻医生都很难做到的,对病人始终面带笑容,焦老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跟随焦老出诊以后的多少年,我都在想,也常和其他的医生同道讲,焦老他是如何能够做到整个一个出诊日,时时刻刻都能够对病人面带笑容,焦老就没有觉得累的时候?就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没有碰到过“绞牙”的病人?想来想去,我终于想明白了,做为一位中医名家,大家,对于他所终生为之学习实践的中医事业,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热爱,正是因为这样,当面对能够实现他中医临床实践的病人的时候,他的心里有的只是满足和高兴!这种面对病人的微笑则是焦老对于他的病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

焦老的名气和口碑没得说,在找焦老看中医的病人中,远至新疆酒泉,上至中国版图与俄罗斯交界的边缘地带,还有来自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外国人,一个上午院方为了保证焦老的身体只限挂二十个号,每每在头一天晚上在挂号处前就排上了挂焦老号的人们,真的是一号难求!对于许多远道而来没有能够挂上号的病人,焦老总是尽可能的给他们加挂几个号,就这样每天中午都不能按时下班,不能按时吃饭,一个上午焦老只是不时地呷一口热茶。来找焦老看病的自不用说,都是一些疑难急重或久治不愈的病人,比如强直性脊椎炎这个世界级的疑难病,被焦老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反复研究实践,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只要是患病后确诊时间早一点,身体状态好一点的病人,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对于晚期的重病人坚持吃药治疗,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是确实的。焦老对于强直性脊椎炎的治疗研究用的是中医关于“肾主骨,生髓”的基本理论,结合活血,通络,化湿,清热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令世界医学界嘱目的成绩。根据焦老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我在临床上也曾治疗了一例十七岁男性强脊炎患者,结果取得了临床治愈的效果。

 焦老之对于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倾注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他说学中医不容易,尤其是“入门”或者说是“尝到甜头”就不容易,不深入学习中医理论,并将其在临床实践中去验证,进而“尝到甜头”,体会到中医治病的疗效,就这一步就不容易!所以焦老总是苦口婆心的对年轻中医大夫说,一定要坚持中医临床之路!同时,焦老也对目前的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现状,对青年中医的成长忧心崇崇。有鉴于此,在跟随焦老出诊的时候,常听焦老对我说,“中医是治人的!”,开始不能够理解,中医怎么是治人的?来的病人不都是来治病的吗?后来跟焦老临床时间长了,就逐渐明白了,焦老的一句话,中医是治人的,揭示出中医学实质特征,明白了中医是治人的这句话的内涵,学中医起码就算是入了门,就有了登堂入室的基础和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