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西藏什么感觉

 郑友华君 2012-07-11

有条件去西藏走走


2011、2012,连续两次驴行西藏。
2011年是自川西进藏,至拉萨拐向北上,走昆仑可可西里经格尔木出来,一路基本上是相对开化的西藏东部地区;2012这次则是经青海玉树、囊谦一线入藏,之后越过昌都、林芝、拉萨、日喀则直奔拉孜,自拉孜再向西1200公里,深入喜马拉雅、冈底斯山脉,一直挺进到两列大山之尽头——阿里地区的日土斑公措,那就是国界天边了。
第一次入藏的鲜明记忆是初见雪山莽原时的兴奋、激动与震撼,全然忘了旅途艰辛和高原不适,那番感受大抵是生来从未有过的。记得10多年前到欧洲,也是第一次,穿越阿尔卑斯山脉,见过好多世界级的名胜、古籍、都市和美景,也开眼也兴奋,但绝无初识西藏那样的雀跃欢呼,仰天长啸,之后好像也没有再次赴欧的念头欲望,虽然我对西方文化一向美言。
青藏的景色则不然。如果说看欧洲让人赞美现代,憧憬未来,那么青藏则是让你回思远古,心向自然;再宽泛些说,如果沿海都市让你熟悉人群,见惯尘世,青藏高原则会让你体验孤独、追问自我;如果苏杭云贵能让你看到江南山水之细腻秀美,青藏则是让你体验雄浑粗犷、广袤空灵;如果庐山黄山能让你赞叹江山多娇,青藏则能让你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广,宇宙洪荒;再有,如果你腻厌了广告里的奶油小生,康巴汉子会展现他的冷峻刚毅;如果你麻木了影视女星的时尚靓丽,藏族姑娘会让你见识原生态的纯真妩媚……。
当然,这也只是迥异于东南沿海的一面。
这种地方,有了第一次,多半会有第二次。它神秘,它天然,它荒蛮,远离红尘,天生野长,自存自在,吸引你幻想更多,要了解更多。
第二次进藏是深入性的,深入到了天边尽头。寻常的雪山、荒原、蓝天、白云已司空见惯,多少会有些审美疲劳。兴奋与好奇渐渐淡去,时间一长,4500-5000多米高海拔所造成的胸闷气短,连日失眠,高寒风沙偏僻落后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会突显出来,这时你才能体验到西域长途的艰辛,意志体魄的磨练,注意到藏民的高原生活,进而想起时代,对比命运,反思地域,感叹文明。比如,解放60年,改革30年,西藏深处很多村镇乡县至今还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最是没有厕所,没有树木林荫。到了晚上,你落宿的地方光秃秃天地同黑,几十户上百藏居竟然没有一个窗口闪亮,哪怕点盏油灯也好,举目无边的死寂黑暗。同样是人,无数个漫漫长夜,藏民特别是孩子们是怎么度过的呢? 最苦恼是如厕,根本就木有“厕所”这种概念,哪怕最简陋的旱厕,也没有树林可以遮身,出门蹲墙脚时,野狗群会立刻把你包围起来,屁股下面争吃热屎,黑咕隆咚狗头钻裆吓死人。在这片广袤荒蛮的高原上,除了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少数像点样子的市区,我说的情况绝非个别。这时你会想起家乡明亮如昼的路灯,整齐宽敞的街道,卫生间里的冲水坐便……,你有幸托生成长在那一方,怎能不感恩娘胎命运?而其实,东海与西天之间遥遥万里,其间每一旮土地,每一道山梁,都是人可能降生的地方。雪山连绵,莽原无际固然是美景,赏心悦目,但那也是文明视野难以穿越的阻隔障碍,高原山区发展落后,文明迟至,原因多半在此。所以,去西藏也并非全是欣赏异域的天然美景。
但无论如何,收获感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直接面对多数人一辈子也无缘见识的大自然的圣洁面孔,神奇、壮观、辽阔、高远,每个人都会得到不同的告诫和启示。

我相信,无论哪个人,只要他从沿海闹市来到喜马拉雅深处,俗事远抛,旁无杂人,凝神珠峰,咫尺神山,脑海是不会有肮脏邪恶的,心神会不由自主地沉静澄清下来,一如身边湛清瓦蓝、波澜不惊的湖措,装得下巍巍雪山,装得下万里云天。在希夏邦玛,在冈底斯主峰冈仁波齐山下面,我简直无法相信,那么高耸峥嵘的大山峰岭,居然被雪覆盖得洁白无瑕,平滑光润,亭亭玉立,巍峨仰止,难怪藏民奉之为神。是的,广寒长风,空气稀薄,渺无人迹,你不可能长久生活在那里,但那一刻的震撼与领略足够你回味终生了。令人欣慰,如今拉萨以西的柏油公路穿山越岭,长驱直入,如枝如蔓,日见延伸,那些自古无人却美如仙境的去处,你可以驾车光临了。闯荡高原、体验荒蛮的游人日见增多。所以,有条件抓紧走走吧,用不几年,那里也都商街闹市,车来人往,垃圾遍地了。

贴几张片片看看吧——

1、喜马拉雅深处的无名雪山

2、下面是在老定日(岗嘎)看到的珠穆朗玛峰。同行几人都说它像张开双臂的大狒狒。我们观景的地方海拔4600米,巧有四个加拿大人也到这里,都无精打采的,其中一个年轻姑娘坐在地上捧着头,明显的高原反应。

3、初见希夏邦玛峰(海拔8012)。这是我上中学时就牢记的名山——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这座雪山,报纸电台广为宣传,无人不知。

4、远眺希夏邦玛。这里海拔4700米,冷,风大,没办法只好把裤脚临时扎起来,要不灌风。

5、这条公路够壮观的。我摄影所站的地方叫訇达拉山口,喜马拉雅中段,海拔5258米,高旷得有些森人。

6、这是在仲巴县拍摄的典型的藏居,室内外都没有厕所这种设施。

7、这是一幢简陋的二层建筑,它一楼挂的另一块牌子是“仲巴县委宣传部”。

8、藏民的摩托车,普遍是这个样子。他们喜欢把摩托车装扮得五颜六色,花枝招展,大抵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极其缺乏色彩。我们分辨外地摩托驴友与当地藏民的方法,就是看车把上是否飘着长长的彩穗子。

9、呵呵,西德美味餐吧,够意思!

10、 这是是口岸城市普兰,市区很小,但简朴而整洁。

11、别小瞧这地方。这里是普兰的入口处,尼泊尔商人过来做生意多住宿在这些山洞里,当地人戏称“尼泊尔大厦”,因此名声远扬。

12、这座雪山非同小可,它叫冈仁波齐,冈底斯山脉主峰,海拔6636,稍微熟悉西藏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藏民、印度人、尼泊尔人都来这里“转山”,神山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