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学习是孩子们学不好的根本原因

 *Blacksmith* 2012-07-11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同学们普遍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而我们却很少有时间学习。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我们在学校里几乎是半日制学习、半日制劳动,学校就是靠我们这群孩子兴建起来的;还要为学校种药挣钱,因为没有教学经费,也要靠我们这群孩子挣钱来维持。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同学们都要回到家里忙家务。那时候我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是放牛、割牛草,到了上学时间点,赶紧把牛牵回喂上,然后拿着饭边走边吃到学校,到学校,上课铃声往往已经响起。中午放学和晚上放学都是直接去割牛草、打猪草,因为牛和猪每顿都是要吃食的,每顿都缺不了。晚上更别想看书,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专供母亲纺纱。放假也没有时间学习,除了放好牛、喂好猪,如果赶上农忙还要和大人一起干活,赶上农闲也要去忙副业,因为上学的学费要靠自己去挣。上高中的时候,家里把牛还给了生产队,从此轻松了一些,但是其它家务还是要做的。所以我们那个时候的学习时间很少,计算起来,不及现在正常孩子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时间过得很快,儿子已经上高中了。儿子和同学们成天学习,成绩总是不如人意。朋友们劝我:别怪孩子,怪就怪现在课本太深。起初我信以为真,以为现在的课本真的很深了,于是请家教来辅导,因为没有效果,决定自己亲自来。朋友们说:别痴心妄想了!过去学的那点知识教现在的学生不行了,况且丢了三十年,那点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我没有听从他们的话,从此一边上班一边晚上辅导孩子。

通过接触课本,我发现,现在的课本与我们那个时候的课本相比,不是深了而是浅了。就拿数学来说,知识点跟过去大致相当,多了一个导数和复数,其余一样。过去课本仅讲原理,没讲那么多解题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解题方法要靠学生们自己去想;现在课本讲解了很多解题方法,学生不用多想就可以套用,看似深奥,其实容易,因为学会模仿就会做题目。自己想出来的会记得牢、理解得透,可以举一反三;靠模仿只能模一个是一个,理解就不会深刻,题目稍有变化便不知所措。我在教孩子的时候,没有时间做前期准备,只能边预习边辅导;还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这段时间,要教,要改作业,要预习课本,却一直没有遇到解不了的题目,讲不了章节。所以从这点感受,我认为我们那时候的学习比现在扎实,不然三十年后怎么还能教孩子?

时间少而学得扎实,这是为什么呢?我总结有三:第一,过度讲解解题方法,让现在的学生已经不会动脑筋了,因为只要记住课本或者老师讲解的方法就可以模仿解题——不动脑筋的学习又怎能学得好?第二,过度做作业,让现在的学生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道理——没有经过思考的道理又怎能理解得深刻?第三,天天时时面对书本和作业,怎能让学生不厌倦学习!——对学习没有很好兴趣的孩子又怎能学出好成绩?

因此,我希望天下父母和老师们不要把孩子们所有的时间都占用在书本和作业上,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培养他们更多的兴趣包括学习兴趣,让他们多休息,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去学习。还有,不要让孩子们看那么多的复习资料、做那么多的作业题,过度学习只会害了孩子。

我的更多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