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县推行农村惩防体系“双十”标准建设
考 核 方 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使县委《关于推进农村惩防体系“双十”标准建设的意见》精神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特制定考核方案如下:
一、考核对象
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由各乡镇确定“双十”标准建设的重点推进村。
二、考核方式及时间安排
每年11月中旬,由各乡镇组织对所属行政村进行考核;12月中旬,由县农廉办组织对各乡镇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听汇报、看资料、实地查看和走访干部、群众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考核内容及分值
1、领导重视。(5分)
乡镇党委高度重视,全年专题研究“双十”标准建设工作不少于4次,“一把手”及时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班子成员抓好分管范围内工作安排部署和落实。乡政府要切实抓好基层站所和行政村的任务落实,制定落实任务分解表,保证推进工作预算经费。
各重点推进村两委班子切实负起责任,制定推进工作实施计划日程表。党支部书记是推进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要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真正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2、机构建设。(10分)
乡镇成立农廉工作领导组和农廉办公室,建立领导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并以党委正式文件印发。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年主持召开研究农廉工作专题会议不少于2次,详实记录会议内容。要设立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矛盾排查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至少应设置中心主任(可兼任审核员)、会计(可兼任会计档案管理员)、出纳三个岗位。矛盾排查服务中心应建立矛盾排查台帐,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不少于2名。便民服务中心应在公开办事程序、内容、标准和时限。“一办三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可独立办公,可合署运行,但必须有专门场所挂牌办公,档案资料规范。
重点推进村要成立纪检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纪检小组由全体党员选出,民主理财小组由村民代表会议选出,每个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设组长一名。建立村民事务代办服务点和农村廉情监测点,群众咨询、反映问题和要求办理的事项均在服务范围。
3、廉政教育。(5分)
乡镇要制定年初廉政教育计划,每年组织一次有规模的廉政教育主题活动,建立一个特色鲜明的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一次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
重点推进村要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如建立廉政文化大院、开设廉政书屋、张贴廉政对联和标语、举办廉政文艺演出等活动。村两委班子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进行廉政教育,两委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提高素质,对全体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建立学习档案。
4、制度建设。(10分)
各乡镇要按照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6个方面48类制度要求,进一步做好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对现有的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对没有的制度进行建立健全,综合各种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各村,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日常监督检查。
重点推进村严格执行各种制度规定,对一些经常性、重要性的制度要做到公开上墙,如民主决策的主要事项、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程序、农村财务管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等制度。对强农惠农政策要做到入户告民。如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合作医疗、教育“两免一补”等强农惠农政策,在强农惠农政策明白卡发放到户的基础上,建立强农惠农政策明白墙。
5、干部监督。(15分)
乡镇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策的原则,最终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农村重大事务决定过程中严格按照“两委提、党员审、村民决、村委办、公示宣”五个程序步骤实施,农村财务管理中,所有支出都必须经过报帐员、村委主任、支部书记、理财小组、乡会计服务中心负责人五道关口的审核,每一笔支出都必须同时有五个人的签字。同时,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农村主干要建立廉政档案,并依据干部变化和工作变动及时更新内容,实现动态化管理。各村每年年底进行一次述职述廉大会,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主要干部要在会上汇报自身履行职责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参会的村民代表针对汇报情况现场进行民主测评,测评资料保存完整、测评结果真实有效。
6、“三务”公开。(15分)
乡镇要严格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基层站所办事公开制度。要建立公开目录表,设置公开固定栏,探索推行电子网络公开。
重点推进村要按照“一栏一箱一卡一屏”的方式进行公开。“一栏”即公开栏,各村在显眼位置设立固定性的公开栏,把村务和财务公开内容逐项予以公开。“一箱”即民情信箱,及时收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真正做到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一卡”即明白卡,有关粮食补贴、种子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项目、补助金额填写到卡上发至农户。“一屏”即电子显示屏,以农村管理信息化为依托,分步实施,最终实现建立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显示器等各种形式的电子网络公开终端,实现村务公开内容上的全面化和时间上的经常化,便于群众随时查询。公开内容真实有效,公开原始资料保存完整。
7、三资管理。(15分)
资金管理: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取消所属村的资金账户,统一开设一个资金管理帐户,统一使用“五联签”开支审批单,统一实行五笔联签理财程序,统一实行“十不准”审核规则。
资产管理:各村积极建立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制定产权界定、评估、登记等配套制度,组织清产核资,分别填写货币资金、固定资产、集体资源、经济合同和债权债务等清查登记表,在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后,真实、全面地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再按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等五个类别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一式二份,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备案。每半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资源管理:村级集体投资项目、资源处置一律实行公开竞价、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必须提前3日告知村民,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实行公开竞价,签订合同,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8、惩处问责。(10分)
乡镇不断充实办案力量,积极主动查处涉农违法、违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恰当。每年至少查处5起涉农案件。对党员干部的工作失职责任追究到位。
重点推进村应安排专人进行矛盾排查,建立矛盾排查台帐,详实记录矛盾内容,认真分析成因、积极主动化解,干群关系融洽,全年未发生一起涉农违纪违法案件。
9、创新举措。(10分)
各乡镇每年建立3个推进工作示范村,特色鲜明,示范带动。重点推进村在整体推行的过程中提出具体创新举措,举措适用且有可操作性。
10、综合评价。(5分)
综合各乡镇、各村经济、教育、卫生、文化、党建、信访等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情况,由县农廉领导组作出评价分。
四、考核结果运用
1、考核结果分好(90分-100分)、合格(60分-90分)、不合格(不达60分)三个等次,考核结果由县农廉办汇总后向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组及县委报告,并通报全县。
2、对考核不合格的乡镇,由县农廉办责令其主要负责人作出书面检查,并通报全县。对连续二年考核不合格的乡镇,由县农廉办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取消一切评先评优资格。
3、对在考核中发现的工作不重视、落实不到位或者推诿扯皮、严重失职的党员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