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抗战后已生产青霉素 国内战乱致无法规模投产

 松边醉客 2012-07-13

核心提示:既然青霉素已经试制成功,效果又这么显著,为什么没有大批量生产呢?“战乱时期,条件非常艰苦。想要大量生产青霉素根本不可能。”樊真宁说。最终,工业化生产盘尼西林的梦想未能实现,只能说是试验性地生产了一些盘尼西林。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合肥晚报》2010年11月24日第A12版,作者:谢静娴 戎丹妍,原题:中国第一支青霉素产于何处?

南京农业大学一隅,有一幢极为普通的砖瓦楼,这便是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所在地。据说,这里馆藏着中国第一支青霉素。这支青霉素究竟是怎么来的?是谁研制出来的?它的背后有着怎样一段故事呢?

●试管里的沙土不同寻常

南京农业大学内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有两层,里面如同迷宫一般七拐八绕,一路过来,我们看到了很多与农业有关的东西,有木犁、石磨、秤杆等器具,还有水稻、小麦等作物标本,而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一个密封的试管安静地躺在偌大的展柜内。因为年代久远,试管上的标签已经破损,完全看不出字迹,试管里的粉末也是黑乎乎的。难道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青霉素吗?听着馆内卢夏老师的介绍,我们心生疑惑:平常我们在医院看到的青霉素可不是这样的,这管青霉素的粉末发黑,会不会是因为时间久了氧化的结果?

卢夏老师的解释令人大跌眼镜,他说里面保管的不是青霉素,青霉素氧化后确实会变色,但这个试管里的确实不是青霉素,那些黑色的粉末其实是沙土,而在沙土里面,才掩藏着我们肉眼看不到的青霉素的菌种。看似肮脏的沙土,其实是保存菌种最好的“棉被”。人们把一些干净的沙土全面杀毒,土里没了营养也没了其他菌,然后再把青霉素的菌种接种在土里,这样可以保存很多年。要用到菌种时,再把它接种出来,然后繁殖复制。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支保存着国内最早青霉素菌种的玻璃沙土管。

卢夏老师还说,这支青霉素菌种的主人是南农大老校长、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樊庆笙故去后,他的子女将青霉素菌种捐给了学校的博物馆。可是,老校长是从哪里得到这支青霉素菌种的?

●老校长历经艰险带回青霉素菌种

樊真宁也是南农大的老师,现已退休在家。小时候,樊真宁就常常缠着父亲说这段故事,对这支青霉素十分了解。“这支青霉素是我父亲冒着危险从国外带回的。”樊真宁说。

樊庆笙出身贫寒,凭着聪慧和努力考取了金陵大学,并顺利留校任教。1940年,樊庆笙被选派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进修一年。1941年,正当樊庆笙学习期满准备回国时,发生了珍珠港事件,太平洋航路全部被封锁,樊庆笙回乡无路。没办法,樊庆笙只好向赞助他留学的洛氏基金会申请延期,但只申请到半年。半年后,战火依然激烈,此时樊庆笙生活已无着落,幸好他的细菌系导师给了他帮助,每个月给他60美元生活补助。三年后,樊庆笙取得了博士学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