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的一生 玉米的一生要经过种子萌发、出苗、拔节、雌雄穗分化形成、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按生育特点分为三个阶段: (一)苗期阶段。播种至拔节(主要是营养生长)。 (二)穗期阶段。拔节至抽雄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三)花粒期阶段。抽雄穗至成熟(营养生长停止,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玉米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温度。要求温度在 (二)光照。早熟品种对光照反应迟钝,迟熟品种对光照反应敏感,属喜温短日照作物。 (三)水分。对水分消耗量大,一株玉米一生耗水150— (四)土壤与养分。玉米适应性强,对土壤酸碱度不严格。1、要求土壤深厚。2、土壤有机质含量高。3、土壤结构好。4、pH值6—7之间。 三、玉米各生育期对肥料三要素吸收量:
(一)玉米缺素表现 1、苗期缺磷。 (1)根系发育不良,影响肥料吸收。 (2)叶出现紫红色,叶缘卷曲,茎呈紫色。 (3)中期缺磷,雌穗叶丝延迟,受精不良,形成畸形果穗。 (4)后期缺磷,果穗成熟延迟,籽粒不饱满。 2、苗期缺钾。 (1)叶呈黄色或黄褐色,叶尖边缘干枯。 (2)植株生长缓慢,茎秆矮小,节间变短。 (3)严重缺钾时,叶尖呈灼伤状,渐为暗棕红色。 (4)老植株生长停滞,叶脉变黄,节间缩短,根细小,易倒伏。 (5)果穗出现秃顶,籽粒小,淀粉含量低,品质差。 3、苗期缺锌。 (1)幼苗产生白苗,叶脉产生白斑,植株矮化,节间变短,叶片干枯甚至死亡。 (2)中期缺锌,植株中下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条纹,似花叶。 (3)后期叶片自下而上呈花叶状,发育受阻,果穗缺粒秃顶。 (二)玉米的空秆、缺粒、秃顶和倒伏的原因及其防止 1、原因 1选用品种不当 2栽培密度过大 3不良气候条件影响 4病虫害 5三要素肥料不足及不协调 6缺钾、锌等微量元素 7授粉条件差 2、主要措施 1搞好肥料的综合防治 2苗期磷、钾肥要充足 3补施锌肥 4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5叶面喷施健壮素 四、地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一)地膜玉米增产的原因 1、增温。 2、保墒。 3、保肥。 4、提早播期。 5、抵御不良气候影响。 (二)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选好地块,精细整地。 (1)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灌方便。 (2)有机质含量较丰富,肥力中上等。 2、适时、适墒、定距播种。 (1)宽窄行种植:一般采用1.33— (2)播期:3月上中旬播种。 (3)种植密度:早熟品种穴距 3、化学除草,严密盖膜。 (1)播种后用金都尔2两或禾耐斯4包兑水120斤均匀喷雾。 (2)施药后用地膜覆盖,膜边用细土压实,做到膜口不外露,发现破口用细土封严。 4、破膜放苗,查苗补苗。 (1)2片叶展开后,在晴天上午破膜放苗,孔口不超过1— (2)定距打孔,追施穗肥。开大喇叭口期,在窄行内4株玉米中间,用施肥器施入孔口 (3)查苗补苗。备一定数量的营养钵苗,在缺苗时补栽。 5、施足底肥,合理追肥。 (1)施足底肥。要求底肥施有机肥占60%,化肥占40%。亩产800—1000斤产量施氮素肥料50斤,有机肥2000斤,磷肥60斤,钾肥15斤或45%含硫三元复合肥80斤,播前施入沟内。 (2)合理追肥。a、轻施苗肥:苗肥占总施肥量的10%,一般亩追尿素6斤,兑人粪尿或水开穴施入。b、稳施拔节肥:可见叶达到7—9片时,亩施尿素10斤开穴深施。c、猛攻穗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抽雄穗前10—15天,亩施尿素25斤。用0.2%硫酸锌水溶液喷雾,以植株挂雾为宜。d、补施粒肥。玉米开花授粉前后追肥。用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在抽穗开花期亩喷300斤溶液。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1)防旱、防渍、防板结,助苗出土 (2)查苗补苗 (3)间苗定苗 (4)肥水管理 (5)防治地下害虫 2、穗期管理 (1)中耕除草与施肥 (2)去蘖 (3)灌溉 (4)病虫防治 3、花粒期管理 (1)补施粒肥 (2)灌水与排涝 (3)隔行去雄(抽雄时,隔一行去两行,隔一株去两株,全田去雄三分之二。) (4)辅助授粉:在开花吐丝的晴天上午9—11点进行。选用采粉盘收集50—100株花粉混合,然后用授粉器逐株授在雌穗的花丝上,隔一天一次,连续3—4次。去雄和人工授粉同时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