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河北密切关联的历代帝王故事 (续1)

 鸟巢阁 2012-07-14
刘备(汉昭烈帝)篇  

    
刘备 

        
         目前品“三国”之风日盛,三国的人物成为人们评议的焦点。品评中人们似乎多着墨于曹操、诸葛亮、关羽这些名望颇高的枭雄、谋师和骁将,说刘备似乎成了一种捎带或陪衬,尽管文学及史学都把他界定为“正面人物”,是一世泱泱蜀汉帝王。这中固然有其自身的缘由,但也不排除中国人的传统思路:在历史中留名的应是那些大善大恶、胆略超绝之人,恩泽百姓,声及史寰,风云叱咤,英姿卓然。而刘备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似乎都显得逊色,并有不少明显的弱点。因此,被人们忽略,不受人追捧,就成为必然了。   
       但透过历史的尘雾及人们多年形成的固见,走近这位历史人物,会发现其身上蕴涵着许多被人们忽略或被人们误解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又是与他的逊色、他的平实、甚至他的弱点联系在一起的,并有着难得的现实感。品评这位仁兄,便有着些许不俗的意义,同时作为著名的历史加文学人物,容易引发共鸣或争论。   
      刘备是个地道的河北人,据说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祖籍保定涿州。当年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就是在涿州,其三弟张飞也是涿州人。现在他的家乡遗存有“三义宫”和结义时的万亩桃园,称得上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   
刘备为什么不招人喜欢   
  
      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州人。自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军起家,后做了蜀汉王朝的皇帝。人们了解他有的出于史籍,但绝大多数源于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所以,人们好像也分不清该把他看作是个文学人物还是历史人物,文学有历史的依据,而史料又经过了文学的渲染,亦实亦虚,亦真亦假,这无形中增加了对他感兴趣的范围,也丰富了其多重的内涵。   
        无论文学和史学,都把刘备描绘成“红脸”,这一方面由于他曲里拐弯地承继有皇族的血统,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后代,自然比试图颠覆汉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盘据江南一偶的孙权显得“根红苗正”,血脉在封建制的国度中是很让人看重的;另一方面刘备高扬“仁义”的大旗,尽管人们对他的“仁义”褒贬不一,但总比曹操的“奸诈”和孙权的“猜忌”要得人心得多,也正统得多。所以,应当说刘备是顺应了中国政治的审美需求,或者说是封建典章锻造出了刘备这个人物。   
       但是,人们对这位人物似乎并不喜欢,或者说总是喜欢不起来。就像有些官方树立的典型,百姓不买账,甚至还有些抵触感,于是便造成了不尴不尬、不冷不热的局面。说来关键还在于自身不硬,或者是有明显的硬伤和弱点。   
       为什么刘备不那么招人待见呢?说起来可能有这么几点:一是本事不大。自古以来崇拜英雄或英雄崇拜都是人们的普遍心理,更何况在三国那样一种豪强竞斗的历史时代。古人界定英雄无非几大标准:一要武艺高强,这在冷兵器时代特别突出,是令人心悦诚服、克敌制胜、聚敛人才的资本,当然这之中还蕴含着胆气,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没两下子、松包软蛋,甭说古代,就是现今也不会有人佩服。刘备在这方面似乎就显得“面”了点,除“三英战吕布”时上去比划了几下,基本上没见他展示过什么身手。喜欢看“打仗”的小孩儿不喜欢他,长大了自然对他也不会有好感。二要谋略过人,打仗不但要凭勇武,还要有计谋,排兵布阵,战术安排,“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得动心思,有点花花肠子。不但作战,还包括政治交往,人际关系,这之中的说道就多了。谋略跟学问有着不小的关联,读的书多自然见识就广,懂得的道理也多,这方面中国人绝对脑子够用。刘备在这方面又不见长,从“隆中对”开始基本上听诸葛亮的,假若谋师不在身边他自己行事,十有八九要砸锅。荆州失守,他率军伐吴,沿河数十里安营,使用木栅,犯了兵家之忌;一待好几个月,弄得人困马乏,结果被吴军大败。刘备从小不爱读书,学识浅,谋略自然就要大打折扣了。三要富有文采,古人对诗书及文采的要求是甚高的,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曹操登铜雀台赋诗,关羽秉烛夜读《春秋》,求的是一种境界,要的是一种品位。没有它,就等于缺了魂,少了神,没了高雅的情致和乐趣。此项说起来又不是刘备的长处,很少见他舞文弄墨,吟诗诵词,也不爱附庸个高雅,这下在知识分子中又少了人缘。        二是不尊重妇女。刘备所说的一句话特别让“半边天”们耿耿于怀,那就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当时张飞驻守徐州,因醉酒失了城,刘备的妻子被吕布抓了去,张飞感到无脸见大哥,便要拔刀自杀,被刘备一把抱住,说了这句话。其初衷也不是要表达大男子主义,不把女人当人,而是想强调哥们儿义气的重要性,就跟说你妈和你媳妇都掉到河里先救谁一样,尽管心里想着先救媳妇嘴上也得说肯定先救老娘。但话说出来了,就特别招人家反感,女人如衣服,想穿就穿,想脱就脱,太不像话了。中国的男人也怪了,在外头窝窝囊囊,回家却摆大老爷们儿的派头,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刘备的“衣服”特别多,有人专门统计过,他前前后后娶过七八个老婆,什么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等等。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太珍视,就欠让他打一辈子光棍,那样讨个老婆肯定得宠上天。但也怪了,越这种人越有桃花运,有女人缘,但遭到了大多数女人的唾骂,这一来得罪面可就大了,女人可比男人难对付。   三是虚情假意。刘备做什么事儿好像总有点儿过,看上去虚的列的,照现在的说法叫“做秀”。也不知道是真为表达诚意,还是装出来的,总让人看着有些不大舒服,假惺惺的。尽管是撼天动地的壮举,也不太容易让人接受,受到人的敬佩。曹操统一北方,挥师南下进攻刘表,刘备受刘表之托守荆州。曹军压境,刘备被迫转移。逃离时不但有军队,还有归附他的数万民众。按理说,光军队走也不一定甩得下曹军,老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一天只能走十来里,两下就得让曹军追上。有人劝他别顾那么多了,逃命要紧。可刘备说成大事者必须以民为本,这么多老百姓来追随我,不能撇下他们不管。直到曹军杀来,才带着几个部将突围,即 “当阳之败”。赵云见刘备的老婆孩子没跟出来,便冒死杀入重围,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刘备见到儿子并没有显出高兴,而是把他摔在地上,说为你这臭小子差点损失我一员大将。这举动让老百姓可有点看不过了,于是编出了个歇后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鲁迅对刘备死瞧不上,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