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只螳螂的爱情史诗

 闲之寻味 2012-07-14

图说螳螂不可思议,近乎怪诞的爱情史诗。

一个时髦的家伙

很多人都觉得螳螂是昆虫世界万千生灵中最令人着迷的。也许螳螂的名气来自它们颇为独特的pose:身体安静直立,前足有力弯曲,似乎在虔诚的祈祷。抑或是作为冷酷无情的食肉动物而声名鹊起这跟它们的“宗教风格”可是大相径庭。毕竟,交配后把配偶吃掉而声名狼藉的昆虫不是很多。

对于螳螂,更多奇妙有趣的秘密等待挖掘,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令人惊异的照片一起探寻螳螂那不可思议,近乎怪诞的爱情史诗。

螳螂恋

当热恋中的螳螂夫妇准备生育后代时,危机也已悄然而至至少对其中一方是如此。不过,最开始,一切似乎都很正常。首先,雌螳螂会分泌一种雌性激素,告诉身边的雄螳螂:我准备好了!被雌激素诱人的芬芳气味吸引的雄螳螂,会小心翼翼靠近爱妻。雄螳螂通常要比雌螳螂小一些。

我爱你

有些种类的螳螂,其求爱方式很是别出心裁的,比如中国螳螂。这个物种的雄螳螂会邀请雌性伴侣跳一场特别的婚礼圆舞曲来让她享受到爱的甜蜜--而不是随随便便请她吃饭。

哦,不,别走,亲爱的……

俘获雌螳螂的芳心之后,雄螳螂会迅速跳到爱妻背上,用自己尖尖的前足紧紧抱住妻子的喉咙和翅膀,然后通过爱妻腹部末端的小室把精液摄入妻子体内。据观察,整个交配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有时长达24小时。因此,有些雄螳螂因体力不支而送命也不足为奇了。


斩首后的体液是最美味的解渴干邑!

绝大部分人都知道螳螂交配会出现“性食同类”(即交配后,雄性螳螂会被吃掉),究其原因,却未有定论。广为接受的一个理论声称出现这种情况,人类干扰难辞其咎。研究者说,当被多管闲事的人类干扰时,雌螳螂杀死并吃掉雄螳螂的概率大大增加。

我要吃一条腿,谢了,哥们!

另一理论则认为,丢掉脑袋的雄螳螂生育能力得到了改善。被“斩首”后,这可怜的家伙输送精液似乎更有活力,交配时间似乎更长。这对于繁殖后代很不错,对他个人而言却很凄惨。

无可逃脱的命运

无论什么原因吧,其实雌螳螂的“食夫”现象并非很多,发生频率最低只有5%,最高也不超过31%。先不管发生频率的问题,对于雄螳螂而言,最危险的时刻不是交配的过程中,而是交配结束的瞬间。如若不加小心,在他翻身下马的那一刻,最可能被雌螳螂变成一顿美味的快餐。


怀孕真麻烦

秋天到来时,交配后的雌螳螂要准备产卵了。她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腹部也开始鼓胀起来,四处行走变得越来越困难。(人类的母亲们深有同感啊!)

螳螂准妈妈

有趣的是,有些种类的螳螂无需交配即可产生后代。比如北欧螳螂,他们不经受精即可产下具有繁殖能力的卵。不过,这种方式孵出的小螳螂全部都是母体的克隆。


准备卵鞘

准备产卵的孕螳螂会找一处平坦的地面或树枝,具体位置因种而异。然后,她会在那里分泌一种泡沫状的物质,这种物质是由腹部的腺体合成的,该物质硬化后形成的庇护场所,称为“卵鞘”。

树枝密裹的卵鞘

卵鞘备好后,雌螳螂开始产卵,数目在10—400个左右。所有的卵都会被精心安置在卵鞘内。卵鞘为它们提供了干燥的环境,合适的温度,并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迫害,直到它们安全孵化。有些种类的雌螳螂,还会在卵鞘旁专心守护。

泡沫状卵鞘近景

不同种类的螳螂,其卵鞘体积差异很大,有的只有几毫米长,有的则长达8厘米!相类似,卵鞘的成分也是各不相同,有软软的泡沫状物质,也有硬而粗糙的物质。

躲开自己的兄弟姐妹是很明智的,如果不想成为它们的第一餐!

天气渐暖,小螳螂们开始从孵化巢里钻出来,此时它们学名叫“若虫”,虽不像希腊神话那般美丽,它们的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还算漂亮吧。(Nymph有美丽少女的意思

不过只有一部分若虫宝宝能够长大成人,所以,这是真正的“适者生存”。为了求得生存的机会,若虫宝宝需要躲开形形色色的敌人,这其中就包括它们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

若虫借助细丝徐徐降落

幼小的若虫宝宝准备破卵鞘而出时(通常在清早),它们从卵鞘上的单向阀缓缓爬出,然后用细细的丝线把自己挂在卵鞘下几英尺的地方,纷繁的丝线纠缠在一起看去就像一个蜘蛛网。


不是所有的宝宝都很漂亮

孵化出来的若虫,一两个小时就会四散开来。虽然年幼,它们却是技术高超的伪装大师。确实,此时的螳螂常能惟妙惟肖的模仿蚂蚁,以躲开天敌。

沉醉于玫瑰花香的若虫

若虫和父母还是很像的,除了没有翅膀、没有生殖器官,当然它们的体形也小得多,颜色也和常年的螳螂很不一样,不过很快就会变过来。

我跟老爸很像哦!

小小的若虫,只能捕食同样小小的猎物,比如果蝇、蚜虫,还有前面提到的,兄弟姐妹。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的捕食技能也越来越越娴熟,最后甚至能够捕食比自身大很多的昆虫以及其他生物。

长这么漂亮想不被关注也不容易啊

小螳螂们长的飞快,夏季结束时,它们就可以长到几英尺长呢。长大后的螳螂,摄入的食物也大大增多:一只成熟的螳螂每天能吃掉25只苍蝇!园丁们很欣赏它们狼吞虎咽的胃口,常借用它们来除去害虫。

兰花螳螂真的名副其实哦

螳螂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几次蜕皮,通常是5—10次。蜕皮过程中的螳螂最脆弱:一次蜕皮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其间它们无法自我防御,遭受攻击也不能快速逃脱。

千万不要被饥肠辘辘的鸟儿看到啊

准备蜕皮的螳螂,会变得沉沉欲睡,并且停止进食,它会找个坚固的据驻扎下来,开始蜕皮。蜕皮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有些倒霉的螳螂无法完成,只能终生套在旧皮里,直到死去。

褪下的外骨骼很像外星太空服

最后一次蜕皮结束,小螳螂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翅膀!除非它们是罕见的无翅种。有了翅膀的螳螂,就是真正长大成人了!

成年的螳螂是非常强大的食肉动物。它会坚持不懈的追踪猎物或者躲在路上突然袭击猎物,精巧伪装的身体使其捕食工作事半功倍。不同类型的螳螂看去可能会像一片树叶、一根树枝,甚至是一朵花。一旦被螳螂锋利的前足钳住,可怜的猎物注定没有回天之力!

螳螂的一生是短暂的:野生的只有一年多寿命,人工饲养的会稍长一点。且不说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食夫”阶段,生长过程的重重蜕变,使它那短暂的生命熠熠闪光:真是一群神奇的生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