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伯庙边挖出三块古桥石构件 专家:这是武康石

 苏迷 2012-07-14

  寿星桥,相传南宋绍兴十年浚河时于桥下得瓷寿星,遂得此名。为一单孔拱桥,用武康石砌筑,该桥保存宋代构件较多。(资料图片)

苏州古桥维修专家殷林男(右)向记者介绍武康石的特征历史等 蒋世颖/摄

  □商报记者 王东来 管有明

  本报讯 桃花坞历史街区泰伯庙周边正在进行街巷整治。前天上午,施工人员意外挖出了三块石材。古桥维修专家殷林男的判断是,这是三块古代石桥的“零部件”。他说,这种石材叫武康石,在宋代在桥梁等建筑中曾大量使用。所以,这座桥很可能是宋代的古桥,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挖出这三块石材的地点为西街与下塘口的交叉口,离泰伯庙不过二三十米。前天上午,施工人员在挖掘时发现了它们。随后,施工人员赶紧向上级汇报并把这三块大石头搬到了泰伯庙正门前的空地上。

  昨天,记者见到了三块石材,其中两块呈条状,长约两米、宽约50厘米,厚约30厘米;另一块则是长约一米半、宽约一米、厚约30厘米的石板。记者注意到,石条和石板都有类似的卯眼与榫头的结构。让人遗憾的是,那块石板在挖出时断开了。

  苏州古桥维修专家殷林男也应邀前来鉴定。他认为,“这肯定是武康石,很可能是宋代古桥上的构件,距今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殷林男介绍,受采石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武康石的开采使用是在宋代才大规模进行的。产这种石材的地方是浙江武康临东苕溪,那里与苏州有很方便的水上运输条件。当时武康石通过水路运往江南各地。在苏州也有大量使用。宋代之后,苏州人建筑用石转向以青石为主。所以,这基本上是宋代的产物。从这些石材的形态看可以判定是桥梁上的“零部件”。殷林男认为,仅从这些“零部件”看,这座桥应该很精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