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课的原则及一般标准

 秀水拖蓝 2012-07-14

    一、评课的原则

(一)好课的标准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即“五实”: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二)评课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即客观公正,也就是在评课过程中,要求评课者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的对象定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事件本身)上面,而不是定位在授课者(人)上面。当然,实事求是的评课原则还要求评价者能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

2、坦率诚恳原则:就是要求评价者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对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能明确地指出来。当然,在具体评课时,还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

3、兼顾整体原则:一是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评课中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二是评课者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兼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既要看所听的课,还要看平时的课,也要看教学成绩,应综合一个教师的多种表现,而不能“一课定终身”。

4、激励性原则:一是对被听课者的激励,二是对参与听课的其他教师的激励。前者主要是要善于抓住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的闪光点,发散甚至放大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成功的地方,使被听课者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哪个环节上是优秀的,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保持。对参与听课的其他教师,通过评课也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使用这几种激励方法:目标激励,给教师提出一个教学研究的目标;榜样激励,为教师树立一个教学典型;信息激励,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

5、差异性原则:一是看课型的差异。针对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能用同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不同课型的课。二是要看教师的差异。对不同执教年龄的教师进行评课,要求自然不同,对不同职称的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听不同学科的教师的课时,也要能根据学科特点设立不同的要求。三是要看到学校和学生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的选择,是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的,也就是说,他要根据他的教学对象去确立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评价者应通过观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堂教学效果去评价,而不是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去评价。

6、讲究方法原则:评课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一是要充分尊重授课者的劳动,先肯定成绩,再找出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改进的一些因素,不可以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是非观去评价教师的授课情况;二是在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褒奖与贬斥要有“度”,放大优点或扩大缺点,都可能对被听课者造成伤害;三是评课要主次分明,在重点问题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一般问题可一带而过,对缺点问题要抓要害,不严重的缺点可轻描淡写,不能面面俱到,否则无论是对听课者还是授课者都起不到评课应有的效果。

7、导向性(方向性)原则:在确定了评课目的之后,依据评课标准,关注教师授课过程中那些体现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细节,发散并放大这些能体现时代教育教学特点的成功细节,从而使这些成功的细节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8、科学性原则:一是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是不是符合科学性要求;二是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评课者应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解剖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并根据课程、教材、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等内容,对教师的授课行为作评价。

从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来看,自古就有教无定法之论,教师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只是这个教师整体课堂教学行为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评价者应该从课堂的即时效果角度去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行为,而不能依据经验或定论轻易判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劣。

二、评课的标准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评价已经从过去以知识水平为中心的甄别性、利害性、封闭性、标准性、结果性评价,转化为以能力水平为中心的发展性、激励性、开放式、多样化、过程性评价。由于新课程评价内涵的改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者在听课时,目光不是紧盯在授课者身上,二是整体考查教师的教的行为和效果,同时考查学生学的状态和学习效果,这样,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也随着评价者关注对象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做出了这样两个方面的界定:

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这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确定了很好的准则。下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例加以解读。

浦东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稿)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科

 

时间

 

节次

 

课题

 

评价指标

10-9

8-7

6-5

4-0

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具体、适切,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

 

 

 

 

教学内容

内容正确充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重点,联系实际。

 

 

 

 

凸现学科内涵,能整合教学资源,力求恰当、有效。

 

 

 

 

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投入,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注全体,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启发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灵活、生动,注意生成资源,发挥教学机智。

 

 

 

 

教学环境有序、互动、民主、和谐。

 

 

 

 

教学效果

落实“双基”,增强体验,身心愉悦。

 

 

 

 

教师素养

为人师表,教学基本功扎实,技术运用得当。

 

 

 

 

学科功底厚实,知识面广,有探求新知的热情。

 

 

 

 

努力形成教学特色,有创新意识。

 

 

 

 

教学点评

 

总分

 

等第

 

评议人

 

备注

累计得分85分以上为优,75-84分为良,60-74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这张评价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五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标准: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兼顾这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可操作性,能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要求;二是教学目标要能符合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改变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选择的随意性;三是课堂教学目标要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也就是说,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很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把握学情。

教学内容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兼顾了学科教材内容(“内容正确充实”、“凸现学科内涵”)、施教对象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对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方法上的要求(“突出重点”、“联系实际”、“整合教学资源”、“力求恰当、有效”)这三个方面。

教学过程标准: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兼顾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的理念和组织形式,以及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调动。

教学效果标准: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方面进行界定,教师的教要能“落实‘双基’”,能为学生“增强体验”,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愉悦”。

教师的课堂教学素养标准:这是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的基本功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三个方面进行界定,这就为具体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帮助教师形成教学风格,制定了一些可操作的内容,使评课从静态行为转变为动态行为和常态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