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题引发“头脑风暴”... 20120608

 10同心圆10 2012-07-15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  新民晚报
高考作文题引发“头脑风暴”,网友“微作文”破题点评调侃—— 
“微光”最文艺 “梯子”最坑爹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总是会引发一场“全民头脑风暴”,点评试题、讨论思路,网友们,甚至引发了一场“同题微作文”的创作。
  破题:“微光”贵坚持

  今年上海卷要求学生根据“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段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对于这段材料,许多网友大呼“文艺”“拗口”,需要“读几遍才能懂”。

  但也有网友以“灵感—坚持—成功”的思路直接“破题”。网友“收起钥匙然后又掉了最后又找到了”说:“牛顿在苹果砸中头的时候,理解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理解了浮力定律,这便是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那些有准备的人,便是随时随地在思考的人。”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题表达自信的命题,“人们对天才总是言听计从,对自己的天赋和灵感熟视无睹。我们应该摒弃权威,要自信,要坚持”,网友陈哲说。网友张小笑说:“微光,也许是一些在常人眼里非常幼稚和滑稽的想法,唯有能够坚持的天才们才不会计较别人犀利的目光。有时候,我们往往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被认同就否定自己,这是需要反省的。”

  调侃:“梯子”碍了谁

  安徽卷的材料作文引发诸多争议。材料描述一个车间为防止工作梯子倒下伤人,工作人员特地在旁写下“注意安全”的条幅,而一位客户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在新浪网发起的一项11865位网友参与的投票中,这段材料获得21.7%的投票当选了“2012高考‘最坑爹’作文题”,网友纷纷调侃“不知道这把梯子碍着了谁”。

  不过,也有网友给出思路:从“注意安全”到“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变化在于“直接一点”。“直接把梯子横放,不就能少一分人心惶惶,多一分清净了吗?”网友吴婷说。

  广东卷引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和居里夫人的两段关于“生活的时代”的材料,结合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写作。此题被网友解读为“穿越题”——“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是如此,穿越到任何的时代都不可能完美。亲,不必再在时光机里网购其他时代了,于你而言,当下,是最好的时代。”

  感动:“人文”总关情

  无论是江苏卷的“忧与爱”、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还是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今年不少作文题都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元素。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解题的一个角度,网友们纷纷联想到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感动中国的故事。

  新课标卷作文题讲述了一个油漆工“顺便”补好船只漏洞意外拯救了生命的小故事,网友王大绩老师认为:“‘顺便’不仅是工作中的顺便,也可以是心灵中的顺便。有一颗对别人在乎的心,有这种非常广博的心,便会顺便地、很自然地做很多好事。”

  本报记者  易蓉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   新民晚报
捕捉“微光”:灵感、善念、自信 
专家点评: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写好不易 
 
  “一个好题目,写好也不易,这道题需要展现思辨能力。”这是昨天上海秋季高考语文作文题公布后,专家们较为一致的看法。
  ■余党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今年的作文题审题有难度,但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

  什么是“微光”?考生要赋予它明确而清晰的人文内涵,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写作。

  “微光”指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或者稍纵即逝,但却能孕育和催生出不朽与伟大的东西——比较直接和大众化的理解是,“微光”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化创新、艺术创造中的灵感、想象、感悟、创意、顿悟等,相信绝大多数考生能够抓住中心,有话可说。

  如果做进一步的扩展,“微光”还可指人的个性、气质、风格等独特的个性色彩与生命意义。漠视自己的个性,其实就是在扼杀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天才,往往是那些珍视和张扬自我个性的人。而多数人,却在庸常的生活与功利的追求中,过早葬送了自己的个性与独特性,从而也就丧失了可贵的创造热情与创造能力。

  如果考生可以进一步将“微光”的概念解读为道德修养,则作文能更上一个台阶。

  ■胡申生(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

  人们心中的微光可解读成是一种“善”的灵光。孟子提出过“四端说”,即善有四个方面。而且孟子也说过”人皆可成尧舜“,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如果一个人忘记了心中曾经闪念过的微光,忽视了心中的善端,他的道德自律就会降低。有些人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甚至刻意回避,看不到善端的光芒,这就会造成道德的滑坡,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点亮心中的善端之光,让其成为道德的主流,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胡晓明(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所长)

  这不是一篇简单地记录“好人好事”的作文。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命题材料是有限定的,即“天才的作品”,也就是权威的作用。现代人有一个根本特点,就是要善于发现自我、主宰自我,发展自我,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微光却只会好高骛远,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大事的。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