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气不和型失眠症中医怎样辨症论治?

 秋居欧文 2012-07-16

(1)症状:失眠而兼食滞不化的症状,如脘腹胀满或胀痛,时有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异臭,或便秘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或滑数。

  (2)病机饮食不节,胃有食滞未化,胃气不和,升降失调,故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以致不能安睡,即所谓:胃不和卧不安热结大肠大便秘结,腑气不通,所以腹胀,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或滑数,均系胃肠积热的征象。本型失眠属实证,定位在胃,特点是胃气失和,夜卧不安。

  (3)治法:消食导滞和胃安神

  (4)选方:保和丸

  (5)用药:神曲10g半夏10g陈皮10g莱菔子10g山楂15g茯苓15g连翘20g

  (6)方解:方中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能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可消麦面痰气之积;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水,和中止泻;连翘散结而清热,用麦芽汤送下,以增强消食之力。食消胃和则夜卧安宁

  (7)加减:便秘者,可加用酒军6g芒硝10g;呕吐及恶心者,加黄连、苏叶各6g;腹胀、腹痛者,加厚朴、元胡各10g,陈皮可用至20g。重证者用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生甘草),胃气和,腑气即通而止,不可久服。如积滞已消,而胃气未和者,仍不能入睡,可用半夏秫米(半夏、秫米),以和胃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