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 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时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因此,种好秋季大白菜关系重大。生产上影响大白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节灾害性天气多,病害(主要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严重发生。因此,生产上要围绕防治三大病害来提高大白菜的高产稳产。大白菜品种很多,可分为直筒型、原头型和卵圆型三个基本生态类型。但由于生长季节的原因,在选择上必须选用抗病、耐寒、高产且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主要优良品种有:鲁白3号、山东2号、山东5号、丰抗85等。
二、播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种为宜,高温年份可推迟到8月中旬。抗病、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大白菜不能连作,也不能与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结合耕地,可亩施圈肥8000~10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75~100公斤,施于基肥,整平。
四、种植技术 1、播种。播种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一般依前茬作物的收获早晚而定。前茬作物收获早,又能及时整地作畦的,可采用直播法。否则,就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直播比育苗移栽晚5~6天播种。种植大白菜一般采用高垄和平畦两种模式栽培。高垄一般每垄栽一行,垄高12~15厘米;平畦每畦栽两行,畦宽依品种而定。直播有穴播和条播两种方法。穴播是在行内或垄顶按一定的株距开穴。早熟品种行距55~60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种行距65~70厘米,株距55~60厘米,每亩栽植2500株左右。穴长8~10厘米,深1~1·5厘米左右,每穴播5~6粒,每亩用种0·15公斤左右。条播是按行距开5~10厘米深的沟,先顺沟浇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撒盖0·8~1厘米厚的细土。每亩用种量0·3公斤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后,采取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而降低地表温度的措施。在无雨的情况下,一般于播种当日或次日浇水一遍,务求将垄面湿透。播种第三日浇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2、苗期管理。指从幼芽出土到团棵期的管理。这时应及时间苗,并在2~3片或4~5片真叶时,各间苗一次,并除去杂草、病苗和弱苗。6片真叶(团棵)时定苗,并及时中耕,待外叶封垄就要停止中耕,以免伤根伤叶。中耕宜浅不宜深。直播的一般于5~6片真叶时定植。
3、移栽定植。苗龄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叶时,为移栽的最佳适期。移栽最好在下午进行。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密度。栽后立即浇水。以后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连续3~4天,以利缓苗保活。
五、肥水管理 1、追肥。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不要及时追肥。追肥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和苗情决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叶期,每亩施硫酸铵10公斤,撒施于幼苗两侧,并立即浇水,称“提苗肥”;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于垄两侧开沟施入,称“发棵肥”;第三次在莲座期,每亩施硫酸铵25~3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再稍加培土扶垄,然后浇水,称“大追肥”;第四次在结球中期,每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可随水冲施,称“灌心肥”。
2、浇水。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此间可适当浇水,莲座末期可适当控水数天,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浇水。大白菜进入结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刚结束蹲苗就要浇一次透水。然后隔2~3天再接着浇第二次水。这一次很重要,这时如土壤干裂,会使侧根断裂,细根枯死,影响结球。以后,一般5~6天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六、捆叶和收获 大白菜生长后期,天气多变,气温日渐下降,为防霜冻,要及时捆扎。一般在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将莲座叶扶起,抱住叶球,然后用浸透的甘薯秧或谷草将叶捆住。使包心更坚实并继续生长。小雪前2~3天,应及时收获,并在田间晾晒,待外叶萎蔫,即可贮藏。 大白菜的种植与管理
整地施肥
大白菜不能连作,也不能与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整地施肥,可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5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40公斤。
种植方法
1、播种。播种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一般依前茬作物的收获早晚而定。前茬作物收获早,又能及时整地作畦的,可采用直播法,否则就采用育苗移栽。直播比育苗移栽晚5天~6天播种。种植大白菜一般采用高垄和平畦两种模式栽培。高垄一般每垄栽一行,垄高12厘米~15厘米;平畦每畦栽两行,畦宽依品种而定。直播有穴播和条播两种方法。穴播是在行内或垄顶按一定的株距开穴,早熟品种行距55厘米~60厘米、株距40厘米~50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种行距65厘米~70厘米、株距55厘米~60厘米,每亩2500株左右。穴播的穴宽8厘米~10厘米、深1厘米~1.5厘米左右,每穴播5粒~6粒,每亩用种0.15公斤左右。条播是按行距开5厘米~10厘米深的沟,先顺沟浇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撒盖1厘米厚的细土,每亩用种量0.3公斤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后,要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而降低地表温度。在无雨的情况下,一般于播种当日或次日浇水一遍,务求将垄面湿透。播种第三日浇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2、苗期管理。苗出齐后,在子叶期、拉十字期、3叶~4叶期进行间苗工作,间除并生、过密、拥挤、病、虫、弱、残苗。在5叶~6叶时定苗,苗距10厘米。在高温干旱年份,适当晚定苗,使幼苗密集,遮盖地面,降低地温,减少病害发生。此外,晚定苗还有机会拔除早发病的植株,延长选优的时间。间苗时可将过密处的小苗移栽在缺苗处。补苗应在下午凉爽时进行,补后及时浇水。每次间苗、定苗后,应立即浇水,防止因苗根系摇动而萎蔫。此期正处于雨季后期,多雨、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于此期发生。幼苗期植株生长速度很快,但是根系很小,吸收能力很弱。因此,必须及时追肥和浇水。干旱时应2天~3天浇1次小水,保持地面湿润。浇水除能补充水分外,还有降低地温、防止高温灼伤幼苗根系及抑制病毒病发生的作用。在高温、干旱天气,除及时浇水外,还可临时在中午遮荫降温。
苗期遇大雨积涝时,应及时排水防涝。土壤稍干,抓紧中耕松土,并结合中耕,除草2次~3次。遇热雨积涝时,用凉井水串灌,以降低地温。大白菜苗期蚜虫发生严重,且易导致病毒病的流行。为此,应采用纱网阻挡蚜虫危害,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3、移栽定植。苗龄一般在15天~20天,幼苗有5片~6片真叶时,为移栽的最佳时期。移栽最好在下午进行,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密度。栽后立即浇水,以后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连续3天~4天,以利缓苗保活。
肥水管理
1、追肥。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还要及时追肥。追肥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和苗情决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片~4片真叶期施提苗肥,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撒施于幼苗两侧,并立即浇水。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20公斤发棵肥,于垄两侧开沟施入。第三次在莲座期大追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2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15公斤,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再稍加培土扶垄,然后浇水。第四次在结球中期施灌心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15公斤,可随水冲施。
2、浇水。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此间可适当浇水,莲座末期可适当浇水,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浇水。大白菜进入结球期后,需水最多,因此,刚结束蹲苗就要浇一次透水,然后隔2天~3天再接着浇第二次水。第二次浇水很重要,这时如土壤干裂,会使侧根断裂,细根枯死,影响结球。以后,一般5天~6天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大白菜的种植技术 1、选地。大白菜也和其它作物一样,需要倒茬轮作,前茬是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如甘蓝、菜花、萝卜、芥菜等都不适合种植白菜,另外周围正在生长着上述作物的地块,也不适合种植白菜,由于有翅蚜的迁飞。 2、整地。 3、选购品种。目前市场上的大白菜品种很多,质量也大有差别。 4、确定播期。大白菜的播期关系到白菜的产量,更关系到白菜的病害。大白菜的栽培用地一般有两种方式,粮菜兼作区专门留有生产大白菜的地块,这些地块上半年休闲,只在秋季种一茬大白菜,即所谓的晒茬地。另一种方式是上茬种春夏菜,如大蒜、小葱、早豆角或小麦等,秋季种大白菜,即复种地。 大白菜生产中病害严重,无论复种地块还是晒茬地块,都要尽量避免与白菜,甘蓝,菜花,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重茬,因为同科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大体相同,有相同的病虫害,可相互传播。 晒茬地要选择高粱、玉米、谷子、大豆等粮食作物的茬口作前茬,不要选择甜菜、向日葵这两种作物地力消耗大,即使在播种前施用一定量的基肥,生产效果也不会太好。筛茬地经过半年多休闲后,才播种白菜,水肥充足,病虫草害较轻,有利于高产。 复种地前茬以葱、蒜、瓜类、菠菜、早马铃薯、早豆角、小麦茬口为好,茄果类蔬菜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多,一定要在增施有机肥后再播种。 同时,选地除注意地块本身以外,还要注意地块周边的环境,尽量远离十字花科作物地块,以避免病虫害传播。整地质量对大白菜的生长有直接影响,翻耕整地可促进土壤风化,提高土壤活力。一般翻耕深度要求25—30厘米,但在多雨地区也不能翻耕过深,导致土壤蓄水过多,致使播期已到土壤泥泞,一则容易延误播期,二则也易为软腐病创造发展条件。反之,如果年年浅耕,又难以提高土壤肥力。 春季大白菜栽培技术 种植春大白菜是一项时间短、效益高的致富途径,可以调节初夏蔬菜淡季供应,增加花色品种,也是实现大白菜周年供应的一项重要内容。春季气温由低到高,日照从短到长,适宜大白菜的生殖生长,而不利营养生长,加上结球期温度高、湿度大,造成了春大白菜种植的困难,所以种植春大白菜要解决的难题是先期抽薹、包心不实和病虫害严重等。 一、确定合理播期 播期是决定春大白菜栽培成败的关键。春大白菜播期越早,抽薹的可能性越大,播种过晚,包心期天气较热,雨水偏多,不利于包心,并且病虫害发生严重。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大,且年度间有较大的差异,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尤其是当年的气象预报,科学确定播期。一般可根据定植后莲座期气温12℃以上,结球期18℃以下的原则确定播期。河南省一般保护地栽培,播种期在3月10日~20日,露地直播3月下旬~4月上旬。目前,在大面积推广春大白菜以前,需经严格播期试验,不可为单纯追求高效益而盲目提早播期。为保证种植成功和延长供应期,可采用几种方法分2-3批播种。 二、品种选择 品种间对低温的敏感程度有较大差异,品种选择也是关系到种植成败的关键之一。应选择春化迟缓、生育期短(50~60天)、包心早、灌心快、商品性优良、丰产、稳定、抗逆性强、耐热抗病品种。 三、育苗及苗期管理 (1)温室或阳畦营养钵育苗用菜园土和腐熟厩肥3:1配制混合土,装入直径5~8cm的营养钵,浇足水,每钵播3~4粒,覆0.5cm厚细土,一周齐苗后间苗,每钵留双株,15天左右定苗,每钵留单株,苗龄30天以内移栽大田。温室种植,白天保持温度17~22℃,夜晚保持在15℃,最低不能低于12℃。阳畦育苗,夜晚注意覆盖草苫保温,并注意通风散湿。管理要围绕培育壮苗,防止低温通过春化,高温高湿造成徒长,移栽前要适当通风,降温炼苗。 (2)露地直播施足底肥,精细整地,平畦播种,播种后覆膜,2片真叶及时破膜露苗,在2片和5片叶时分别间苗1次,8~9片真叶定苗。 四、选择地块、精细整地 春大白菜是喜肥、需水、高产、速生型蔬菜,应选择土壤肥沃向阳、排灌良好的中性土壤,且不宜与十字花科蔬菜重茬。最好冬前深耕冻垡,移栽前一周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温热性厩肥4000kg,饼肥150kg,尿素10kg,磷酸二铵20kg,钾肥10kg,精细整地,做成0.8~1m的平畦待移栽。 五、移栽及田间管理 (1)密度春大白菜生育期短、植株较小,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夺得高产。一般行距40~50cm,株距35~40cm,每亩密度3500株左右。 (2)移栽选无风下午进行,先在畦中覆膜,四周压实,开孔定植,移植要快,浇足水,封土要适中,防止过深或过浅。也可把幼苗栽入沟底,覆盖地膜做到先遮天后盖地,等缓苗后再破膜放出。 (3)田间管理春大白菜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一促到底,不蹲苗。苗期覆膜后一般不浇水不中耕,结球期浇小水,使土壤见干见湿,追施速效性肥料2~3次。用量是前轻后重,方法是随水每亩施入尿素10~15kg或人粪尿1000~1500kg。莲座期喷施30mg/kg的萘已酸,抑制抽薹。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以促进叶球迅速形成。 六、防治病虫害 春大白菜定植后,气温回升快,加上后期雨水偏多,病虫害发展迅速。病害主要为软腐病和霜霉病。虫害主要为蚜虫和菜青虫。要以防为主,治虫不见虫,治病不见病。定期(7~10天)交替使用农药防治,收前10天停药。对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100~200mg/kg莲座期开始喷施。霜霉病用25%瑞毒霉800倍液,缓苗后开始施用。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施,防治蚜虫。用2.5%敌杀死乳油3000~5000倍液喷施,防治菜青虫。 七、适时收获 分批收获。为了防止裂球,保持良好的商品性,可用网袋或竹篓装运。每棵菜精包装后贴上商标再销售。 八、注意事项:施肥点要远离植株8~10cm,少伤根叶。包心前可浇一次透水,中耕后蹲苗(看苗情也可一促到底)使生长中心由外转向叶球,当观察到春白菜叶层变厚色变深,边叶是绿色时,蹲苗结束。在浇蹲苗水后再追一次壮心肥。另外,白菜结球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充分的土壤水分,地表发白时再浇水,直至收获前5~7天停浇。 夏季大白菜栽培技术 1.适宜品种主要选择生长期短,耐热、抗病品种。如夏丰、夏阳、夏优3号、春夏王等。 2.整地选择前茬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结合整地,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667m2起半高垄。如土壤墒情差,要先浇水后播种。 3.播种 播种期以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为宜,一般在5月中旬~6月中旬,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用种75~100g/667㎡,条播用种150~200g/667㎡,播后覆细土0.5㎝~1㎝,搂平压实。 4.种植密度 夏季大白菜株型较小,种植密度为4000~5000株/667㎡,行株距0.4m×0.3m~0.3m×0.4m。 5.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3天间苗,5~6片真叶时定苗,适当中耕1~2次,结合浇水,定苗后施尿素10~15kg/667㎡,包心期施尿素15kg/667㎡,保持土壤湿润,雨后防止田间积水。 6.采收 在植株包心七成时,及时分批采收上市。 7.病害防治 (1)霜霉病:用72.2%克抗灵600倍液、10%世高1000倍液、25%阿米西达1500倍液、68%金雷600倍液,交替用药。也可用尖椒、250g大蒜、250g生姜汁兑水50㎏喷雾防治。 (2)病毒病:用VA120倍液,或用病毒毕克15g+高锰酸钾15g+5g吡虫啉+15g一喷灵/15㎏水喷雾防治。 (3)软腐病:用50%DT50g/667㎡,兑水25~30㎏喷雾,也可用医用链霉素,每桶水加1支链霉素。 8.虫害防治 (1)菜青虫:用BT乳剂500~1000倍液,或用采喜TM1000倍液喷雾防治。 (2)蚜虫:用25%阿克泰4000倍液、10%吡虫啉3000倍液喷 秋季大白菜高效种植技术 1、选择优良品种 大白菜品种很多,可分为直筒型、圆头型、卵圆型三个基本生态类型,但由于生长季节的原因,在选择上必须选用抗病、耐寒、高产且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 2、播种时间 —般情况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种为宜,高温年份可推迟到8月中旬。抗病、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限短的中热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3、种前的准备工作 大白菜不能连作,也不能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5--10厘米深的沟,先顺沟浇水,水渗透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撒盖0.80--1厘米厚的细土,每亩用种量0.50千克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后,采取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而降低地表温度的措施。在无雨的情况下,一般于播种当月或次日浇水1遍,务求将垄面湿透。播种第三日浇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苗期管理。指从幼芽出土到团棵期的管理,这时应及时间苗,井在2--3片或4--5片真叶时,各间苗1次,并除去杂草、病苗和弱苗。6片真叶(团棵)时定苗,并及时中耕,以免伤根伤叶。中耕宜浅不宜深。直播的一般于5--6片真叶时定植。 移栽定植。苗龄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叶时,为移栽的最佳适期。移栽最好在下午进行。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密度。栽后立即浇水。以后每天早晚各浇1次水,连续3--4天,以利缓苗保活。 4、肥水管理 4.1追肥。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不要及时追肥、追肥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和苗情决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叶期,每亩施硫酸铵10千克,撒施于幼苗两侧,并立即浇水,称“提苗肥”;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亩施硫酸铵15--20千克,于垄两侧开沟施入,称“发棵肥”,第三次在莲座期,每亩施硫酸铵25--30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再稍加培土扶垄,然后浇水,称“大追肥”,策四次在结球中期,每亩施硫酸铵15--20千克,可随水冲施,称“灌心肥”。 4.2浇水。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此间可适当浇水,莲座末、期可适当控水数天,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浇水。大白菜在进入结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刚结束蹲苗就要浇一次透水。然后隔2--3天再接着浇第二次水。这一次很重要,这时如土壤干裂,会使侧根断裂,细根枯死,影响结球。以后,一般5--6天浇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5、捆叶和收获 大白菜生长后期,天气多变,气温日渐下降,为防霜冻,要及时捆扎,一般在收获前10--16天,停止浇水,将莲座叶扶起,抱住叶球,然后用浸透的甘薯秧或谷草将叶捆住。使包心更紧实并继续生长。小雪前2--3天,应及时收获,并在田间晾硒,待外叶萎蔫,即可贮藏。
春播大白菜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用适合春季栽培的品种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育种单位陆续推出了一些适合春种的大白菜品种,国外的有“春大将”、“春夏王”等,国内的有青岛的“鲁春白一号”、河南的“豫春一号”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据试验,天津的“津白56”在天津地区春种,已获得成功,可进行小面积试种。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冬性强,也就是说它们抽薹开花所需要的低温时间较长,在春季种植不容易出现未结球先抽薹现象。
(二)适期播种 春种大白菜的播种期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外界气温过低,不利于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使幼苗长时间处在低温下,反而有利于抽薹。播种过晚,后期温度过高,对结球不利。因此,应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严格掌握播种期。原则是在日平均气温达到13℃的日期前15天,即为适宜的播种期,也就是说,播种后,大白菜在日平均气温13℃以下生长的时间不超过15天,就不容易发生未结球先抽薹现象。天津地区的适宜播期在3月中下旬。
(三)播种方法 1开深沟直播加盖地膜 为了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大白菜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可采用下列方法播种: (1)开沟:在翻耕整好的宽1米的畦上开条深15厘米的沟。如果土壤墒情好,则可以不浇水;否则,在沟内浇足底水。 (2)撒籽:在沟内均匀撒播种子,使种子尽量稀一些。播种量要少于秋播用种量,但要注意均匀,使出苗后长到3片~4片叶之前不必间苗,也不至于太密影响生长。撒籽后,在沟内覆盖1厘米厚的土,稍加拍打即可。 (3)盖地膜:在畦的两边开浅沟,覆盖地膜,用土压实,注意四周要绷紧,使大白菜出苗后处于类似小拱棚的环境中。
2育苗移栽 为了避开外界低温的不良影响,有条件的可采用温室育苗的方法,也可采用阳畦育苗。温室育苗,温度可以人工控制,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但定植以后仍然会受外界低温影响。因此应根据定植期来确定播种期,不可盲目提早。如果播种过早,苗长到可以定植的大小时,外界温度仍然较低,定植后,不仅影响生长,而且使大白菜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早抽薹,所以,一定要严格掌握播种期。在温室条件下,从播种到长至5片~6片真叶时,需要30天左右。 阳畦育苗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播种时期的确定除了考虑定植后会受到一段时间的低温影响外,还要考虑在阳畦育苗期间也会受到低温影响,这两个阶段处在13℃以下的累计时间也不要超过15天。阳畦育苗,从播种到长至5片~6片真叶。需要40天左右。应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播种期。
(四)定苗及定植 1定苗 对于开沟直播的大白菜来讲,出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幼苗就会显得太密,尤其是在播种量较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会出现得更早。因此,这时需要做一次间苗,可以选晴天中午,将地膜一侧揭开,进行间苗,使株距在5厘米左右,间苗后,仍把地膜绷紧、压实。当苗长到上部叶缘接近地膜时,可在膜上扎孔放风,以防中午高温烤伤苗。经过5天~7天的放风锻炼,苗达到5片~6片叶时,可在中午将膜全部揭开,并进行定苗,株距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25厘米~30厘米。定苗时,注意拔除病苗、弱苗和杂苗。
2定植 育苗移栽的大白菜在苗长到5片~6片叶时,经过炼苗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与直播的相同,即株距25厘米~30厘米,每畦2行。
(五)定植后的管理 在定苗和定植时,外界气温仍较低,浇定苗水或定植水时不可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可小水轻浇,2天~3天后,可再轻浇一次,然后中耕保墒,提高地温,促进生长。 进入莲座期后,除了每公顷(15亩)施硫铵或尿素150千克~225千克外,应格外注意浇水方法,不宜过分蹲苗,抑制生长,因此春季雨量少,天气较干燥,土壤蒸发量较大。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蹲苗后,要及时浇水,并做好中耕保墒工作。 进入结球期,生长量加大,需肥量多,要及时施肥,每公顷(15亩)追施300千克左右的尿素或硫铵,并及时浇水。这一时期,外界气温不断升高,应避免高温高湿引起软腐病流行,因此应格外注意浇水技术,可在较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开沟浇水,切忌大水漫灌,一般每2天~3天浇一次,这样既可满足结球对水分的需要,又可降低地温,同时还可避免软腐病的流行。
(六)病虫害防治 春播大白菜苗期处在低温条件下,病虫害较少,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隐患,要及时防治。生长后期,气温升高,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要特别注意预防。可每7天喷一次防病、杀虫农药,所用农药与秋播的相同。
秋季大白菜的栽培管理 一、品种 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时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因此,种好秋季大白菜关系重大。生产上影响大白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节灾害性天气多,病害(主要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严重发生。因此,生产上要围绕防治三大病害来提高大白菜的高产稳产。大白菜品种很多,可分为直筒型、原头型和卵圆型三个基本生态类型。但由于生长季节的原因,在选择上必须选用抗病、耐寒、高产且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主要优良品种有:鲁白3号、山东2号、山东5号、丰抗85等。
二、播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种为宜,高温年份可推迟到8月中旬。抗病、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大白菜不能连作,也不能与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结合耕地,可亩施圈肥8000~10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75~100公斤,施于基肥,整平。
四、种植技术 1、播种。播种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一般依前茬作物的收获早晚而定。前茬作物收获早,又能及时整地作畦的,可采用直播法。否则,就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直播比育苗移栽晚5~6天播种。种植大白菜一般采用高垄和平畦两种模式栽培。高垄一般每垄栽一行,垄高12~15厘米;平畦每畦栽两行,畦宽依品种而定。直播有穴播和条播两种方法。穴播是在行内或垄顶按一定的株距开穴。早熟品种行距55~60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中晚熟品种行距65~70厘米,株距55~60厘米,每亩栽植2500株左右。穴长8~10厘米,深1~1·5厘米左右,每穴播5~6粒,每亩用种0·15公斤左右。条播是按行距开5~10厘米深的沟,先顺沟浇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撒盖0·8~1厘米厚的细土。每亩用种量0·3公斤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后,采取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而降低地表温度的措施。在无雨的情况下,一般于播种当日或次日浇水一遍,务求将垄面湿透。播种第三日浇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2、苗期管理。指从幼芽出土到团棵期的管理。这时应及时间苗,并在2~3片或4~5片真叶时,各间苗一次,并除去杂草、病苗和弱苗。6片真叶(团棵)时定苗,并及时中耕,待外叶封垄就要停止中耕,以免伤根伤叶。中耕宜浅不宜深。直播的一般于5~6片真叶时定植。 3、移栽定植。苗龄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叶时,为移栽的最佳适期。移栽最好在下午进行。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密度。栽后立即浇水。以后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连续3~4天,以利缓苗保活。 五、肥水管理 1、追肥。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不要及时追肥。追肥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和苗情决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叶期,每亩施硫酸铵10公斤,撒施于幼苗两侧,并立即浇水,称“提苗肥”;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后,每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于垄两侧开沟施入,称“发棵肥”;第三次在莲座期,每亩施硫酸铵25~3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再稍加培土扶垄,然后浇水,称“大追肥”;第四次在结球中期,每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可随水冲施,称“灌心肥”。 2、浇水。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温和,此间可适当浇水,莲座末期可适当控水数天,到第三次追肥后再浇水。大白菜进入结球期后,需水分最多,因此,刚结束蹲苗就要浇一次透水。然后隔2~3天再接着浇第二次水。这一次很重要,这时如土壤干裂,会使侧根断裂,细根枯死,影响结球。以后,一般5~6天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六、捆叶和收获 大白菜生长后期,天气多变,气温日渐下降,为防霜冻,要及时捆扎。一般在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将莲座叶扶起,抱住叶球,然后用浸透的甘薯秧或谷草将叶捆住。使包心更坚实并继续生长。小雪前2~3天,应及时收获,并在田间晾晒,待外叶萎蔫,即可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