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为养老入狱:揭示农村养老困境难以破解

 十如是 2012-07-16

老人为养老入狱:揭示农村养老困境难以破解

http://money. 2012年07月16日 16:49:41 股城网

  股城网讯: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只可惜中国养老问题一直困扰着千千万万的人民,而农村养老问题更加严重,令人堪忧。老人为养老入狱是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警示,也是对中国养老问题的嘲笑。老人为养老入狱事件解释了农村养老困境难以破解,为了人民老有所养,应该改革养老制度。

  股城网综合报道:73岁的付达信老人在2008年曾为入狱养老故意抢劫被抓。法院经审理判处其2年徒刑,老人终于如愿入狱养老,但他在宣判时抱怨法院判得太轻。老人因家穷一辈子没娶亲,年纪大后又干不了活,入狱前已两年没吃上肉。在监狱里,老人什么都吃,3个月胖了10斤。在如愿度过一年半“牢”有所养的美好时光后,养老问题,再次现实地摆在他面前。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老百姓最朴素的生存诉求。然而,为了这个最基本的诉求,付达信老人竟然选择了一种极端而荒诞的方式。老人的离奇选择无疑让人心痛,但仔细想想却是无奈中的必然。因为我国老人的保障和收入水平本身就比较低,特别是像付达信一样的农村老人,更没有任何能力养得活自己。虽然“入狱养老”看起来只是一起极端个案,但其背后却反映出农村老人生活拮据乃至困顿的晚景,揭示了目前尚难以破解的农村养老困境。

  在很多农村地区,养儿防老是农民的传统观念,农村养老基本上要靠家庭解决。对付达信老人来说,家庭养老无疑是一种奢望。更何况,即便他有家庭养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正逐步被打破,家庭养老也不足以让他老有所养。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不能彻底解决养老问题,而社会养老由于国家政策动力后劲不足,实际上处于一种尴尬的空白状态。正是这样的生存背景,迫使付达信老人不得不面临如何养老的难题,不得不出此下策。

  不可否认,近年来政府对养老事业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农村养老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上改观。但是,由于政府财政资金多年的缺位,农村养老问题不仅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更存在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的顽疾。报告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且不说覆盖率过于偏低,仅就每天不足3元的养老金来说,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那些生活艰难的农村老人的养老难题。

  在农村养老问题上,其实政府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毕竟,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把全体农民都纳入养老体系。令人遗憾的是,政府总是借财政不堪重负敷衍搪塞,以致多年来政府对于农村社保的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可想而知,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将激化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加重社会不能承受之痛。

因此,时下的要务,不仅要提高农村老人的低保水平,帮助像付达信老人这样的老人渡过难关。更需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消解城乡养老制度上的歧视,建立一个统一的全民保障体制。“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唯有赋予农民像市民一样的养老权利,像善待市民一样善待农民,才能避免“入狱养老”的悲剧再次发生。入狱养老背后的社会之痛,无疑向政府敲响了警钟。

  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的改善。但这其中不和谐的是,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年年增长,用于官员阶层的“三公”支出占相当大的比例,另一方面还有相当多的人“老无所养”。这些人“老无所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社会缺少足够的财富,也有财富的分配方式欠公平的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农民四个群体之间的养老体系彼此差异甚大。这种不同养老体系间的巨大差异,是造成付达信悲剧的根源。老人为养老入狱事件应该引起重视,破解农村养老困境,应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逐渐消除部门歧见和地区利益之争,建立老年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确保养老制度的推行与公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