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见闻:(06)走近邵族...

 青菁 2012-07-16
 
台湾见闻
(06)
走 近 邵 族
 
 
邵族,是台湾原住民族族群中人口最少、汉化较深的一族,人口仅有283人。主要聚居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原被错归为邹族的一支。清朝康熙年间为其极盛时期,势力范围包括台湾中部山区(集集、中寮、水里、鱼池、埔里一带)。雍正期间因番汉冲突而遭官方打压,开始没落。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在台湾日月潭一带,邵族被称为神奇的原住少数民族,他们以渔猎、农耕和山林采集为生,农业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为主。根据邵族的口传历史, 其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而来。由于邵族人口甚少,学术界对该族是否应该归属于邹族的一支一直有争议。1999年“9.21”大地震后,族群人数由数千锐减至283人, 成了台湾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群,2001年台湾政府正式承认邵族为原住民部族。现在,邵族人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日月潭边建起了邵族文化村,供游人观光,欣赏丰富多彩的邵族文化。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邵族,是台湾原住民族,他们生活在日月潭周围。据说,远古时期,正在打猎的猎人们发现了一只鹿,他们追逐着这只鹿,跑了三天三夜,来到了日月潭,发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于是他们把自己的亲人们接过来,从此居住在这美丽的日月潭畔。邵族人已经很少,纯种邵族人只有283人,被称为国宝级的民族。对于邵族,台湾学术界一直抱有争议,认为它是邹族的一支。直到2001年,台湾政府正式承认邵族为原住民部族。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导游带我们去具有邵族特点的专卖店,专卖店由邵族人开设,专卖店负责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详细介绍鹿茸,又开始介绍鹿胎。说是鹿的胎盘,打碎磨粉之后,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还说蒋介石夫人宋美龄长期食用鹿胎,对自己的哮喘非常有效,还说死于哮喘的邓丽君,如果当时在台湾,长期服用鹿胎,就不至于丧命等等。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介绍他们经营的鹿茸、鹿胎等产品,欢迎游客支持购买;然后看邵族表演舞蹈;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专卖店内,三面是柜台,柜台外面摆满了方凳,我们分别坐在柜台外的凳子上。一个邵族小伙和两个邵族小姑娘在中间的空地上给我们表演了邵族舞蹈;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其实舞蹈并没有什么特殊技艺,无非就是反复重复那么几个动作;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表演完后,柜台里面的邵族小姑娘分别向游客介绍他们的物产,推荐我们购买,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他们的特产有鹿胎、鹿茸、灵芝、茶叶、蜂产品等等;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他们的这些东西,真的是好东西,是天然的,或者是有效的,但是首先价格非常昂贵,还必须长期服用才有效果。我们这个团队30多人,实在是购买力太差。邵族姑娘们那么费力的推销了一番,竟然没有一个人购买。

 

 

接着,我们乘坐旅游车去了中台禅寺;

 

    台湾岛内寺庙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大小小佛道寺院即不下一二百个。不过大体万变不离其宗。其中位于群山环抱、风光旖旎莲花福地之上、“如地涌金莲般出现于世间”的新时代佛教建筑———中台禅寺,却让我们亲临其境了。细细观摩之后,不难揣测,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创新建筑风格,或是中台禅寺得以在岛内寺庙中脱颖而出、别具一格的内在原因。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中台禅寺塔寺合一,由住持惟觉大和尚亲自领导,其弟子、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居士设计,1992年着手筹建,历经3年规划、7年动工兴建,耗资30亿元新台币,占地30多公顷,于2001年9月1日正式落成开光启用。寺内房间多达四百五十间,一个大斋堂可同时容纳一千人用餐。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四天王为守护佛法的神明,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神像手中分别拿著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法器;四天王殿为中台禅寺主体的殿堂,『弥勒菩萨』供奉于殿堂中央,弥勒菩萨的背後有身著甲胄、合掌擎剑的『韦驮菩萨』,而四大天王像则分镇在殿堂四周,神像皆以山西黑花岗雕制;四天王像高度约12公尺,重达100多吨,四天王的金刚严肃的眼神令人为之震慑。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中台禅寺对面,有许多摈榔树。
  槟榔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树干和叶丛交汇处是成簇的槟榔果。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叶簇生于茎顶,长1.3-2米,羽片多数,两面无毛,狭长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顶端有不规则齿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轴粗壮压扁,分枝曲折,长25-30厘米,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雄花小,无梗,通常单生,很少成对着生,萼片卵形,长不到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4—6毫米,雄蕊6枚,花丝短,退化雌蕊3枚,线形;雌花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圆形,长1.2—1.5厘米,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长圆形。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据介绍,槟榔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

    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海南、台湾两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橙黄色,中果皮厚,纤维质。种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花果期3—4月。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小资料:槟榔果实的药用价值:


(1)中药名称:
  药名 槟榔 别名 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2)药材基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inn.的种子。
(3)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
(4)功效主治: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5)用药禁忌:
  本品缓泻,并易耗气,故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气虚下陷者禁服。
(6)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单用杀虫,可用60-120g;或入丸、散。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采槟榔》歌曲简谱


 

台湾见闻:(06)邵族---283人的少数民族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