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杂感(之13)——检讨我们的投资信心

 myfavo 2012-07-17

投资杂感(之13)——检讨我们的投资信心

 

巴菲特又一次来到中国,这次不仅仅是他一人,而且还有他的搭档查理芒格,甚至还有他的好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这次他们离我们更近,已经到了深圳。不仅仅是这些如梦里一样的“巨人”们来到我们身边,而且他们还不吝溢美之词,大赞深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一个多么适合投资经商、观光旅游的城市”),力捧比亚迪(“比亚迪比我见过的很多优秀企业还优秀”)。就在我们身边的比亚迪,得到世界上最杰出的投资家、最成功的企业经营者(盖茨)的这样的推崇(我还从未看到巴菲特如此力捧过一家外国企业)!

但是,就在两年多前,有多少人对比亚迪如此看待?深圳是独一无二的城市,那么比亚迪真的也是深圳独一无二的“优秀企业”吗?

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检讨。

身在中国,很多人感到的、或更愿意相信的是中国经济问题有多么严重,企业如何差劲,多么没希望等等。一篇唱衰中国经济的文章,往往比看好中国经济的文章更受重视和欢迎。这一现象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已经持续了超过10年以上。

前一阵深圳30周年庆典会上,深圳的几家代表性企业被邀发言,其中有腾讯、比亚迪等。但在我的记忆力(在深圳已经生活了18年),如果一定要找出能代表多年来创造出经营奇迹的深圳优秀企业的典型,这个名单还可以拉出很多,如华为、中兴、万科、招商、中集、……这些哪一个不是可以与比亚迪比肩的世界级优秀企业(即使这些企业中现在有些衰落)?

不仅仅是在深圳。如果我说中国有很多非常优秀(就象巴菲特力捧比亚迪那样)的企业,很多人可能会嗤之以鼻,但如果比亚迪真的就如同巴菲特看来的那样优秀,那么我绝对相信,这样的企业绝对不是一两个,而且也不仅仅是在汽车行业里。很多行业都有让人垂涎的企业——作为投资人的感受。

前一时期我们曾作了一些中美企业的比较研究。我们初步的一个感受是:如果证券市场真的有效,那么A股的溢价绝对应该远高于同行的美国企业。即使更高溢价的A股,我也绝对愿意投资中国的而不是美国的同行企业。当我看到投行们把中、美企业以“市盈率比较法”来“估值”时,我也只能嗤之以鼻。一个服务于14亿人口的企业,与一个服务于3亿人口的企业;一个在努力致富,与一个在如何享富的市场环境;一个在消费、投资需求旺盛的市场环境,与一个在消费过剩、投资需求不大的市场中……,同样的企业,它们的前景和价值是一样的吗?这与所谓的“民主与否”、“政府效率高低”等等毫无关系吧!

投资家与经济学家的思维是不同的。我是个投资人,我更愿意与投资家的思维一致,而看不懂经济学家的思维。巴菲特说如果他在中国他同样也能成功。那么即使我们不奢望有巴菲特那样的投资智慧和能力及取得那样大的投资业绩,那么我们是否至少应该具备投资信心呢?这份信心并不奢侈,但却是财富的必备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