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的库伦(今乌兰巴托)风光 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日臻完善的彩照最早出现于1910年。 ——题记  (库伦) 搜图/白梅月下客 
(库伦郊外的狩猎者) 
(库伦郊外)  (库伦街头)  (库伦寺庙)  (库伦甘丹寺白塔)  (白塔周围的喇嘛)  (白塔附近的毡房)  (库伦的黄教喇嘛)  (库伦的一位已婚蒙古族妇女——图中可以看到摄影师的影子)  (库伦的两名哥萨克士兵)  (库伦的中式牌楼)  (从张家口出发前往库伦——车上的这位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库伦1913年时的珍贵影像)
库伦 乌兰巴托始建于清崇德四年(1639年),原为蒙古喀尔喀部最大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锡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哲布尊丹巴在其驻地设立城防,取名库伦,意为栅栏围起来的草场。清代,库伦属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为土谢图汗部中旗驻地。
1911年辛亥革命后,八世哲布尊丹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宣布乌里雅苏台(外蒙古)独立,自立为皇帝。1915年,哲布尊丹巴接受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的册封,取消独立,改为自治。1919年,徐树铮率北洋政府军进占库伦,取消外蒙古自治。
其后,在苏联策动下,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党推翻了蒙古王公和活佛统治,脱离中华民国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将库伦改名为乌兰巴托,并以其为首都。“乌兰巴托”蒙古语的意思为“红色英雄”。
|